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10
    • 目录
      第47卷第2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0-0. 
      摘要 ( 42 )   PDF (970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规范·共识
      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Inspire⁃CODA研究组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23-12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0
      摘要 ( 658 )   HTML ( 21 )   PDF (1297KB) ( 4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替唑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随着康替唑胺在结核病治疗临床探索性应用的日益广泛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临床医生对其临床应用的指南或规范需求愈发迫切。为此,《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防痨协会共同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制定了《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医务工作者在结核病治疗中使用康替唑胺,解决药物说明书或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指南共识中缺乏关于康替唑胺抗结核治疗的适应证、剂量或疗程等问题所带来的困惑。期望本共识能为国内同行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康替唑胺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标准解读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解读
      陈伟, 李雪, 刘小秋, 李玉红, 倪妮, 张慧,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30-13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85
      摘要 ( 492 )   HTML ( 37 )   PDF (1858KB) ( 21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全面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9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笔者从规划制定的背景、目标和工作指标、防治措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期对规划目标和工作指标要求,以及主要防治措施的工作内容等达成共识,为推动制定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以及促进规划落实提供支撑。

      矢志革新 履践致远:《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结核病科学研究章节解读
      舒薇, 刘宇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37-14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59
      摘要 ( 180 )   HTML ( 28 )   PDF (1130KB) ( 1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速结核病领域创新性的研究与发展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2024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笔者就报告中结核病研究领域新诊断技术、新药与新方案及新疫苗等的研究及创新要点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同行掌握结核病研究动态,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研究和技术提供参考。

      论著
      新型化合物舒达吡啶与克拉霉素药物代谢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李琦, 王宇津, 王雪钰,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42-14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3
      摘要 ( 109 )   HTML ( 7 )   PDF (870KB) ( 10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药舒达吡啶对肝酶的作用情况,以及与克拉霉素的相互作用。方法: 取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加入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探针底物混合工作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舒达吡啶、克拉霉素工作溶液,取上清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LC-MS/MS)分析。以标准曲线法计算体系中代谢物浓度,计算代谢物的生成量,根据溶剂对照组的变化量,计算剩余活性。结果: 在人肝微粒体试验条件下,舒达吡啶在0.1、0.5、1.5、5、10、25、50、100μmol/L的浓度下,对CYP1A2、CYP2B6、CYP2C8、CYP3A4/5显示微弱抑制强度,对CYP2C9、CYP2C19和CYP2D6显示中等强度或强抑制作用;CYP2C9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 IC50)为5.533μmol/L,CYP2C19为<0.1μmol/L,CYP2D6为15.59μmol/L。在大鼠肝微粒体试验条件下,舒达吡啶在0.1、0.5、1.5、5、10、25、50、100μmol/L浓度下,对CYP1A2、CYP2B6、CYP2C9、CYP3A4/5显示微弱抑制强度,对CYP2C8、CYP2C19和CYP2D6显示中等强度抑制作用;CYP2C8的IC50为49.70μmol/L,CYP2C19为10.06μmol/L,CYP2D6为17.55μmol/L。在人肝微粒体试验中,克拉霉素在1、2、5、10、50、100、150和200μmol/L浓度下,对舒达吡啶有抑制作用,IC50为22.74μmol/L;在大鼠肝微粒体试验中,克拉霉素在1、2、5、10、50、100、150和200μmol/L浓度下,对舒达吡啶有轻微抑制作用,IC50为85.61μmol/L。结论: 在人肝微粒体中,舒达吡啶对CYP2C9和CYP2D6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在大鼠肝微粒体中,舒达吡啶对CYP2C19和CYP2D6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人肝微粒体中,克拉霉素对舒达吡啶的抑制作用较强。

      舒达吡啶与氯法齐明或克拉霉素联用增加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大鼠体内暴露水平的初步研究
      王雪钰, 王宇津, 初乃惠, 康万里,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50-15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4
      摘要 ( 129 )   HTML ( 14 )   PDF (884KB) ( 13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舒达吡啶和贝达喹啉单用及分别与克拉霉素和氯法齐明联用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大鼠模型中的体内药物分布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的S-D大鼠模型在给予45mg/kg舒达吡啶(A组)、45mg/kg舒达吡啶+10mg/kg克拉霉素(B组)和45mg/kg舒达吡啶+25mg/kg氯法齐明(C组)20min、1h和16h后的血浆、大脑、椎骨和肺组织中舒达吡啶的浓度;同时测定给予40mg/kg贝达喹啉(D组)、40mg/kg贝达喹啉+10mg/kg克拉霉素(E组)和40mg/kg贝达喹啉+25mg/kg氯法齐明(F组)1、4和16h后的血浆、大脑、椎骨和肺组织中贝达喹啉的浓度。分析同一检测时间点同一部位不同组别药物浓度的差异情况。结果: 对于舒达吡啶,在给药20min后,B组的血浆药物浓度[390.6(319.6, 621.9)ng/ml]高于A组[140.2(79.4, 204.0)ng/ml];在给药1h后,C组肺组织药物浓度[3478.1(2570.9, 5322.7)ng/ml]低于A组[6632.0(5617.6, 8014.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4;U=4.000,P=0.025)。对于贝达喹啉,在给药4h后F组的血浆药物浓度[2264.6(1724.4, 3826.0)ng/ml]和给药16h后的血浆、肺组织药物浓度[分别为2045.0(1922.8, 3757.1)ng/ml、25095.3(13083.2,30438.4)ng/ml]均高于D组[分别为1415.3(671.9, 1779.0)ng/ml、879.4(640.9, 954.5)ng/ml、8671.0(4086.1, 1353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000,P=0.016;U=0.000,P=0.004;U=2.000,P=0.010)。在用药16h后,A组在血浆和肺组织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505.9(1844.7, 2986.8)ng/ml和23481.4(16988.0, 35219.7)ng/ml)]均明显高于D组[分别为879.4(640.9, 954.5)ng/ml和8671.0(4086.1, 1353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000,P=0.037;U=2.000,P=0.010)。结论: 与单用药相比,舒达吡啶与克拉霉素联用可能增加其在体内的暴露水平,且在给药16h后在血浆和肺组织的暴露水平均优于贝达喹啉,可为组成抗MAB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七氟烷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张超, 于霞, 黄海荣, 刘伟, 刘涛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58-16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15
      摘要 ( 110 )   HTML ( 6 )   PDF (859KB) ( 7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对具有较好体外抑菌活性的七氟烷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MTB的菌落数量变化。制备痰菌悬液模拟痰液环境,观察七氟烷在4h内的抗结核活性;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验证4h内七氟烷的细胞毒性。结果: 丙泊酚、地佐辛、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均无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仅七氟烷在体外对H37Rv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25%。进一步发现,3%、6%、9%浓度七氟烷处理8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3.086±0.196、4.165±0.083和4.162±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89±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0, P=0.003);9%七氟烷处理48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为3.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0.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300,P<0.001)。在痰菌悬液中,用9%七氟烷处理2h和4h可产生明显的抗MTB活性,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5.846±0.384和5.947±0.2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6.264±0.150和6.331±0.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73和6.091,P值分别为0.025和0.006)。并且CCK-8实验发现,0~9%浓度七氟烷处理THP-1细胞4h内均可维持细胞存活率在(81.033±3.190)%以上。结论: 七氟烷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TB活性,在模拟痰液环境中保持短时间杀菌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耐药肺结核患者超疗程使用德拉马尼的安全性分析
      李雪莲, 张红燕, 王隽, 王庆枫, 马丽萍,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64-16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04
      摘要 ( 137 )   HTML ( 15 )   PDF (834KB) ( 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延长应用德拉马尼大于6个月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并接受含德拉马尼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9例。研究对象按照应用德拉马尼的时间分为常规组(≤6个月;29例)和延长组(>6个月;2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等)、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用药信息)等资料,比较常规组和延长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5个月时达峰值(421ms),而后下降。延长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3个月时达峰值(450ms),于用药8个月时再次出现较高水平(448ms),而后下降。延长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5.0%(17/20),明显高于常规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60.0%(12/20)的延长组患者出现QTc间期450~500ms,明显多于常规组(27.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23);延长组心电图出现异常时服用德拉马尼的时间为2~9个月,平均为(3.8±0.7)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也没有患者停药。两组QTc间期≥500ms、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异常、心肌酶异常、消化道反应、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差异。结论: 德拉马尼在用药6个月后可能具有延长疗程并保持较好安全性的可能,但需进行用药前的充分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随访。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闫晓婧, 王宇津, 王隽, 荆玮, 李雪莲, 程洁, 杨国立, 王玉清, 初乃惠, 聂文娟, 矫晓克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69-17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1
      摘要 ( 149 )   HTML ( 11 )   PDF (1011KB) ( 10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 (简称“MGIT 960培养”)和 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和纳米孔测序。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测效能。结果: 10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肺结核70例(65.42%),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5例(14.02%),非结核病22例(20.56%)。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纳米孔测序技术、MGIT 960培养和Xpert 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29%(59/70)、37.14%(26/70)和41.43%(29/70),特异度分别为86.49%(32/37)、75.68%(28/37)和97.30%(36/37),约登指数分别为0.71、0.13和0.39。纳米孔测序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4(95%CI:0.773~0.935),Xpert 检测的AUC值为0.694(95%CI:0.596~0.792),MGIT 960培养的AUC值为0.564(95%CI:0.451~0.677)。结论: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涂阴肺结核方面具有较 Xpert和MGIT 960培养更好的诊断效能。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严广璇, 王雪钰, 王宇津, 兰汀隆,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75-18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6
      摘要 ( 129 )   HTML ( 8 )   PDF (1179KB) ( 1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176例(包括57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和119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mNGS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mNGS检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病灶标本结果中,化脓性细菌80例(45.5%)、分枝杆菌73例(41.5%)、真菌22例(12.5%)、放线菌1例(0.6%)。73例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57例,占32.4%。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5%CI:77.6%~93.7%)、100.0%(95%CI:93.5%~100.0%)、100.0%(95%CI:89.4%~100.0%),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5%CI:88.9%~97.0%)、98.3%(95%CI:93.8%~99.6%)和83.2%(95%CI:78.5%~87.1%)。mNGS与Xpert 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7.7%(95%CI:76.3%~94.9%)、96.5%(95%CI:87.9%~99.6%),高于MGIT 960培养[57.9%(95%CI:44.1%~70.9%)]。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特异度分别为94.1%(95%CI:88.3%~97.6%)、100.0%(95%CI:96.9%~100.0%)、100.0%(95%CI:96.9%~100.0%)。结论: mNGS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县级实验室结核病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分析: 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邱勇, 权卓, 屈榕, 田发君, 李蒙, 王更生, 王娅, 郭明成, 高谦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81-18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09
      摘要 ( 182 )   HTML ( 3 )   PDF (2048KB) ( 12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县级实验室常规结核病检测数据,评估固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结核病患者的实际效果。 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武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门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其首诊痰标本。就诊患者被要求采集3份痰标本开展涂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结核病诊断。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计算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基于涂片结果进行亚组分析,计算3种检测方法分别诊断涂阳和涂阴患者的敏感度。 结果: 共276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4.56%(680/2769)为女性。涂片、固体培养、液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阳性率分别为10.36%(286/2761)、23.66%(362/1530)、29.31%(730/2491)、28.06%(275/980)和35.33%(254/719)。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敏感度分别为84.55%(80.53%~88.03%)、91.19%(86.72%~94.54%)和96.20%(92.32%~98.46%),特异度分别为99.00%(98.17%~99.52%)、92.62%(90.27%~94.54%)和86.65%(83.05%~89.73%)。在涂阴但液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敏感度分别为76.08%(69.71%~81.69%)、83.74%(76.01%~89.78%)和94.17%(88.35%~97.62%)。Xpert或Xpert Ultra阳性但培养阴性的患者中,49.51%(51/103)的患者就诊前2周内服用过抗结核药物或有结核病病史。Xpert Ultra检测为痕量(Trace)的患者中,74.19%(23/31)可判断为活动性结核病。 结论: 液体培养和分子诊断工具在真实基层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别是Xpert Ultra,可以有效实现对当地低菌量患者的快速诊断。加快液体培养和Xpert Ultra在基层实验室的普及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检出率,并有助于实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建立
      薛玉, 杨新婷, 王桂荣, 柳芳超, 雷轩, 张静, 李亮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89-19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21
      摘要 ( 114 )   HTML ( 14 )   PDF (852KB) ( 9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37例急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急诊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分级、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诊肺结核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明确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死亡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237例研究对象中,存活189例,死亡48例,病亡率为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氮>8.3mmol/L、影像分级为重度、发生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为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4.550(1.761~11.758)、4.429(1.443~13.588)、27.507(3.985~189.847)、2.687(1.042~6.926)、27.184(6.926~106.699)]。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程为:logit P=In [P/(1-P)]=-1.433+1.515×(血尿素氮>8.3mmol/L)+1.488×(影像分级重度)+3.314×(呼吸窘迫)+0.988×(呼吸衰竭)+3.303×(意识障碍)。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8,预测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74.60%。结论: 综合考虑急诊肺结核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影像分级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较好地预测其预后情况。

      天津市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能力现况调查
      高丽, 陈盛玉, 张文倩, 李丹, 张国钦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195-20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29
      摘要 ( 99 )   HTML ( 7 )   PDF (844KB) ( 11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掌握天津市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单侧胸腔积液、咯血、拟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拟应用免疫抑制剂)结核病监测能力现况。方法: 纳入天津市全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设置了呼吸科、感染科和/或免疫相关科室的专科医院(以下简称“监测机构”),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监测机构重点科室设置(内科、呼吸科、感染科、免疫相关)、结核病检查方法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监测工作的态度。结果: 共纳入72家监测机构,包含1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和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1)重点科室设置:内科、呼吸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设置比例分别为97.22%(70/72)、62.50%(45/72)、59.72%(43/72)、37.50%(27/72)。(2)结核病检查方法:1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均具备全部要求的结核病检查方法;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全部具备胸部影像学检查,72.58%(45/62)至少具备病原学检查和/或免疫学检查中的任一种且以三级医院为主。(3)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181名公共卫生科医务人员和重点临床科室医生完成问卷,结核病病因、典型症状全部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全部知晓、是否可治愈的知晓率分别为90.61%(164/181)、71.82%(130/181)、44.20%(80/181)、97.24%(176/181)。(4)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态度: 90名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完成问卷。四类高危人群类型、病原学检查方法、免疫学检查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96.67%(87/90)、86.67%(78/90)、93.33%(84/90)、60.00%(54/90)、56.67%(51/90)。81.11%(73/90)的重点科室临床医生认为四类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结论: 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病原学、免疫学检查能力尚有欠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典型症状和主要传播途径的掌握不全面,潜伏感染和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偏低,对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态度较为积极。

      2016—2023年贵州省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不良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王大福, 马晓雪, 王芸, 李福栋, 饶文, 龚婷婷, 李世军, 李进岚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01-20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57
      摘要 ( 129 )   HTML ( 15 )   PDF (887KB) ( 10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贵州省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PTB-DM)患者就诊延迟及不良结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共病患者的管理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贵州省2016—2023年登记确诊的8123例PTB-DM患者病案信息,采用Joinpoint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就诊延迟率和患者不良结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3年,PTB-DM患者肺结核就诊延迟率为65.74%(5340/8123),就诊延迟中位时间为27(10,65)d;其中,不同年份延迟率[65.92%(265/402)~71.52%(457/6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1.314,95%CI:-3.489~0.911,P=0.245),但不同地区延迟率[55.89%(318/569)~70.44%(808/114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4,P<0.001),尤其是安顺市[40.00%(4/10)~79.46%(89/112)]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6.302,95%CI:1.216~11.643,P=0.015)。不良结局发生率[10.56%(858/8123)]较高,但不同年份的发生率[8.53%(185/2169)~14.68%(59/402)]呈下降趋势(AAPC=-6.904,95%CI:-9.716~-4.004,P=0.001),同时也存在不同地区发生率[6.97%(80/1147)~13.14%(147/1119)]的差异(χ2=35.262,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来源于追踪、有合并症、病原学阳性、复治和合并其他系统结核病均是发生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160(1.013~1.327)、1.380(1.193~1.596)、1.183(1.065~1.316)、1.327(1.126~1.563)、1.303(1.133~1.497)],而患者来源于健康体检、主动筛查等途径是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OR(95%CI)=0.606(0.448~0.820)];36~64岁、≥65岁、有合并症、复治和病原学阳性均是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724(1.088~2.734)、2.903(1.816~4.641)、1.324(1.090~1.609)、1.439(1.161~1.784)、1.386(1.159~1.657)],而学生、餐饮业、服务业等其他职业是发生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OR(95%CI)=0.480(0.292~0.788)]。结论: 2016—2023年,贵州省PTB-DM患者肺结核总就诊延迟率无明显变化,且与本地区全人群肺结核患者接近,但应关注安顺市的增长情况;而不良结局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本地区全人群肺结核患者。因此,应强化对共病患者的防治管理,尤其是对有合并症、病原学阳性、复治、合并其他系统结核病及年龄≥36岁的患者,以进一步减少就诊延迟和不良结局的发生。

      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徐良润, 杨明莹, 郭映武, 王赟, 徐晶晶, 侯菊艳, 马云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10-21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01
      摘要 ( 114 )   HTML ( 7 )   PDF (868KB) ( 9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教育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一病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各67例/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以结核病科三病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各69例/名为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健康教育),排除治疗第2个月末时两组患者各脱组1例后(家属也随即脱组),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数分别为66例(名)和68例(名)。分析不同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抗结核治疗后的第2、5、6个月末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痰培养和痰涂片结果。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和家属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分别为(6.00±1.30)分和(5.93±0.65)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分别为(6.77±1.23)分和(7.01±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9,P<0.001;t=-7.549,P<0.001)。抗结核治疗后的第2、5、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分别为(39.61±9.09)分、(36.97±9.63)分、(34.18±7.53)分和(46.21±12.97)分、(44.40±11.93)分、(44.16±9.0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73±8.44)分、(40.29±8.55)分、(38.17±8.95)分和(50.75±12.63)分、(49.94±11.85)分、(48.52±13.30)分],MMAS-8得分[(6.97±0.98)分、(7.02±0.86)分、(7.31±0.6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8±0.81)分、(6.63±0.89)分、(6.77±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2;t=2.099,P=0.038;t=2.792,P=0.006;t=2.045,P=0.043;t=2.689,P=0.008;t=2.222,P=0.028;t=-5.737,P<0.001;t=-2.580,P=0.011;t=-3.755,P<0.001)。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肺结核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和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肺结核患者管理中推广。

      综述
      肺结核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对疾病发展与营养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游成东, 朱玲, 李佩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18-22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69
      摘要 ( 125 )   HTML ( 11 )   PDF (860KB) ( 8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肺结核患者常常存在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及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肺结核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即营养不良可能加剧肺结核的病情,而肺结核的存在又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的进一步缺乏。笔者结合国内外结核病与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对微量元素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微量元素在肺结核患者中对于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抗结核疗效和微量元素补充在营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增强对肺结核患者微量元素相关营养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徐子安, 浦飞飞, 冯晶, 夏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24-23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58
      摘要 ( 108 )   HTML ( 9 )   PDF (871KB) ( 8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关节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0%,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分枝杆菌培养和免疫学检测存在敏感度低、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等问题。Gene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无法检测其他病原菌、肺外结核检测敏感度有限等不足。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提供了快速和精确的病原体检测方法,还在骨关节结核治疗指导和耐药性检测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作者就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血清白蛋白及其衍生生物标志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付颖, 熊阳阳, 方思, 李传香, 郭红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31-23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24
      摘要 ( 139 )   HTML ( 6 )   PDF (858KB) ( 8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以气流受限和不完全可逆性为特征。COPD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等。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及其衍生生物标志物作为营养状态和炎症反应的生物指标,对COPD的发病机制、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COPD与ALB及其衍生生物标志物的系统性阐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强读者对这些生物标志物在COPD中作用的理解,并揭示其潜在的研究价值。

      短篇论著
      甘肃省天水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王热勤, 李江红, 谈晓燕, 杨琪, 车晓娜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2):  237-24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73
      摘要 ( 109 )   HTML ( 7 )   PDF (828KB) ( 7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3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甘肃省天水市全部7个县(区)中抽取4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共抽取12所学校2130名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2130名学生中,小学生654名(30.71%),初中生785名(36.85%),高中生691名(32.44%)。全部知识知晓率为57.75%(1230/2130),其中,男生60.47%(641/1060),女生55.05%(589/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47.25%(309/654)、58.47%(459/785)、66.86%(46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2,P<0.001);非寄宿制学校学生知晓率为59.59%(1059/1777),寄宿制学校学生为48.44%(17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13,P<0.001);接受过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学生知晓率为63.36%(581/917),未接受过的学生为53.50%(649/1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87,P<0.001)。天水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全部知晓率不高,建议要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