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 目录
      第47卷第1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0-0. 
      摘要 ( 59 )   PDF (361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规范·共识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 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1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11
      摘要 ( 173 )   HTML ( 22 )   PDF (1313KB) ( 15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为规范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诊疗流程,使更多同行了解此类疾病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据可依,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5月共同制定并发布了《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在第1版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本共识编写组共同拟定了《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重点介绍近5年来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患者术前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耐药结核病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进展,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供临床医师对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合理治疗。

      专题笔谈
      我国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防治策略的实施进展
      张国钦, 曲婷, 孟庆琳, 周林,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2-1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31
      摘要 ( 209 )   HTML ( 30 )   PDF (1173KB) ( 1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本文对TB-HIV/AIDS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展开综述,并提出TB-HIV/AIDS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上海市结核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与展望
      饶立歆, 吴哲渊, 陈静, 毛丹, 刘星航, 沈鑫, 陈昕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8-2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07
      摘要 ( 575 )   HTML ( 19 )   PDF (2932KB) ( 15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建设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自2010年起筹备,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并与国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作者首次总结了上海市在结核病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全面介绍了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回顾了十多年来的系统建设、改造和应用情况,并对系统后续的功能扩展、智能化应用等进行展望。

      论著
      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情况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张丽帆, 陈艳,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张志毅, 吴华香, 陈盛, 李鸿斌, 朱平, 武丽君, 齐文成, 刘毅, 张缪佳, 刘花香, 周宝桐, 侍效春, 阮桂仁,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22-2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83
      摘要 ( 668 )   HTML ( 19 )   PDF (880KB) ( 12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550例。估算RD患者的ATB患病率,并按照RD病种、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550例调查对象中,105例合并ATB,其中,48例(45.7%)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表现;在病原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TB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5.3%(12/34);在菌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8%(8/26)。累及肺外部位的结核病有41例(39.0%),其中单纯肺外结核28例(68.3%),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13例(3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患者ATB患病率最高,为1915/10万(13/679,95%CI:881/10万~2948/10万),其次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02/10万,58/5789,95%CI:745/10万~1259/10万)。RD患者中16~34岁组ATB患病率最高,为1162/10万(43/3700,95%CI:817/10万~1508/10万),男性ATB患病率为919/10万(30/3264,95%CI:592/10万~1247/10万),明显高于女性(729/10万,75/10286,95%CI:565/10万~894/10万)。结论:中国RD患者中亚临床结核病、肺外结核及结核病播散负担较高,ATB患病率在不同RD患者病种、年龄、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

      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梁麟龙, 裴异, 周海依, 谢齐放, 张锋, 江杰, 刘富强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29-3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41
      摘要 ( 183 )   HTML ( 25 )   PDF (955KB) ( 1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湖南省制定和调整0~14岁儿童肺结核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期间0~14岁儿童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累计报告335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1.80/10万(220例)上升到2023年的3.19/10万(384例),发病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chi_{\text {趋势 }}^{2}$=82.928,P<0.001);男童、女童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46/10万(1691例)和2.85/10万(1659例),女童的报告发病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0,P<0.001)。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5.759%(AAPC=5.759%,95%CI:0.245%~11.577%;t=2.411,P=0.042);女童变化趋势与全部儿童相似,年均上升7.511%(AAPC=7.511%,95%CI:0.471%~15.044%;t=2.466,P=0.039);男童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4.066%,95%CI:―0.548%~8.893%;t=2.027,P=0.077)。病原学阳性患者累计报告1030例,占全部儿童肺结核报告患者的30.75%(1030/3350);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的构成比从2014年的21.82%(48/220)上升到2023年的41.41%(159/384),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chi_{\text {趋势 }}^{2}$=139.436,P<0.001)。病例报告最多的月份为10月(12.21%,409/3350),全年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7~10月份(44.99%,1507/3350)。结论: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病原学阳性患者例数也在逐年上升。应继续加大主动监测力度,结合各地区儿童肺结核实际发病情况调整防控策略。

      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李福栋, 马晓雪, 周建, 王大福, 张玥颖, 龚婷婷, 饶文, 洪峰, 李世军, 李进岚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36-4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17
      摘要 ( 125 )   HTML ( 13 )   PDF (1106KB) ( 16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情况数据,为贵州省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贵州省2018—2023年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信息,对其流行特征与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共2021例,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与MTB/HIV双重感染有关,40~59岁占50.32%(1017/2021),男性占79.76%(1612/2021),汉族占69.12%(1397/2021),农民占77.29%(1562/2021);成功治疗1663例,成功治疗率为82.29%(1663/2021);2021—2023年成功治疗率呈下降趋势($\chi_{\text {趋势 }}^{2}$=7.232,P=0.007),治愈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48.79%(161/330)增加到2023年的53.20%(183/344),非结核死亡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10.61%(35/330)增加到2023年的17.44%(60/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新患者相比,初治失败(OR=5.386,95%CI:1.656~17.516)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与首次治疗2H-R-Z-E/10H-R-E方案相比,首次治疗2H-R-Z-E/4H-R方案(OR=0.433, 95%CI:0.309~0.606)和首次治疗2H-R-Z-E/7~10H-R-E方案(OR=0.497,95%CI:0.302~0.818)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均低。结论: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以40~59岁、男性、汉族、农民为主,治疗期间要注意对机会感染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治疗过程依从性及按疗程规律治疗,以提高患者成功治疗率。

      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李雪秋, 刘群, 唐科, 吴迪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44-5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23
      摘要 ( 168 )   HTML ( 25 )   PDF (2313KB) ( 11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全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广州市20~85岁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广州市2011—2020年报告肺结核死亡患者2144例,年均报告标化死亡率为2.57/10万;男性肺结核标化死亡率为4.19/10万,约为女性标化死亡率(0.96/10万)的4.4倍。10年间广州市肺结核年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为―4.15%(95%CI:―6.41%~―1.85%,P=0.003);其中,女性肺结核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6.72%(95%CI:―10.38%~―2.92%,P=0.004)和―3.55%(95%CI:―6.19%~―0.85%,P=0.017)。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49岁和≥65岁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7.05%(95%CI:―11.52%~―2.34%,P=0.009)和―3.94%(95%CI:―6.22%~―1.62%,P=0.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年龄效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结核死亡风险不断上升,≥65岁人群尤为显著,发病率由66~67岁年龄组的2.93/10万增长至84~85岁年龄组的6.10/10万。时期效应显示,肺结核死亡风险随着时期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RR)从2011—2012年时期组的1.35下降至2019—2020年时期组的0.81。队列效应显示,越晚出生的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越低,RR值从1926—1927年出生队列的5.91降低至1998—1999年出生队列的0.16。结论:广州市肺结核死亡率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死亡率差距较大。需重点关注男性和≥6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并实施针对性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舌拭子-PCR荧光探针法对肺结核诊断效能的评价
      陈纪飞, 黄丽花, 罗兰波, 眭文娴, 逄宇, 刘爱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51-6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24
      摘要 ( 213 )   HTML ( 23 )   PDF (3982KB) ( 18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舌拭子-PCR荧光探针法(舌拭子法)的肺结核诊断效能,分析各肺结核诊断方法的一致性,探讨舌拭子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024年1—3月在广西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76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痰涂片、痰液GeneXpert MTB/RIF(Xpert)、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舌拭子法使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盒。参考痰培养或复合微生物学标准(microbiological reference standard,MRS),通过基线比较、单变量ROC分析、变量相关性分析、Lasso回归和森林图,遴选高诊断效能参数、拟合肺结核诊断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分析舌拭子法与Xpert、痰培养、痰涂片、MRS等肺结核诊断方法的差异。结果:参考痰培养,Xpert(χ2=49.045,P<0.001)、舌拭子法(χ2=42.626,P<0.001)、痰涂片(χ2=17.443,P<0.001)在痰培养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Xpert(AUC=0.902)、舌拭子法(AUC=0.875)、痰涂片(AUC=0.709);模型拟合显示,Xpert联合舌拭子法为最优诊断模型;单变量ROC及ROC对比分析显示,Xpert优于舌拭子法(AUC分别为0.902 和 0.875,敏感度分别为87.10% 和83.87%,特异度分别为93.33% 和 91.11%,P值均<0.001),但差异无统计意义(Z=0.795, P=0.427)。参考MRS,舌拭子法(χ2=46.723,P<0.001)、痰涂片(χ2=23.262,P<0.001)在MRS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C由大到小依次为舌拭子法(AUC=0.888)、痰涂片(AUC=0.738);模型拟合遴选舌拭子法为最优诊断模型;单变量ROC及ROC对比分析显示,舌拭子法明显优于痰涂片(AUC分别为0.888和 0.738,敏感度分别为82.35%和 50.00%,特异度分别为95.24%和97.62%,P值均<0.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9, P=0.004)。舌拭子法与MRS(Kappa=0.7847)和Xpert(Kappa=0.8348)一致性均较高,且与Xpert各分层的一致性好,总体一致率为92.11%。结论:无论是以痰培养还是MRS作为标准,舌拭子法都展现出不逊于Xpert检测的诊断效能,远优于痰涂片法,提示舌拭子法已是一种具备较大潜力的肺结核诊断方法。

      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
      赵悦, 王昊然, 程美锦, 王伟, 梁瑞霞,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61-6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00
      摘要 ( 170 )   HTML ( 12 )   PDF (849KB) ( 1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分离培养鉴定出NTM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作为患者分离鉴定出NTM预测指标的准确性。对研究期间培养鉴定为NTM的患者,分析其获得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此预测指标的敏感度;分析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Xpert检测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预测指标的特异度。结果:在纳入的涂片阳性患者中,8.22%(202/2458)的患者同期开展的Xpert检测结果为阴性。在148例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且具有同期培养鉴定结果的患者中,138例(93.24%)培养鉴定出NTM,表明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NTM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增加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结果的附加条件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00%(73/73),但预测敏感度大幅降低(37.61%,44/117)。在分离鉴定为NTM病的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预测NTM存在的敏感度为39.78%(109/274),而在涂阳结核病患者中,该指标的特异度为99.56%(2256/2266)。结论:在疑似结核病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是一项早期、可靠的NTM分离预测指标。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潘美民, 李文娟, 张雪红, 杨丽晖, 何娟, 谭永卫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66-7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26
      摘要 ( 119 )   HTML ( 14 )   PDF (997KB) ( 8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 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 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照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SF14、sIL-2R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2.55±1.20)ng/L,sIL-2R水平为(255.80±25.15)pmol/L,均高于对照组[(3.80±0.53)ng/L和(100.96±10.1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4,P<0.001;t=8.166,P<0.001)。化疗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痊愈10例(12.50%),有效55例(68.75%),无效15例(18.75%);预后良好合计65例(81.25%),预后不良合计15例(18.7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4.35±1.51)ng/L,sIL-2R水平为(275.64±27.10)pmol/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2.09±1.18)ng/L和(253.33±25.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1;t=3.055,P=0.003)。预后不良组的痰菌阳性比例为93.33%(14/15),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8.46%(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NFSF14水平升高(OR=8.913,95%CI:1.993~48.002)和sIL-2R水平升高(OR=7.132,95%CI:1.054~35.172)、痰菌阳性(OR=9.947,95%CI:1.233~80.253)均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TNFSF14、sIL-2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03(95%CI:0.549~0.857)、0.726(95%CI:0.579~0.873)和0.901(95%CI:0.818~0.999)。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均呈高表达,TNFSF14、sIL-2R表达升高会增加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二者表达,以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油酸上调围脂滴蛋白2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
      卢海林, 汪文斐, 陶文慧, 林培翀, 陈心春, 邓国防, 谢水祥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72-7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9
      摘要 ( 121 )   HTML ( 8 )   PDF (915KB) ( 15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油酸对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系诱导的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入油酸(oleic acid,OA)后感染MTB标准株H37Ra,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计数及免疫荧光方式检测油酸对巨噬细胞清除MTB的影响。通过RNA-seq筛选出关键靶基因,并采用基因富集分析筛选出相关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表达。结果:MTB标准株H37Ra感染未经油酸诱导(H37Ra组)巨噬细胞后72h的菌落计数单位(CFU)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9×104(48×104,59×104)],明显高于经油酸诱导(OA+H37Ra组)的巨噬细胞的CFU[34×104(30×104,4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00,P=0.017)。RNA-Seq数据显示,围脂滴蛋白2(recombinant perilipin 2,PLIN2)的表达在OA+H37Ra组明显高于H37Ra组。在油酸诱导的巨噬细胞中,敲低PLIN2基因后的CFU结果显示,在H37Ra感染72h后,敲低PLIN2组的CFU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6×104(78×104,96×104),明显高于对照空载体组[56×104(54×104,6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00,P=0.015)。OA+H37Ra组中,PLIN2的相对表达量为3.219±0.298,明显高于H37Ra组的0.555±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10,P<0.01);OA+H37Ra组中PPARγ的相对表达量为0.666±0.075,明显低于H37Ra组的2.217±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0, P<0.01);OA+H37Ra组中,ACOX1HADH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10±0.124和1.107±0.111,均明显低于H37Ra组的2.476±0.207和3.140±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20,P<0.01;t=12.760,P<0.01)。结论:油酸通过脂滴表面蛋白PLIN2调控巨噬细胞的脂肪酸氧化促进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性浆膜炎有效性、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的Meta分析
      石宜林, 顾岩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77-8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97
      摘要 ( 116 )   HTML ( 9 )   PDF (4095KB) ( 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浆膜炎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的变化。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浆膜炎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并纳入研究文章中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8月1日。中文检索词包括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英文检索词包括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uberculous pleurisy, tuberculous pericarditis, glucocorticoids, steroid hormones, dexamethasone, methylprednisolone等。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5.1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以对结核性浆膜炎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619篇,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后最终纳入31篇文献、2410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其中,抗结核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观察组)1228例,仅抗结核治疗组患者(对照组)1182例;根据疾病类型将患者再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包括23项研究,观察组876例,对照组876例)、结核性胸膜炎组(包括6项研究,观察组280例,对照组276例)和结核性心包炎组(包括2项研究,观察组72例,对照组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有效性均更好[OR(95%CI)=4.63(3.48~6.17)、6.62(3.55~12.34)、7.92(2.44~25.66)]、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死率更低[OR(95%CI)=0.45(0.23~0.8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不良反应更少[OR(95%CI)=0.31(0.18~0.52)]。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有效性,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和结核性胸膜炎药物不良反应。

      1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范俊, 王恒, 兰汀隆, 董伟杰, 唐恺, 李元, 严广璇, 徐尚胜, 康志刚,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87-9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58
      摘要 ( 119 )   HTML ( 9 )   PDF (1368KB) ( 1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性脊柱炎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并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经手术治疗的NTM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入院前诊断及治疗、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和随访情况。结果:12例NTM性脊柱炎患者均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或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从发病到确诊的病程范围为12~24个月,其中,外院行抗结核治疗1年及以上者8例、6~9个月者4例。3例患者行MGIT 960液体培养,仅1例患者后续行TB-DNA检测;5例患者行NGS检测;2例患者行病理DNA诊断;2例患者行NGS+病理DNA定性。最终菌种鉴定到8种NTM,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术前抗NTM治疗6周者7例,8周者4例,仅1例合并肺部感染者治疗4周。4例首次手术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后路手术、1例因骨质破坏严重行单纯前路手术;8例再次手术患者,其中5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1例行单纯前路手术、2例行窦道切除术,但有3例术后行3期手术或单纯窦道切除术。术后继续术前抗NTM方案治疗及康复训练8~12个月,随访2年后8例痊愈、4例有窦道或残腔(其中1例经7次手术后放弃治疗)。结论:NTM性脊柱炎多有明确职业接触史,感染菌种丰富,多因缺乏菌种鉴定而导致长期误诊误治,病程迁延,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病程迁延、脊柱损害严重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治愈率约为70%,再手术风险高,故应术前明确致病菌、精准诊断,并及时进行足量且有针对性的抗NTM治疗,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窦道及脓肿加重的风险,保证术后良好结局。

      综述
      老年人群中开展结核病主动发现的研究进展
      孙丹雨辰, 刘宇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96-10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19
      摘要 ( 151 )   HTML ( 20 )   PDF (861KB) ( 1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仍然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其中老年人群的结核病负担日益严峻。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且近年来老龄化趋势严重,因此,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对终结结核病的进程至关重要,特别是老年人群患者的发现工作。笔者查阅并总结国内外针对老年人群主动筛查的研究文献,对老年人群结核病流行病学现状、主动筛查的开展方式、筛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挑战进行综述,旨在阐述在老年人群中开展结核病主动发现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肺癌与肺结核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瑞花, 萨日娜, 王芙蓉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02-11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53
      摘要 ( 133 )   HTML ( 10 )   PDF (933KB) ( 1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的高发国家,拥有大量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群体。MTB感染重塑了宿主免疫系统,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目前,针对肺结核或肺癌的单一疗法,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中效果有限,甚至可能相互干扰。笔者分析了MTB感染促进肺癌发生与发展的具体机制、肺癌与肺结核单独存在时的临床表现、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针对此类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

      短篇论著
      牙龈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董学花, 王宝千, 王菲菲, 郝昱, 王彦斌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12-11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33
      摘要 ( 94 )   HTML ( 14 )   PDF (2306KB) ( 16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龈结核的相关报道较少,误诊率高,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笔者报道1例牙龈结核并进行文献复习。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以“牙龈结核”为中文关键词,以 “Gingival tuberculosis”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35篇,剔除重复文献,选取牙龈结核14篇文献共14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积累经验。

      病例报告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并发肺曲霉菌病一例
      柳晓蕾, 王海慧, 张汝姣, 崔蓉, 王凯, 田高清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1):  116-12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75
      摘要 ( 94 )   HTML ( 21 )   PDF (2531KB) ( 2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