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10
    • 目录
      第46卷第5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0-0. 
      摘要 ( 129 )   PDF (720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规范·共识
      肺结核患者营养管理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护理专业分会,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495-50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71
      摘要 ( 472 )   HTML ( 43 )   PDF (1673KB) ( 6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若未及时纠正,易出现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药物性肝损伤、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等,从而增加抗结核治疗失败的风险。营养管理是治疗肺结核非常重要的辅助方法之一,但仍存在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评估标准不明确和管理流程不健全等相关问题,因此,规范结核病营养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防痨协会护理专业分会、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联合组织专家,针对住院成人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管理护理问题,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结核病领域专家的工作经验,共同拟定《肺结核患者营养管理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实施营养管理提供指导依据,规范我国住院成人肺结核患者营养管理护理实践。

      专题笔谈
      肺结核患者全疗程按人头打包付费模式与付费标准构建研究简介
      张婧怡, 代珊珊, 张礼亮, 田佳帅, 蔡心雨, 高广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02-50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57
      摘要 ( 276 )   HTML ( 19 )   PDF (1346KB) ( 31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的流行会带来负外部效应,而医疗保险(简称“医保”)支付方式可以促进医院主动控制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由此,作者结合结核病防治特点,基于国内外经验,构建符合肺结核防治特征的全疗程按人头打包付费模式,按疾病类型进行全疗程打包,依据临床路径及历史数据测算服务包、支付标准和年度预付基金总额,以此调动各级定点医院的积极性。通过对宜昌市进行支付标准测算结果显示,该模式适合于肺结核疾病本身,有利于控制不合理医保支出,提高基金效能,通过发挥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调节医院诊疗行为,进而形成以人为本的全疗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肺结核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论著
      2018—2020年结核病定点医院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燕飞, 李涛, 夏愔愔, 祝贺, 赵雁林, 陈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09-51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76
      摘要 ( 257 )   HTML ( 33 )   PDF (956KB) ( 2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全国东、中、西部各选取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0年所有入选医院出院时第一诊断为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年龄≥15岁的2940例患者(共计入院3211例次)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地域、参保情况等)、临床特征(就诊医院性质及级别、入院时间和途径、转科情况、手术情况、结核病类型、出院时间、住院天数等)和住院费用(包括总费用和各单项费用等),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8—2020年,3211例次的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为9408.16(5768.50,15540.58)元,以神经系统结核费用(12865.89元)和药品费占比[27.96%(4317.48/15438.94)]为最高,化验费占比次之[18.40%(2841.42/15438.94)]。在药品费用构成中,其他药物的费用占比最高[49.33%(2129.80/4317.48)],其次是二线抗结核药物和一线抗结核药物次均费用[分别为22.80%(984.75/4317.48)和18.52%(799.41/4317.48)]。住院时间为17(9,28)d。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次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β'=0.644,P<0.001)、年龄(β'=0.076,P<0.001)、男性(β'=0.033,P=0.008)、居住在西部地区(β'=0.172,P<0.001)、参保(β'=0.045,P=0.002)、综合医院诊治(β'=0.170,P<0.001)、转科治疗(β'=0.103,P<0.001)、手术治疗(β'=0.208,P<0.001)、结核性胸膜炎(β'=0.047,P<0.001)和骨关节结核(β'=0.067,P<0.001)均呈正相关,与2018年出院(β'=-0.039,P=0.004)、已婚(β'=-0.045,P=0.005)、三级医院诊治(β'=-0.047,P=0.015)、新入院(β'=-0.044,P=0.004)和淋巴结结核(β'=-0.068,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相对于地方居民收入,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仍较高,加剧了患病个体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可在合理控制住院天数、优化费用内部结构、加大医疗保障范围、专科治疗、规范医院诊疗行为等方面制定降低肺外结核患者住院费用的措施。

      2017—2021年云南省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蕊, 李玲, 陈金瓯, 许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19-52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06
      摘要 ( 276 )   HTML ( 39 )   PDF (849KB) ( 20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云南省利福平敏感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简称“共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改善共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获取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省登记的共病患者病案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结核病诊断信息、抗结核治疗信息和抗结核治疗结局判定信息等,最终纳入3984例。分析共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并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共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3984例共病患者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89.36%(3560/3984),不良治疗结局发生率为10.64%(424/3984),死亡占4.27%(170/3984),治疗过程中丢失占2.46%(98/3984),失败占2.31%(92/3984),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占1.61%(64/3984)。44.22%(179/424)的不良结局发生在治疗的前2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65岁者出现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较<35岁者高(HR=2.612,95%CI:1.483~4.601),复治患者出现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是初治患者的1.405倍(95%CI:1.072~1.843),病原学阳性者出现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是阴性或未查患者的1.473倍(95%CI:1.183~1.834)。结论: 云南省共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应重视共病患者,尤其是≥65岁老年人、复治、病原学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监测及健康管理,及时给予干预。

      耐药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叶新春, 刘赛朵, 程芳, 蒋贤高, 宁洪叶, 吴正兴, 周月影, 邱超超, 潘宁, 施伎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25-53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02
      摘要 ( 280 )   HTML ( 37 )   PDF (845KB) ( 2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耐药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4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单耐利福平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306名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卡介苗接种史、疾病史,以及与指示病例的接触情况等信息;并进行HIV抗体筛查、胸部CT扫描、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等。调查研究对象LTBI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LTBI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6%(57/30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0岁、女性、体力劳动者、指示病例为复治患者,以及指示病例有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6.501(1.371~30.827)、2.961(1.472~5.956)、2.716(1.368~5.391)、3.100(1.278~7.521)、3.065(1.336~7.031)];而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保护因素[OR(95%CI)=0.308(0.156~0.607)]。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较高,高龄、女性、体力劳动者、低收入,以及与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具有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发生LTBI的高危人群。

      2016—2022年安徽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包训迪, 梁锁, 李军, 叶倩, 吴丹丹, 王舒, 李跃, 丁运生, 刘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31-53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29
      摘要 ( 274 )   HTML ( 32 )   PDF (862KB) ( 18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6—2022年安徽省4个国家级结核病耐药监测点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变化趋势,从而掌握安徽省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防控效果。方法: 连续纳入2016—2022年4个耐药监测点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3073例,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收集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培阳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共获得结核分枝杆菌2336株,采用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开展6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336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有1893株(81.04%)对6种抗结核药物全部敏感,443株对至少1种或更多抗结核药物耐药,耐药率为18.96%(443/2336),其中初治为16.80%(348/2071),复治为35.85%(95/265),耐多药菌株98株(4.20%)。在6种抗结核药物中,抗结核药物单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INH(10.55%,236/2336)、Sm(8.18%,183/2336)、Ofx(6.53%,146/2336)、RFP(5.95%,133/2336)、EMB(2.37%,53/2336)、Km(1.97%,44/2336)。2016—2022年,抗结核药物Ofx、INH、EMB和Km耐药率[2016年分别为10.49%(30/286)、12.24%(35/286)、1.75%(5/286)、2.45%(7/286),2022年分别为3.89%(18/463)、9.29%(43/463)、0.86%(4/463)、1.08%(5/463)]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值分别为16.964、15.989、15.798、26.075,P值均<0.05),初治患者的耐药率和多耐药率[2016年分别为22.76%(56/246)、6.50%(16/246),2022年分别为14.15%(60/424)、1.89%(8/424)]也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值分别为14.445、16.688,P值均<0.05);在不同年龄段中,40~59岁年龄段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耐药率(22.74%,146/642)最高。结论: 安徽省结核病的耐药形势依然严峻,复治患者、40~59岁人群和城镇地区患者结核病耐药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基于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脂蛋白Rv1411c对结核分枝杆菌脂质代谢的影响
      孙玉亭, 全舒婷, 孙柏旭, 田雪, 綦辉, 焦伟伟, 申阿东, 孙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38-54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27
      摘要 ( 214 )   HTML ( 12 )   PDF (3683KB) ( 36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非靶向脂质组学探索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脂蛋白Rv1411c在该菌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敲除编码脂蛋白Rv1411c基因的MTB(ΔRv1411c)菌株,测定ΔRv1411c与MTB标准株H37Rv的吸光度值(A600值)并绘制两者生长曲线。提取ΔRv1411c与H37Rv菌液上清脂质成分,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及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平台对菌株的差异脂质进行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等方法分析两者的差异脂质代谢产物及差异脂质分子的富集通路。结果: 通过色谱分离及质谱分析,从ΔRv1411c与H37Rv菌株中成功鉴定出归属于28种脂质亚类的460个不同的脂质分子,再通过PLS-DA模型分析获得其中归属于17种脂质亚类的158个差异脂质分子[变量权重值(VIP)>1]。以变异倍数(FC)>1.5或<0.67且P<0.05为筛选标准,共筛选出36个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分子,其中有12个脂质分子上调,24个脂质分子下调。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脂质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以下8种通路,即:甘油磷脂代谢、亚麻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的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其中又以甘油磷脂的代谢通路最为重要,其次为甘油脂代谢及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 脂蛋白Rv1411c可显著影响MTB的脂质代谢,可能参与MTB脂质代谢的调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浓度的研究
      葛菲, 朱慧, 程凯, 陆宇, 徐建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49-55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59
      摘要 ( 306 )   HTML ( 13 )   PDF (2522KB) ( 19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同时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浆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肼和肼的浓度的方法。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04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服用异烟肼的剂量为1次/d,每次300~500mg,于服药后2h采集静脉血)的血浆样本作为研究样本。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异烟肼-D4为内标,以对甲基苯甲醛作为衍生化试剂,对待测物进行衍生化处理,采用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HILIC-Z色谱柱(100mm×2.1mm,2.7μm)分离,二元洗脱系统(A相为含0.1%甲酸和5mmol甲酸铵的水溶液;B相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4ml/min;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运行时间为8min。结果: 本测定方法不受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干扰,异烟肼、乙酰肼、肼分别在50~6000、25~3000、1~12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均>0.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5%;准确度绝对值<15%;提取回收率均>85%;基质效应在85%~115%;稳定性良好。应用该方法检测104例肺结核患者的异烟肼、乙酰肼及肼的浓度,分别为(2402.33±1248.57)ng/ml、(1902.51±596.82)ng/ml、(26.50±17.13)ng/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专属性强、敏感度高,可应用于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肼和肼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应用低温等离子技术灭活体外结核分枝杆菌效果的初步研究
      薛莲, 剧猛, 黄毅, 赵国连, 张语豪, 王思翰, 雷颖, 党丽云, 左蕾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57-56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14
      摘要 ( 221 )   HTML ( 13 )   PDF (1308KB) ( 1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体外实验中对不同类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旨在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将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extensive 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XDR-MTB)、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菌液接种在培养基上,于培养3周内配置成0.5麦氏浓度的菌悬液,再倍比稀释为试验用菌悬液,分别取2.0ml菌悬液样品置于无菌试管中;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系统PLACOAG(止血、凝固)模式对菌悬液行0、3、6、9、12、15s处理,随后放入培养箱,21d后分别计算各组不同作用时间存活的菌落数、杀菌对数值及杀菌率。结果: (1)H37Rv菌株(F=20.313,P=0.003)、XDR-MTB菌株(F=13.956,P=0.006)及MDR-MTB菌株(F=20.355,P=0.006)不同作用时间杀菌对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菌株在作用9s时杀菌对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603,P=0.004),XDR-MTB菌株最低(0.50±0.00),H37Rv菌株居中(1.14±0.12),MDR-MTB菌株最高(1.23±0.00);3种菌株均于作用15s时杀菌对数值达到最大值,MDR-MTB菌株为1.71±0.00,H37Rv菌株为1.83±0.00,XDR-MTB菌株为1.35±0.21。(2)H37Rv菌株(F=10.458,P=0.012)、XDR-MTB菌株(F=10.945,P=0.011)及MDR-MTB菌株(F=9.424,P=0.015)不同作用时间杀菌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菌株在作用9s时杀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890,P<0.001),XDR-MTB菌株最低[(68.25±0.00)%],H37Rv菌株居中[(92.59±2.10)%],MDR-MTB菌株最高[(94.12±0.00)%];3种菌株均于作用15s时杀菌率达到最大值,MDR-MTB菌株为(100.00±0.00)%,H37Rv菌株为(99.26±1.05)%,XDR-MTB菌株为(96.35±5.16)%。结论: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对3种结核分枝杆菌均具有快速且明显的杀灭效果,但灭菌效果有所不同,需要制定个体化策略。

      全髋关节型占位器与压力模型占位器治疗中晚期髋关节结核效果的对比研究
      宋宏阁, 刘维高, 陈莉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62-56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56
      摘要 ( 210 )   HTML ( 8 )   PDF (1103KB) ( 16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全髋关节型占位器(骨水泥、股骨柄、陶瓷关节头等组成的复合体假体)和常规压力模型占位器一期旷置治疗中晚期髋关节结核术后5年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52例中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2~5年内因其他原因/因病去世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共5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全髋关节型组22例,采用全髋关节型占位器进行治疗;压力模型组28例,采用常规压力模型占位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24、36、48、60个月Harris关节评分,负重20kg步行试验完成率,术后疼痛、占位器脱位和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由于压力模型组在6~24个月时间段脱位及断裂发生率较高,不再比较两组36~60个月各时间段Harris关节评分及负重20kg步行试验完成率。全髋关节型组术后1、3、6、12、24个月Harris关节评分[(76.45±5.23)(86.55±3.78)(89.32±3.15)(92.05±2.72)(94.09±1.90)分]均明显高于压力模型组[(61.00±6.13)(71.93±5.38)(76.82±11.41)(81.75±15.00)(78.93±15.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27、10.809、4.978、3.558、5.047,P值均为<0.001);术后1、3、6、12、24个月全髋关节型组负重20kg步行试验完成率[27.3%(6/22)、81.8%(18/22)、100.0%(22/22)、100.0%(22/22)、100.0%(22/22)]均明显优于压力模型组[0.0%(0/28)、7.1%(2/28)、17.9%(5/28)、21.4%(6/28)、17.9%(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6、28.626、33.466、30.867、33.466,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0.001、<0.001);全髋关节型组占位器脱位率[0.0%(0/22)]及断裂发生率[0.0%(0/22)]均明显低于压力模型组[7.1%(2/28)和21.4%(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351、11.928,P值均为<0.001)。结论: 全髋关节型占位器的使用能够加快髋关节结核一期旷置术后患者的恢复进程,减少旷置假体脱位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中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术后旷置假体长期存在的生活质量。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结核”主题高被引文献特征分析
      郭萌, 吴文, 李敬文, 范永德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67-57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75
      摘要 ( 293 )   HTML ( 23 )   PDF (3076KB) ( 9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国内“结核”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对“万方数据库”中以“结核”为主题的高被引文献(被引频次≥30次)的发表时间、期刊来源、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结核”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106和100篇。《中国防痨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临床肺科杂志》是“结核”领域高被引文献的主要刊载期刊,分别为127、34、25篇。研究者主要关注结核病诊断、危险因素、抗药性、糖尿病、利福平、脊柱结核、健康教育等议题,关键词词频分别为46、35、26、26、20、17、16次。结论: “结核”领域论文发表呈现繁荣景象,未来还需要持续关注结核病抗药性、糖尿病共病、脊柱结核和健康教育等热点领域;进一步与热点作者合作,创造出引领学术发展的高水平论文。

      综述
      纳米孔靶向测序在分枝杆菌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杨晨, 高卫卫, 郭羿成, 曾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78-58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49
      摘要 ( 371 )   HTML ( 38 )   PDF (860KB) ( 2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的检测方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临床亟需开发更加便捷、高效、准确的检测技术,以满足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需求。纳米孔靶向测序具有便捷高效、长读长测序等优势,给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契机。笔者就纳米孔靶向测序这一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以及在分枝杆菌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探索新技术提供参考。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段淑娟, 王伟,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84-58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79
      摘要 ( 290 )   HTML ( 12 )   PDF (2626KB) ( 21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结核病mRNA疫苗的研制策略与展望
      杨静, 肖丽娟, 方谭玮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90-59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86
      摘要 ( 310 )   HTML ( 11 )   PDF (1429KB) ( 2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对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流行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研制出有效的新型结核病疫苗。虽然目前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制,且一些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研究,但至今仍未能获得可以替代传统卡介苗(BCG)的更为有效的新型疫苗。随着mRNA疫苗研制技术的突破,其研发周期短、高效、安全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疫苗研发新方向。笔者主要就mRNA疫苗的技术原理、优势、制备技术,以及结核病mRNA疫苗的研制策略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核病mRNA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HIV/AIDS并发亚临床结核病现状研究进展
      刘美君, 李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5):  596-60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59
      摘要 ( 268 )   HTML ( 16 )   PDF (844KB) ( 1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亚临床结核病(subclinical tuberculosis,STB)在疾病谱中的重要性。笔者详细探讨了HIV/AIDS并发STB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筛检与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问题,旨在引起公共卫生和临床从业者的高度关注,鼓励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高对HIV/AIDS并发STB患者的重视,为制定降低HIV/AIDS与STB共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