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10
    上一期   
    • 目录
      第47卷第10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0-0. 
      摘要 ( 19 )   PDF (11409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推动我国生物样本与数据资源高质量发展
      刘剑君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39-124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320
      摘要 ( 22 )   HTML ( 9 )   PDF (1120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中国结核病菌种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刘东鑫, 魏强, 刘剑君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42-124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14
      摘要 ( 18 )   HTML ( 5 )   PDF (1115KB) ( 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原微生物样本资源在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疫苗研发、传播规律研究、耐药监测、进化特征以及病原-宿主互作研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核病是全球单一传染病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也是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在结核病防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包括菌种在内的生物样本资源。然而,结核病相关生物样本的管理与使用存在无序、分散、封闭,以及缺少标准化流程、质控体系与信息化管理、临床资料残缺不全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资源及相关生物样本的损失,并且造成潜在的生物安全威胁。本文围绕当前中国结核病防治现状和防治需求,讨论了建设结核病生物样本资源库的必要性、建设原则与分类,以及样本库的应用,以期推动我国结核病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利用,不断提升我国结核病学科的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资源保障与支撑作用。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辨治思路
      丰银平, 张尊敬, 蔡秋杰, 王晓萌, 马艳, 刘忠达, 高磊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49-125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327
      摘要 ( 21 )   HTML ( 3 )   PDF (1140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学将结核病归属于“痨病”或“痨瘵”范畴。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是结核病发病的主要来源,也是新发患者的持续来源。LTBI临床症状隐匿,符合中医“伏邪”特征。笔者通过梳理伏邪理论的源流与核心内涵,阐释其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吻合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期辨治”与“分证论治”的中医辨治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早期干预LTBI、调节免疫稳态、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论著
      结核病病理诊断质控蜡块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估
      黄晓洁, 杜伟丽, 赵宏, 苏丹, 刘子臣, 赵颖丽, 刘毅, 车南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54-126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81
      摘要 ( 14 )   HTML ( 2 )   PDF (1993KB) ( 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结核病病理质控蜡块制备方法,并对质控蜡块进行细胞形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分布及MTB DNA分布方面的性能评估。方法: 用灭活MTB H37Rv悬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细胞沉淀混合,以2%琼脂为基质制备MTB浓度不同的蜡块,磷酸盐缓冲液代替MTB悬液制作阴性蜡块。每个圆柱体琼脂块沿纵轴等距分为4层(每层厚约3mm),每层制成1个蜡块,形成分层样本组。通过HE 染色评估细胞形态完整性及空间分布均匀性,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qPCR)分析各组MTB数量、IS6110拷贝数及其对应琼脂块纵轴方向MTB分布的均一性。结果: 成功制备了适用于MTB抗酸染色和MTB DNA检测的蜡块质控品。HE染色显示蜡块中各种细胞形态完整且空间分布均匀。抗酸染色显示,理论MTB量为0.0336、0.336、3.36个/切片的分层样本组中,每组蜡块对应的4张切片各有0、1和2张切片阳性,检测结果不稳定,不宜作为抗酸染色阳性质控品;理论MTB量为33.6、336个/切片的分层样本组中,每个蜡块对应的切片中均找到MTB,为合格抗酸染色质控品,MTB平均密度分别为(21.50±9.26)条/300视野和(169.25±40.25)条/300视野。qPCR结果显示,理论MTB量为0.0336个/切片的分层样本组中,有3个蜡块检测为阳性,1个为阴性,结果存在波动,为不合格分子检测质控品;理论MTB量为0.336、3.36、33.6、336个/切片的分层样本组中,检测均阳性,IS6110基因拷贝数分布为(6.48±3.54)拷贝/5张切片、(26.53±6.65)拷贝/5张切片、(283.93±98.51)拷贝/5张切片、(4446.75±833.84)拷贝/5张切片,扩增Ct值变异系数均<5%,各组对应琼脂块纵轴方向上MTB均匀分布,为合格的分子检测质控品。阴性质控品抗酸染色均为阴性、qPCR IS6110均无扩增。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结核病病理诊断质控品制备方案。推荐使用至少33.6个/切片的MTB制备抗酸染色的质控品,至少0.336个/切片的MTB用于制备分子检测质控品,并根据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及不同应用场景选择起始MTB量。

      玻璃化冻存新技术处理肺癌手术标本用于构建类器官的探索
      黄予晴, 孙祖钰, 刘毅, 张晨, 周立娟, 赵宏, 车南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61-126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80
      摘要 ( 11 )   HTML ( 3 )   PDF (4331KB) ( 3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利用玻璃化冻存新技术保存肺癌手术标本,复苏后用于类器官构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24年7—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2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肿瘤组织由病理医师取材后立即置于组织保存液中,4℃条件下保存运输,2h内完成样本处理。每例样本均分为3份,每份大小约为0.5cm3。一份直接用于类器官构建,另外两份采用玻璃化冻存技术保存于气相液氮罐中,分别于冻存1周及4个月后复苏并构建类器官。结果: 12份新鲜肺癌组织均成功构建类器官;冻存1周及4个月的样本复苏后分别有9例和6例成功构建类器官,成功率分别为75.0%(9/12)和50.0%(6/12),类器官形态及肿瘤标志物表达与新鲜样本来源的类器官基本一致;冻存4个月的样本复苏后,细胞活性低于55%的样本均未能成功构建类器官。结论: 小样本探索性研究提示,尽管长期玻璃化冻存对细胞活性存在一定影响,但经其处理的肺癌手术标本可基本满足类器官的构建需求。

      2010—2023年中国肺结核合并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严天心, 马文斌, 王嘉, 李涛, 张慧, 赵雁林, 屈燕, 罗小峰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68-127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37
      摘要 ( 20 )   HTML ( 3 )   PDF (850KB) ( 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0—2023年中国肺结核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肺结核合并症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2010—2023年登记的合并单一疾病的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剔除重复登记、无完整治疗记录、菌种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非利福平耐药的耐药肺结核患者,最终纳入339411例肺结核合并症患者,计算其不规则服药和不良治疗结局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23年,中国肺结核合并症患者的不规则服药率为4.26%(14463/339411),不良治疗结局发生率为9.86%(33456/3394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职业为商业及服务业和其他职业、被动就诊、合并HIV/AIDS或其他疾病、复治、病原学检测阳性、自服药,以及耐药结核病均是影响肺结核合并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153(1.107~1.201)、1.269(1.102~1.455)、1.135(1.086~1.186)、1.214(1.166~1.265)、1.568(1.419~1.730)、1.173(1.130~1.217)、1.261(1.198~1.327)、1.138(1.096~1.181)、1.440(1.390~1.492)、4.100(3.811~4.409)];男性、被动就诊、复治、病原学检测阳性、自服药、未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剂(FDC)、耐药结核病及治疗依从性低均是肺结核合并症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264(1.224~1.306)、1.076(1.043~1.111)、1.128(1.083~1.173)、1.585(1.531~1.642)、1.057(1.027~1.088)、1.046(1.017~1.075)、23.811(22.341~25.385)、28.468(27.329~29.659)]。结论: 中国肺结核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结局受到合并相关疾病的明显影响,应结合影响肺结核合并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结局的人群特征与合并症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男性、公共服务人员患者的主动发现,加强复治、病原学阳性和耐药合并症患者的精准治疗管理,推广方便智能的服药管理工具,进一步促进患者完成全程服药治疗、降低不良治疗结局、提高治疗康复水平。

      中国≥45岁人群结核病史与抑郁状态的关联性研究
      江秀菁, 钟琴, 弋杰, 何斐, 陈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79-128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25
      摘要 ( 19 )   HTML ( 5 )   PDF (1262KB) ( 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探讨结核病史与中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关联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共纳入15273名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群,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使用多重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通过多阶段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亚组分析评估结核病史与抑郁的关联,并通过列线图可视化展示影响抑郁状态的重要因素。结果: 15273名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组5658名(37.05%),非抑郁组9615名(62.95%)。抑郁组患者有结核病史的比例(0.90%,51/5658)高于非抑郁组(0.52%,50/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6,P=0.007)。多模型调整后,结核病史与抑郁依然明显相关(模型3:OR=1.61,95%CI:1.05~2.46)。亚组分析显示,尽管结核病与抑郁的关联强度在女性(OR=2.06,95%CI:1.11~3.95)和年轻组(OR=2.18,95%CI:1.32~3.64)中数值呈现出更高的趋势,但交互作用检验未发现性别(OR=0.51,95%CI:0.23~1.14,P交互=0.714)或年龄(OR=0.51,95%CI:0.23~1.14,P交互=0.102)的显著修饰效应。列线图分析表明,结核病史(风险得分=5.150分)对抑郁的影响大于高龄(风险得分=0.790分)、吸烟(曾经吸烟风险得分=0.910分,现在吸烟风险得分=1.240分)和高体力活动(风险得分=0.180分)。敏感性分析显示,插补前后主要结果一致,支持结论的稳健性。结论: 结核病史与中老年人群抑郁状态存在明显关联,且不受性别或年龄的影响。结核感染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建议将抑郁筛查和干预措施纳入结核病患者的常规随访管理。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2009—2023年上海市肺结核报告发病趋势分析
      丁远路, 肖文静, 陶芳芳, 冯玮, 王晔, 饶立歆, 沈鑫, 陈健, 陈静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289-129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23
      摘要 ( 20 )   HTML ( 4 )   PDF (936KB) ( 5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9—2023年上海市肺结核报告发病趋势,为评估本市防控措施效果及优化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23年上海市肺结核患者报告信息(包括报告发病数、人群分类、户籍分类、病原学分类、职业分类等),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肺结核发病特征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23年,上海市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49/10万(93342/352363000),自2009年的35.72/10万(6745/18885000)下降至2023年的18.35/10万(4541/24746000),年均递降率为4.65%,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5.429%,t=-2.790,P=0.005);病原学年均报告阳性率为48.56%(43242/89050),从2009年的45.30%(3007/6638)下将至2016年的37.07%(2360/6367),再上升至2023年的71.46%(3024/6232),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3.033%,t=2.941,P=0.003)。非户籍人口发病率降幅(AAPC=-10.503%)快于本地户籍人口(AAPC=-3.350%),且于2022年起持续低于户籍人口;男性发病率[34.91/10万(63283/181288000)]明显高于女性[17.57/10万(30059/171075000)],但下降速度(AAPC=-6.041%)快于女性(AAPC=-4.312%);老年人群(≥60岁)发病率虽整体呈下降趋势(60~74岁:AAPC=-3.198%;≥75岁:AAPC=-7.996%),但发病率水平仍高于其他年龄组;离退休人员和待业群体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从2009年的14.89%(1004/6745)和13.49%(910/6745)上升至2023年的39.40%(1789/4541)和29.29%(1330/4541),且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χ 2值分别为3064.851、4504.868,P值均<0.001)。结论: 上海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病原学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非户籍人口、男性、老年和无工作人员总体发病率虽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较高,未来应继续强化传染源管控和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并结合信息化技术和精准干预策略,以推动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

      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与配偶生活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谢媛琪, 宋琳, 姚彦花, 蔡莉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00-131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81
      摘要 ( 19 )   HTML ( 5 )   PDF (826KB) ( 3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升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9月—11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广东省2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60对、湛江中心人民医院60对)的中青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与配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患者与配偶各120份)。采用列表删除法(listwise deletion)处理缺失数据,剔除存在关键变量缺失的问卷(关键变量包括:GQOLI-74、核心人口学特征),实际回收问卷221份(患者112份、配偶109份),问卷回收率92.08%。问卷调查包括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本地户籍、职业状态、家庭经济收入、人均居住面积)、生活品质(夫妻关系、性生活);临床资料[治疗分类、诊断分类、并发症、患病时间、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吸烟、体质量指数(BMI)、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目前治疗阶段、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曾接受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配偶一般资料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本地户籍、职业状态、家庭经济、人均居住面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分类、患者诊断分类、患者并发症、患者患病时间)、生活品质(夫妻关系、性生活);健康状况(吸烟、BMI、睡眠质量、是否罹患慢性疾病);是否曾接受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对结核病防护知识知晓程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对中青年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CQOLI-74评分中,总得分中青年配偶[(57.74±8.01)分]高于患者[(50.56±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0,P<0.001);在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中青年配偶[(62.86±10.63)分、(62.95±12.90)分]优于患者[(52.91±12.31)分、(55.06±1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7,P<0.001;t=2.257,P=0.026);在物质生活与心理功能方面,中青年患者[(37.39±13.63)分、(56.88±11.45)分]与配偶[(43.39±18.28)分、(61.74±11.7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3,P=0.095;t=1.704,P=0.09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性生活、夫妻关系、知识宣教是夫妻双方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β=3.104,P<0.001;β=2.625,P=0.012;β=2.657,P=0.003;β=3.758,P=0.001;配偶:β=4.407,P<0.001;β=4.836,P<0.001;β=2.286,P=0.038;β=5.319,P=0.002);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是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β=-2.344,P=0.005;β=1.582,P=0.010);防护知识知晓是配偶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β=3.807,P<0.001)。结论: 调查研究验证了中青年人群罹患肺结核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显著影响患者与配偶双方的生活质量,并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精准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算法预测继发性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褚光炎, 李婷, 于嘉宁, 何迪, 张堃, 侯绍英, 闫世春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11-131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66
      摘要 ( 16 )   HTML ( 3 )   PDF (928KB) ( 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随机森林模型算法对继发性肺结核的筛查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继发性肺结核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3—9月期间在黑龙江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共1208名;以及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院首次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共876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367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组,376名体检人群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按照2∶1的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495例)和测试集(248例)。模型共纳入38个预测变量,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利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和评价。对模型中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变量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优节点数为5,决策树数目为300。模型的准确率为99.60%、精确率为99.92%、敏感度为99.20%、特异度为99.87%,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86(95%CI:0.978~0.995)。通过基尼指数(Gini 值)平均降低量筛选出排名前十位的变量,包括血小板分布宽度(30.02)、白球比(20.70)、间接胆红素(19.32)、白蛋白(17.97)、平均血红蛋白浓度(12.24)、尿比重(11.26)、总胆红素(10.09)、总胆汁酸(7.43)、淋巴细胞百分比(6.92)、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6.50)。观察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15.90(15.50,16.20)f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1.41(1.02,1.79)]、尿比重分布[正常27例(7.36%)、异常340例(92.6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00(11.10,13.30)fl,0.95(0.77,1.15),正常86例(22.87%)、异常290例(77.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907,P<0.001;Z=-11.951,P<0.001;χ2=34.670,P<0.001)。观察组的白蛋白[(38.42±6.47)g/L]、总胆红素[12.80(9.10,19.00)μmol/L]、间接胆红素[7.60(5.05,11.80)μmol/L]、白球比[1.17(0.97,1.40)]、总胆汁酸[2.80(1.79,5.12)μmol/L]、淋巴细胞百分比[22.90(15.50,32.5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2.00(317.00,328.00)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14±2.13)g/L,22.25(18.40,26.90)μmol/L,17.40(14.30,19.10)μmol/L,1.60(1.50,1.70),4.60(3.70,5.50)μmol/L,34.60(29.07,39.90)%,336.00(331.00,343.0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91,P<0.001;Z=-14.313,P<0.001;Z=-16.994,P<0.001;Z=-17.030,P<0.001;Z=-9.675,P<0.001;Z=-12.684,P<0.001;Z=-16.843,P<0.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性能较好,建议进行早期筛查肺结核患者时关注一些营养指标(如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白蛋白等)变化以优化筛查策略,同时在治疗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时,注重营养治疗。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患者使用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苇乐, 李东旭, 王丽伟, 苏敏, 高雨龙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18-132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83
      摘要 ( 16 )   HTML ( 2 )   PDF (799KB) ( 3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患者使用电子药盒和手机微信为代表的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的影响因素,为数字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易督导系统中的数据,分析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8043例肺结核患者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的使用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患者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的使用率为87.91%(7071/80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4.827,P=0.028)、职业(χ2=12.823,P=0.012)、人口类型(χ2=5.471,P=0.019)、诊断分类(χ2=8.803,P=0.032)和地区(χ2=376.284,P<0.001)之间的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84,95%CI:0.72~0.97)、家务及待业(OR=0.71,95%CI:0.60~0.85)、本地患者(OR=0.43,95%CI:0.20~0.93)、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OR=0.86,95%CI:0.74~0.99)、中部地区(OR=0.15,95%CI:0.12~0.18)和东部地区(OR=0.38,95%CI:0.31~0.46) 的患者智能健康管理工具使用率较低,但诊断分类为结核性胸膜炎(OR=1.56,95%CI:1.06~2.28)的患者使用率较高。结论: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患者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的使用率较高,但应重视男性、家务及待业、本地、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中部以及东部地区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

      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师晓晶, 王鑫, 郭建花, 赵清冉, 王雨涵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26-133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93
      摘要 ( 9 )   HTML ( 2 )   PDF (1577KB) ( 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预防性治疗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快速推进该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22—2023年度石家庄市预防性治疗工作各环节涉及的管理人员(30名)和同期常住该市的符合预防性治疗标准的LTBI者(75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收集其对预防性治疗政策的认知和态度。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使用MAXQDA 22.0软件进行归纳分析,经双人独立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构建LTBI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主题框架,以编码一致性系数评价编码结果的可靠性;分析LTBI者和预防性治疗管理人员在总主题的响应频次差异。结果: 深入访谈105名研究对象,最终形成的LTBI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主题框架包括:认知因素(95次)、决策支持(54次)、风险管理(48次)及政策经费(33次)4个总主题,涵盖8个分主题和230个类别。LTBI者和预防性治疗管理人员在总主题中的响应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7,P=0.004)。LTBI者、管理人员对LTBI和预防性治疗相关知识认知不足(46次),LTBI者不能获得有效决策支持(54次),存在治疗管理困难(21次),以及缺乏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33次)直接影响预防性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结论: 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健康信念、决策支持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风险管理、政策与经费支持等影响预防性治疗的推广。

      肺结核与非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
      王丽萍, 张培, 秦晓华, 周鑫, 蒋彩花, 李学政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33-134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28
      摘要 ( 14 )   HTML ( 3 )   PDF (912KB) ( 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与非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差异,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收集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11854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查询,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并根据临床诊断分成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PTB-LRTI)组(204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PNTM-LRTI)组(385例)和细菌性肺炎(BP)组(186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痰液、肺泡灌洗液和毛刷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菌种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分离菌株。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谱与耐药特征。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病原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PTB-LRTI组检出前 5 位的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2.30%,773/2397)、铜绿假单胞菌(14.95%,358/2397)、阴沟肠杆菌(9.02%,216/2397)、大肠埃希菌(8.40%,201/2397)和鲍曼不动杆菌(4.22%,101/2397)。PNTM-LRTI组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与PTB-LRTI组一致。BP组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27.38%,555/2027)、肺炎克雷伯菌(21.41%,434/202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05%,143/2027)、鲍曼不动杆菌(6.66%,135/202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28%,107/2027)。PTB-LRTI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40%,24/773)、亚胺培南(0.78%,6/773)的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31%,19/358)、头孢他啶(5.59%,20/358)、亚胺培南(13.41%,48/358)的耐药率与PTB-LRTI组和B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9,P=0.001;χ2=15.524,P<0.001;χ2=9.148,P=0.010);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13.89%,5/36)明显高于BP组(2.80%,3/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8,P=0.016)。三组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分布存在差异,PTB-LRTI组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检出率最高的是阴沟肠杆菌(35.42%,17/4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4.58%,7/48)和大肠埃希菌(14.58%,7/48)。结论: PTB-LRTI、PNTM-LRTI与BP在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降低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联合常见实验室指标检测对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张欣, 郑会强, 刘媛, 邬霞, 王海东, 谈小文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42-134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76
      摘要 ( 12 )   HTML ( 2 )   PDF (976KB) ( 3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检测联合常见实验室指标对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58例肺外结核患者作为肺外结核组;选取同时期在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07例非结核性肺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MTB特异性双因子检测、分枝杆菌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qRT-PCR)、实时荧光RNA恒温检测(SAT-TB)、MTB核酸检测(恒温扩增DNA)、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检测,以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评价MTB特异性双因子单独及联合常见实验室指标(PCT、CRP、SII、NLR和PLR)对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MTB特异性双因子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8%(124/158)、71.96%(77/107)、80.52%(124/154)和69.37%(77/111),敏感度均高于其他6种方法,约登指数(0.504)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0.501)均高于其他6种检测方法。 方法学比较中,血清学组(MTB特异性双因子)技术的检测阳性率为78.48%(124/158),明显高于分子生物学组(qRT-PCR、SAT-TB、Xpert和恒温扩增DNA)技术和细菌学组(分枝杆菌培养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技术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87%(63/158)和26.58%(42/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743和85.333,P值均<0.001)。实验室指标比较中,肺外结核组的PCT、CRP、SII、PLR水平分别为0.00(0.00,0.09)pg/ml、24.08(3.56,71.69)mg/L、976.76(571.92,2159.82)和190.66(135.02,267.31);对照组的PCT、CRP、SII、PLR水平分别为0.06(0.00,0.18)pg/ml、10.05(0.39,63.44)mg/L、784.56(401.14,1409.55)和151.54(108.23,218.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592、-2.024、-2.484和-3.285,P值分别为0.010、0.043、0.013和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MTB特异性双因子联合常见实验室指标(PCT、CRP、SII、NLR和PLR)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20~0.881)。结论: MTB特异性双因子检测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尤其联合常见实验室指标(PCT、CRP、SII、NLR和PLR),可提高对肺外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老年肺结核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结核疗效分析
      陈露露, 骆梦醒, 邹欣, 姚欣, 徐玉艳, 刘忠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50-135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33
      摘要 ( 12 )   HTML ( 2 )   PDF (1290KB) ( 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结核治疗效果,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0年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60岁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进一步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贫血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的关联,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的90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贫血患者316例,非贫血患者588例。随着贫血严重程度(非贫血、轻度贫血和中/重度贫血)的增加,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受累≥3个肺野[72.28%(425/588) vs. 78.32%(224/286) vs. 96.67%(29/30);H=8.028,P=0.005]、空洞[22.11%(130/588) vs. 38.81%(111/286) vs. 46.67%(14/30);H=31.651,P<0.001]及痰培养阳性的比例[41.84%(246/588) vs. 61.19%(175/286) vs. 86.67%(26/30);H=42.564,P<0.001]更高。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下降了14.88%[84.18%(495/588) vs. 69.30%(219/316);χ2=28.154,P<0.001),其中36个月内中/重度贫血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最低[99.66%(586/588) vs. 96.85%(277/286) vs. 86.67%(26/30);χ2=24.290,P<0.001]。Cox回归分析及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贫血是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HR=1.515,95%CI:1.091~2.104),随着贫血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HR=1.449,95%CI:1.115~1.883)。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贫血与老年肺结核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35.040,P总趋势<0.001;χ2=1.700,P非线性=0.191)。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仍稳健,贫血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在性别(P交互=0.219)、年龄(P交互作用=0.151)及耐药情况(P交互作用=0.810)上均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贫血患者肺部损伤更严重,治疗成功率及累积生存率低,特别是中/重度贫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老年肺结核患者贫血的筛查及干预,以进一步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张帆, 陈木兴, 陈晓红, 聂文娟,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58-136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94
      摘要 ( 11 )   HTML ( 1 )   PDF (1488KB) ( 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合并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EPTB)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按照1∶1配比分别将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福建省福州结核病防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住院的PTB患者纳入单一PTB组和PTB合并EPTB组(PTB+EPTB组),两组各2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5+ T细胞)及营养状态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异,并进行二者相关性分析;同时评估免疫营养状态与疾病播散程度(肺外感染部位数量)的关系。结果: PTB+EPTB组患者的BMI[19.35(17.65,21.59)kg/m2]、血清白蛋白[35.70(31.70,38.98)g/L]、血红蛋白水平[117.00(102.00,128.00)g/L]均明显低于单一PTB组[分别为20.30(19.02,22.05)kg/m2、41.05(38.50,44.10)g/L、128.00(119.00,139.0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值分别为30593.500、40415.000、34752.500,P值均<0.001);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5+ 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PTB组,即使变化最小的CD4+ T细胞计数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03.50(172.25,459.75)个/μl和430.50(306.25,572.75)个/μl;W=34000.000,P<0.001],且单一部位肺外感染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6.20(32.50,39.20)g/L]明显高于多部位肺外感染患者[34.40(29.75,37.4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6430.500,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PTB+EPTB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别与CD3+、CD4+ T细胞达到中等强度相关(CD3+:r值分别为0.420和0.322,CD4+:r值分别为0.412和0.336),而单一PTB组均为弱相关(r值分别为0.192和0.177、0.100和0.102)。结论: 相较于单一PTB患者,PTB+EPTB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和营养不良状态更严重、免疫功能与营养状态相关性更为紧密、多部位感染患者营养状况更差的特点,建议临床应常规评估免疫营养状况,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同时动态监测单一PTB患者,以降低EPTB发生风险。

      2000—2025年老年结核病研究的全球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
      王航星, 张宁, 刘晓清, 康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65-137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02
      摘要 ( 17 )   HTML ( 2 )   PDF (12716KB) ( 3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0—2025年老年结核病研究的全球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为今后老年结核病的研究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tuberculosis”和“elderly”等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3篇,限定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使用VOSviewer 1.6.18、CiteSpace 6.1.R6及Bibliometrix软件,对发文量、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作者、期刊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突现词识别研究热点与前沿。结果: 2000—2025年老年结核病研究年发文量由2000年的50篇增至2024年的350篇,呈持续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9%。发文涉及167个国家/地区和1442种期刊。发文量居前的国家为美国(996篇)、中国(598篇)、英国(400篇)、南非(332篇)和印度(319篇),合计占总量的64.3%。高产机构包括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94篇)、开普敦大学(91篇)及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80篇)。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热点集中于老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HIV合并感染与免疫衰老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优化,其中“免疫衰老”为近年突现研究前沿。结论: 老年结核病研究持续活跃,但国际合作与交叉领域融合有待加强。应聚焦免疫衰老机制、快速诊断技术与个体化防控策略,以提升老年结核病的防治水平。

      人类粪便样本采集与保存研究进展
      陶婧, 谢梦娇, 宋杨, 魏强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78-138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15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 (875KB) ( 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粪便样本因具有采集便捷性、非侵入性等优势,长期以来都作为重要的生物样本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然而,粪便样本的质量稳定性易受多环节因素干扰,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样本理化性质或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进而影响下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笔者主要围绕粪便样本质量控制中的采集与保存环节,梳理了现有的采集与保存方法,分析了粪便样本在疾病诊断与防控、粪便微生物移植、科学与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差异化需求,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粪便样本在多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病例报告
      一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与眼内结核致单侧失明患者的护理
      杨瑞凤, 任格格, 张艺, 关丽英, 武英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0):  1386-138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09
      摘要 ( 12 )   HTML ( 3 )   PDF (1279KB) ( 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