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24-06-30
    • 第46卷第S1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0-0. 
      摘要 ( 84 )   PDF (1223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孟海翠, 郭肖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3. 
      摘要 ( 115 )   PDF (999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因为其病情容易反复,所以也是慢性疾病之一。在漫长的病程中,患者的心理会出现较大的转变,所以在对患者采取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而聚焦解决模式护理作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可以很好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作用,对于疾病的预后有促进效果。
      论著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齐齐, 蔡青山, 陈园园, 周丽红, 周建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4-8. 
      摘要 ( 166 )   PDF (1330KB) ( 1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胸内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22例疑似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穿刺标本同时进行mNGS、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PCR-荧光探针法(简称“RT-PCR”)、RNA恒温扩增荧光实时检测技术(简称“TB-SAT”)、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和涂片抗酸染色(简称“涂片”),比较6种方法对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根据诊断标准,122例疑似患者中,最终89例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核,33例为非胸内淋巴结结核患者。以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mNGS对胸内淋巴结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89.9%(95%CI:81.7%~95.3%)、特异度为87.9%(95%CI:71.8%~96.6%)、准确率为89.3%(95%CI:82.5%~94.2%),AUC值为0.889(95%CI:0.819~0.939),明显高于Xpert、RT-PCR、TB-SAT、MGIT 960和涂片对胸内淋巴结结核检测的敏感度(68.5%、61.8%、33.7%、49.4%和11.2%)、特异度(93.9%、97.0%、97.0%、100.0%和100.0%)、准确率(75.4%、71.3%、50.8%、63.1%和35.2%)和AUC(0.812、0.794、0.747、0.653和0.556)。结论: mNGS检测对胸内淋巴结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在其他结核病相关检测均阴性时,该技术可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手段相比较,特异度仍偏低,尤其在鉴别疾病良恶性时,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
      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键表达基因及潜在治疗靶点
      钭张琪, 杨华, 张彬娥, 张旭珍,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9-12. 
      摘要 ( 90 )   PDF (1362KB) ( 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键表达基因,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04948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AAV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基因数据库GeneCard、NCBI、KEGG和OMIM中下载COVID-19相关基因;将这两种疾病的基因簇取交集,以获取AAV和COVID-19的重叠基因(co-DEGs)。对co-DEGs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co-DEGs进行蛋白互作分析,Cytoscape软件用于构建并可视化互作网络,其插件MCODE和CytoHubba分别用于关键基因的筛选。最后,对关键基因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在AAV的基因表达谱中,共鉴定385个DEGs,包括161个上调基因和224个下调基因;四个基因数据库中共有4434个与COVID-19相关的基因;两者取交集共鉴定得到45个与AAV和COVID-19相关的关键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o-DEGs与白细胞游走、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通路密切相关。最后,基于多种算法得到潜在候选基因CCR1、CCR2、MMP9、CASP1以及CD163,并发现这些基因都具有较高地诊断价值。结论: 本研究表明CCR1、CCR2、MMP9、CASP1、CD163可能是诊断AAV和COVID-19的关键基因。
      2型结核分枝杆菌与肺外结核相关性的研究
      陈威震, 林添钰, 李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3-16. 
      摘要 ( 86 )   PDF (1037KB) ( 7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结核分枝杆菌与肺外结核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超低温保存的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RD105靶向多重PCR和NTF区域特异性PCR进行分子分型,然后分析2型及其各亚型菌株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 247株结核分枝杆菌中,143株(57.9%)属于2型,包括105株(73.4%)现代亚型和38株古典亚型菌株。2型现代亚型菌株在头颈部结核的分离率仅为7.7%(1例,P<0.05),明显低于肺结核(83例,41.5%)和肺外结核(21例,61.8%)。此外,导致多器官播散的大部分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现代亚型[5例(5/6)]。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2型或其亚型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抗结核治疗史有关。结论: 2型现代亚型菌株可能倾向于多器官播散,但其在头颈部结核患者的分离率较低,提示颈部淋巴结组织可能具备特异性防御功能,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利妥昔单抗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及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钭张琪, 杨华, 张彬娥, 张旭珍, 夏宜东,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7-20. 
      摘要 ( 98 )   PDF (1257KB) ( 2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时可同时具备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vasculitis,AAV)和抗GBM肾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现作者总结1例2021年8月5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抗GBM肾炎合并ANCA阳性患者,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激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在肾脏功能未能恢复的基础上,经抗感染治疗肺部病变好转,患者病情稳定,各项指标趋于平稳,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线抗结核致药物性肝损伤早期预警模型建立
      陈木兴, 吴迪, 陈晓红, 林友飞, 姚志雄, 陈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1-28. 
      摘要 ( 141 )   PDF (1199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警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首次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初治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个人史、血常规、生化等临床数据)。根据抗结核治疗前3个月是否发生DILI,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DILI)和对照组(未发生DILI)。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两个队列,分别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ATB-DILI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列线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下面积(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HL)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CA)等方法进行验证该预警模型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了464名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2例,并随机分为两个队列(7:3),包括训练队列(324例)和验证队列(1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BMI<18或≥24、酗酒、HBsAg阳性、合并用药、基础肝病史、肺外结核均是发生ATB-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110 g/L、血清白蛋白≥35 g/L均是不发生ATB-DILI的独立保护因素。在列线图中,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95%CI:0.895~0.953)和0.953(95%CI:0.921~0.984)。此外,校准曲线与HL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一致性,DCA图进一步证实了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识别了发生ATB-DILI的关键危险因素,并构建了一个具有高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的早期预警模型。该模型的应用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风险评估,从而采取个体化的预防策略,以降低ATB-DILI的发生率。
      重庆市244例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情况分析
      王菲菲, 王鹏森, 范云帆, 李同心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9-32. 
      摘要 ( 93 )   PDF (983KB) ( 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血药浓度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24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糖尿病、并发肝病等资料,以及利福平(Rifampin,RFP)、异烟肼(Isoniazid,INH)、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血药浓度结果。结果: 244例结核病患者服用RFP、INH、PZA和EMB后,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52.05%、41.80%、7.79%和52.05%;其中年龄≤18岁RFP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76.47%,均高于18~60岁和≥60岁组(分别为53.85%和35.56%)。RFP血药浓度与年龄相关(X2=9.203,P<0.01);女性患者中,PZA高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47.67%,较男性患者(15.82%)高。PZA血药浓度与性别相关(X2=29.877,P<0.01)。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PZA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14.29%,高于非糖尿病患者(6.94%)。PZA血药浓度与是否合并糖尿病相关(X2=7.222,P<0.05);结核病合并肝损伤患者中,RFP和INH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64.15%和54.72%,均高于肝功能正常者(分别为48.17%和38.22%)。RFP和INH血药浓度与是否具有肝损伤相关(X2=4.244,P<0.05;X2=8.815,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血药浓度低的情况较为普遍,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糖尿病和肝病有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12例艾滋病患者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曾坚, 王瑾, 方木通, 傅佳鹏,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3-36. 
      摘要 ( 137 )   PDF (927KB) ( 10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泌尿系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及时诊治。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2例艾滋病并发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2.5(26.5,51.5)岁。并发肺结核10例(其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例),肠结核5例,结核性脑膜脑炎2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12例均无典型泌尿系症状;尿白细胞异常者3例。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者9例。10例行泌尿系彩超或CT扫描仅发现2例异常(分别为双肾实质回声增粗及左肾积水),2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0例CD4细胞计数<100个/ul且HIV病毒载量高于检测下限;尿结核菌检测情况:10例涂片抗酸阳性2例,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MTB/RIF)阳性12例(耐利福平2例),10例行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阳性4例。结论: 深圳市艾滋病患者中泌尿系结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并发其他器官或部位结核;多见于CD4细胞明显降低者;血T-SPOT.TB检测多呈阳性;尿白细胞、肾功能、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可表现正常,容易漏诊;尿液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MTB/RIF)阳性有助于及早诊断。
      三种实验室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效能研究
      周奉, 何瑛, 王鹏森, 李同心, 高雯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7-40. 
      摘要 ( 116 )   PDF (981KB) ( 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和比较常规实验室结核筛查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sis meningitis,TBM)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疑似TBM患者298例,采集患者脑脊液标本分别进行罗氏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实时荧光PCR法,简称“TB-DNA”)和外周血双因子(IFN-γ和IL-2)检测。结果: 以罗氏培养结果为标准,GeneXper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47.05%、98.14%、76.19%、90.97%、89.93%和0.466;TB-DN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35.29%、99.19%、85.71%、92.96%、92.62%和0.488;双因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41.18%、80.98%、18.42%、91.44%、72.84%和0.121;GeneXpert和TB-DNA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58.82%、98.44%、83.33%、91.97%、91.28%和0.561;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67.65%、79.76%、25.56%、95.67%、74.50%和0.260。结论: GeneXpert的敏感度高于TB-DNA和双因子检测;当GeneXpert和TB-DNA联合检测时,其Kappa值高于GeneXpert、TB-DNA、双因子和3种方法联合检测,证实其与罗氏培养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以帮助临床早期筛查TBM。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相关蛋白PapA4的功能域及靶向药物预测分析
      李海霞, 范玉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41-45. 
      摘要 ( 103 )   PDF (1967KB) ( 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Rv1528c基因及其编码的PapA4蛋白结构和功能,以期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从NCBI网站获取Rv1528c基因及PapA4蛋白的基本信息;使用Protparam、ProtScale和ProtCompB预测PapA4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和亚细胞定位;使用SignalPServerv.4.0、TMHMMServerv.2.0、NetNGlyc1.0server和NetPhosServerv.3.1预测PapA4蛋白的信号肽、跨膜结构、糖基化及磷酸化位点;使用SOPMA预测PapA4蛋白的二级结构;使用SWISS MODEL获取PapA4蛋白的三级结构模型;使用ABCpred和SYFPEITHI预测PapA4蛋白的抗原表位;使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STRING数据库查找PapA4的相关蛋白并进行GO分析推测其功能;使用HDOCK进行蛋白-蛋白对接;使用ChemDraw完成小分子设计并通过AutoDock软件完成分子对接。结果: Rv1528c基因全长498 bp,编码的PapA4蛋白氨基酸数为165,分子式为 C785H1252N244O234S7,等电点(pI)为8.84,平均亲水性系数为-0.208,预测其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可能定位于细胞膜。PapA4蛋白无跨膜结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有1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包含45.45%的〈-螺旋(Hh)、12.73%的β-折叠(Ee)、9.70%的β-转角(Tt)、32.12%无规则卷曲(Cc)。PapA4蛋白含有13个B细胞抗原表位、12个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和5个CTL抗原表位。系统进化树显示其高度保守。GO分析显示其主要功能与脂肪酸代谢有关。分子对接显示PapA4蛋白有多个活性位点。结论: 生物信息学预测PapA4蛋白为胞膜蛋白,但无跨膜结构,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及B、T细胞抗原表位,发现多个功能位点,其主要功能可能是潜伏活化期间海藻糖的脂肪酸酰基化。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药物靶点。
      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张怡千, 文惠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46-49. 
      摘要 ( 102 )   PDF (1002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利奈唑胺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比较治疗前、4周后两组患者免疫因子、肺表面活性蛋白指标水平的差异,绘制Kaplan Meier曲线比较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23%(41/47)和85.11%(40/47),均较对照组的70.21%(33/47)和65.96%(31/47)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和各肺表面活性蛋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时间[(10.59±0.17)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9.12±0.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细菌学疗效均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调节免疫因子及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善其预后。
      2016—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张鑫, 郎胜利, 徐丽娟, 高雨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50-55. 
      摘要 ( 702 )   PDF (1015KB) ( 7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2016—2023年TB/HIV双重感染流行特点进行数据分析,为全区TB/HIV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登记率”、“检查率”和“治疗成功率”等指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运用趋势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内蒙古TB/HIV 双重感染患者在2016-2023年间的三间分布、治疗情况。结果: 2016—2023年全区登记HIV/AIDS患者43 703例,接受胸片或痰涂片检查41 049例,检出结核病患者158例,检查率为93.93%,检查率呈逐年上升态势(X2趋势=272.970,P<0.001),结核病检出率为0.36%,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21.623,P<0.001);2016—2023年新检出7595例HIV/AIDS患者,6866例进行了胸片或痰检,检查率为90.40%,检出结核病患者93例,检出率为1.35%;既往HIV/AIDS患者进行胸片或痰检累计34 183例次,检出结核病患者65例,2016—2023年既往HIV/AIDS 患者结核病检出率均低于新检出HIV/AIDS 患者结核病检出率;2016-2023年全区结核病患者HIV抗体阳性筛查比例为23.69%,呈明显升高态势(X2趋势=5764.882,P<0.001);内蒙古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登记率2016-2018年逐年上升(X2趋势=4.685,P=0.03),2019-2023年基本不变(X2趋势=1.084,P趋势=0.179);不同盟(市)双感患者平均登记率存在差异(X2=41.565,P<0.001);25~44岁年龄组累计TB/HIV双重感染者最多(57.40%);2016—2023年发现的169例双重感染患者在结核病专报系统的登记率为85.21%。接受抗结核治疗的为133例,治疗成功率71.43%。结论: 内蒙古2016-2023年TB/HIV双筛率逐年提高。每年的TB/HIV双重感染病例约为20例,登记率水平有所波动。今后要继续做好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管理工作,及时登记并提供优质的治疗管理服务。
      探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肺部疾病共患者的玻璃体注射治疗响应
      叶倩倩, 祝功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56-58. 
      摘要 ( 77 )   PDF (924KB) ( 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慢性肺部疾病共患者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的治疗响应。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从众多患者中筛选出20人同时慢性肺部疾病的人员,将他们选定作本次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彻底的视力检查、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状况和视力变化。结果: 研究指出,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后的患者,其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减退方面与非肺患者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对同时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而言,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案。
      荧光定量PCR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贾丽媛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59-60. 
      摘要 ( 86 )   PDF (946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应用荧光定量PCR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 随机择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进行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抗酸杆菌染色。对比荧光定量PCR、TST、抗酸杆菌染色对肺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 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97.78%(44/45),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检出率为86.67%(39/45),TST阳性检出率为71.11%(32/45)。对比可知,荧光定量PCR对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抗酸杆菌染色和T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16和4.87,P值均<0.05)。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结核的特异度为100.0%(5/5)、敏感度为86.7%(39/45)、准确性为98.0%(49/50);抗酸杆菌染色检测肺结核的特异度为20.0%(1/5)、敏感度为64.4%(29/45)、准确性为68.0%(34/50);TST检测肺结核的特异度为40.0%(2/5)、敏感度为77.8%(35/45)、准确性为86.0%(43/50)。经过对比发现,在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方面,荧光定量PCR检验均明显优于抗酸杆菌染色和T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诊断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具备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具备较好的检测效能。
      “COVID-19”康复期患者的中医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吴莹, 徐慧明, 刘春玉, 刘瑜, 刘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61-63. 
      摘要 ( 115 )   PDF (925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OVID-19”康复期患者的中医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60例“COVID-19”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影响“COVID-19”康复期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重症组康复期最多的证型为痰阻郁热,非重症组康复期最多的证型为气阴两虚。两组在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道症状(咳白痰)、GAD-7评分、SF-36评分、CT检查异常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VID-19”康复期患者以虚症为主要病机。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道症状(咳白痰)、GAD-7评分、SF-36评分、CT检查异常为“COVID-19”康复期患者影响因素。
      结核抗体、痰涂片检验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高海恋, 刘燕, 孙丰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64-66. 
      摘要 ( 82 )   PDF (924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结核抗体、痰涂片检验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择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先、后进行结核抗体检验、痰涂片检验,以痰培养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结核抗体检验、痰涂片检验分别检出肺结核66例(33.00%)、26例(13.00%),结核抗体检验的敏感度(80.77%)、准确性(91.00%)、阴性预测值(88.81%),均高于痰涂片检验(P值均<0.05)。结论: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结核抗体检验的诊断效能较痰涂片检验更优。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兰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67-69. 
      摘要 ( 110 )   PDF (927KB) ( 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3年12月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BM患者30例(B组),并纳入同期30例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患者(A组)进行研究,分析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①B组病程、临床症状(体温>38.5℃、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血液检查(ADA、血红细胞沉降率、CRP)、CSF检查(ADA、TB-Ab阳性)和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呕吐)、血液检查(WBC、TB-Ab阳性)和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与B组比较,治疗后CSF指标恢复更快。③B组CT、MRI诊断结果:脑结核瘤12例、脑膜增厚并强化7例、脑室扩张6例、脑缺血及脱髓鞘改变5例、脑水肿3例、低密度灶1例、脑出血1例、正常者1例。A组CT、MRI诊断结果:正常者28例、脑实质内异常信号2例。结论: 病程、临床症状(体温>38.5℃、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血液检查(ADA、血红细胞沉降率、CRP)、CSF检查(ADA、TB-Ab阳性)、影像学特征均可作为诊断TBM的依据。
      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曹振东, 李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70-72. 
      摘要 ( 91 )   PDF (924KB) ( 1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方法: 对收入的肺结核患者予以临床的救治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综合治疗满意率更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因子和血气因子显著改善,结果比对照组更好。结论: 通过补中益气汤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病症得到及时改善,自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针灸联合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红艳, 李明妍, 李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73-75. 
      摘要 ( 110 )   PDF (926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20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相同,均为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针灸联合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CT、TNF-〈、CRP以及WBC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的88.00%(P值均<0.05)。结论: 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
      孟学兵, 陈爱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76-78. 
      摘要 ( 131 )   PDF (973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原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均为至我院发生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共计270例,总结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处理措施。结果: 2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包括消化系统、肝部受损、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其他;超过70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更高;静脉滴注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结果中,好转151例,治愈116例,未好转3例;多因素分析得知,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伴有肝脏病变、糖尿病、长期饮酒。结论: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多种多样,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采取合理的抗结核干预措施,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好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陆和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79-81. 
      摘要 ( 66 )   PDF (925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中卫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腹腔镜活检确诊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核性腹膜炎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经腹腔镜活检确诊68例(85.00%),余12例患者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结核性腹膜炎65例,检出率为81.25%,与腹腔镜活检的检出率一致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1,P=0.52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误诊1例,漏诊4例,诊断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91.67%,准确率为93.75%。结论: 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诊断工作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对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检出率与腹腔镜活检一致性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后续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娥, 颜丙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82-84. 
      摘要 ( 195 )   PDF (929KB) ( 17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多家医院神经内科联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与常规抗结核方案)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脑脊液相关检验指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开始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和相关检验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开始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12.01±0.56)×106/L,蛋白质:(0.65±0.10)g/L,氯化物(135.41±6.99)mmol/L,脑积液压力:(128.75±9.52)mmH2O]和相关检验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42±2.63)μg/L,腺苷脱氨酶(ADA):(2.47±0.68)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92±0.11)U/L,S100β蛋白:(0.64±0.28)n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7.85±6.94)×106/L、(1.33±0.25)g/L、(117.85±8.69)mmol/L、(182.69±9.94)mmH2O、(19.87±5.69)μg/L、(9.58±2.65)U/L、(2.29±0.26)U/L、(0.87±0.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28,P=0.000;t=13.832,P=0.000;t=8.624,P=0.000;t=21.466,P=0.000;t=3.888,P=0.000;t=14.234,P=0.000;t=7.178,P=0.000;t=3.297,P=0.002)。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6.24±1.78)d、意识恢复:(2.69±1.15)d、头部疼痛和颈部强直消失:(17.51±4.22)d、临床症状消失:(21.02±3.24)d、脑脊液胞恢复:(27.89±7.85)d、脑脊液压恢复:(31.24±5.69)d、脑脊液蛋白恢复:(28.14±4.26)d、脑脊液刺激消失:(4.75±3.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3.24±2.63)d、(5.87±1.56)d、(26.74±5.36)d、(27.85±4.79)d、(39.87±8.65)d、(38.77±7.85)d、(36.87±5.24)d、(7.14±4.25)d],治疗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73,P=0.000;t=8.987,P=0.000;t=7.411,P=0.000;t=6.469,P=0.000;t=5.617,P=0.000;t=4.254,P=0.000;t=7.081,P=0.000;t=2.361,P=0.022;X2=4.043,P=0.044;X2=4.320,P=0.038)。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各项治疗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评价
      何亮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85-87. 
      摘要 ( 79 )   PDF (927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和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和术后神经恢复有效率,以评价手术实施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38.41±65.82)min]、术中出血量[(559.33±345.67)ml]、住院时间[(15.02±4.51)d]、植骨融合时间[(6.79±1.68)月]、术后1周Cobb角[(8.33±1.85)]均与对照组[分别为(232.14±48.17)min、(577.41±320.18)ml、(15.17±7.02)d、(6.92±1.94)月、(8.51±1.93)]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术后引流量[(415.94±351.55)ml]、术后6个月的VAS[(3.08±0.33)分]和ODI评分[(20.08±7.24)分]及Cobb角[(4.15±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2.84±348.53)ml、(4.24±0.81)分、(26.29±9.15)分、(5.58±1.02)],而神经恢复有效率[73.68%(28/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时,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
      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COPD急性加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林赫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88-90. 
      摘要 ( 82 )   PDF (977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三亚哈医大鸿森医院接受治疗的221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ECOPD组(95例)、稳定期COPD组(126例),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earson检验对比三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血小板计数(PCT)、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CURB-65评分(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内呼出的空气量与呼出的空气总量之比(FEV1/FVC)水平及其与病情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AECOPD患者PBMC NLRP3 mRNA水平与COPD病情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稳定期COPD、AECOPD组、正常对照组的PBMC NLRP3、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及PCT、WBC、EOS%、CURB-65评分、FEV1%pred、FEV1/FVC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AECOPD组患者的NLRP3、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及PCT、WBC、EOS%、CURB-65评分分别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分别低于稳定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检验发现,AECOPD患者PBMC NLRP3、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与PCT、WBC、EOS%、CURB-65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pred和FEV1/FVC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URB-65评分≥3分、FEV1%pred和FEV1/FVC较低、NLRP3 mRNA和caspase-1 mRNA表达量较高分别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AECOPD患者PBMC NLRP3 mRNA和caspase-1 mRNA表达量异常增高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过高的NLRP3 mRNA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和OPN表达及临床意义
      申福国, 杨钰, 孔维丽, 石寒冰, 刘国华, 杨增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91-93. 
      摘要 ( 92 )   PDF (945KB) ( 2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肺结核病合并骨结合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0例肺结核合并骨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30名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测[用力肺活量(FVC)、总肺容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通过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肺结核合并骨结核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分别为(252.89士65.24)kU/L和(441.31土32.29)m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0士42.98)kU/L和(167.56士17.59)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2,P=0.001;t=17.613,P=0.002);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KL-6和OPN的表达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存在线性相关(r=0.014,P=0.743)。观察组患者FVC[(65.42士12.49)L]、TLC[(79.52士6.88)L]、FEV水平[(75.62士9.97)L]均低于对照组[(94.60+1.41)L、(98.12士0.98)L、(92.59土1.30)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31,P=0.001;t=14.712,P=0.002;t=9.268,P=0.000)。结论: 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OPN表达水平升高,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帮助患者尽早诊断。
      GeneXpert MTB/RIF对快速诊断肺结核及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分析
      王健华, 史坤雄, 黄雅欣, 梁葵弟, 梁汉成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94-96. 
      摘要 ( 143 )   PDF (927KB) ( 1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对诊断肺结核及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4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最终临床确诊肺结核患者14例,非结核病患者2例。分析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涂片法)、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MGIT 960培养)、固体药敏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评价3种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涂片、Xpert和MGIT 960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敏感度分别为28.6%(4/14)、57.1%(8/14)、50.0(7/14)%,特异度均为2/2;检测肺结核患者BALF标本的敏感度分别为28.6%(4/14)、71.4%(10/14)、71.4%(10/14),特异度分别为2/2、4/4和4/4。在MGIT 960和Xpert检测均阳性的10例肺结核患者中,药敏试验检测对利福平耐药的8例患者中,Xpert检测也为耐药者6例,余2例提示敏感。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对利福平敏感者共有9例,而Xpert检测为敏感者7例,余2例提示为对利福平耐药;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Kappa=0.611,PV=0. 000,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Xpert检测疑似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可同时检测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在早期诊断肺结核、检测耐药性方面应用前景良好。Xpert检测BALF的敏感度较痰液标本更高,故可早期需积极进行电子气管镜检查。
      导航技术和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对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王洪波, 曹永军, 杜丽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97-99. 
      摘要 ( 85 )   PDF (975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3D-PCPT)导航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原发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乌海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肺原发微小结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3D-PCPT导航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数)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活检术),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穿刺时间[(25.26±2.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6.78±4.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0,P<0.05)。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0/50)],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1,P=0.014;X2=5.316,P=0.021)。结论: 3D-PCPT导航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可显著提高肺原发微小结节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效率更高,且并发症更少。
      Sedline监测下肺结节患者瑞马唑仑改良诱导方案对插管的影响
      王自豪, 高炟鹏, 张忠华, 张利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00-102. 
      摘要 ( 75 )   PDF (976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的改良顺序诱导(镇痛-镇静-肌松)对肺结节患者诱导期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全麻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诱导药顺序为舒芬太尼-瑞马唑仑-罗库溴铵,对照组为瑞马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药物剂量:瑞马唑仑0.25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8 mg/kg。记录围插管期意识丧失时间(LOC)、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状态指数(PSI)、频谱边缘频率(SEF)值和呛咳、体动、注射痛、追加瑞马唑仑、术中知晓等事件。结果: 实验组的LOC时间、S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插管前(T1)的PSI和SEF值低于对照组,插管后1 min(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SEF值,插管后3 min(T3)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均意识丧失,且无一例出现气管插管期间知晓。结论: 瑞马唑仑的改良顺序诱导使肺结节患者意识丧失时间缩短且围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更小。
      基于Khorana评分构建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
      祝甜, 肖珍, 何秀, 朱菊花, 姚梦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03-105. 
      摘要 ( 120 )   PDF (975KB) ( 4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基于Khorana评分的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老年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未发生VTE组,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分析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本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有4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20.2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3.637,95%CI:1.133~11.679)、卧床时间(OR=4.841,95%CI:1.485~15.780)、白细胞计数(OR=2.940,95%CI:1.723~5.015)、血红蛋白水平(OR=0.944,95%CI:0.895~0.995)、D-二聚体水平(OR=12.630,95%CI:3.505~45.508)、血栓调节蛋白水平(OR=1.575,95%CI:1.204~2.060)均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公式为:Logit(P)=-12.969+1.291×(BMI)+1.577×(卧床时间)+1.078×(WBC)-0.058×(Hb)+2.536×(D-D)+0.454×(T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0.916~0.980,P<0.05),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873。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Khorana评分的预测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识别高风险VTE老年肺癌患者提供参考。
      处方分析用于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价值评价
      周丽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06-108. 
      摘要 ( 86 )   PDF (922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常规药学服务、联合应用处方分析两种药学服务措施应用后对中药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来探讨两种中药房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之间,实施常规药学服务所开具的1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之间,于常规药学服务基础上实施处方分析所开具的10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药处方合理性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房不合理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总体满意度(94.00%)比对照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分析用于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价值显著。
      宣肺通腑法防治老年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王辉, 蒋庆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09-112. 
      摘要 ( 59 )   PDF (981KB) ( 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宣肺通腑法保护肠屏障防治老年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及EICU住院的90例老年脓毒急性胃肠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45例纳入对照组,45例纳入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肠内营养支持等),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宣肺通腑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因子水平,健康评分、器官衰竭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腹痛腹胀、便秘、倦怠乏力等)、炎症因子水平(包含CRP、IL-6、TNF-〈等)、健康评分及器官衰竭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痛腹胀、便秘、倦怠乏力等)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CRP、IL-6、TNF-〈等)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健康评分及器官衰竭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通腑法保护肠屏障防治老年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其机体器官衰竭程度,还有助于促进其胃肠道修复,减少不良反应。
      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刘敏, 王瑞华, 翟玉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13-115. 
      摘要 ( 73 )   PDF (925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PTB)采取康复新液+标准化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PTB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新液+标准化化疗)和对照组(标准化化疗)各38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6个月其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2个月时痰液转阴率比较(P<0.05)。结论: 康复新液同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对PTB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痰液转阴,提升免疫功能,效果良好。
      肺炎支原体肺炎老年患者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试验
      杜娟, 李燕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16-119. 
      摘要 ( 102 )   PDF (981KB) ( 1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年龄>60岁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共计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组18例,采用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联合1组给予哌拉西林+莫西沙星;联合2组给予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7 d,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1)联合1组和联合2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联合1组的VT、FEV1 /FVC改善水平均明显优于联合2组(P<0.05),联合2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水平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联合2组的FER改善水平均明显优于联合1组(P<0.05),联合1组、2组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水平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哌拉西林的联合抗生素用药方案对于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其中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效果突出,有助于缩短治愈时间;而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于血清炎症因子铁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更适用于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值得临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指导使用。
      观察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明慧, 孙连杰, 李改改, 周洵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20-122. 
      摘要 ( 91 )   PDF (927KB) ( 1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采取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78例纳入基础研究,根据信封发放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取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炎性介质、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值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值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33、IL-6、TGF-β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IL-33、IL-6、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8+ T细胞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4+、CD4+/CD8+ T细胞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D8+ T细胞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 T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采取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效果切实,其能够下调患者炎性介质,提高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麦粒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分析
      徐文慧, 曹振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23-125. 
      摘要 ( 94 )   PDF (924KB) ( 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麦粒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癌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患者予以临床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护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了麦粒灸,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可有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病症,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结果较好,值得推广。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在孕产妇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梅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26-128. 
      摘要 ( 170 )   PDF (927KB) ( 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在孕产妇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参照入组标注,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杭州市拱墅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0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金莲花颗粒(8 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1周,观察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 mg/次,2次/d)口服连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良好结局[97.50%(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28/40)],扁桃体红肿消失时间[(21.50±3.43)h]、鼻塞流涕消失时间[(23.49±3.40)h]、发热消失时间[(25.32±1.16)h]、咳嗽咳痰消失时间[(28.85±4.30)h]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9.76±4.62)h、(39.88±3.90)h、(53.97±4.89)h、(47.67±5.71)h],治疗后C-反应蛋白[(37.66±5.79)mg/L]、降钙素原[(5.22±0.93)ug/L]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12.35±3.30)ng/L]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5.28±6.23)mg/L、(7.41±1.97)ug/L、(25.67±6.62)ng/L],不良反应发生率[15.0%(6/40)]明显低于对照组[2.5%(1/40)],生理职能评分[(32.80±±7.26)分]、心理职能评分[(28.34±5.86)分]、社会功能评分[(27.44±6.34)分]、环境领域评分[(26.77±5.52)分]和情感职能评分[(27.89±3.5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97±5.85)分、(18.96±3.60)分、(18.00±3.02)分、(18.22±3.98)分、(18.05±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14,P=0.001;t=12.247、10.825、16.369、13.628,P值均=0.001;t=12.863、4.103、10.445,P值均=0.001;X2=3.914,P=0.048;t=6.013、10.511、8.742、11.106、11.081,P值均=0.001)。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的效果观察
      刘彦平, 关小岗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29-131. 
      摘要 ( 74 )   PDF (925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关节腔注射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与观察组(基于常规抗结核治疗采取关节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TGF-β、MCP-1及IL-15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在基于常规抗结核治疗骨关节结核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关节功能,且可以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及血红细胞沉降率水平。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兴国, 杨秀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32-134. 
      摘要 ( 91 )   PDF (924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组,黄色球为对照组(50例),蓝色球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肺功能均有好转,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发生率为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阿奇霉素治疗,可以加速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原体的清除,减轻炎症,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AECOPD合并共病性失眠患者使用温胆汤对呼吸抑制的影响
      王洋, 刘艳芳, 孙维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35-137. 
      摘要 ( 77 )   PDF (975KB) ( 1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温胆汤改善胆郁痰扰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共病性失眠问题时对呼吸抑制的影响。方法: 将40例AECO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药物及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胆汤口服。比较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指数(PSQJ),血气分析数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PSQJ)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PO2明显改善、P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可有效改善胆郁痰扰型AECOPD患者的睡眠状况及血气分析数值,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及呼吸抑制加重情况,可以安全使用。
      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治疗效果
      倪雅静, 聂森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38-140. 
      摘要 ( 124 )   PDF (924KB) ( 1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口服伏立康唑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伏立康唑)与观察组(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咳嗽咳痰改善时间、发热改善时间、肺部湿啰音改善时间、CRP、ESR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治疗期间,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有助于患者影像学表现改善及临床症状及早减轻,改善炎性反应。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叶巧灵, 吴金香, 范春霞, 陈珊珊, 徐欢, 陈君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41-143. 
      摘要 ( 75 )   PDF (975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SPSS 21.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将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观察组给予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O2、PaCO2、SpO2和氧合指数(P/F)]和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CO2明显下降,PaO2、SpO2、P/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通气行之有效的方案,可有效缓解胸闷气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改善血气分析,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非侵入性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贾清云, 王冬梅, 刘淇, 姜曼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44-146. 
      摘要 ( 64 )   PDF (925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非侵入性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人群,按照血氧饱和度指标分组,血氧饱和度在80以下视为无创组,血氧饱和度在80以上视为参照组。无创组采取非侵入性通气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心功能水平、1年内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FVC、FEV1、PEF等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创组FVC、FEV1、PEF等肺功能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pH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创组PaO2、PaCO2、pH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Ds、LVDd等心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创组LVEF、LVDs、LVDd等心功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1年内生存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侵入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病情得到有效改善,该治疗方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慧, 张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47-149. 
      摘要 ( 74 )   PDF (1138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急救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肺功能,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积极改善症状,稳定体征,提升抢救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推广意义大。
      压缩雾化结合拍背辅助排痰治疗成人肺炎并发结核病的效果研究
      朱怡梦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50-153. 
      摘要 ( 86 )   PDF (928KB) ( 1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成人肺炎并发结核病患者采用压缩雾化结合拍背辅助排痰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比研究,纳入的患者120例,均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并发结核病患者。将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肺炎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压缩雾化结合拍背辅助排痰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脱机时间、住院时间更多港,痰量、吸痰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对成人肺炎并发结核病患者采用压缩雾化结合拍背辅助排痰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对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作用研究
      张莉赟, 孙慧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54-156. 
      摘要 ( 77 )   PDF (922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中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从秦州区基层医疗机构随机选取1000件消毒灭菌物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前后划分为常规组(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之前)和实验组(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立之后),各500件消毒灭菌物品。分析两组机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以及管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在消毒灭菌管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中构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个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结核病治疗效果的作用
      杨洪, 卢伟力, 张斌, 彭春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57-159. 
      摘要 ( 88 )   PDF (974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管理中,个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对其血糖和结核病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250例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5例。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综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核病治疗效果(抗结核治疗3个月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以及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血糖指标FB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抗结核治疗3个月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T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管理模式可更好地改善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提升结核病治疗水平。
      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研究
      衣春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60-162. 
      摘要 ( 70 )   PDF (916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70例,按照奇偶数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生理指标、生活质量等数据,探究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B、ALB、BMI、TP等几项指标进行对比,可见研究组各项数据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研究组身体状况强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比可见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过营养支持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脑卒中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正向的影响,良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采取强化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措施的干预研究
      李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63-165. 
      摘要 ( 74 )   PDF (927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临沂市兰山区强化肺结核患者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设为历史对照阶段,实施常规防控措施;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设为观察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分析干预前后肺结核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结核病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好的比例,均是观察阶段数据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阶段ESCA评分各维度分值与总分、治愈率均高于对照阶段,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阶段(P<0.05)。结论: 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率、用药依从性以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金沈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66-169. 
      摘要 ( 77 )   PDF (981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转变理论(TTM)护理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省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住院患者与5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55例患者与29名护理人员在MDRO院感防控中予以TTM护理,对照组55例患者与29名护理人员在MDRO院感防控中予以常规护理,对比MDRO检出率、自护能力评分、患者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防控行为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MDRO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防控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住院患者开展TTM护理能够检出MDRO病例,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对于院感防护知识的知晓度,使其高度满意护理相关工作。此外,TTM护理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院感防控行为,进而减少院内不良事件。
      护理文化建设在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李慧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70-172. 
      摘要 ( 60 )   PDF (974KB) ( 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和分析护理文化建设在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2023年1—6月收治的100例住院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文化建设下的病房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规律饮食、长期锻炼、定期检验检查、执行健康宣教知识五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文化建设在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从而能提升护理质量,协助患者建立健全健康生活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分析
      韩健, 张宁, 王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73-175. 
      摘要 ( 80 )   PDF (925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多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MDRO感染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指征恢复情况、呼吸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咯痰缓解时间、喘促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OI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预防护理,便于改善其呼吸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预防不良反应事件,值得临床采纳。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护理质量与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张宁, 韩健, 王立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76-178. 
      摘要 ( 133 )   PDF (924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流程中所起到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于研究开始前,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50例入院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21 d的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差异表现,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措施质量的主观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护理前并无较大差异,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对照组更大的改善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本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依从性整体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患者在其护理流程中施加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所接受护理措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流程中的生活质量能够起到明显效果,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能够起到控制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
      韩宇, 常越, 田瑶, 吴宇, 魏卓, 蔡晓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79-181. 
      摘要 ( 83 )   PDF (923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5例,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负性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憋喘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较低,治疗依从性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病情好转,建议推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段先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82-184. 
      摘要 ( 79 )   PDF (922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价值较高,在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心理护理对肺癌合并肺结核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胡宁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85-187. 
      摘要 ( 65 )   PDF (922KB) ( 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对合并肺结核的肺癌化疗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肺癌合并肺结核化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情绪(SDS、SAS评分)护理后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合并肺结核化疗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效果更佳,不但可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同时可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改善。
      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
      张志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88-190. 
      摘要 ( 70 )   PDF (923KB) ( 7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9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小球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较对照组更高,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营养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用药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合理调控饮食,保证其能量供应,幅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同时,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调节,切实消除其负性情绪,获取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有效配合。
      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张志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91-193. 
      摘要 ( 71 )   PDF (923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讨论将延续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内接受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管理能够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系统化的护理支持,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降低复发率,患者的自护能力也明显提升,睡眠质量得到改善,预后表现更良好。
      延续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精神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影响
      董雨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94-196. 
      摘要 ( 73 )   PDF (973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精神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治疗的7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护理),各37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结核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改善患者精神健康状态与睡眠质量,提高遵医行为,促进社会功能提高,并获得满意评价。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与对小儿呼吸系统的影响分析
      余廷英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197-199. 
      摘要 ( 57 )   PDF (927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对小儿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粉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IL-6、CRP、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PaO2、SaO2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减轻患儿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改善其呼吸系统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吕菲菲, 鲍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00-202. 
      摘要 ( 129 )   PDF (924KB) ( 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治疗的70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用乌司他丁,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SHE-Ⅱ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对疾病相关指标有积极改善,优势明显。
      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费小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03-205. 
      摘要 ( 68 )   PDF (921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600件医疗器械、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期间纳为对照组,纳入300件医疗器械;将2022年7月到2023年1月采取层级管理模式期间纳入研究组,纳入300件医疗器械,护理人员为同一批人员,对比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无菌物品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较高(P<0.05);无菌物品达标率较高(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较高,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潘铭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06-209. 
      摘要 ( 178 )   PDF (924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与传统拍背排痰不同效果。方法: 纳入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开展研究。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拍背排痰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均排痰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日均排痰量为(45.3±2.3)ml,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FVC水平为(2.7±0.5)L、FEV1水平为(2.0±0.4)L、FEV1/FVC水平为(65.6±3.1)%,3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各项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3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评分(94.5±2.3)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并发结核病患者实施拍背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综合社会支持对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夏金红, 朱爱珍, 金婷婷, 涂献珠, 王晓芒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10-212. 
      摘要 ( 68 )   PDF (976KB) ( 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综合社会支持对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选择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0例老年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老年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个性化饮食护理在肺结核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陈钰滢, 于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13-215. 
      摘要 ( 95 )   PDF (926KB) ( 1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接受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个性化饮食护理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某院肺结核患者作为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的抗结核治疗,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个性化饮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痰菌转阴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共纳入80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个性化饮食护理在肺结核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痰菌阴性,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肠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张玉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16-217. 
      摘要 ( 75 )   PDF (964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对肠结核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肠结核患者74例,随机分组,37例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者归入观察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者归入对照组,对比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46.26±5.26)分、(48.46±5.85)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SDS评分、SAS评分)(38.45±6.48)分、(37.45±5.96)分明显较轻(P<0.05)。结论: 对肠结核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效果突出,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健康恢复,建议推广。
      优质护理用于骨结核术后康复中的价值与满意度分析
      王雪莲, 高琼琼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18-220. 
      摘要 ( 85 )   PDF (976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骨结核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骨结核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8例,优质护理),对比负面情绪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焦虑(t=12.634)、抑郁(t=12.333)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自我概念(t=5.438)、自护责任感(t=6.029)、自护技能(t=10.185)、自护知识(t=10.09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躯体(t=5.139)、心理(t=7.177)、物质(t=7.443)、社会(t=6.805)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χ2=5.208)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骨结核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有利于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分析
      王艳, 谢星, 李梓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21-223. 
      摘要 ( 79 )   PDF (975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后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呈更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呈更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可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杨凤姣, 孟瑶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24-226. 
      摘要 ( 237 )   PDF (926KB) ( 1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的时间范围内纳入患者,82例均为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的肺结核患者,经数字表法分组,41例纳入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41例纳入研究组并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就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等展开评比。结果: 两组相比,出院前的时间,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护理技能、健康知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的时间,研究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进行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存质量分值进行比较,研究组高,对照组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咨询、饮食运动、药物指导、疾病知识等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更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并积极改善其疾病认知和依从性行为。
      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分析
      林笑霞, 王闰平, 陈迎秋, 陈爱鹉, 周海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27-230. 
      摘要 ( 82 )   PDF (934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自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住院适应性评分(包含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住院适应性评分(14.02±2.06)分、(35.21±2.13)分、社交焦虑评分(17.72±2.03)分、生活质量评分(48.24±3.17)分与对照组(14.06±2.09)分、(35.17±2.16)分、(17.68±2.01)分、(48.28±3.2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评分(30.95±2.67)分、生活质量评分(89.85±4.15)分高于对照组(20.18±2.24)分、(62.17±3.64)分,观察组患儿消极应对评分(26.07±1.98)分、社交焦虑评分(8.07±1.14)分低于对照组(32.04±2.03)分、(14.05±1.68)分,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97.96%)、护理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81.63%),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儿童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显著,还能缓解患儿社交焦虑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作用研究
      陈兰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31-233. 
      摘要 ( 75 )   PDF (973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妊娠并发肺结核(PTB)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受试患者共80例妊娠并发PTB女性,经双盲法分为40例/组展开对照。基础组应用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应用MDT护理措施。比较依从性、不良妊娠结局、并发症及满意率。结果: 与基础组相比,干预组的依从性总体更高(P<0.05)。与基础组相比,干预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更少(P<0.05)。与基础组相比,干预组的并发症更少(P<0.05)。与基础组相比,干预组的满意率总体更高(P<0.05)。结论: 妊娠并发PTB患者应用MDT护理后,既能提升其依从性,又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各种并发症,且患者对该护理普遍满意。
      优质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
      郑琳, 邵森, 姚兰芬, 陈冠锋, 周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37-239. 
      摘要 ( 59 )   PDF (926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治的所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70.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作用研究
      李恒, 杨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40-242. 
      摘要 ( 66 )   PDF (924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进行医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因护理方式具有差异性对此需分组研究,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优质护理服务),以心理状态、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为研究方向,对比两组患者的各个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及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比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功能指标,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对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结核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郑云云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43-246. 
      摘要 ( 71 )   PDF (979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结核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到研究组25例,纳入到对照组25例,后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前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价值。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比对心理指标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腹腔结核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对医疗机构就诊人群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的效果分析
      叶剑芸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50-252. 
      摘要 ( 71 )   PDF (975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1—12月于横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共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10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的健康宣教(100例),比较两组人群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肺结核知识(传播与预防、症状表现、行为转变)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微信为手段,在就诊人群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宣教方式乐于接受,有利结核病知识的普及。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望露, 杨倩蓉, 全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53-255. 
      摘要 ( 77 )   PDF (923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中,开展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临床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2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筛选16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剩余162例患者划为观察组,应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了解情况、自护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表现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提升幅度更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检测结果更为优秀(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表现更加良好(P<0.05)。结论: 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对其疾病的认知,并进一步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执行效率。与仅依赖传统护理相比,这种策略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肺结核患者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期间采取的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陈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56-258. 
      摘要 ( 64 )   PDF (922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肺结核患者肛周脓肿患者实施切开引流术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肺结核患者肛周脓肿患者,均采取切开引流术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13例,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与研究组(13例,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比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切开引流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其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感,进而加快机体的好转。
      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
      闫丽娜, 原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59-261. 
      摘要 ( 72 )   PDF (925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重症肺结核以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2023年1—12月本院90例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此进行细化,对照两组差异。结果: 炎症水平,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且观察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HEII、Glasgow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APCHEII评分低于对照,Glasgow评分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肺结核患者,对其基础护理进行优化实施后,护理效果显著,对机体炎症指标及病情减轻有积极作用,建议临床普及。
      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彭世琼, 郑星岑, 孙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62-265. 
      摘要 ( 67 )   PDF (980KB) ( 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通过随机抽签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98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COPD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均连续干预6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肺功能、6MWT、运动耐力、炎性因子、生活质量水平予以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83.67%)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1%)较高(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PEF、6MWT、Tmax、Wmax水平上升,CRP、IL-8水平和COPD-QOL评分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FVC、FEV1、FEV1/FVC、PEF、6MWT、Tmax、Wmax水平较高,CRP、IL-8水平和COPD-QOL评分较低(P<0.05)。结论: 将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中,有利于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的肺功能的改善、运动耐力的提升,且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健康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肺功能影响
      范淑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66-268. 
      摘要 ( 76 )   PDF (926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健康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鸡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知识掌握水平和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焦虑评分:(17.76±1.21),抑郁评分:(16.25±1.33)]均低于对照组[(32.95±1.62)和(33.51±1.07)],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83.67±6.92)分,生理功能:(84.67±6.84)分,活力:(85.79±7.72)分,社会功能:(88.97±7.31)分]、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3.51±0.55)L,用力肺活量(FVC):(3.85±0.73)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量的比值(FEV1/FVC):(80.46±9.62)%]、自我护理能力[(140.77±5.89)分]、知识掌握水平[(95.21±3.82)分]和遵医行为评分[(7.48±1.85)分]均高于对照组[(73.55±5.41)分、(72.21±6.39)分、(74.64±7.17)分、(75.49±8.52)分、(2.47±0.46)L、(2.78±0.31)L、(71.94±10.35)%、(110.95±6.62)分、(83.72±4.71)分、(5.83±1.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62,P=0.000;t=50.557,P=0.000;t=5.761,P=0.000;t=6.656,P=0.000;t=5.291,P=0.000;t=6.004,P=0.000;t=7.252,P=0.000;t=6.825,P=0.000;t=3.015,P=0.004;t=16.827,P=0.000;t=9.473,P=0.000;t=3.231,P=0.002)。结论: 联合护理综合益处十分显著,能够帮助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显著减轻负面情绪,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促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管理和治疗过程中,从而助力肺功能更好地恢复,促进生活品质改善。
      ICU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效果分析
      曹晶晶, 王清, 吴燕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69-271. 
      摘要 ( 69 )   PDF (926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的46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抢救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气道护理),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APACHEⅡ和呼吸舒适度评分、呼吸功能[包括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观察组抢救有效率[100.00%(23/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19/23)],并发症的发生率[4.35%(1/23)]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6/23)],护理后APACHE Ⅱ评分[(12.18±2.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12±4.04)分],呼吸舒适度评分[(3.77±0.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2±0.74)分],护理后PaO2[(62.84±4.97)mmHg]、PaO2/FiO2[(250.20±12.45)mmH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7.12±4.56)mmHg和(220.88±11.04)mmHg],PaCO2水平[(50.25±4.28)mmHg]低于对照组[(58.77±4.8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810,P=0.036;X2=4.213,P=0.040;t=7.962,P=0.000;t=4.861,P=0.000;t=4.067,P=0.000;t=8.450,P=0.000;t=6.310,P=0.000)。结论: ICU呼吸衰竭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可提升抢救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吴丹, 洪丽萍, 郝同玉, 徐建霞, 王璐, 欧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72-274. 
      摘要 ( 198 )   PDF (924KB) ( 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后配合快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4例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和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各4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排气[(19.65±2.18)h]、排便恢复[(3.24±0.78)d]、胸腔引流[(3.19±0.85)d]、气管拔除[(2.64±0.92)h]、下床活动[(1.25±0.63)d]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4.35±2.79)h、(3.82±0.69)d、(3.67±0.53)d、(3.39±1.03)h、(2.07±0.38)d],评估疼痛[(3.62±1.14)分]和睡眠质量[(7.92±1.7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2±1.53)分和(9.61±1.84)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26%(2/47)]低于对照组[21.28%(1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00,P=0.000;t=3.818,P=0.000;t=3.285,P=0.001;t=3.723,P=0.000;t=7.641,P=0.000;t=3.952,P=0.000;t=4.563,P=0.000;X2=6.114,P=0.013)。结论: 临床以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为患者改善病情后,再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积极影响。
      医院-家庭联合延伸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左玉杰, 荣宁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75-276. 
      摘要 ( 63 )   PDF (897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医院-家庭联合延伸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常规延伸护理)与研究组(37例,医院-家庭联合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用药总依从性97.28%,对照组用药总依从性83.78%,研究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家庭联合延伸护理服务实现了医院与家庭的良好互动,可显著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在全科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凌倩云, 苏莹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77-279. 
      摘要 ( 99 )   PDF (925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参考全科慢性病管理机制及方式,对综合护理的可行性予以客观讨论。方法: 2021年2月全科团队执行以慢性病管理为专题的研究调查,共有80例完成资料审查的研究样本参与,参考随机法对获取的样本予以集中分组,且各小组名称需与相应的研究措施保持一致,即综合组、基础组,2023年8月起验收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由生活状态、护理评价、态度调查提供。结果: 综合组按照量表次序对常见生活状态及功能予以评分调查,了解到干预后患者生活状态普遍恢复更好,且能够积极参与院内举行的康复活动,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均趋于正常,各部分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较大,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选取了6项慢性病管理中重点监测的项目,按照评分变化可知,提供的护理管理服务针对性更强、优质性更好,且患者在该护理体系内体征状态恢复更快,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从主观角度及客观角度通过问卷形式、临床观察形式等综合评估了该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结果肯定了该方案的可取性,指出患者对护理流程和效果的认可度较高,并支持该护理持续开展,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预后生活保护,同时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显著提升。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作用
      张忠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80-282. 
      摘要 ( 82 )   PDF (924KB) ( 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各36例。对比两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 临床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在给予护理期间,综合护理方式的科学运用,可确保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并可确保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作用
      李秀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83-285. 
      摘要 ( 63 )   PDF (926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常规健康知识宣教与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干预)和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AHSMSRS评分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AHSMSR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预防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干预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应用。
      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研究
      李彩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86-288. 
      摘要 ( 81 )   PDF (922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6例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护理)和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每组各33例。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生命体征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H值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应用价值较高。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吴亚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89-291. 
      摘要 ( 68 )   PDF (922KB) ( 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临床数据,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和舒适组(采用舒适护理+一般护理),各26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指数、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后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前,舒适组与对照组的舒适指数、睡眠障碍分值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舒适组的舒适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情况均较对照组更高,睡眠障碍分值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价值突出,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明显,提升舒适指数与生活质量,患者给予更高的满意评价。
      人文关怀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潘红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92-293. 
      摘要 ( 105 )   PDF (893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人文关怀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核病防治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湖北省孝感市结核病防治所210例肺结核患者,排除肺部结节、肺癌、精神障碍疾病等因素后,随机分组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督导观察两组患者关怀护理措施效果,以评估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良好比例[68.5%(75/11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4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4,P<0.01)。结论: 实施包括全程心理及危机干预、微信线上签到健康指导、定期电访,以及基层随访村医跟踪服药等关怀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遵医行为,有助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为结核病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研究设计合理,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在结核病健康咨询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安洪霞, 杨风勤, 郑甜, 王立红, 孟娜燕, 马秀霞, 肖开提·米吉提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94-296. 
      摘要 ( 87 )   PDF (926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在结核病健康咨询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对结核病健康咨询员进行培训后的效果。效果评价采用我院自制培训评价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方法评价、学习结核病患者健康咨询方法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培训满意度评价 5项指标。结果: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采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85±0.36,0.53±0.59;t=16.34,P=0.000)、对教学方法评价(1.72±0.45,1.10±0.44;t=7.17,P=0.000)、学习结核病患者健康咨询方法的信心(1.90±0.30,1.01±0.50;t=10.27,P=0.000)、提高学习效率(1.70±0.46,1.00±0.48;t=8.07,P=0.000)均明显提高。对培训整体的满意度评价,研究组满意度为100%(60/6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5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24,P=0.000)。结论: 在对结核病患者健康咨询进行专业培训中采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模式可有效调动结核病咨询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有助于提升结核病咨询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实践操作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增加了掌握咨询方法的信心,学员对培训给予了良好的评价,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较高,为今后持续开展类似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对一护理干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改善的影响
      王立红, 肖开提·米吉提, 郑甜, 安洪霞, 赵丽, 马秀霞, 孟娜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297-299. 
      摘要 ( 63 )   PDF (966KB) ( 1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对一护理干预对于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入院后确诊肺结核,充分评估临床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模式;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干预模式,干预措施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营养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饮食知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护理干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状态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患者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自理能力、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放松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对化疗期间的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万思, 曾小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00-302. 
      摘要 ( 85 )   PDF (919KB) ( 1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化疗期间的肺癌患者联合执行放松训练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12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放松训练+营养支持,对照组单一执行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负性情绪改善明显,营养指标升高明显,癌症疲乏情况缓解,睡眠质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营养支持为肺癌化疗患者提供调节情绪状态、改善营养状态的新思路,同时也为降低癌症疲乏,促进睡眠质量提升提供新选择。
      实施全科护理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美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03-304. 
      摘要 ( 81 )   PDF (920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全科护理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优化护理工作,强化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主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与生活质量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祖合尔古丽·阿不利肯木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05-307. 
      摘要 ( 91 )   PDF (924KB) ( 1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显著,使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提升了睡眠质量,使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法在临床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田文君, 张倩倩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08-310. 
      摘要 ( 91 )   PDF (924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法在临床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肺结核患者60例。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优质组实施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生活水平、心理状态、病耻感。结果: 优质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法在临床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述
      新型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焕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11-312. 
      摘要 ( 125 )   PDF (922KB) ( 1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也是HIV感染者的“头号杀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有极大的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点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在2021年约为160万,全球患者约1060万例。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中国的新发病例数位列全球第三。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潜伏期较长且症状不明显,因此,结核病的防治,早期诊断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究结核病新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优势。
      医保背景下耐药结核病经济负担的分析
      王立群, 孙国琴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13-315. 
      摘要 ( 112 )   PDF (834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医保政策背景下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结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制度进行深入探讨。文章概述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研究其治疗特点,分析医保政策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影响。从DIP的角度出发,探讨该支付方式对耐药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
      间质性肺病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杨敏, 王新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16-318. 
      摘要 ( 159 )   PDF (885KB) ( 2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有些患者病情稳定,有些进展较快,还有一些因急性加重而死亡,ILD急性加重很可能是其潜伏性肺结核病复发的原因,肺实质损伤可能增加潜伏性肺结核的易感性,因此具有复杂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是当前用于ILD评估的标准成像工具。然而,ILD视觉评估受到观察者间的差异和对细微变化敏感性较差的限制。这些挑战引起了人们最近对客观且可重复的ILD检查方法的研究兴趣。最近,对ILD的表征和量化,已被证明是传统视觉评估的可行补充。这些定量工具不仅被证明与肺功能测试和结果密切相关,而且在疾病诊断、监测和管理中也很有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最近在ILD的诊断、预后和纵向评估方面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以及一些新的影像学方法,同时概述了阻碍这些工具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难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和进一步的努力。
      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杨玉堂, 乔玉, 戴云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19-321. 
      摘要 ( 89 )   PDF (860KB) ( 1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耐药结核病是指在儿童患有结核病的基础上,病原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与成年患者相比,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同时儿童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和药物代谢存在差异,导致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和传播,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此次研究针对儿童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检验方法、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元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22-324. 
      摘要 ( 131 )   PDF (842KB) ( 1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重要原因,该病原菌能侵犯人体多个脏器,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杀死,部分病菌能长期潜伏在机体内实现共存。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将会造成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量复制、定植,从而增加结核病发生率。我国是全球肺结核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患者发病起初症状不明显,增加患者临床诊疗难度。因此,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患者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可指导临床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不同诊断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本综述将以结核分枝杆菌为起点,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诊断技术,分析不同诊断技术的优缺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全程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结核病患者的意义及实施路径
      陈雪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25-327. 
      摘要 ( 76 )   PDF (833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其主要通过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均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药物化疗而痊愈,但是对于妊娠期肺结核患者而言,其实施化疗相比于普通人群而言有着更多的限制,需要在确保合适情况下才能够实施有效治疗。为保证合并肺结核孕妇治疗的有效性,需要为孕妇提供全程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针对全程健康宣教对于肺结核孕妇的意义及实施路径进行系统介绍,为同行在此领域开展相应的工作提供参考。
      经验交流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护理研究进展
      王翠香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28-330. 
      摘要 ( 92 )   PDF (883KB) ( 1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肺结核而言,其属于临床一种多发性疾病以及常见病。在发病后,患者肺部会呈现出慢性进行性损害现象。对于2型糖尿病而言,其属于慢性代谢性病变,以高血糖作为疾病主要特点。在疾病逐渐迁移后,会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受到损伤进一步严重。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患者而言,存在较高概率患有心脏、血管、眼部以及肾脏等系列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两种疾病合并出现后,会导致患者自身机体受到损害程度进一步增加。而且2型糖尿病以及肺结核会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现象,导致各自病情进一步严重,从而呈现出更高治疗难度。所以对于2型糖尿病伴有肺结核患者除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对应治疗之外,需要积极研究有效措施展开护理干预配合,以使整体治疗质量获得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主要就2型糖尿病伴有肺结核的护理进展予以综述,以促进2型糖尿病伴有肺结核患者的良好预后。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应用研究进展
      鲁艳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31-333. 
      摘要 ( 120 )   PDF (835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和肺结核都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我国慢性疾病中占比较多的两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或减轻不良症状。在患者治疗完毕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增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提高延续性护理管理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全程关怀服务模式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的流程管理
      杨倩蓉, 吴青, 全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34-335. 
      摘要 ( 94 )   PDF (829KB) ( 1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全疗程的关怀服务,解决患者在治疗各个阶段的需求,从而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 咨询员分别从诊前、确诊、治疗前、出院前、复诊5个阶段进行关怀。结果: 通过全程的关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愈率。结论: 患者全程关怀服务在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上起巨大作用。
      免费提供营养支持 让结核患者更有“医”靠
      梁家冰, 任守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36-337. 
      摘要 ( 81 )   PDF (852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过去又称“痨病”。在人类历史上,结核病和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一样,曾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民间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随着抗结核化疗药物的问世,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才得到了有效控制;尽管如此,结核病依然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终结结核病流行任重道远。
      病例报告
      关于一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张英良, 闫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38-340. 
      摘要 ( 88 )   PDF (836KB) ( 1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肾结核合并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的思考
      王珏, 姚瀚鑫, 孙雪娟, 冯丹, 吴秒一, 张铭锦, 马昕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41-344. 
      摘要 ( 80 )   PDF (1378KB) ( 4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V-ECMO成功治疗老年重症SARS-CoV-2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何瑛, 刘思杨, 蒋玲, 李同心, 袁国丹, 杨松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S1):  345-350. 
      摘要 ( 86 )   PDF (2334KB) ( 3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