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10
    • 目录
      第46卷第6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0-0. 
      摘要 ( 118 )   PDF (911KB) ( 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无结核社区建设中的主动筛查策略
      成君,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05-61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35
      摘要 ( 345 )   HTML ( 47 )   PDF (1193KB) ( 5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和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开展预防性治疗是无结核社区建设中的主要措施。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策略,可及时发现结核病和亚临床结核病患者,及早圈定可实施预防性干预的结核病发病高风险人群。笔者在回顾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系统筛查和潜伏感染者干预相关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以及国内研究者提出的循证指南的基础上,提出在开展无结核社区建设项目中,应在社区高危人群、重点场所人群和到医疗机构就诊者中开展筛查,并提出了筛查策略和后续分类干预措施。

      标准解读
      笃志创新 躬行致远: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结核病科学研究章节解读
      舒薇, 刘宇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13-61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59
      摘要 ( 414 )   HTML ( 54 )   PDF (1009KB) ( 4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领域创新性的研究与发展是终止结核病策略三大支柱之一,新技术和新策略是加速消除结核病进程的重要工具。2023年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对全球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更新。笔者就报告中结核病研究领域新诊断技术、新药与新方案及新疫苗等的研究及创新要点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同行掌握结核病研究动态,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研究和技术提供参考。

      《结核病政策指南制订过程中发现的证据和研究缺口(第2版)》解读——结核病相关共病
      刘桂珍,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18-62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76
      摘要 ( 342 )   HTML ( 20 )   PDF (1030KB) ( 6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对结核病患者共病和相关危险因素对于终止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布了《结核病政策指南制订过程中发现的证据和研究缺口(第2版)》,其中,关于结核病相关共病方面,主要列出了结核分枝杆菌/HIV双重感染、营养支持与关怀,以及注射吸毒人群等方面的研究缺口。本文中,笔者就上述研究缺口内容进行解读,并总结我国目前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供相关专业工作者参考。

      论著
      利福平耐药与敏感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对比分析
      张泓泰, 任怡宣, 胡培磊, 王嫩寒, 李洁, 田丽丽, 赵琰枫, 陈双双,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25-63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47
      摘要 ( 213 )   HTML ( 8 )   PDF (5758KB) ( 31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16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利福平耐药与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0份)和湖南省胸科医院(10份)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共80份)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痰液样本GeneXpert MTB/RIF检测、靶向rpoB高通量测序(tNGS测序)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将80例患者分为利福平耐药组(RFP-R组,41例;利福平耐药决定区突变)和利福平敏感组(RFP-S组,39例;利福平耐药决定区无突变)。对痰液微生物16S 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 RFP-R组和RFP-S组共获得41950224个原始16S rRNA序列。RFP-R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为344个,RFP-S组的平均OTU为342个。厚壁菌门(47.72%)、拟杆菌门(22.36%)、变形菌门(14.67%)、放线菌门(7.57%)、梭杆菌门(6.46%)是肺结核患者痰液中检出的主要细菌门,占微生物群落的98.78%。与RFP-S组相比,RFP-R组梭杆菌门(7.531% vs. 5.167%;t=2.218,P=0.030)和螺旋体门(0.596% vs. 0.246%;t=2.128,P=0.038)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与RFP-S组相比,RFP-R组颤杆菌克属(0.690% vs. 0.326%;t=3.112,P=0.003)、产线菌属(0.135% vs. 0.030%;t=2.171,P=0.035)、Allisonella菌属(0.046% vs. 0.006%;t=3.237,P=0.002)、假单胞菌属(0.205% vs. 0.054%;t=2.040,P=0.046)和密螺旋体属(0.601% vs. 0.242%;t=2.155,P=0.036)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0.351% vs. 0.772%;t=―2.044,P=0.046)和Pauljensenia菌属(2.314% vs. 3.706%;t=―2.660,P=0.010)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结论: 利福平耐药与敏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影响肺结核患者呼吸道菌群的整体结构,但利福平耐药与敏感患者在2个门(梭杆菌门、螺旋体门)和7个属(颤杆菌克属、产线菌属、Allisonella菌属、假单胞菌属、密螺旋体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Pauljensenia菌属)的丰度中存在差异,其中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和Pauljensenia菌属在利福平敏感患者中丰度较高,其余在利福平耐药患者中丰度较高。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微生态菌落分布特点分析
      徐钰, 何玉坤, 周德训, 张平骥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34-64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78
      摘要 ( 265 )   HTML ( 21 )   PDF (3474KB) ( 24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结核、其他病原感染肺炎及非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微生态菌落分布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3例。研究对象均痰涂片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阴性,并按照诊疗常规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宏基因组二代测序、GeneXpert MTB/RIF检测,以及常规细菌、真菌培养)。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患者之间下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特点。结果: 83例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结核组(28例)、肺炎组(38例)和非感染组(17例)。下呼吸道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分析显示,结核组、肺炎组和非感染组Shannon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2864(0.3021,1.9459)、1.1032(0.3725,1.7711)、1.2049(0.6873,1.9974);Simpson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5693(0.1346,0.8259)、0.5503(0.1900,0.7533)、0.5141(0.3065,0.7507);Chao1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8.50(3.00,20.75)、7.50(3.25,18.75)、7.00(2.00,2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0.130、0.208、0.235,P值分别为0.973、0.901、0.889);对于β多样性,结核组样本分布分散,组内异质性较大,而在肺炎组与非感染组间存在广泛重叠。病原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分析显示,结核组样本中厚壁菌门、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丰度较高;肺炎组样本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及假单胞菌属丰度较高;非感染组样本中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以及呼吸道定植菌罗氏菌属及奈瑟菌属等丰度较高。LEfSe线性判别分析发现,结核组中结核分枝杆菌、黏滑罗斯菌、非典型韦荣氏球菌显著富集;而在肺炎组中纹带棒状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明显富集;与结核组和肺炎组比较,非感染组则显示出12种微生物富集,菌种之间和上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且更接近上呼吸道微生态菌群。在病原微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方面,结核组和肺炎组间Shannon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0260(0.0000,0.5283)和0.2000(0.0000,0.3335);两组Simpson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0080(0.0000,0.5609)和0.0980(0.0000,0.4379);两组Chao1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00,2.25)和2.00(1.00,4.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794、-1.116、-1.582,P值分别为0.430、0.260、0.110)。两组间的病原微生物菌群β多样性有明显区别,结核组样本中共检测到16种病原体,肺炎组共检出40种病原体。微生物相关性分析显示仅有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大部分微生物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会影响患者下呼吸道微生态菌落分布,虽然对微生物菌群的α多样性影响较小,但对微生物菌群β多样性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肺炎患者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四川省22例复发肺结核患者感染模式及耐药情况分析
      雷卉, 张书, 李婷, 高媛, 刘双, 陈闯, 夏岚, 王为娜, 高文凤, 何金戈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41-64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36
      摘要 ( 179 )   HTML ( 14 )   PDF (1428KB) ( 25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复发肺结核患者感染模式和耐药信息,为结核病患者治疗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从四川省峨眉山市、绵阳市涪城区和江油市3个耐药监测点收集2012—2021年肺结核患者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2207株,剔除286株重复菌株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比对,排除18例发病间隔<12个月的患者后,对34例有2次及以上就诊情况患者菌株进行复苏、DNA提取、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复发患者结核感染模式和耐药情况。结果: 排除11例某一配对菌株传代培养失败及1例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后,最终纳入22例复发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4例(63.6%)患者为内源性复燃,本地患者、发病间隔、初始感染菌株为Lineage 2谱系、耐药、耐多药、异烟肼耐药患者分别为13例(92.9%)、18.00(13.50, 24.50)个月、10例(71.4%)、6例(42.9%)、2例(14.3%)、5例(35.7%),2例获得性耐药,1例乙硫异烟胺耐药性消失;8例(36.4%)患者为外源性再感染,其相应数据分别为4例(4/8)、14.50(13.25, 16.75)个月、4例(4/8)、5例(5/8)、3例(3/8)、5例(5/8),且两次感染耐药类型均不同。结论: 四川省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地区,复发仍以内源性复燃为主,但耐药严重的外源性再感染也应引起重视,应积极关注这类患者的治疗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减少结核病复发。

      QuantiFERON-TB Gold Plus与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贾红彦, 范俊, 孙琦, 宋瑞雪, 杜博平, 董静, 王颖超, 邢爱英, 朱传智, 李自慧,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48-65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84
      摘要 ( 191 )   HTML ( 19 )   PDF (771KB) ( 1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Plus(简称“QFT-Plus”)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简称“QFT-GIT”)检测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应用价值及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3年4—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非结核性骨关节疾病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外周血QFT-Plus和QFT-GIT检测。分析QFT-Plus和QFT-GIT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价值,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11例研究对象中,剔除4例检测为不确定结果者,最终将207例研究对象检测结果纳入诊断性能评估(观察组86例,对照组121例)。QFT-Plus检测的敏感度为95.3%(95%CI:87.9%~98.5%),特异度为70.2%(95%CI:61.2%~78.0%),阳性预测值为65.5%(95%CI:60.2%~77.5%),阴性预测值为95.5%(95%CI:88.3%~98.6%);QFT-GIT检测的敏感度为91.9%(95%CI:83.4%~96.4%),特异度为66.9%(95%CI:57.7%~75.1%),阳性预测值为66.4%(95%CI:57.1%~74.6%),阴性预测值为92.0%(95%CI:83.8%~96.5%)。QFT-Plus和QFT-GIT检测结果的总一致率为91.8%(95%CI:88.1%~95.5%),阳性一致率为92.4%(95%CI:87.7%~97.2%),阴性一致率为90.9%(95%CI:84.9%~96.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2(95%CI:0.756~0.908,P<0.001)。结论: QFT-Plus与QFT-GIT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具有相似的辅助诊断效能。

      大气气态污染物对农村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田思帆, 郭同磊, 陈晨, 张彬, 辛赫男, 杜江, 曹雪芳, 冯博轩, 何翼君, 何勇鹏, 王大宽, 刘自森, 闫娇霞, 沈玲羽, 邸元植, 陈彦宵, 金奇, 段伟焘, 高磊, 高旭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54-66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61
      摘要 ( 250 )   HTML ( 21 )   PDF (2234KB) ( 25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主要大气气态污染物对农村地区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状态的成年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3—2018年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队列(LATENTTB-NSTM),对3866例基线LTBI者季度随访5年,收集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例,根据居住地点和时间匹配气态污染物浓度,利用含时依协变量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估计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与研究人群及不同年龄段、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等亚组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 3866例LTBI者,随访中发现新发活动性肺结核58例。6个月的SO2和CO暴露水平分别每增加10μg/m3和100μg/m3,活动性肺结核发病风险分别增加81.0%(HR=1.810,95%CI:1.153~2.843)和19.6%(HR=1.196,95%CI:1.031~1.388)。SO2和CO暴露与活动性肺结核发病风险间的关联在老年人群和吸烟人群中更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 大气气态污染物尤其是SO2和CO暴露可引起农村地区LTBI者活动性肺结核发病风险升高,大气气态污染的治理对肺结核的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四川省2022年入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夏岚, 肖月, 陈闯, 夏勇, 朱穗, 张灵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64-67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07
      摘要 ( 230 )   HTML ( 18 )   PDF (776KB) ( 26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022年四川省入学新生结核病体检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全省入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与结核病患病情况,为学校新生入学结核病检查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四川省学籍管理系统中获得2022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入学新生基本信息,制作《2022年秋季新生入学结核病体检信息表》,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新生入学结核病检查中结核病患者及LTBI者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追踪LTBI者接受预防性治疗及完成情况。结果: 2022年四川省各级各类学校入学新生2787900名规范开展结核病体检,占全部新生的97.69%(2787900/2853817),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47例,检出率为8.86/10万(247/2787900)。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0.11/10万(145/1434131),高于男性[7.18/10万(102/1419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8,P<0.01)。四川省1790830名入学新生开展了LTBI检测,感染率为3.09%(55313/1790830)。符合预防性治疗条件的单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8104例中,13.73%(1113/8104)接受了预防性治疗,925例完成了全疗程,完成治疗率为83.11%,未完成治疗的新生中有2例在治疗期间转为活动性结核病。结论: 四川省2022年入学新生体检率高,但LTBI检出率较低,接受预防性治疗率不高。

      2013—2023年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及追踪结果分析
      赵鑫, 李亚敏, 陶荔莹, 张亚楠, 李艳圆, 许琰, 闫银锁, 高志东, 贺晓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72-67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27
      摘要 ( 222 )   HTML ( 19 )   PDF (745KB) ( 2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3—2023年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监测及追踪处置结果,为肺结核疫情处置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中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汇总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报送的“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及调查处置月报表”,分析全市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监测效果,以及聚集性疫情苗头、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结果: 2013—2023年,北京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患者4428例,共监测发现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743起,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数(4428例)与聚集性疫情苗头数(743例)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系数=0.699,P=0.017)。743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中,构成肺结核聚集性疫情139起,聚集性疫情占比为18.71%(139/743),其中6起定性为学校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中,患者数以2例为主,占51.80%(72/139),2月(2起)和8月(5起)为低峰期,聚集性疫情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区是海淀区(69起)、昌平区(17起)和通州区(11起),普通高等学校(94起)为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结论: 北京市开展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可及时进行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早期发现与处置,尤其应重视普通高等学校的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防控,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分析
      杜雨华, 冯亚娟, 雷宇, 赖铿, 何蔚云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78-68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24
      摘要 ( 165 )   HTML ( 10 )   PDF (898KB) ( 18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记时间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即“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期间广州市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病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耐药类型、治疗分类等相关信息),筛选出利福平耐药患者病案,分析患者登记、人群特征、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2011—2020年,RR-PTB患者年均登记率为0.71/10万(1152/16286.08万),从2011年的0.31/10万(42/1346.32万)上升至2015年的0.38/10万(60/1594.95万)和2020年的0.97/10万(182/1874.03万),呈逐年上升趋势($\chi_{\text {趋势}}^{2}$=256.395,P<0.001)。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0.34/10万(250/7358.06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4.674,P=0.322);“十三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1.01/10万(902/8928.02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38.439,P<0.001)。1152例患者中,以男性(851例,73.87%)、25~34岁青壮年(257例,22.31%)和家政家务及待业(364例,31.60%)为主;流动人口、初治、RR-PTB(除异烟肼耐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80%(22/250)、11.20%(28/250)、0.00%(0/250)和0.00%(0/250)上升到“十三五”的54.43%(491/902)、37.14%(335/902)、19.84%(179/902)和0.78%(7/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370、298.740、97.915、34.096,P值均<0.001)。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由2017年的60.91%(148/243)上升至2020年的98.95%(568/574),新发/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耐药应筛查率由2018年的83.93%(1410/1680)提高到2020年的94.99%(3222/3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425.043、269.670,P值均<0.001)。纳入治疗、完成治疗和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1.20%(203/250)、2.46%(5/203)和45.81%(93/203)提高到“十三五”的91.02%(821/902)、33.62%(276/821)和67.48%(554/821),治疗失败患者比例从17.73%(36/203)降低至2.68%(22/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86.809、46.636、58.572,P值均<0.001)。结论: 在“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期间,广州市RR-PTB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加强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分析
      李瑶, 方喆, 罗丹霖, 胡艳梅, 唐蜜, 唐志冈, 文新民, 张勇, 姚碧波, 王起, 易恒仲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87-69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27
      摘要 ( 212 )   HTML ( 14 )   PDF (1530KB) ( 21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探讨合并肺结核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40例。研究对象中单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57例(新冠组);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83例(新冠合并结核组),其中,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32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预后情况。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首先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肺结核,将其分为新冠组和新冠合并结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然后,将新冠合并结核组按照是否耐药、是否痰菌阳性、治疗分类进行分层分析。采用Kaplan-Meierr(KM)生存分析比较组间的生存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合并肺结核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新冠合并结核组的预后更差,CT影像学恢复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5(7.0,11.5)d,与新冠组相比 [7.0(5.0,1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85.000,P=0.049)。新冠合并结核组患者首发症状不典型,发热的患者占38.6%(32/83),低于新冠组(56.1%,3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P=0.040)。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也有较大差异,新冠组最常出现的是典型磨玻璃影(52.6%,30/57),高于新冠合并结核组的21.7%(1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2,P<0.001);新冠合并结核组的影像学表现复杂,最常见的为斑片影(91.6%,76/83)和条索影(91.6%,76/83),高于新冠组的56.1%(32/57)和28.1%(1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052和60.471,P值均<0.001)。新冠合并结核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0.7,1.6)×109/L,明显低于新冠组的1.3(0.9,2.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36.000,P=0.015);白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0(3.8,7.1)×109/L,明显低于新冠组的6.0(4.8,7.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00.000,P=0.024);中性粒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3(2.2,4.7)×109/L,明显低于新冠组的3.6(3.0,5.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65.000,P=0.049);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44.2(239.6,457.3)/μl,明显低于新冠组的567.6(437.8,618.6)/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4.000,P=0.009)。生存分析显示,痰菌阳性是影响新冠合并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住院时间及胸部影像学恢复时间延迟,合并痰菌阳性肺结核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预后更差。

      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耿俊玲, 张伊楠, 潘洪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99-70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30
      摘要 ( 284 )   HTML ( 29 )   PDF (2331KB) ( 23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498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 经LASSO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OR=1.183,95%CI:1.037~1.349)、高血红蛋白(OR=1.028,95%CI:1.011~1.045)、合并肺外结核(OR=2.159,95%CI:1.240~3.759)和国际标准化比值高(OR=5.767,95%CI:1.259~26.421)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尿酸水平高(OR=0.998,95%CI:0.996~0.999)和血小板水平高(OR=0.990,95%CI:0.986~0.995)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保护因素。将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3%和79.1%;两组校准曲线的P值分别为0.318和0.605,预测值和实际值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阈值概率分别在9%~85%和1%~93%。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净获益,可为防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个体化依据。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分析
      鲁增辉, 张会军, 岳晓通, 闫锦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707-71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34
      摘要 ( 156 )   HTML ( 8 )   PDF (1896KB) ( 26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骨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手术,通过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比较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obb 角及植骨融合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0±8.5)个月。术中无神经根、脊髓损伤发生,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手术时间(190.6±64.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42.5±114.6)ml。术后3个月的VAS 疼痛视觉评分[(2.2±0.7)分]、ESR[(11.9±6.6)mm/1h]及CRP[(7.9±5.5)mg/L]均较术前[(5.5±1.9)分、(49.3±18.1)mm/1h、(34.1±16.7)m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54、11.683和9.826, P值均<0.001)。椎体间植骨术后均获得融合。末次随访时Cobb 角为(9.6±3.3)°,与术前[(18.5±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7,P<0.001)。末次随访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级2例,E级29例。结论: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术对于手术指征合适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案,手术效果确切。

      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徐文辉, 张艳秋, 石洁, 孙定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713-72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46
      摘要 ( 246 )   HTML ( 25 )   PDF (821KB) ( 24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但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存在不足,亟需寻找新的易获取的快速诊断结核病的生物标志物,以探索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新方法。本综述介绍了来源于血液、尿液、唾液及其他样本的结核病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结核病诊断方法提供线索。

      病例报告
      个性化定制3D打印微孔钛假体治疗掌指关节结核一例
      白平, 刘思源, 李翔, 陈林, 周奕, 饶涛, 赵衡, 窦吉辰, 王一州, 寸新华, 李宗巧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722-72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55
      摘要 ( 119 )   HTML ( 8 )   PDF (3151KB) ( 1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足踝部结核性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周伟东, 王淼, 王宝千, 李同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728-73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65
      摘要 ( 156 )   HTML ( 8 )   PDF (2907KB) ( 17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