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10
    上一期   
    • 目录
      第47卷第8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0-0. 
      摘要 ( 22 )   PDF (5556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规范·共识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子生物学诊断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会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61-97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25
      摘要 ( 126 )   HTML ( 12 )   PDF (1412KB) ( 25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呈现上升趋势。传统的抗酸染色涂片和分枝杆菌培养等方法存在敏感度低、耗时长、无法鉴定至具体菌种等问题,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NTM病的诊断和菌种鉴定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在NTM病分子诊断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指导性共识。为规范NTM病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NTM病的诊治能力,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分会组织我国NTM病专家、感染病学专家、微生物学专家和方法学专家组成编写组,经过系统的文献复习、多轮线上线下讨论和问卷调查,评估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就NTM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本共识。本共识针对NTM病诊断的分子靶标、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检测结果解读等核心问题,最终形成11条推荐意见。本共识系统构建了NTM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技术框架和临床应用路径,解决了技术碎片化、解读标准化不足等核心问题,为临床医生、检验科室及公共卫生部门提供了指导。

      专题笔谈
      基于舌拭子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夏辉,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76-98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24
      摘要 ( 59 )   HTML ( 5 )   PDF (1144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疑似肺结核患者早期无痰或者难以获取合格痰标本,导致基于痰标本检测的实验室手段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基于口腔拭子、血液、尿液和体液等非痰标本的检查方法已成为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研发的热点。笔者就舌拭子在结核病诊断与筛查中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相关技术优化、多场景应用试点等提供参考。

      国内外结核病患者心理支持现状分析
      孟庆琳, 王云霞, 唐艳,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81-98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49
      摘要 ( 40 )   HTML ( 6 )   PDF (1148KB) ( 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深入剖析国内外结核病患者心理支持的现状,揭示结核病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以及现有心理支持模式的成效与不足。国内外结核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成因与疾病特性、社会环境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国内依靠相关政策推动心理支持的落实,但在专业资源配置和社区参与度方面与国外仍存在差距。国外多学科协作与社区主导的支持模式强调了全面的支持服务质量对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的关键作用,为国内提供了有益借鉴。

      论著
      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工作进展分析
      王云霞, 孟庆琳, 周林,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86-99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82
      摘要 ( 43 )   HTML ( 7 )   PDF (833KB) ( 3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方法: 2024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的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发放统一的半结构化电子版调查问卷,对2023年患者发现、重点人群筛查和辖区内结核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基线数据(2022年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23年,试点县(区)共确诊并登记肺结核患者11037例,其中,病原学阳性7330例,阳性率为66.41%(7330/11037),达到试点项目终期评估65%的要求;562份病原学阴性患者个案中,符合病原性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的有427份,符合率为75.98%(427/562),尚未达到试点项目终期评估90%的要求。在重点人群筛查方面,试点县(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胸部X线摄片筛查率分别为22.38%(561911/2510827)和14.99%(110675/738182),虽然较基线时期有所上升(13.48%,377436/2800877; 12.27%,93808/764416),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患者管理和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方面,40个试点县(区)中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患者进行管理的县(区)数达到38个,所有试点县(区)均开展了面向登记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开展营养和心理支持的县(区)数量均达到30个,是基线时期(10个)的3倍。结论: “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能力、重点人群筛查方面仍需进一步推进。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特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研究
      孙闪华, 勒者拉机, 高志东, 赵瑶, 何新, 徐强, 杨茂盛, 许琰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92-99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243
      摘要 ( 42 )   HTML ( 5 )   PDF (1003KB) ( 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特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4年5—8月期间,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全部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在岗中学教职员工和在校中学生、警务工作者进行普查;对乡村居民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学生使用纸质问卷、其他人员使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12535份,有效问卷12038份,有效率为96.04%。结果: 美姑县5类特定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卫生系统人员90.97%(4712/5180)、中学教职员工89.58%(3552/3965)、警务工作者88.38%(844/955)、在校中学生71.80%(32212/44865)、乡村居民69.61%(3637/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4,P<0.001)。5条核心信息中,条目“关于预防肺结核的传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掌握情况最差;各条核心信息中,均以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知晓率偏低。不同人群参与结核病防控的意愿普遍较高,不同人群对各项态度的正向支持率均≥88.90%。结核病防治相关行为中,现在吸烟的比例分别为警务工作者42.93%(82/191)、乡村居民37.42%(391/1045)、卫生系统人员23.84%(247/1036)、中学教职员工23.33%(185/793)、在校中学生7.47%(670/8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30,P<0.001);随地吐痰的现象较为普遍,95.95%(994/1036)的卫生系统人员和94.76%(181/191)的警务工作者见到身边有人随地吐痰,中学教职员工、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见到身边有人随地吐痰的比例分别为79.32%(629/793)、78.09%(816/1045)和52.41%(4703/8973);做到正确咳嗽礼仪的比例普遍较低:乡村居民仅16.17%(169/1045),其次分别为在校中学生32.95%(2957/8973)、警务工作者40.84%(78/191)、中学教职员工50.19%(398/793)、卫生系统人员83.88%(869/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52,P<0.001)。结论: 美姑县特定人群中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所有调查对象均有较高的意愿参与结核病防治,随地吐痰和吸烟等不良习惯较为普遍,掌握正确咳嗽礼仪的比例较低,需要开展跨部门合作,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公共场所禁烟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汤玲玲, 陈丹萍, 李郁如, 江华, 黄乐, 苏丽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999-100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42
      摘要 ( 31 )   HTML ( 3 )   PDF (871KB) ( 3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30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实施家庭功能评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300例患者FAD评分总分为(136.56±10.24)分,各维度得分:沟通(20.35±2.42)分、问题解决(12.25±2.13)分、角色分工(25.47±2.50)分、行为控制(21.31±2.04)分、情感反应(14.91±2.24)分、情感介入(17.43±2.33)分、总的功能(27.62±3.11)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739,95%CI:1.331~10.510)、未婚(OR=2.362,95%CI:1.189~4.691)、PHQ-9评分≥5分(OR=2.644,95%CI:1.358~5.149)均是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功能的危险因素,而文化水平为高中/中专(OR=0.113,95%CI:0.052~0.243)、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OR=0.060,95%CI:0.023~0.153)、医保支付(OR=0.139,95%CI:0.042~0.463)、家庭月收入>5000元(OR=0.633,95%CI:0.471~0.850)、SF-36评分≥80分(OR=0.611,95%CI:0.474~0.789)均是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功能的保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年龄与文化水平[相对超危险度(RERI):95%CI为1.809~3.143,归因比(AP):95%CI为0.313~0.462,交互作用指数(S):95%CI为1.533~2.152]、年龄与家庭月收入[RERI(95%CI):0.931~1.353,AP(95%CI):0.355~0.543,S(95%CI):1.821~10.922]、年龄与PHQ-9评分[RERI(95%CI):0.053~0.268,AP(95%CI):1.058~1.762,S(95%CI):0.148~0.670]、年龄与SF-36评分[RERI(95%CI):1.063~1.804,AP(95%CI):0.152~0.721,S(95%CI):1.063~1.804]、文化水平与家庭月收入[RERI(95%CI):0.057~0.346,AP(95%CI):1.054~1.782,S(95%CI):0.160~0.765]、PHQ-9评分与SF-36评分[RERI(95%CI:0.076~0.421),AP(95%CI):1.022~1.821,S(95%CI):0.165~0.873]之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功能处于一般水平,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存在,需针对影响因素制定与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家庭功能有效改善,进而使此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

      重庆都市圈445例肺结核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范君, 汪清雅, 吴成果, 雷蓉蓉, 张娅, 张婷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07-101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13
      摘要 ( 28 )   HTML ( 6 )   PDF (859KB) ( 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重庆都市圈肺结核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该地区肺结核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及饱和原则,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重庆都市圈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心理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调查。发出问卷453份,收回453份,有效445份,有效率为98.23%。结果: 重庆都市圈肺结核患者患病后出现担心和恐惧情绪的比例分别为52.36%(233/445)、20.90%(93/445),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为13.48%(60/445)。重庆市患者得知病情后较广安市患者更容易感到担心[58.92%(142/241)和44.61%(91/204);χ2=9.074,P=0.003],广安市患者较重庆市患者更坚信积极正规治疗可以治愈[75.49%(154/204)和66.80%(161/241);χ2=4.030,P=0.045]。 愿意让家人知道自己患病情况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98.88%(440/445)],愿意让同事或同学、雇主或上级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少, 分别占15.96%(71/445)和8.31%(37/445)。广安市患者比重庆地区患者更不愿意让雇主/上级知道自己患病[4.41%(9/204)和11.62%(28/241);χ2=7.527,P=0.006]。愿意通过与家人/同事/朋友交谈来减轻负担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5.51%(247/445)]。与广安市患者相比,重庆市患者更愿意通过自己克服的方式减轻心理负担[37.76%(91/241)和28.43%(58/204);χ2=4.316,P=0.038]。得知患者病情后,家属对患者的态度最好, 82.30%(358/435)表现出更关心,而其他人群中存在少数歧视患者现象。 结论: 重庆都市圈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存在地区差异,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支持,提升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水平。

      13例重症肺结核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黄伟强, 刘旭东, 王丽丽, 陈星星, 商会会, 徐雅, 胡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14-102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83
      摘要 ( 40 )   HTML ( 3 )   PDF (1518KB) ( 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症肺结核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13例重症肺结核相关ARDS并接受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合并症、评分系统、影像学及病原学等)、治疗措施(抗结核方案、呼吸支持策略、ECMO模式、俯卧位通气、糖皮质激素等)及临床结局(生存率、ECMO治疗/呼吸机治疗/ICU住院时长、并发症等)。结果: 13例重症肺结核相关ARDS并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男性11例(84.6%),中位年龄为51岁;中位病程为40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平均评分为(25.23±7.11)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7(4,10)分;12例(92.3%)ECMO期间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6例为首次诊断肺结核,入院前未进行过抗结核治疗;mNGS/GeneXpert MTB/RIF、TB-DNA、涂片抗酸染色检测阳性者分别为10例(76.9%)、12例(92.3%)和8例(61.5%);8例(61.5%)为浸润型。ECMO实施前和期间联合俯卧位通气者分别为7例(53.8%)和6例(46.2%);10例(76.9%)转流方式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2例(15.4%)为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1例(7.7%)为VV-ECMO转VA-ECMO;6例(46.2%)发生ECMO相关并发症,5例为消化道出血;ECMO治疗时长范围为1~88d,ECMO治疗、呼吸机治疗、ICU住院时长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3(9,31)、27(16,47)、32(23,57)d。6例(46.2%)好转出院,出院28d和60d存活者分别为6例(46.2%)和4例(30.8%)。结论: 应用ECMO可以显著提高重症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的生存率,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在实施ECMO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权衡利弊。

      珠氯噻醇增效氯法齐明抗结核活性及其对MmpL5-MmpS5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也, 梁雯雯, 霍晨超, 史静华, 齐祥珑, 程凯, 陆宇, 徐建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23-103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52
      摘要 ( 25 )   HTML ( 5 )   PDF (1676KB) ( 3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核心药物——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的增效剂,探究其联合增效CFZ抗结核活性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结核分枝杆菌MmpL5-MmpS5外排泵系统的关系。方法: 选取Rv0678突变菌株Rv0678-M1(C305T)作为筛选菌株,通过微孔显色法进行CFZ增效剂的筛选;棋盘法测定珠氯噻醇与CFZ对不同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的联合效果;分子对接预测珠氯噻醇和MmpL5及MmpL5-MmpS5之间的关系;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珠氯噻醇与MmpL5蛋白的相互作用;荧光法测定珠氯噻醇对Rv0678-M1菌体内溴化乙锭积累的影响。结果: 1/8×MIC的珠氯噻醇能使Rv0678突变株对CFZ的最低抑菌浓度降至原来的1/16,逆转了Rv0678突变对CFZ产生的耐药性。珠氯噻醇和CFZ在结核分枝杆菌不同菌株上均有协同效应(FICI=0.25~0.375),在Rv0678突变株(FICI=0.25)、MmpL5-MmpS5过表达株(FICI=0.25)的协同活性优于H37Rv株(FICI=0.3125)及mmpS5敲除株(FICI=0.375)。珠氯噻醇与MmpL5有中等亲和力(Kd=3.075×10-4mol),低于CFZ与MmpL5的亲和力(Kd=1.218×10-5mol)。结论: 珠氯噻醇显著增强CFZ的抗结核活性,可以通过抑制MmpL5-MmpS5的外排发挥联合增效作用。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技术和DNA微阵列芯片技术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研究
      樊瑞芳, 代小伟, 杨新宇, 陈双双, 陈昊, 于兰, 赵琰枫, 李传友, 王嫩寒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31-103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54
      摘要 ( 40 )   HTML ( 2 )   PDF (865KB) ( 6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技术(简称“熔解曲线法”)和DNA微阵列芯片技术(简称“基因芯片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熔解曲线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范围内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以及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保存的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 NTM)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2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对检测异常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共选取19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每种各1株;采用熔解曲线法和基因芯片法对标准菌株进行检测,符合率均为100.00%;收集到临床分离菌株180株,经熔解曲线法和基因芯片法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的菌株8株,1株MTB合并偶发分枝杆菌,NTM菌株171株。2种方法检测临床分离菌株的一致率为87.78%(158/180);检测一致的149株NTM菌株中,占比前4位的依次为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38.26%(57/149)]、龟分枝杆菌或脓肿分枝杆菌[24.83%(37/149)]、堪萨斯分枝杆菌[17.45%(26/149)]、偶发分枝杆菌[12.75%(19/149)]。2种方法鉴定结果不同的菌株22株,9株为MAC;1株基因芯片法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熔解曲线法鉴定为慢生黄分枝杆菌;1株基因芯片法鉴定为土分枝杆菌,熔解曲线法鉴定为不产色分枝杆菌。10株基因芯片法有菌种鉴定结果,熔解曲线法无法判读;1株基因芯片法无法判读,熔解曲线法判读为慢生黄分枝杆菌。采用全基因组测序计算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检测出爱知戈登氏菌(ANI=99.102)、沃林斯基分枝杆菌(ANI=97.822)、慕里黑分枝杆菌(ANI=97.365)、外来分枝杆菌(ANI=97.730/97.981/96.930)、大口非鲫分枝杆菌(ANI=96.277)。结论: 熔解曲线法和基因芯片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熔解曲线法鉴定结果准确度更高。

      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早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薛玉, 郭树彬, 雷轩, 张静, 李文胜, 刘岩, 李欢, 刘志峰, 王伟, 文力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38-104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64
      摘要 ( 25 )   HTML ( 4 )   PDF (1070KB) ( 2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肺结核诊断标准分为初治重症组(107例)和初治非重症组(11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次诊断尚未开始治疗即发生重症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呼吸窘迫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率增快(OR=1.205,95%CI:1.010~1.43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增加(OR=2.247,95%CI:1.133~4.455)和发生呼吸窘迫(OR=26.899,95%CI:1.713~289.780),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增加;白蛋白水平升高(OR=0.487,95%CI:0.270~0.876)和血钠水平升高(OR=0.489,95%CI:0.257~0.928),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95,预测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8.2%。结论: 心率、呼吸窘迫、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影响因素,且五者联合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基于纵向胸部CT的影像组学深度学习预测肺结核患者疗效的研究
      阿布都热苏力·吐尔孙, 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力孜, 帕提曼·买买提, 黄陈翠, 沈玲燕, 马依迪丽·尼加提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44-105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47
      摘要 ( 21 )   HTML ( 3 )   PDF (4944KB) ( 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利用多期胸部CT扫描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肺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79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时序胸部CT影像数据,包括治疗前CT和治疗后CT。提取3386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包括基于治疗前、治疗后、结合治疗前后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基于治疗后与治疗前影像特征变化、基于治疗前后的深度学习ResNet18模型等5种预测模型。模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进行评估,并采用SHAP和Grad-CAM技术进行模型解释和可视化。结果: 结合治疗前和治疗后CT数据的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分别取得了0.845和0.770的AUC。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AUC分别达到0.883和0.858。结论: 基于纵向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肺结核疗效预测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能够为个性化治疗和资源优化提供支持。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诊断模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焦家欢, 孙长峰, 吴刚, 黄富礼, 盛云建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53-106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33
      摘要 ( 30 )   HTML ( 5 )   PDF (1183KB) ( 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MLA)构建的诊断模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3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内部实验组,按是否诊断为TPE,将患者分为结核组(106例)和非结核组(127例)。运用R 4.1.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依此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线性核(SVM-linear)、支持向量机-多项式核(SVM-polynomial)、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4种MLA开发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性能,并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另纳入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1例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101例,非结核组40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LASSO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总蛋白、ADA、单核细胞占比,以及血清中性粒细胞占比、血小板计数、发热及盗汗均是发生TPE的危险因素(惩罚系数分别为0.216、0.058、0.003、0.049、0.000、0.045、1.605),而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多核细胞占比,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与TPE出现概率更低相关(惩罚系数分别为-0.072、-0.029、-0.567)。构建的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4种MLA开发的诊断模型对TPE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8%、84.5%、86.9%、85.4%;特异度分别为99.0%、81.6%、93.8%、81.6%;AUC值分别为0.988、0.875、0.959和0.886,均高于胸腔积液ADA(分别为83.1%、77.9%、0.820)。在外部验证中,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34、0.827、0817和0.815。结论: 基于RF算法构建的TPE诊断模型具有最优质的诊断性能,可以更加简单、快速、有效地识别TPE。

      《肺结核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孔含含, 陈子娇, 曾剑锋, 吴丹, 唐琳, 温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62-106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80
      摘要 ( 24 )   HTML ( 3 )   PDF (912KB) ( 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编制《肺结核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以症状经历模型为框架,通过查阅文献、肺结核患者访谈、德尔菲法、预调查形成量表测试版后,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筛选条目,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编制的《肺结核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共17个条目,包括全身、消化道、呼吸道和精神心理4个症状群,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05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7,折半信度为0.705。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40,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1.000。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肺结核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肺结核患者症状群的评估。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组学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朱庆东, 赵春艳, 谢周华, 宋树林, 宋畅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68-107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49
      摘要 ( 42 )   HTML ( 3 )   PDF (899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影像组学模型通过融合临床特征与深度学习技术,可有效区分肺结核与肺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在肺结核鉴别诊断中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影像评估,尤其可为诊断困难、样本获取受限的肺外结核(如肠结核、淋巴结结核)提供强有力的无创诊断工具。其构建的多模态融合模型不仅在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精度,还在耐药结核病的预测及治疗反应的动态监测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在结核病诊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受限于数据集质量参差不齐、模型泛化能力有限、临床验证不足等问题,影像组学模型在结核病诊疗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文献发现,系统综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驱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组学技术在结核病(含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及治疗反应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价值,聚焦于多模态融合技术与临床落地场景的创新分析,为指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其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与发展、助力结核病精准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细胞外囊泡与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朱清玉, 刘家云, 龙铟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77-108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91
      摘要 ( 35 )   HTML ( 3 )   PDF (1425KB) ( 3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利用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诊断结核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EV是纳米级膜状结构,在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通讯中至关重要,其携带的微生物特异性抗原物质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巨大潜力。寻找EV新型生物标志物、利用高敏感核酸技术或使用纳米材料富集结核病患者体液中EV是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介绍了EV及其中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方面的诊断潜力和研究进展,阐述了EV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为跨学科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病例报告
      维奈克拉联合个体化抗结核方案成功治疗儿童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一例
      温建芸, 刘晓婷, 冯晓勤, 吴学东, 陈丽白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85-108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86
      摘要 ( 23 )   HTML ( 3 )   PDF (1118KB) ( 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多药肺结核并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韩美玲, 刘冠, 金武, 杜鹃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8):  1089-109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108
      摘要 ( 20 )   HTML ( 2 )   PDF (1377KB) ( 1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