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S2期 刊出日期:2024-12-30
    • 目录
      第46卷第S2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0-0. 
      摘要 ( 51 )   PDF (2343KB) ( 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公共卫生管理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中的策略与成效
      赵晓凯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3. 
      摘要 ( 75 )   PDF (1265KB) ( 2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显著增加,突发传染病事件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在应对这些突发传染病事件中的关键作用。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不仅能够及时响应疫情,控制疾病的传播,还能在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时的策略及成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蔡可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6. 
      摘要 ( 44 )   PDF (1267KB) ( 1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院化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一院多区”的管理模式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一院多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有效梳理,构建以“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三化”管理策略,并通过对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优化,将重点放在数据安全性上,从而达到对档案信息价值的集约利用。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强化档案工作的核心驱动力,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以进一步推动“一院多区”大型公立医院档案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DRG医保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改革路径探究
      姚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7-9. 
      摘要 ( 72 )   PDF (1264KB) ( 1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医院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据核心地位。随着医保付费模式的转变,DRG医保付费模式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模式强调以病种为单位的打包定价,要求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然而,传统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亟需改革。本文深入分析了DRG付费模式的特点,探讨了其对医院成本管理的深远影响,包括成本控制、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全面的改革策略,旨在帮助医院管理者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浅谈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后的思考
      杨金燕, 刘素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0-12. 
      摘要 ( 61 )   PDF (1215KB) ( 1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是储备中医护理人才的基石,有效提高护理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中医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将所学中医护理知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梳理,将其他医院可借鉴的中医护理理念、技术开展、具体方法等带回医院,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运用中医思维、理论与技术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论著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评价
      倪健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3-15. 
      摘要 ( 64 )   PDF (1022KB) ( 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化学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利福平胶囊+利福喷丁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莫西沙星注射液组(莫西沙星组)、利福平胶囊+利福喷丁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左氧氟沙星组)两组,各25例。统计分析两组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痰菌阴转情况、临床疗效、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莫西沙星组患者的病灶显著吸收率、吸收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无变化率、恶化率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空洞缩小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空洞不变率、空洞增大率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用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10、hs-CRP、TNF-α、TGF-β、IFN-γ水平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血清IL-4水平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胶囊+利福喷丁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较利福平胶囊+利福喷丁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好。
      肺结核与可干预风险因素的关联:一项基于GWAS数据库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夏焕荣, 樊江凤, 杜毓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6-18. 
      摘要 ( 150 )   PDF (1078KB) ( 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GWAS数据库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肺结核与可干预风险因素的因果关联。方法: 通过GWAS数据库的大样本汇总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工具变量,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模型中采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MR-Egger截距项检验及简单和加权模式评估14个可干预风险因素与肺结核发生之间的因果关联。统计优势比(OR)及其95%CI,利用留一法和水平多效性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逆方差加权分析表明,吸烟与肺结核风险增加明显相关(OR=1.84,P=0.012),而较长的受教育时间(OR=0.68,P=0.027)和较高的TSAT水平(OR=0.70,P=0.023)则与肺结核患病风险降低存在因果关系。留一法分析显示,在逐个排除所纳入的SNPs时,未发现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的SNPs。结论: 基因预测揭示了吸烟情况、受教育时间、TSAT水平与肺结核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临床可对高风险人群采取更为精准和有效的策略,以防控肺结核的发生。
      IFN-γ、IL-32结合KL-6水平在肺结核患者强化期治疗转归评估中的价值
      赵佳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9-21. 
      摘要 ( 44 )   PDF (1065KB) ( 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肺结核患者临床转归角度,分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32(IL-32)结合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4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86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IFN-γ、IL-32结合KL-6检测,并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根据疗效分为预后较好组(50例)、预后较差组(34例),借助ROC曲线分析IFN-γ、IL-32结合KL-6检测在肺结核患者临床转归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32、K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IFN-γ水平高于预后较差组,IL-32、KL-6水平低于预后较差组(P<0.0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1.00,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00%,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IFN-γ、IL-32结合KL-6检测能够用于临床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更高,适宜推广应用。
      巨噬细胞极化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赵艳梅, 韩悦, 柯云玲, 庄让笑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2-24. 
      摘要 ( 73 )   PDF (1016KB) ( 6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能根据环境变化在M1和M2两种极化状态间转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部疾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失衡被认定为关键的病理因素。因此,探索干预其极化状态的方法,如使用药物或生物分子,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途径,以控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巨噬细胞极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在特定疾病中的精细机制,并精确调控这一过程以实现临床应用。在肺部疾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机制与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和炎症等多个方面相关,深入研究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和策略。
      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鉴别肺结核及支原体肺炎的价值
      欧洪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5-27. 
      摘要 ( 65 )   PDF (1016KB) ( 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简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入院诊断的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5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组),同时选择5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肺结核组的白介素-2(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MPP组与对照组,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MPP组的IL-4、IL-6、TNF-α、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低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低于MPP组(P<0.05)。三组间的其他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及支原体肺炎患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有所增高,淋巴细胞亚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与患者的炎症状态及程度、病情变化、免疫功能等有关。同时,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肺结核与支原体肺炎,对根据指标水平的变化鉴别和评估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应用研究
      齐齐, 吕慧芬, 于菁菁, 周丽红, 蔡青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8-31. 
      摘要 ( 43 )   PDF (1105KB) ( 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技术在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确诊为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全身用药下经支气管镜冻融治疗)和观察组(全身用药下经支气管镜冻融联合冻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气道狭窄改善、临床症状好转、痰菌阴转情况及CT影像病灶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气道狭窄改善方面,观察组完全有效者占67.7%(42/62),对照组占5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4,P=0.046)。临床症状好转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85.5%(53/62),对照组占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39)。在痰菌阴转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98.4%(61/62),对照组占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在CT影像病灶吸收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75.9%(41/54),对照组占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32)。结论: 经支气管镜介入冻融联合冻切治疗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有利于气道狭窄完全改善、临床症状早期缓解、CT影像病灶快速吸收,而且能缩短气管镜介入的时间总跨度,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冻融联合冻切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应用于肺结核的价值
      解慧, 吴娇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2-34. 
      摘要 ( 54 )   PDF (1069KB) ( 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肺结核诊断中采取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验、抗原胶体金法(TB-ab)检验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初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设置为2020年1月和2024年5月,纳入研究是此时间节点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67例为观察组,另外33例非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取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验、TB-ab法进行检测分析,同时以固体培养为金标准,观察两组检测方法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差异比较发现,结核组患者阳性率较高,非结核组阴性率较高,且痰涂片检测法阳性率更高(P<0.05);两组检测方式诊断效能比较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涂片检测法检测敏感度高(P<0.05),在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诊断中,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验方法更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借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CRISPR/Cas13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研究
      聂晓平, 韩梅, 杨松, 王乐乐, 李同心, 黄正谷, 高雯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5-37. 
      摘要 ( 69 )   PDF (1073KB) ( 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评价CRISPR/Cas13a对肺结核的检测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住院的45例经病原学确诊(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作为结核病组,并收集同期收治入院的23例非结核病患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标本作为非结核病组。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进行CRISPR-Cas13a检测,且至少进行一项分子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扩增检测或Gene Xpert MTB/RIF检测。结果: 以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参考,在结核病组中TB-DNA/Xpert检测方法检出阳性标本有42例,CRISPR/Cas13a检出阳性标本有43例;在非结核病组中TB-DNA/Xpert方法检出阳性1例,CRISPR/Cas13a检出均为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CRISPR/Cas13a检测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0%,Kappa值为0.94。结论: 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CRISPR/Cas13a在检测肺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实现对肺结核快速、高效检测具有巨大的潜力。
      2014—2023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肺结核流行情况分析
      边巴卓玛, 陈海燕, 尼玛卓玛, 索郎拉姆, 张乐民, 巴拉, 曾剑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8-41. 
      摘要 ( 62 )   PDF (1053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4—2023年期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的肺结核流行情况及特点,以期为察隅县的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的基本特征、诊断分型、痰检结果、影像学结果、首次治疗方案、就诊延迟和诊断延迟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不同人群的就诊延迟情况或诊断延迟情况。结果: 在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占比(52.37%)略高于女性(47.63%)。肺结核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9(24,52)岁。≤20岁年龄组和31~40岁年龄组的人群占比较高,分别占20.00%、18.42%。从住址来看,察瓦龙乡和下察隅镇的肺结核患者数量较多。其中,察瓦龙乡共93例(93/380,24.47%),下察隅镇共103例(103/380,27.11%)。大部分患者的民族为藏族(364/380,95.79%),职业为农牧民(276/380,72.63%)。此外,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298/380,78.42%)。同时,患者在0月序时痰检结果多为阴性(262/380,68.95%),并且患者多表现为影像学结果异常(299/380,78.68%)。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95.00%的患者表现为痰检结果阴性。从报告的人数来看,2014—2019年,肺结核的患者数量逐年减少,从2014年的81例减少到2019年的18例。然而,2019—2021年,患者数量有所上升,2021年上升至43例。在2021-2023年期间,患者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023年登记的本土患者数为28例。从诊断的角度来看,376例患者的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9,56)d,诊断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2(13,60)d。362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84(181,359)d。 从就诊延迟的情况来看,总体就诊延迟率为70.48%(265/376)。不同性别(P=0.898)、不同年龄组(P=0.401)、不同人员类型(P=0.153)之间的就诊延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初治患者的就诊延迟率高于复治患者的就诊延迟率(P=0.028)。从诊断延迟的角度来看,总体诊断延迟率为73.42%(279/380)。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同人员类型、初治与复治患者之间的诊断延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本研究中,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具有0月序痰检结果为阴性、0月序影像学结果异常的临床特点。此外,总体就诊延迟率和总体诊断延迟率较高。因此,应加强结核病相关科普,着重提升农牧民这一人群的肺结核相关知识水平,同时提升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以期引导当地居民进行肺结核的主动筛查,缩短肺结核的诊断时间,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举措
      罗瑶, 秦利平, 涂琴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2-43. 
      摘要 ( 68 )   PDF (980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和总结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并探究相应的应对举措。方法: 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市11所疾控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访谈法对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机构内部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总结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根据问题探究相应的应对举措。结果: 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包括设备与设施问题(实验室检验设备配备不足、设备超过使用年限、设备因缺乏维护而导致性能不稳定)、人才队伍问题(实验室检验人员配备数量不足、实验室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率高)、标准化问题(未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内部标准化执行力度不足)、质量控制问题(质量控制意识不足、质量控制活动开展不充分)等。结论: 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及强化质量控制与监督,才能提升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质量。
      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五联抗结核方案治疗异烟肼耐药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
      王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4-46. 
      摘要 ( 88 )   PDF (1068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经以左氧氟沙星为主五联抗结核疗法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达标的患者均患有异烟肼耐药肺结核,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接收了8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至事先制定好的对照组、观察组内,前者的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五联抗结核疗法,后者则为左氧氟沙星五联抗结核疗法,本次研究包含的观察指标分别为炎症水平、痰转阴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项炎症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段观察组的痰转阴率均较对照组佳(P<0.05),观察组90.70%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65.12%)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4.6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结论: 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五联抗结核方案的科学治疗下,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机体的炎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痰转阴率较高,且具备较佳的安全性,疗效确切。
      2013—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刘新宇, 李莲花, 杨震, 包城, 李梦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7-51. 
      摘要 ( 86 )   PDF (1085KB) ( 1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3—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率变化趋势,为昌平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及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病原学诊断、住址等,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013—2023年昌平区共发现肺结核患者8345例,年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35.87/10万;2013—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居民报告肺结核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0.35%(P>0.05),2017—2023年平均每年下降10.12% (P<0.05)。男性发病率(57.79/10万)高于女性(30.64/10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2018年,北京市昌平区男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0.91%(P>0.05);2018—2022年平均每年下降11.79%(P<0.05),2013—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62%(P>0.05);2015—2022年平均每年下降5.61% (P<0.05)。≤14岁、15~64岁、≥65岁3个年龄段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1/10万、47.12/10万和67.51/10万,2013—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14~64岁居民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10%(P>0.05);2017—2022年平均每年下降9.62% (P<0.05),2013—2018年,北京市昌平区65岁及以上居民结核病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4.87%(P<0.05),2018—2022年平均每年下降19.63%(P<0.05)。职业分布中居家待业人员、离退人员及农民工人群占比较高,分别为28.2%、14.3%和14.2%。区域分布中回龙观街道(15%)、霍营街道(12%)、沙河地区 (11.5%)、北七家镇(11.4%)占比较高。结论: 2013—2023年昌平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终结结核病策略“全面实施之后下降趋势更为显著,但是距离“2035终结结核病流行”还有一定的差距,昌平区需要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治疗以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
      冬虫夏草菌联合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付宝慧, 张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2-54. 
      摘要 ( 68 )   PDF (1072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菌联合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结核病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组后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冬虫夏草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评估并统计两组痰菌转阴率与病灶吸收率,并统计治疗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痰菌转阴率,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CD3+、CD4+水平均明显提升,CD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CD3+、CD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升,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总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虫夏草菌治疗结核病效果显著。
      超声检查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胡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5-57. 
      摘要 ( 49 )   PDF (1022KB) ( 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象入组前均经X线、超声检查,经胸腔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分析患者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情况,并分析上述诊断措施的临床价值。结果: 100例肺结核患者中,胸腔穿刺病理检查诊断存在胸腔积液60例(60.0%),无胸腔积液40例(40.0%);超声检查分别为59例(59.0%)、41例(41.0%);X线检查分别为55例(55.0%)、45例(45.0%)。X线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5.00、75.00%、81.82%、66.67%和75.00%,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6.67%、97.50%、98.31%、95.12%、97.00%,超声检查明显优于X线检查。肺结核有无胸腔积液各指标检出征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好于X线检查,可以更好地检出肺结核致胸腔积液,对不同胸腔积液分型检出也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超声征象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李加翔, 雷传丽, 黄金星, 江涛, 武胜, 何宗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8-59. 
      摘要 ( 43 )   PDF (1017KB) ( 10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45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能改善其肺功能。
      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怡, 罗瑶, 李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60-61. 
      摘要 ( 41 )   PDF (1018KB) ( 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6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替比夫定联用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联合治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朱元子, 焦荣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62-64. 
      摘要 ( 48 )   PDF (1081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80例患者包括40例肺腺癌,40例肺部良性疾病,分析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评价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确诊肺腺癌的患者和确诊肺部良性疾病的患者在家庭史、结节位置、结节大小存在差异,肺腺癌患者在IL-2、IL-10及CEA表达水平上明显要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的患者(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以提升早期肺腺癌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遗尿散药浴及热敷对比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
      陈虹, 唐璇, 何东艳, 邓琴, 龙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65-67. 
      摘要 ( 62 )   PDF (1073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单用中药内服及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增加遗尿散药浴及热敷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儿科自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门急诊诊疗的60例功能性遗尿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A组患儿采用中药内服治疗,B组患儿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遗尿散热敷治疗,C组患儿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遗尿散药浴治疗,对比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遗尿次数、遗尿量、睡眠中排尿觉醒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与A组比较,C组及B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P<0.001)。B、C两组治疗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每周遗尿次数、尿量积分及觉醒积分均下降(P<0.01,P<0.001)。治疗后,与A组比较,C组每周遗尿次数及觉醒积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觉醒积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功能性遗尿患儿合并肺炎采用遗尿散药浴或遗尿散热敷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快速缓解患儿遗尿症状,缩短疗程,还可缩短夜间睡眠中遗尿觉醒时间,减少遗尿量,且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均是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陈艳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68-70. 
      摘要 ( 80 )   PDF (1019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老年重症肺炎采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自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中选择,共收集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选取时间限定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的范围内,以掷硬币法为分组依据,48例置入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8例置入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两组进行比较的内容为临床有效率、症状好转时间、肺功能水平、炎性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同时比对照组的发热、肺部炎症、咳痰、咳嗽等症状好转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炎性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EF、FVC、FEV1更高,而PCT、IL-6、CRP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治疗的方式有利于快速改善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肺功能,安全可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雷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71-73. 
      摘要 ( 54 )   PDF (1069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皮肤结核患者15例。对照组(7例)采用西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拟祛核汤联合外用润肺化核膏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QCL-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皮损面积、疼痛(NRS)、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肤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更利于创面更快愈合,且用药比较安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芃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74-75. 
      摘要 ( 68 )   PDF (1041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60例(职业性尘肺、矽肺患者中选取)并发肺结核患者、50例非结核病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分别以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抗酸染色和培养,诊断结核病。分析IGRA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性能。结果: 诊断效能比较之下,IGRA>TST>抗酸染色;IGRA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偏高(P<0.05)。结论: 相较于TST的传统诊断模式,IGRA敏感度高、特异度高且检测时间短。
      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
      吴弘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76-77. 
      摘要 ( 45 )   PDF (1017KB) ( 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肺结核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共94例,均为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患者均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喘息与咳嗽消失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峰流速、最大呼气压力、最大吸气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灶吸收率为74.4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74%(P<0.05)。经观察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继发性肺结核临床中的作用
      王永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78-80. 
      摘要 ( 50 )   PDF (1019KB) ( 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继发性肺结核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4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CT检查,观察组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CT值、SD、CTDIvol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病灶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继发性肺结核中的临床效果与常规剂量螺旋CT技术检查的效果基本一致,具有临床价值,且其辐射较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观察
      王梦茹, 夏晓晓, 李小燕, 周薇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81-82. 
      摘要 ( 85 )   PDF (1063KB) ( 1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将托法替布应用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RA-IL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和托法替布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reg、Th17、Treg/Th17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ILD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托法替布应用在RA-ILD患者中,可使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率降低,防止机体过度进行IL-6、TNF-α水平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保持免疫功能平衡,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快速恢复其病情。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结核的疗效
      黄易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83-85. 
      摘要 ( 65 )   PDF (1020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组(普米克令舒组)、博利康尼+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两组,各20例。统计分析两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X线胸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普米克令舒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胸闷评分均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普米克令舒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普米克令舒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缩小率、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细菌学复发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普米克令舒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的疗效较博利康尼+地塞米松显著。
      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估研究
      杨景云, 熊媛, 雷霖涵, 赵省婷, 苏艳, 徐根深, 王绍婷, 赵得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86-87. 
      摘要 ( 37 )   PDF (1191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增强T2 FLAIR序列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疗效。方法: 筛选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8例,在常规MRI平扫后再进行增强T1WI序列和增强T2 FLAIR序列扫描,在不同序列增强图像对疾病检出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各序列增强图像在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方面进行对比,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强于增强T1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T2 FLAIR强于增强T1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对比单一的增强T2 FLAIR检验,对脑膜病变诊断更准确,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T2 FLAIR序列可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性,与增强T1WI序列同时运用可以帮助医师进行更高效地诊断,还有助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低剂量CT定位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的图像质量及临床效果
      姚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88-90. 
      摘要 ( 53 )   PDF (1022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低剂量CT定位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耐药空洞型肺结核的图像质量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展研究,并选取此期间在本院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耐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经筛选获得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剂量CT定位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在低剂量CT定位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对两组的图像表现、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CT值和噪声、穿刺情况、痰菌检查结果、空洞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整体结构和细节显示、实质颗粒均匀度、边界清晰度、伪影、图像质量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及肺实质的CT值、噪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痰菌转阴率、空洞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CT定位下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耐药空洞型肺结核与使用常规剂量CT的图像质量相近,一次穿刺成功率、痰菌转阴率及临床效果也没有差异,但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舒普深联合抗生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午水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91-93. 
      摘要 ( 72 )   PDF (1068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舒普深联合抗生素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7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舒普深联合莫西沙星)和对照组(莫西沙星),各36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普深联合抗生素可提高重症肺部感染疗效,改善预后。
      PC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苗建来, 梁如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94-95. 
      摘要 ( 79 )   PDF (989KB) ( 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PC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9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PCR与PP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试验,依据“金标准”(结核杆菌培养检验),观察分析并对比PCR、PPD检验结果。结果: 入组90例患者,金标准示:77例阳性,检出率85.56%;PCR检验示:65例阳性(检出率72.22%),25例阴性(检出率27.78%);PPD检验示:57例阳性(检出率63.33%),33例阴性(检出率36.67%)。参照金标准,PCR检验示:64例真阳性,1例假阳性,11例真阴性,14例假阴性;PPD检验示:53例真阳性,4例假阳性;9例真阴性,24例假阴性。经计算,PCR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3.12%(64/77)、84.62%(11/13)、83.33%(75/90);PPD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8.83%(53/77)、69.23%(9/13)、68.89%(62/90)。PCR诊断敏感度、准确率高于PPD检验(X2=4.305、5.164,P=0.038、0.023)。结论: 肺结核早期诊断中,PCR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敏感度、高准确率的优点。
      多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郝雪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96-98. 
      摘要 ( 39 )   PDF (1068KB) ( 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部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和DR(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以最终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高于DR诊断(P<0.05);多层螺旋C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DR诊断(P<0.05)。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诊断依据。
      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的治疗策略探讨
      吕孟斐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99-100. 
      摘要 ( 52 )   PDF (1015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的治疗问题,对两种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比较,以寻找更有效的措施。方法: 共选取119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的患者,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9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发热、腹泻、呕吐、便秘等症状对治疗的响应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在发热阳性率、腹泻阳性率、呕吐阳性率和便秘阳性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在第二次疗程中,诸如发热阳性率、腹泻阳性率、呕吐阳性率和便秘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中的治疗策略对于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用药对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孔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01-103. 
      摘要 ( 208 )   PDF (1019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近期(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诊疗的50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组,分组依据为患者所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其中,对照组患儿25例,予以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25例,联合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将气促情况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有效率设为研究观察指标。结果: 对照组平均气促情况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14±0.39)d、(6.35±0.17)d、(5.65±0.34)d,均长于观察组[分别为(2.35±0.36)d、(5.12±0.31)d、(4.12±0.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IL-6、IL-8、CRP检测水平数据结果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效果显著。
      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
      余翔, 王雪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04-105. 
      摘要 ( 39 )   PDF (1018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7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样本,双色球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9例。对照组行基础抗结核处理,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入选节点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检测免疫指标并统计痰菌转阴率,比较病灶和空洞恢复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CD4+、CD3+、CD8+检测后均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计算后并未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形成差异(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在3个月时为51.28%,6个月时为66.67%,9个月时为82.05%,12个月时为94.8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率在观察组达到了94.87%,对照组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好转率在观察组达到了82.05%,在对照组为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5.38%,对照组为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的疗效好,能提高肺部空洞闭合率,加快病灶吸收,并能维持较高痰菌转阴率,有效增强免疫水平,对复治涂阳肺结核较适用。
      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张明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06-108. 
      摘要 ( 55 )   PDF (1020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状态;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介入治疗肺结核并发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的疗效
      何华伟, 何斌, 谭海莲, 何蔼, 梁宝元, 黄志忠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09-111. 
      摘要 ( 81 )   PDF (1018KB) ( 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动脉血气、日咯血量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3 d炎症因子白细胞(9.18±3.14)×109/L,C反应蛋白CRP(38.54±13.14)mg/L,显著低于术前(12.57±5.15)×109/L、(72.39±35.84)pg/ml、(18.93±3.35)mg/L(P<0.05),术前、术后3 d血小板、血红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15例患者术后3 d动脉血气指标PaO2/FiO2(418.65±75.73)、PaO2(88.38±15.99)mmHg,显著优于术前(342.15±101.88)、(74.23±13.65)mmHg(P<0.05);(3)15例患者术后日咯血量(51.46±12.35)ml显著少于术前(523.86±45.29)ml(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1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经对症处理后各症状均缓解。结论: 针对肺结核并发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患者,给予动脉栓塞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动脉血气,缓解咯血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介入疗法引起的并发症程度较轻,安全性高。
      中医推拿辅助治疗骨结核患者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姜涛, 杨涛, 王文辉, 苏诗瑶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12-114. 
      摘要 ( 49 )   PDF (1021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结核患者骨折后腕关节僵硬通过中医推拿辅助治疗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骨结核患者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治疗和观察组结合中医推拿辅助治疗,两组各30例。分析腕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总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 中医推拿辅助治疗可改善腕关节功能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提升疗效。
      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研究
      李红笑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15-117. 
      摘要 ( 48 )   PDF (1050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龙游县中医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6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前者用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后者用药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统计指标:疗效、肺功能、炎症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有效及显效:对照组78.13%、观察组96.88%,后者较前者高(P<0.05)。肺功能(FEV1、FVC、FEV1/FVC、PEF)统计,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炎症指标(IFN-γ、IL-6、IL-18、CRP)统计,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IFN-γ较对照组高(P<0.05),IL-6、IL-18、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症状(咳嗽、哮鸣音、喘息)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日间、夜间哮喘发作次数统计,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联合用药(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患者哮喘症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尹家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18-119. 
      摘要 ( 48 )   PDF (1030KB) ( 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对反复发作且治疗难度较大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结核患者群体应用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这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期间加用伊沙佐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获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结核病例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应分别为常规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伊沙佐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化指标各项数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反复发作且治疗难度较大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骨结核群体而言,那度胺及地塞米松加用伊沙佐米的效果突出。
      克唑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倪健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20-123. 
      摘要 ( 51 )   PDF (1073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果。方法: 回顾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筛选88例,其中44例采用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克唑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患者则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均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克唑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未大幅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率均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哮喘并发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
      吴弘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24-125. 
      摘要 ( 71 )   PDF (1016KB) ( 6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哮喘并发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入院进行哮喘并发支气管扩张治疗的患者,分析病例资料,筛选出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和研究组45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呼吸问卷(SGRQ)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GRQ评分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4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1、FEV1、PEF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哮喘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气腹压力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肺功能的影响
      李浩天, 邵义男, 杨文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26-128. 
      摘要 ( 38 )   PDF (1021KB) ( 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降低气腹压力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高压组100例患者采用高压+长时间手术治疗方式,低压组100例患者采取低压+短时间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肝功能、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结果显示,低压组肝功能、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高压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降低气腹压,缩短术中的操作时间,可以有效地减轻对肝脏和肺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的准确性评价
      栗安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29-131. 
      摘要 ( 51 )   PDF (1068KB) ( 1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该院内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共计100例。两组儿童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hs-CRP检测。比较两组儿童的数据差异;并基于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重症、轻症患儿,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数据差异。同时分析抗体、hs-CRP两项技术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为1:(172.58±14.58)、IgM水平为(2.55±0.60)g/L、hs-CRP水平为(7.88±1.82)mg/L较对照组高(t=32.1548;t=13.7682;t=26.6882;P值均<0.05)。重症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为1:(200.02±18.44)、IgM水平为(2.80±0.34)g/L、hs-CRP水平为(9.02±2.02)mg/L较轻症患儿高(t=15.8461;t=6.3208;t=5.5748;P值均<0.05)。联合检测敏感度98.00%、准确度99.00%,较抗体、hs-CRP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hs-CRP检测效果理想,不仅可诊出病变,还可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利于患儿的后续治疗。
      桉柠蒎对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观察
      陆兵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32-134. 
      摘要 ( 111 )   PDF (1087KB) ( 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桉柠蒎对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克肟治疗,研究组接受桉柠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喘息气急、咳嗽、发热及咳痰等多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喘息气急、咳嗽、发热及咳痰等多种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低(P值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TNF-α、MIF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IL-6、CRP、TNF-α、MIF等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D、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血浆DD、PCT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炎患者接受桉柠蒎治疗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肺保护性通气对深度头低位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呼吸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仲新, 聂志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35-137. 
      摘要 ( 41 )   PDF (1068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肺保护性通气对深度头低位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呼吸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深度头低位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随机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肺保护性通气,对照组予以传统通气,随访至出院。比较两组插管前(T1)、气腹即刻(T2)、气腹30 min(T3)、拔管时(T4)呼吸参数及认知功能,T1、T4时血清指标,术后1 d肺部并发症。结果: T2、T3、T4研究组呼吸系统驱动压低于对照组(P<0.05)。T2、T3、T4,研究组气道平均压(MAP)、肺顺应性(CL)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两组中研究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更高(P<0.05)。较T1时,T4时两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C-肽(C-P)水平升高,但研究组更低(P<0.05)。术后1 d研究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 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06,P=0.030)。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可改善深度头低位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呼吸参数、认知功能,抑制血清细胞因子表达,降低肺损伤及应激反应,安全性良好。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张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38-140. 
      摘要 ( 35 )   PDF (1021KB) ( 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山西省绛县健康医院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以及非肺部感染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情况,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以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是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需要严格注意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孔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41-144. 
      摘要 ( 95 )   PDF (1025KB) ( 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9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接受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L-18、IL-6、TNF-α、TGF-β1水平均有所降低(P值均<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IL-18、IL-6、TNF-α、TGF-β1水平均更低(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VC、FVC、FEV1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VC、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HA、IV-C、III-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值均<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HA、IV-C、III-C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接受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不但能够对患者的肺纤维化程度、炎症反应给予进一步缓解,还能够对患者的肺部功能、生活质量给予显著改善,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李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45-147. 
      摘要 ( 50 )   PDF (1018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析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接诊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常规治疗以及肺康复治疗。结果: 与接受治疗前比较,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受治疗前比较,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之后患者运动耐力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提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进一步促进患者提高运动耐力。
      中药灌肠联合改良芒硝袋外敷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李温鸿, 彭迎春, 潘梦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48-151. 
      摘要 ( 49 )   PDF (1077KB) ( 2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患者应用中药灌肠联合改良芒硝袋外敷的疗效。方法: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9例,治疗组1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改良芒硝袋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胰腺炎指标(包含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等)、中医症候积分(包含脘腹胀痛、大便黏滞、胸闷不舒、发热等)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含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对比,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78.95%。治疗组患者胰腺炎指标、(脘腹胀痛、大便黏滞、胸闷不舒、发热等)中医症候积分及IL-6、CRP及TNF-α等水平低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常规组26.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发肺损伤患者应用中药灌肠联合改良芒硝袋外敷治疗的效果确切,不仅能使机体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还能减轻肺损伤,且安全性高。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黄易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52-154. 
      摘要 ( 189 )   PDF (1026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肿瘤标志物及血清VEGF、MMP-9等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99、NSE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CEA、CA199、NSE等指标水平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血清VEGF、MMP-9水平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均较高(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能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促进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还能使患者生存率大幅提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李佳霓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55-157. 
      摘要 ( 129 )   PDF (1023KB) ( 1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时间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筛选90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5例使用常规方案治疗,记为对照组,另外45例叠加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记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啰音、气喘、咳痰、咳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IL-4、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IL-6、IL-4、TNF-α水平均更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D8+水平低于治疗前,CD4+、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CD8+水平更低,CD4+、CD3+水平均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叠加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相较于仅使用常规方案治疗,患者疾病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炎症水平显著降低,临床疗效明显提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现实导向训练对患有肺结核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影响
      李秀丽, 张崇丽, 吴玲玲, 孟倩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58-161. 
      摘要 ( 50 )   PDF (1073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开展现实导向训练对患者生活技能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患者来源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共50例,依据信封抽取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措施,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分值,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技能评分,包括社会功能缺陷量表以及康复状态量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继续比较上述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对韦氏记忆量表(WMS)、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方式,提高患者生活技能,优化社会适应能力,改良负性情绪。
      杏苏止嗽汤联合呼吸导引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中型患者临床研究
      刘鹏, 韩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62-164. 
      摘要 ( 29 )   PDF (1020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杏苏止嗽汤联合呼吸导引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150例轻、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阿兹夫定片(对照组)、杏苏止嗽汤联合呼吸导引操(治疗组)、杏苏止嗽汤、呼吸导引操联合阿兹夫定片(中西医结合组)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淋巴细胞百分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组(P<0.05)。结论: 杏苏止嗽汤联合呼吸导引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中型患者疗效显著,较单纯西药治疗优势明显。
      中西药组方治疗煤工尘肺46例胸部数字化摄影(DR)影像学追踪观察
      刘玉慧, 李静, 赵胜伟, 徐辉, 丁冉, 赵金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65-167. 
      摘要 ( 57 )   PDF (1016KB) ( 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组方治疗煤工尘肺胸部数字化摄影(DR)影像观察。方法: 筛选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院诊断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GBZ 70《职业性煤工尘肺的诊断》的煤工尘肺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46例(Ⅱ期22例,Ⅲ期24例),给予中西药联合组方治疗;纳入对照组56例(Ⅱ期35例,Ⅲ期21例)给予常规消炎、止咳、平喘、对症治疗;每年均采用胸部数字化摄影(DR)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胸部X线片变化,进而判断中西药联合组方治疗煤工尘肺后的影像学观察。治疗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常规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给患者使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丸)、乙酰半胱氨酸(胶囊)、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血塞通(胶丸)、汉防己甲素(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年、治疗2年、治疗3年后煤工尘肺Ⅱ期、Ⅲ期患者胸部影像学疗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煤工尘肺对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胸部影像表现效果明显。
      剖宫产术后产妇行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观察
      潘齐男, 林依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68-171. 
      摘要 ( 35 )   PDF (1077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行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产妇术后恢复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组每组100例,常规组产妇术后接受常规干预,训练组产妇术后接受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宫缩疼痛缓解时间、产后排尿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训练组产妇肺活量(3.48±0.67)L、最大通气量(104.28±5.02)L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84.29±4.02)%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常规组(2.45±0.31)L、(90.15±3.17)L、(75.63±3.81)%(P<0.05);训练组产妇宫缩疼痛缓解时间(3.68±0.43)d、产后排尿时间(4.51±0.62)d、恶露持续时间(15.08±1.65)d短于常规组(5.12±0.75)d、(5.36±0.89)d、(23.26±2.09)d(P<0.05);训练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常规组(12.00%)(P<0.05);训练组产妇生理职能(89.35±4.18)分、生理功能(89.41±4.23)分、社会功能(89.34±4.16)分、情感职能(89.06±4.18)分、精神健康(89.30±4.23)分、躯体疼痛(88.16±4.36)分、活力(89.34±4.06)分、总体健康(89.31±4.27)分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62.68±2.72)分、(63.74±2.96)分、(63.92±2.78)分、(64.31±2.93)分、(64.35±2.84)分、(65.19±2.97)分、(63.01±2.83)分、(64.02±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行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呼吸功能,还能缓解术后宫缩疼痛,促进其子宫复旧以及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分析
      肖聪, 蒋余强, 钟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72-174. 
      摘要 ( 38 )   PDF (1071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期高危评分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冠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WBC、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组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肿瘤骨转移的效果分析
      张昉, 李敏, 李嘉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75-177. 
      摘要 ( 40 )   PDF (1019KB) ( 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缓解肺肿瘤骨转移患者癌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通过对比放疗结合中医治疗的综合疗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度收治的肺肿瘤骨转移患者资料,其中89例次接受了骨转移放疗,并辅以中医辨证施治,包括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等综合措施。同时,比较未单独接受放疗,但同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96例,比较两组数据,以评估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减轻了肺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癌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放疗结合中西医治疗中,多数患者疼痛评分有所下降,生活质量评估指标改善明显。相比单纯放疗或未放疗仅中西医治疗的患者,综合治疗组在疼痛控制、生活质量提升及部分生化指标改善方面均表现出更优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肿瘤骨转移患者,特别是在结合放疗的基础上,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癌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综合治疗模式。
      黄芪百合桔梗汤治疗肺结节术后咳嗽的效果分析
      赵飞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78-180. 
      摘要 ( 300 )   PDF (1022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黄芪百合桔梗汤在肺结节患者术后咳嗽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接受肺结节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咳嗽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的周期为两年即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治疗的患者分组完成后收集临床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和年龄等。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川贝枇杷膏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中药黄芪百合桔梗汤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包括中药的临床有效率、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含量水平和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发现,经中药川贝枇杷膏喝黄芪百合桔梗汤治疗后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如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得等改善(P<0.05);与川贝枇杷膏中药治疗比较,黄芪百合桔梗汤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也明显更高(P<0.05),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水平降低幅度更大(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 中药黄芪百合桔梗汤在目标患者肺结节术后咳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通过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较佳。
      早期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CAT评分的改善作用
      胡钏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81-183. 
      摘要 ( 40 )   PDF (1068KB) ( 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早期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CAT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 (1)治疗后,两组pH、动脉血PaO2均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pH、动脉血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PaCO2均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动脉血PaCO2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CAT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均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CAT评分及肺功能。
      扶正固本抗感方与西药联合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郑雪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84-186. 
      摘要 ( 50 )   PDF (1022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扶正固本抗感方与西药在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于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入院,按入院日期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25例,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观察组25例,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对照组采用西药(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联合扶正固本抗感方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更高(对照组为68.00%和观察组为92.00%)(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γ干扰素 (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固本抗感方在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有显著优势,可明确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细胞免疫。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程静, 崔汝玉, 李金萍, 徐申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87-189. 
      摘要 ( 37 )   PDF (1031KB) ( 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对其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遴选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在云南省滇东北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从中抽选出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一组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治疗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用于小儿肺结核的临床价值研究
      陆兵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90-192. 
      摘要 ( 53 )   PDF (1020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与支气管镜联合用于治疗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4年1—6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了常规抗炎、止咳、平喘的综合治疗方法,并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方法,其他相关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保持一致。两组连续治疗7 d后,观察与评价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及病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小儿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显著,与单方面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吸痰治疗相比,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道黏液分泌,促进纤毛摆动与痰液吸收,明显降低了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痰栓、呼吸困难等风险。
      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郭栋, 张庆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93-194. 
      摘要 ( 35 )   PDF (1013KB) ( 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流程和相应剂量,明确此种联合方式是否可以改善对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的肺功能,以及有无改变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双色球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针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应激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T1、T2、T3的TGF-β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的PaO2、OI、C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避免其应激反应过强,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郝秀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95-197. 
      摘要 ( 32 )   PDF (1020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慢阻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阻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采用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率较高。
      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阳继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198-200. 
      摘要 ( 43 )   PDF (1022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对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8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24%和80.95%.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接受药物干预后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提高,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辅助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疾病,患者在药物干预下的肺功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低,患者整体疗效确切。
      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作用
      张琼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01-203. 
      摘要 ( 50 )   PDF (1068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及对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62例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组接受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 治疗后6周、12周的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自评量表 (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更优(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结论: 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优化各项生化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电视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
      贺成彦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04-206. 
      摘要 ( 37 )   PDF (1067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CT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TE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病案号奇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胸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电视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炎症介质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哌替啶用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能缩短CTE患者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提高其肺功能。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韩军侠, 王玉宏, 王举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07-209. 
      摘要 ( 69 )   PDF (1037KB) ( 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99例CAP患者为病例组,且居住社区与病例组匹配的99例非CAP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1:1病例、对照调查。收集病例组99例CAP患者的呼吸道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病原菌种类。另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9例CAP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94株,包括革兰阴性菌67株(71.28%)、革兰阳性菌24株(25.53%)、真菌3株(3.19%)。其中,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3株(24.47%)、铜绿假单胞杆菌17株(18.09%)、大肠埃希菌12株(12.77%)。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分类、婚姻状况、是否饮酒、是否合并高血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衰弱、是否营养不良、有无吞咽障碍、有无饲养宠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7.781,P=0.001)、合并糖尿病(OR=7.121,P=0.006)、衰弱(OR=5.812,P=0.000)、营养不良(OR=3.692,P=0.000)、吞咽障碍(OR=2.882,P=0.000)是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P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吸烟、合并糖尿病、衰弱、营养不良、吞咽障碍是C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布地格福+孟鲁司特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柏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10-212. 
      摘要 ( 167 )   PDF (1037KB) ( 1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行布地格福+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浙江省龙游县中医医院大内科收治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数字表下1/1划分为两组,入组病例32例/组;对照组布地格福治疗、观察组布地格福+孟鲁司特钠治疗。统计两组:疗效、临床评分、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急性加重再入院率。结果: 疗效:对照组81.25%,观察组96.87%,后者更高(P<0.05)。临床评分(mMRC、APACHEⅡ):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运动耐力(6MWT):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炎症指标(IL-8、CRP、γ-IFN):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6.23%、观察组9.39%,无统计意义(P>0.05);急性加重再入院率,对照组12.50%、观察组0.00%,后者更低(P<0.05)。结论: COPD稳定期行布地格福+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急性加重再入院率,且不会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增多,安全性较高。
      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对中央气道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韦忠灵, 李志峰, 凌学敏, 蒙夏艳, 杨巧妙, 黄小霞, 何华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13-215. 
      摘要 ( 53 )   PDF (1073KB) ( 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对中央气道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结核科接受治疗的108例中央气道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局部冷冻、钳夹清除、球囊扩张、热消融术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狭窄总有效率、影像学、病原学好转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气道狭窄总有效率、影像学、病原学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F、FVC、FEV1、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与常规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有效缓解中央气道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病情,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分析
      余小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16-218. 
      摘要 ( 49 )   PDF (1019KB) ( 4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中,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至12月安陆市普爱医院60例老年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30例)、观察组(阿奇霉素+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30例),探讨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血气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优,炎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该联合治疗方案,具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减轻炎症,且安全性较好。
      河南省周口市女性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忠霞, 葛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19-221. 
      摘要 ( 48 )   PDF (1028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女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户籍地为周口市的肺结核病患者,分析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女性肺结核患者不同年龄发病情况,以及女性肺结核患者不同职业发病情况。结果: 研究中的6870例肺结核患者中,女性肺结核患者2723例(39.64%);2723例女性肺结核患者中,肺结核主要分布于15岁以上的人群,其中65岁以上占比29.31%;其次为55~64岁,占比16.23%;15~24岁占比15.86%;25~34岁占比14.03%;45~54岁占比12.12%;35~44岁占比11.57%;0~14岁占比0.88%;2723例女性肺结核患者中,农民占比最高(63.97%);其次为学生(9.99%);其他行业(9.07%);家政服务及待业(8.7%);工人、离退人员(8.26%)。结论: 在女性肺结核群体中,高龄、农民及学生都属于肺结核的高发群体,需重点关注高发群体,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020—2023年西南医科大学在校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析
      杨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22-224. 
      摘要 ( 66 )   PDF (1035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研究西南医科大学2020—2023年在校大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及特征,为本省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校2020—2023年共计67 242名在校学生(不含休学、联培等特殊情况)中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病案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西南医科大学在校学生肺结核总报告发病率为38.67/10万,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乡村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中,通过因病就诊及密切接触者筛查途径发现的患者比例为61.54%,通过入学和毕业健康查体途径发现的患者比例为38.46%。结论: 集中体检仍是发现高校肺结核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加强每年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时的结核病筛查工作。
      2020—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细菌及耐药性分析
      毛晓雪, 龙小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25-228. 
      摘要 ( 38 )   PDF (1033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自贡地区某院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细菌分布、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2023年儿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分离的非重复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共分离出病原菌850株,其中2021年289株(阳性率19.84%),2022年263株(阳性率19.57%),2023年298株(阳性率19.7%)。结果: 经过对检出细菌构成分析,三年中前四位细菌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结论: 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稳定,应加强儿童密集场所的消毒隔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防止耐药性的增加。
      职业性尘肺病预防措施的分析
      王鑫, 郭富, 陈倩姝, 郭明孝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29-230. 
      摘要 ( 37 )   PDF (1031KB) ( 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职业性尘肺病预防措施。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存在职业性尘肺病风险的人员共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指导干预)与观察组(预防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职业性尘肺病发生率。结果: 通过干预,观察组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落实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存在职业性尘肺病风险人员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性尘肺病发生率。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
      燕雨晴, 史帝, 孟庆亚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31-233. 
      摘要 ( 55 )   PDF (1035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归纳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关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症状,将存在这一症状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50例,称为感染组;将没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60例,称为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脑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与肺部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年龄、意识障碍等六项均为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作进一步探究可知,高龄、意识障碍等为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利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进行比较,感染组的评分降幅远低于非感染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方面对比,感染组的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超过70岁、意识障碍、大面积脑卒中、侵入操作、癌症以及吸烟史都是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需要加强预防与控制。
      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
      杏子, 彭源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34-236. 
      摘要 ( 48 )   PDF (1036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肺癌筛查中使用低剂量CT(LDCT)筛查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0例高危人员进行肺癌筛查,筛查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有人员均进行LDCT检查、常规剂量CT检查,并每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3年,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LDCT图像优良率为97.14%,与常规剂量的99.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对肺结节以及其他病变的总检出率为45.57%,与常规剂量的46.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对恶性病灶典型征象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诊断良性结节的符合率为96.51%、恶性结节的符合率为94.87%,常规剂量CT的符合率分别为98.84%和9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检查的最大有效辐射剂量、DLP、CTDI均低于常规剂量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筛查中运用LDCT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对病灶的检出率以及良恶性鉴别率与常规剂量CT无明显区别,且能显著减少辐射剂量,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运用PDCA预防与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干预效果
      冯永娟, 吴熠, 颜东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37-238. 
      摘要 ( 69 )   PDF (1079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运用PDCA预防与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4年1—6月运用PDCA预防与控制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23年7—12月未运用PDCA预防与控制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预防与控制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肺康复管理模式的构建
      周哲静, 徐维维, 俞秋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39-242. 
      摘要 ( 38 )   PDF (1084KB) ( 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肺康复管理模式,为今后非小细胞肺癌肺康复管理模式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2024年2月,通过文献分析法形成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合作的肺康复管理方案初稿,开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共计21名,对拟定方案进行修订,以产生最终方案。结果: 在肺康复方案的专家函询首轮中,一级条目:4.20~5.00分为条目重要性分值,4.04~4.79分为条目可操作性分值,CV为0.00~0.23、0.11~0.23。二级条目:4.20~5.00分为条目重要性分值,4.03~4.88分为条目可操作性分值,CV为0.00~0.20、0.06~0.23。在肺康复方案专家函询的第二轮中,一级条目:4.56~4.98分为条目重要性分值,4.24~4.77分为条目可操作性分值,CV为0.04~0.0、0.12~0.22。二级条目:4.22~4.98分为条目重要性分值,4.20~4.90分为条目可操作性分值,CV为0.00~0.22、0.06~0.22。最终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肺康复管理方案。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学科合作的肺康复管理方案是在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方案的制定过程具有科学性及严谨性,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改善提供实践参考。
      荧光高清腔镜和普通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陈小军, 廖世均, 吴德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43-244. 
      摘要 ( 31 )   PDF (1032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和分析荧光高清腔镜和普通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53例孤立性肺结节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进修时的管理病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荧光高清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腔镜手术相比,荧光高清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更高。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治疗的对照研究
      欧光林, 刘运忠, 谢明冬, 黄晓蓉, 吴逢斌, 王勋, 王涛, 杨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45-246. 
      摘要 ( 25 )   PDF (1031KB) ( 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患者采用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肺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赵芝乔, 林勋业, 陈坚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47-249. 
      摘要 ( 57 )   PDF (1069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肺癌术后胸引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3 d拔管,观察组患者≤3 d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改善,干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56%)高于对照组(78.0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34.15%)(P<0.05)。拔管前后相比,两组拔管后SDS和SAS评分均较拔管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前后相比,两组拔管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较拔管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3 d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医护借鉴。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
      夏小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50-252. 
      摘要 ( 36 )   PDF (1046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及同期体检者20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组,体检者纳入对照组(20例)、小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A组(20例)、大面积阻塞患者纳入观察B组(20例),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心电图评分诊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效能。结果: 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对比分析,均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P<0.05);观察A组较观察B组低(P<0.05)。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V1~V4导联T波倒置、I导联S波>1.5 mm、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右束支传导阻滞、V1-V4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T波倒置、Ⅲ导联Q波>1.5 mm、Ⅲ导联T波倒置、S1Q3T3检出率较观察B组低(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同Daniel心电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Daniel心电图评分同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Daniel心电图评分截断值为3.21分时,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5.00%、AUC值0.842、95%CI值为0.665~0.892。结论: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评分关系密切,通过Daniel心电图评分可以鉴别及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情况。
      综合护理老年肺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李颖, 周颖, 刘雅芬, 徐小凤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53-255. 
      摘要 ( 36 )   PDF (1035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优势。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76例展开对比分析,按照抽签的方式创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向各组计入38例,对应提供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期间的效果进行查看,并实施对比。结果: 护理前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未出现各项数值的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虽负性情绪评分降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提升,但明显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更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大幅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使其满意度提高,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肾癌合并肺转移患者的疗效评价
      宋立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56-258. 
      摘要 ( 33 )   PDF (1031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肾癌合并肺转移患者选择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舒尼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肾癌合并肺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减瘤性肾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社会关系、精神状况、心理情况后以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两组中,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超过对照组,两组间的疗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评分指标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发生率指标对比亦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舒尼替尼治疗肾癌合并肺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中度。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疗程较短等问题,需要后续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螺旋CT联合胸部DR在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杜胜勇, 周厚富, 陈小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59-261. 
      摘要 ( 32 )   PDF (1022KB) ( 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早期肺部感染行螺旋CT+胸部DR诊断的价值。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选取我院疑似肺部早期感染140例患者,随机分组,各组均70例,对照组+胸部DR,观察组+胸部DR+螺旋CT,对两组螺旋CT联合胸部DR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经分析可见,观察组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变实影,而真菌感染表现主要为结节影、变实影、磨玻璃影。混合感染表现主要为变实影、磨玻璃影。病毒感染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观察组漏诊、误诊概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胸部DR+螺旋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获较高检出概率,现实意义显著,可行。
      病毒感染后咳嗽患儿外周血EOS、血清IgE、血浆SP水平及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宫化芬, 于学军, 郭芳, 孙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62-264. 
      摘要 ( 26 )   PDF (1082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病毒感染后咳嗽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oglobulin E,IgE)、血浆相关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NANC)神经源性介质(substance P,SP)的水平;探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氧驱雾化吸入对该病的疗效;动态观察治疗前后EOS、IgE、SP的变化,为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寿光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病毒感染后咳嗽患儿共120例,对120例患儿采静脉血检测外周血EOS、血清IgE及血浆SP水平。按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原则将120例入选患儿以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段内1~3岁健康查体儿童60例做对照(采静脉血检测外周血EOS、血清IgE及血浆SP水平)。观察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 ml+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1 ml+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1.25 ml),对照组口服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液)。使用咳嗽积分表,将咳嗽病情划分为6个等级进行相应的积分,对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咳嗽症状作详细记录并做好评分,复查治疗后外周静脉血EOS、血清IgE、血浆SP变化,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健康查体儿童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外周静脉血EOS、血清IgE、血浆S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健康查体儿童相比较,两组的静脉血EOS、血清IgE、血浆S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其外周血EO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后检测数据经配对样本t检验,t=11.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检测数据经配对样本t检验,t=3.74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血浆相关NANC神经源性介质(SP)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检测数据经配对样本t检验,t=8.3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外周血EOS、血清IgE、血浆SP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0%,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Z=―5.2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用药后能降低患儿外周血EOS、血浆SP、血清IgE,可缓解病毒感染后咳嗽患儿机体的高敏状态,能够调节气道免疫紊乱和抑制神经源性炎症。病毒感染后咳嗽的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能减少慢性咳嗽的发生率,对抗生素的滥用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气泵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简单,不用住院,在急诊及门诊就能施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态管理及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李欣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65-267. 
      摘要 ( 40 )   PDF (1051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在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态管理及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随机挑选78例在本院接受脑梗死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患者身体营养状态分为营养不良组50例和营养正常组28例,通过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病病程、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清总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数值进行分析,分析造成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独立因素,并开展造成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相关模型。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10%(50/78),营养正常患者有28例,占35.90%(28/78),其中,营养不良组年龄≥60岁、脑梗死病程≥3年、GCS评分≤7分、BMI<18.50、血清总蛋白水平<60 g/L、中性粒细胞计数<1.8×109/L比例均大于营养正常组(P<0.05)。结果显示,年龄≥60岁、脑梗死病程≥3年、GCS评分 ≤7分为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高风险因素;BMI≥18.5、血清总蛋白水平在60~80 g/L、中性粒细胞计数在1.8~6.3×109/L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针对在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态管理及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进一步分析造成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预测患者可能诱发的各种营养不良风险,为患者加强营养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护理研究
      个性化护理结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廖玉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68-270. 
      摘要 ( 49 )   PDF (1077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明确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60例,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焦虑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护理前,生活质量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佳(P<0.05)。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来看,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佳(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更低(P<0.05)。结论: 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值得提倡。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护理流程优化的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李谦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71-273. 
      摘要 ( 29 )   PDF (1034KB) ( 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与研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流程优化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行结核菌素试验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试验认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及渗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结果准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核菌素试验护理流程优化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和依从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应用。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斌娟, 陈宴, 赵超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74-276. 
      摘要 ( 73 )   PDF (1078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临床治疗以抗感染为主,但部分患儿会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为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深入研究,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措施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62%、依从率为92.86%、复发率为2.38%,对照组依次为84.52%、77.38%和14.29%,且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肠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瑞, 潘瑞霞, 程敏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77-279. 
      摘要 ( 44 )   PDF (1036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肠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选取100例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肠结核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还可以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肠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针对性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作用
      张静雯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80-281. 
      摘要 ( 26 )   PDF (1031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行针对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新生儿肺炎100例,以数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组间干预价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医疗恐惧感、依从性、不良反应数值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可获得确切效用。
      综合护理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评价
      邹晖, 蒋娅, 谌于敏, 李小清, 李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82-284. 
      摘要 ( 47 )   PDF (1035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及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100例老年性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随机分组,数字表法均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100.00%,较对照组高(X2=4.16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较对照组低(X2=4.891,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得分为(44.17±4.23)分、SDS得分为(43.02±4.13)分,较对照组低(t=6.5147,t =8.0259;P<0.05)。生活质量中,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得分为(83.14±5.22)分、角色认知得分为(84.92±5.08)分、社会功能得分为(83.54±5.22)分、精神状态得分为(86.02±5.66)分,较对照组高(t=5.8581,t=7.1331,t=6.4641,t=6.5666;P<0.05)。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肺部感染中,临床开展综合护理效果理想,可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利于康复与预后,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对妊娠合并肺炎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蔡青青, 厉萌, 赖晓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85-287. 
      摘要 ( 34 )   PDF (1037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妊娠合并肺炎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FEV1、PEF和FEV1/FVC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肺炎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MDT式延续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作用
      谢星, 王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88-290. 
      摘要 ( 38 )   PDF (1083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MDT式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样本的抽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全部由本院提供,进行分组时依照双盲法,44例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44例命名为观察组,实施MDT式延续护理干预,组间进行比较的内容为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ESCA各维度的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未有较大的不同,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同时高于对照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护能力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MDT式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积极推广。
      责任制分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作用
      袁姣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91-293. 
      摘要 ( 34 )   PDF (1086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探讨责任制分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发热门诊部收治的16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责任制分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通过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服药依从性(Morisky依从性量表)、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汉化版)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等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总依从性达到86.75%;自我护理能力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巧和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人际关系、精神健康、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责任制分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表现出色,通过明确护理职责、强化团队协作和全程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朱玢, 崔春晓, 毕玉霞, 马荣, 薛雷霞, 闫海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94-296. 
      摘要 ( 40 )   PDF (1035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均选自2021年3月至2024年4月收入,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就两组的临床指标水平、并发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逐一对比。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引流管堵塞、脑疝、感染以及引流管脱位移位等并发症概率上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层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各项生活指标分值上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有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的作用,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预后。
      系统化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陈瑶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297-299. 
      摘要 ( 71 )   PDF (1030KB) ( 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症医学科的92例SP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纳入46例,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评价组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治疗时间指标、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结果: 护理前,组间APACHE II、MLIS、SAS、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PACHE II、MLIS、SAS、SDS更低,并且各项治疗相关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SP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治疗时间指标,尽快减轻肺损伤,改善病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
      蒲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00-302. 
      摘要 ( 64 )   PDF (1035KB) ( 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治疗。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感染控制率。结果: 7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多存在一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包括慢阻肺21例、支气管哮喘18例、支气管扩张21例,且主要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与光滑球拟酵母菌。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降低,希望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及感染控制率升高(P<0.05)。结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多存在基础性疾病,结合其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控制感染,值得借鉴。
      为急诊小儿肺炎患者提供综合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霞, 华秋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03-305. 
      摘要 ( 38 )   PDF (1034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对肺炎患儿采取急诊综合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取近两年(2022—2024年)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对比。将行急诊常规护理的30例患儿列入对照组,另30例行急诊综合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列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就诊情况、分诊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儿在护理后的候诊时间和就诊时间都有明显缩短,其中观察组的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正确分诊率要高于对照组,进行二次或多次分诊的概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心率、体温值及心功能评分明显较护理前降低,心功能评分也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心率、体温值均比对照组低,其心功能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实施急诊综合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既缩短了门诊时间、提高了急诊效率,又显著改善了患儿的体征,值得推荐。
      预防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病毒性肺炎发生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王丽沛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06-308. 
      摘要 ( 31 )   PDF (1036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护理中病毒性肺炎的预防措施。方法: 纳入的100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均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入院,并在遵循随机原则的基础下被均分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病毒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整体满意度提高,同时负面情绪降低,且病毒性肺炎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护理中展开预防性措施对降低病毒性肺炎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缓解其负面情绪的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FMEA护理模式下情感交互护理与跨学科护理合作在子宫肌瘤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杨旦, 汪海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09-311. 
      摘要 ( 55 )   PDF (1082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FMEA护理模式下情感交互护理与跨学科护理合作在子宫肌瘤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出采取FMEA护理模式下情感交互护理的患者13例,标记为对照组,采取FMEA护理模式下情感交互护理+跨学科护理合作干预的患者13例,标记为观察组,共计26例患者。并将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身心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评分较对照组低,且身心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并肺结核患者采取FMEA护理模式下情感交互护理与跨学科护理合作联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12-314. 
      摘要 ( 231 )   PDF (1015KB) ( 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年6至2024年5月,2年内社区登记的76例COPD患者,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为观察组(38例,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护理)。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动脉血氧分压、一秒率、用力肺活量、主观幸福感评分(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频率、自我感受负担评分(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护理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主观幸福感,有较高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仲辰子, 曹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15-317. 
      摘要 ( 43 )   PDF (1020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小儿肺炎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2至2024年2月我院共60例小儿肺炎,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予以常规护理模式配合干预的对照组,研究组加用人性化护理,均为30例。分析相关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的胸片阴影、肺部湿啰音、咳嗽气喘、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用于小儿肺炎,能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胸片阴影、肺部湿啰音、咳嗽气喘、发热消失时间均缩短,缓解患儿病情,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为重症病毒性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提供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武彩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18-320. 
      摘要 ( 39 )   PDF (1071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个性化护理应用在重症病毒性肺炎(SVP)高热惊厥(FC)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的80例SVP-FC患儿,在随机数表法指导下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个性化护理),评价组间患儿依从性、时间指标、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家长满意度。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依从性、PedsQL4.0评分、家长满意度均更高,康复时间指标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VP-FC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依从性、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赢得家长认可。
      根因分析法联合全程跟踪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林优喜, 黄建娇, 黄奕奕, 庄友莉, 卢艳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21-324. 
      摘要 ( 41 )   PDF (1076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根因分析法联合全程跟踪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化疗治疗的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根因分析法联合全程跟踪护理实施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22年6—12月)和观察组(2023年1—6月),每组3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根因分析法联合全程跟踪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1、4周期后的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等营养指标水平、化疗前和化疗4周期的营养状况、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化疗前,两组患者ALB、HB等营养指标水平及营养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4周期后,观察组患者ALB、HB等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化疗4周期时,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因分析法联合全程跟踪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还能降低其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跟进式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胡春燕, 程爱琼, 郑诗婷, 施伎蝉, 白欣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25-327. 
      摘要 ( 40 )   PDF (1067KB) ( 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跟进式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门诊和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观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和研究组(进式护理结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跟进式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骨折患者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效果
      杨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28-330. 
      摘要 ( 42 )   PDF (1036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独立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病例数一致,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肺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较之前的SAS、SDS评分结果,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尤为明显(P<0.05);干预后较之前肺功能指标,2组的FEV1、FVC、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较之前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更为突出(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为骨折合并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有益,且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促使其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舒适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吕俊微, 陈国梁, 李晓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31-333. 
      摘要 ( 29 )   PDF (1020KB) ( 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舒适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84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2例,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42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舒适度、应对方式与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提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改善其对于自身疾病的应对方式,并能纠正其错误心态,具有较高的护理可行性。
      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陈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34-336. 
      摘要 ( 56 )   PDF (1023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PaO2、神志清醒率、神志好转率高、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AECOPD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呼吸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麻献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37-340. 
      摘要 ( 42 )   PDF (1074KB) ( 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呼吸训练及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呼吸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呼吸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用力肺活量、6 min步行距离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咳嗽、咳痰、气促、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6 min步行距离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感受、心理情绪、呼吸困难、疲劳及总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6 min步行距离等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行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呼吸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其肺功能,还能缩短其康复周期和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毛牵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41-344. 
      摘要 ( 38 )   PDF (1088KB) ( 1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50例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ESCA评分、SDS、SAS评分、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CA评分、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而言,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预防性护理干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研究
      张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45-347. 
      摘要 ( 34 )   PDF (1022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PFI)预防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的84例COPD患者,在随机数表法指导下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预防性护理干预),评价组间PFI发生率、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E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VE1/FVC)、FVC]、排痰量、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PFI发生率更低,FEV1、FVE1/FVC、FVC、满意度更高,干预后第3d、第5d的排痰量均更多,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PFI,改善肺功能,增加排痰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改善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邵樟芳, 汪丽君, 丁黎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48-350. 
      摘要 ( 35 )   PDF (1020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FEV1、PEF和FEV1/FVC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DSA引导下介入综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效果分析
      吾尔凯西·阿尔肯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51-353. 
      摘要 ( 36 )   PDF (1020KB) ( 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分析有效率。方法: 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研究主体是在我院就诊的APE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组别的划分,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应DSA引导下介入综合治疗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收集治疗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研究组临床指标、治疗有效性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介入综合治疗为APE的治疗提供可行方案,凸显恢复肺动脉血流的优势,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加快症状缓解和满意度的评价
      吴红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54-355. 
      摘要 ( 42 )   PDF (1016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疗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遴选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收治时间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措施。通过比较,对照两组患儿发热疗程、症状缓解时间、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发热疗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措施能显著缩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加快症状缓解,并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teach back法健康宣教改善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研究
      徐跃慧, 杨亚芳, 吕伟伟, 郑洁, 林佩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56-359. 
      摘要 ( 31 )   PDF (1074KB) ( 1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teach back法在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40例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教育法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患者采用teach back法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 back法在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减轻患者抑郁情绪,还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能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
      肺部综合康复技术治疗94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丁秀文, 张雅丽, 魏娟, 陈丽萍, 孙强, 杨小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60-362. 
      摘要 ( 87 )   PDF (1074KB) ( 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肺部综合康复技术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间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94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氧疗、口服、静滴药物、雾化吸入、心理干预、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用药指导八个方面措施综合促进肺功能康复护理,观察PO2、PCO2、SpO2三项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结果: 护理后PO2、SpO2均有上升,PCO2下降,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O2的升高和PCO2的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5.7%,高于对照组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部综合康复技术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好,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曹晶晶, 吴燕燕, 王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63-365. 
      摘要 ( 35 )   PDF (1019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重症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研究者医院ICU提供,共计48例重症衰竭患者,ICU入住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随机分2组,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重症衰竭患者护理中,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康复,值得应用。
      基于培土生金中医护理理念对山区肺结核患者治疗疗程的影响
      吕俊微, 陈国梁, 李晓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66-368. 
      摘要 ( 43 )   PDF (1021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山区肺结核患者接受基于培土生金中医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对疗程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选择山区某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完成组别划分,其中一半患者纳入常规组,另外一半患者纳入创新组,设定护理评价指标,分析常规护理与基于培土生金中医护理结果上的差异。结果: 组间数据对比,创新组转阴情况、自护能力、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培土生金中医护理理念为山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提供新思路,凸显有效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优势,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优质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
      邓志宇, 郭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69-371. 
      摘要 ( 36 )   PDF (1020KB) ( 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对照组(49例)采取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49例)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很好的消除不良心理影响,增强患者信心,值得推广应用。
      为肠结核术后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甘潇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72-374. 
      摘要 ( 30 )   PDF (1068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肠结核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3年8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4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术后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护理质量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更稳定(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患者饮食及活动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生活质量的价值
      李娟, 何彦芳, 谌于敏, 刘傲, 邹晖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75-377. 
      摘要 ( 45 )   PDF (1019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并分析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60例来自我院2023年内诊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其余患儿的护理工作都采用了细节护理,列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各为30例。对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下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护理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用时更短(P<0.05);同时统计得到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体现更加有效(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患儿所接受的护理工作水平更为满意(P<0.05)。结论: 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同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增强护理效果的目的,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苏醒期保温结合言语唤醒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史颖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78-380. 
      摘要 ( 35 )   PDF (1020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苏醒期保温结合言语唤醒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复苏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予以苏醒期常规护理,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增加言语唤醒)、观察组(增加言语唤醒+保温护理),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耗时、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麻醉复苏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中心动脉压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理想(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苏醒期保温结合言语唤醒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复苏情况,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尼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全程护理在改善小儿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李娜, 常青, 万兰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81-383. 
      摘要 ( 37 )   PDF (1072KB) ( 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尼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全程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全程护理)和观察组(40例,尼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夜晚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白天睡眠及夜醒次数少于对照组,QLSCA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尼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全程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中,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提升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莹, 刘广侠, 尤雨晶, 姜海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84-386. 
      摘要 ( 44 )   PDF (1025KB) ( 1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人机协调时间、PaCO2、PaO2、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短,肺功能指标、SaO2更高(P<0.05)。结论: 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无创呼吸机治疗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降低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朱清亚, 杨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87-389. 
      摘要 ( 42 )   PDF (1069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自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于本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患者。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肺部情况、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痰液、啰音以及X线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33)。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针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保护患者肺部功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发生,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PDCA护理与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张小敏, 陆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90-392. 
      摘要 ( 34 )   PDF (1020KB) ( 1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预防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中临床护理干预及PDCA护理方案的干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抽选8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将老年患者划分成两组,即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PDCA护理与临床护理模式的4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坠积性肺炎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研究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干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过程中,以PDCA护理、临床护理联合方案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可能性,在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中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
      张彤, 刘春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93-395. 
      摘要 ( 35 )   PDF (1020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加用了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期生命体征对比,观察组较为稳定(P<0.05);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较差(P<0.05);对照组满意度相比于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 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稳定生命体征,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张建桥, 刘玲俊, 陈丹华, 孔萍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96-398. 
      摘要 ( 134 )   PDF (1070KB) ( 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组间营养指标、肠道黏膜屏障指标、血清炎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改善免疫功能。
      集束化护理在支气管结核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杨巧妙, 黄小霞, 文雯, 韦忠灵, 何华伟, 黄连飘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399-402. 
      摘要 ( 37 )   PDF (1024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支气管结核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共1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术后氧分压改善明显较高,术中、术后血压与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支气管结核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树立患者对临床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同时还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罗梅, 胡园芳, 王龙燕, 董育盟, 祁丹, 伍亚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03-404. 
      摘要 ( 61 )   PDF (1016KB) ( 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纳入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50例,入选时段为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患儿分组,25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手段,25例患儿归为研究组并予以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不同分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对。结果: 予以不同干预模式后,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肺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期间予以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在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合并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
      马金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05-407. 
      摘要 ( 25 )   PDF (1020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妊娠并发肺炎孕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妊娠期间感染肺炎的孕产妇共计180例,时间区段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通过双色球抽样分组,对照组推行基础护理(90例),研究组推行优质护理(9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咳嗽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更加优越,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妊娠并发肺炎护理期间,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达到理想的干预成效,有效缓解孕产妇的不适症状,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杨洪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08-410. 
      摘要 ( 28 )   PDF (1020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2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资料中患者所用的护理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纳入10例患者,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纳入10例,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而心理状况SAS、SDS评分观察组较低(P<0.05);希望水平对比,护理过后观察组量表分数更高(P<0.05)。结论: 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时,经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希望水平,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孟瑶, 杨凤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11-413. 
      摘要 ( 76 )   PDF (1020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开展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单双号分成两组,单号45例设置为观察组,双号45例设置为对照组,各予以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组间进行肺功能、遵医行为、心理状况的评比。结果: 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PEF、FEV1%、FEV1、MVV等肺功能指标及坚持运动、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合理膳食等遵医行为评分高,其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和遵医行为,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采纳和推广价值。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王丽娟, 王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14-416. 
      摘要 ( 32 )   PDF (1021KB) ( 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使用呼吸机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VAP发生率(1.72%)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干预组较短,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干预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患儿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徐建霞, 吴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17-419. 
      摘要 ( 48 )   PDF (1021KB) ( 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25例,予以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绪、肺功能、生活能力、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癌症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得到一定改善,SAS、SDS和PSQI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尚可,观察组1秒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进阶/基本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作为新型医疗护理服务,应用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帮助患者疏解负面情绪,提高其术后生活能力。
      常规护理与护理专案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施明郡, 陈雨, 余晓燕, 侯华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20-422. 
      摘要 ( 43 )   PDF (1068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运用常规护理、护理专案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予以护理专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吞咽功能[以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量表,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GUSS)量表]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GUSS评分、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采用护理专案干预急性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可控制并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吞咽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运用。
      一体化救护模式联合多靶点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丹, 于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23-425. 
      摘要 ( 36 )   PDF (1070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一体化救护模式联合多靶点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左心衰竭(ALVF)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项城市中医院ALVF并发VAP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按照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各收集60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一体化救护模式联合多靶点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干预前后的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一体化救护模式联合多靶点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对ALVF并发VAP患者的急救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与心肺功能。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
      杨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26-427. 
      摘要 ( 79 )   PDF (1019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家属意愿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选择集束化护理),每组各34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指标)、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康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好;研究组的治疗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均较对照组更高,不依从率较对照组低;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病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并使其尽快康复,应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马艳楠, 仲继红, 魏茜, 席志龙, 李世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28-430. 
      摘要 ( 48 )   PDF (1022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心脏瓣膜病且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助循证护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加优异,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佳,SF-36量表得分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更加优异,院内ICU监护和住院的时长均更短,发生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均更低,6分钟步行距离的步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优化其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对60岁及以上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
      张曦予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31-433. 
      摘要 ( 48 )   PDF (1021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对60岁及以上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从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筛选100例展开对照试验,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期间予以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对提高临床疗效和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借鉴。
      精细化检后护理干预在体检发现肺小结节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王琪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34-436. 
      摘要 ( 56 )   PDF (1069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精细化检后护理干预在体检发现肺小结节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中体检肺小结节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出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检后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检后护理干预),各3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并对患者实施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随访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病因病机、症状表现、用药规范、生活规律等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营养均衡、充足睡眠、合理运动、心态平稳等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健康人群体检出肺小结节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检后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受检者满意度,使其更好地掌握疾病健康知识,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行为,实现疾病预防。
      标准化呼吸道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陆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37-439. 
      摘要 ( 50 )   PDF (1022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标准化呼吸道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标准化呼吸道管理的加速康复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髋关节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MBI评分、护理满意率,以及PaO2、SP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O2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呼吸道管理的加速康复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保温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对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后减少苏醒延迟现象出现的效果分析
      刘春燕, 张彤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40-442. 
      摘要 ( 52 )   PDF (1020KB) ( 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保温护理联合专业化麻醉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现象出现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胸腔镜肺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接受保温护理联合专业化麻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不同时间段(术前、麻醉即刻、麻醉1 h、麻醉2 h、手术结束即刻)体温、手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低温、术后躁动、延迟苏醒、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稳定,血压和心率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给予接受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保温护理联合专业化麻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保持体温、血压和心率的稳定,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避免患者发生术后延迟苏醒的情况。
      优质护理理念在妊娠合并肺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鲍添, 高婉君, 宗隽绅, 蔡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43-445. 
      摘要 ( 62 )   PDF (1020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理念在妊娠合并肺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与实践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建档立卡且经X线或CT检查证实为合并肺炎的80例妊娠期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每组各40例。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母婴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相较于较对照组,观察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更短,生育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婴儿的发生率均更低,同时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关注妊娠合并肺炎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重视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更注重了患者护理需求中的服务质量,在纠正患者肺炎相关症状与保障母婴安全中贡献显著,具有较大的实践潜力。
      循证护理预防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炎的效果评价
      卜梦月, 胡思怡, 徐小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46-448. 
      摘要 ( 53 )   PDF (1021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3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接受的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每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2.38%)和妊娠并发症(4.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和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同时可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综合护理在产后肺栓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曹烨, 吴菲菲, 许慧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49-451. 
      摘要 ( 48 )   PDF (1021KB) ( 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肺栓塞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患者接受的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胸痛和咳嗽)、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时间、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胸痛和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产后肺栓塞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表现,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整体护理在围产期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高婉君, 胡叶双, 鲍添, 蔡倩, 吴祥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52-454. 
      摘要 ( 44 )   PDF (1021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围产期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发生围产期肺炎的孕妇临床资料,按照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1:1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方案,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临床指标、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改善合并肺炎孕妇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围产期症状改善,帮助孕妇获得理想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认可度,值得借鉴和应用。
      循证护理服务对预防65岁及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干预价值
      何宁, 黄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55-457. 
      摘要 ( 103 )   PDF (1021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股骨颈骨折的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干预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的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等8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伤口渗血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借鉴和应用。
      肺康复管理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黄连飘, 农晓妮, 何华伟, 韦荣誉, 何春波, 黄小霞, 韦柳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58-460. 
      摘要 ( 33 )   PDF (1025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康复管理对促进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所用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7例;予以肺康复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别于胸腔镜术前、术后检测动脉血气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变化[分别于胸腔镜术前、术后,检测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发生情况、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个月和第6个月时使用B型超声或CT检查测定两组患者的胸膜厚度和胸腔积液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S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VC、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第治疗6个月时的肺功能及胸膜厚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针对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术后实施肺康复管理,可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分析
      蹇映, 徐丽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61-463. 
      摘要 ( 60 )   PDF (1021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开展肺癌根治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术中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落实护理常规方案)和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预见性护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尿管拔管时间、胸腔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值流速(PEF)]、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判定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管拔管时间、胸腔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水平的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接受预见性护理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发生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更低,有利于提升患者肺功能,帮助其实现早期康复。
      重症监护病房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64-466. 
      摘要 ( 42 )   PDF (1085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老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从电子病历库获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入住三二〇一医院ICU的100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肺部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性护理策略。结果: 100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在入住ICU过程中共28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入住ICU>7 d、未入住单间ICU、雾化吸入≥2次、机械通气>3 d、基础疾病≥2种、有意识障碍、抗菌药物用法不规范、接受侵入性操作,与年龄<60岁、入住ICU≤7 d、未入住单间ICU、雾化吸入<2次、机械通气≤3 d、基础疾病<2种、无意识障碍、抗菌药物用法规范、未接受侵入性操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住ICU>7 d、未入住单间ICU、雾化吸入≥2次、机械通气>3 d、基础疾病≥2种、有意识障碍、抗菌药物用法不规范、接受侵入性操作均是ICU中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老年患者容易因入住ICU>7 d、未入住单间ICU、雾化吸入≥2次等因素发生肺部感染,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策略,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基于互联网护理的延续护理对急性白血病肺部感染患者就医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
      黄建娇, 黄奕奕, 王雪双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67-470. 
      摘要 ( 44 )   PDF (1077KB) ( 4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基于互联网护理的延续护理对急性白血病肺部感染患者就医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化疗科收治的57例急性白血病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意愿将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常规延续护理干预),29例纳入观察组(应用基于互联网护理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评分、自我护理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就医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评分、自我护理效能评分,以及对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评分、自我护理效能评分,以及对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就医依从性(96.55%)、护理满意度(96.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57%和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护理的延续护理对提高急性白血病肺部感染患者就医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并且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早期康复护理在E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朱利琴, 曹瑾, 费红, 韩静, 葛晓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71-473. 
      摘要 ( 72 )   PDF (1022KB) ( 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择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E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别将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患者E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E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膈肌厚度分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E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观察组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在膈肌厚度分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能够预防和减少EICU获得性衰弱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对膈肌功能的影响,并缩短康复时间。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评价
      梁洪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74-476. 
      摘要 ( 65 )   PDF (1029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60例患者,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预后自我概念(28.46±2.13)分、自护责任感(25.24±2.18)分、自我护理技能(40.26±2.33)分、健康知识水平(47.66±3.2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23±2.05)分、(22.31±2.21)分、(34.12±2.52)分、(42.16±3.02)分(P<0.05)。观察组预后躯体功能(80.26±3.05)分、心理功能(80.26±3.04)分、社会功能(81.45±2.35)分、物质生活(82.55±3.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5±2.16)分、(73.52±2.18)分、(72.55±2.16)分、(73.28±2.14)分(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患者大幅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促使其自护能力提升,进而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全面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改善妊娠期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方小蓓, 蔡青青, 郑美凤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77-479. 
      摘要 ( 34 )   PDF (1068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系统化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医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支气管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治疗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妊娠期支气管炎孕妇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可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和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康复的作用
      韩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80-483. 
      摘要 ( 83 )   PDF (1075KB) ( 7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3年1—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ACBT技术),每组各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发热、气促、咳嗽、肺啰音)、排痰量(干预前后)和并发症(肺不张、肺气肿、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差异,以及对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MV)、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种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MMV、FEV1/FVC、MM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CBT技术可以提升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的康复效果,并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临床推广价值。
      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刘晓霞, 张锦鸿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84-486. 
      摘要 ( 53 )   PDF (1068KB) ( 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循环护理对活动性肺结核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3年9月至2024年9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10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循环护理),每组各52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质量也均较对照组更好,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循环护理对活动性肺结核的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质量,从而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推广。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手术护理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史颖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87-489. 
      摘要 ( 36 )   PDF (1084KB) ( 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给予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手术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下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手术护理。对比两组心理应激指标(HAMA、HAMD)、并发症、术后康复指标、肺功能、患者满意度。结果: HAMA、HAMD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26.67% vs. 6.66%),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胸腔引流管拔除、住院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肺功能(MVV、FVC、FEV1),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患者满意度(76.67% vs. 96.67%),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手术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其康复时间,获得患者认可。
      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实施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
      乔亚群, 王伟斌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90-492. 
      摘要 ( 50 )   PDF (1077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实施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为疑似肺癌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王琪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93-495. 
      摘要 ( 41 )   PDF (1034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疑似肺癌的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肺癌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者心理状态、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疑似肺癌体检者提供精细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认知水平,并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预见性护理+早期肺康复锻炼预防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价值分析
      李莉, 田楠, 王凡, 李康宁, 李圆圆, 田宇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96-498. 
      摘要 ( 48 )   PDF (1031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卒中(CVA)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早期肺康复锻炼在预防肺部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CV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早期肺康复锻炼)和对照组(早期肺康复锻炼+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早期肺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CVA患者的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效果良好。
      全面护理联合雾化吸入综合措施对小儿肺炎的护理作用
      金星, 张兰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499-501. 
      摘要 ( 41 )   PDF (1082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预后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常规护理+全面护理联合雾化吸入(全面组),每组40例。对比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全面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家长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面组FEV1、FVC、PEF、FEV1/FVC%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予以全面护理联合雾化吸入,不仅有助于提升肺功能,而且还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家长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脑动脉瘤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经验
      李康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02-504. 
      摘要 ( 92 )   PDF (1080KB) ( 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脑动脉瘤开颅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经脑动脉瘤开颅根治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和观察组(40例;并发肺部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吸烟、肺部疾病史、肿瘤所在位置、采用的手术方法、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营养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影响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注意年龄较大、手术耗时较长、有肺部疾病史等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应对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进行重点监测,并提升手术前后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助力患者术后更快恢复。
      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谭燕, 钟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05-507. 
      摘要 ( 40 )   PDF (1020KB) ( 3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选择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以1:1的比例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每组各40例终止纳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各项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症状更快改善,同时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提高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有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对于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葛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08-510. 
      摘要 ( 41 )   PDF (1014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优质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脑出血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炎症因子、肺功能、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可使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缓解其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增强生活质量。
      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晶, 贺莉莉, 王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11-513. 
      摘要 ( 51 )   PDF (1027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76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记录患者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肺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优化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
      综述
      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孔梦娜, 王艳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14-516. 
      摘要 ( 48 )   PDF (957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的医疗行业中,高质量的外科护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尤其是胸部外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极高,对患者的恢复及生活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把提高胸外科手术的医疗服务质量及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作为工作的核心。本文以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进展为例,分析具体的术后肺部感染类型,了解导致胸外科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具体干预效果,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准确且有效的指导,显著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
      姚伊依, 李婉婷, 高杰, 梁学威, 丁戊坤, 夏联恒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17-519. 
      摘要 ( 64 )   PDF (960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糖尿病和肺结核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首先对糖尿病和肺结核的各自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两者合并后的综合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基础,以及基础治疗、高级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临床上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其制定原则和实施方法在内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的综合治疗策略。最后,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目前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研究进展
      何裕畅, 叶志辉, 张秀莲, 张诗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20-521. 
      摘要 ( 115 )   PDF (958KB) ( 27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老年群体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老年CAP患者的免疫功能减退、基础疾病较多,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本文综述了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进展。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但常因基础疾病而掩盖或缺乏典型呼吸道症状,需高度警惕。目前,临床诊断CAP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标志物也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老年CAP患者病情。结合每例老年CAP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可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以及肺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显著改善了老年CAP患者的预后。
      代谢组学在结核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唐灵通, 涂祥俊, 钟涛, 张薇, 杨波, 曾超林, 杨程, 王昌银, 陈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22-527. 
      摘要 ( 65 )   PDF (1064KB) ( 7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因其病原体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已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深入了解MTB的耐药机制、探索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以及加速疫苗和新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谢组学通过分析生物样本中的小分子代谢物,揭示生物系统的代谢状态和功能变化。在结核病的研究中,代谢组学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疫苗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结核病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包括结核病的代谢特征、代谢组学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效果评价及代谢组学在结核病疫苗开发中的潜力。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仇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28-529. 
      摘要 ( 53 )   PDF (1034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防御系统,可以辨别和攻击入侵的病毒、细菌、肿瘤细胞等异常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使用免疫细胞(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直接攻击肿瘤细胞或感染源,使用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增强免疫反应,或者使用抗体药物(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或阻断疾病进展的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免疫治疗也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治疗反应的控制和免疫耐受性等问题。而生物标志物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精神分裂症并发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价值研究进展
      鲁燕, 蒋超, 万恒静, 阚月一, 张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30-532. 
      摘要 ( 52 )   PDF (958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对患者心理会造成极大压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缺乏正确的防护观念,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一旦罹患肺结核,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提高肺结核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配合度,一定要重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采取科学的干预手段,从而促进患者临床康复。为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结核病治疗中发生矛盾反应的胸部CT分析
      杜廷猛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33-535. 
      摘要 ( 55 )   PDF (956KB) ( 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影像学矛盾反应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胸部CT影像中病灶变化与临床症状的不一致。这些矛盾反应包括病灶的意外增大、消退不完全、新发病灶及非典型影像特征,如支气管扩张或纤维化。这些影像学特征可能源于患者免疫系统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病原体的变异等多方面因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对影像学矛盾反应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综合评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也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结核病治疗中的影像学矛盾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讲座
      公立医院开展肺结核科普的现状及改善途径
      徐梓毓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36-538. 
      摘要 ( 35 )   PDF (992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是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相关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公立医院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结核患者的科普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公立医院开展肺结核科普的现状、挑战及应对策略,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科普工作实施路径和具体实施建议。
      从肺辨治便秘思路探讨
      顾贺升, 张虹玺, 王鑫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39-541. 
      摘要 ( 69 )   PDF (961KB) ( 1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虽然便秘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肠,但其病症的发生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息息相关的。其中,肺和大肠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相表里”,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把肺和大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肺作为水上之源,负责疏泄津液,使肠道润泽,保持大肠蠕动和排便功能的正常进行。肺同时也主一身之气,通过宣发、消除大肠之气的作用,使大肠之气得到调节。当肺气衰弱时,大肠的作用力就会减弱,造成肠蠕动变弱,从而形成便秘。若肺失津液,则大肠干燥,缺少润泽,便会造成秘结。肺热过盛时,热气会向大肠转移,使肠内津液耗损,大便干结,难以下泻。肺气不畅时,也会堵塞大肠,使排便受到影响。所以,治疗便秘,不能只局限于五脏六腑的排泄法,而应以肺的调养为主。通过补肺气、养肺阴、清肺热、宣肺郁、降肺气解决便秘的问题,有效改善肺的状况,达到理、肺、通、通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康复疗法
      胡煜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42-544. 
      摘要 ( 77 )   PDF (1012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病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病亡患者数多。肺康复是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的康复,可以减少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及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极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慢阻肺的中西医康复方法,旨在对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所帮助。
      病例报告
      结核引起的乳糜性腹水一例并文献复习
      钟艳芬, 吕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45-547. 
      摘要 ( 50 )   PDF (1472KB) ( 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糜性腹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的1例结核引起的乳糜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考虑结核引起的乳糜性腹水,经抗结核治疗后,腹水明显减少,病情缓解,7个后复查腹部CT无腹水生长。结论: 乳糜性腹水非常罕见,乳糜性腹水的明确诊断有赖于腹水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引起乳糜性腹水的病因很多,尽早的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对结核引起的乳糜性腹水尽早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是关键。
      肺动脉内膜肉瘤一例
      吴国威, 王永存, 杨志雄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48-550. 
      摘要 ( 33 )   PDF (1728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颈癌术后肺转移手术治疗一例
      谢从漪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51-552. 
      摘要 ( 37 )   PDF (956KB) ( 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gG4相关肾病合并肺部感染二例并文献复习
      张德欣,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53-555. 
      摘要 ( 25 )   PDF (1687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磷脂综合征并发肺栓塞患者二例
      张友兰, 张琳, 黎伟, 罗麟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2):  556-557. 
      摘要 ( 30 )   PDF (958KB) ( 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