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10
    • 目录
      第47卷第4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0-0. 
      摘要 ( 69 )   PDF (366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规范·共识
      中国结核病数字服药依从性技术应用指南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协会青年分会,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385-39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42
      摘要 ( 197 )   HTML ( 24 )   PDF (2109KB) ( 4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及时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并开展针对性治疗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数字依从性技术(digital adherence technology,DAT)利用数字工具辅助卫生服务提供者监测和促进结核病患者和预防性服药者规范服药,可提高服药依从性。本指南系统总结了我国结核病防控领域已经应用的视频督导、电子药盒、手机APP、手机短信等DAT特点和实践证据,提出了应用DAT辅助抗结核治疗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各地利用DAT完善和优化结核病服药管理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论著
      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锦浩, 胡冬梅, 徐彩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398-40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27
      摘要 ( 166 )   HTML ( 19 )   PDF (809KB) ( 22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tuberculosis health-care workers, TB-HCWs)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tuberculosis preventive treatment, TPT)工作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进一步推广TP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便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我国11个省(自治区)的综合医院、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专科医院、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机构中自愿参与的TB-HCWs进行开展TPT工作意愿、筛查方法、治疗方法的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对开展TPT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291名被调查者中,13176名(92.20%)TB-HCWs有意愿开展TPT工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大专、大学学历者开展TPT工作的意愿均高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分别为OR=1.782,95%CI: 1.196~2.626,P=0.004;OR=1.866,95%CI: 1.291~2.657,P=0.001;OR=1.841,95%CI: 1.295~2.577,P<0.001);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工作单位人员的意愿均高于疾控中心人员(分别为OR=1.542, 95%CI: 1.140~2.077,P=0.005;OR=2.745,95%CI: 1.699~4.589,P<0.001);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TB-HCWs的意愿高于非定点医疗机构(OR=1.217,95%CI: 1.043~1.423,P=0.013)。愿意开展TPT工作的前三位原因包括能够降低结核病发病率[97.24%(12813/13176)]、可以保护高危人群[81.32%(10715/13176)]和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71.33%(9398/13176)],不愿意开展的前三位原因包括担心TPT会造成获得性耐药[75.41%(138/183)]、会造成不良反应[72.68%(133/183)]和无法完全保证疗效[65.03%(119/183)]。52.25%(6885/13176)愿意开展TPT的TB-HCWs曾参与过TPT,其中,使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抗原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作为筛查方法的TB-HCWs分别占94.89%(6533/6885)、62.02%(4270/6885)和57.60%(3966/6885),采用3HR、6~9H、免疫预防、3HP和4R作为治疗方案的TB-HCWs占比分别为74.09%(5101/6885)、64.71%(4455/6885)、59.23%(4078/6885)、57.47%(3957/6885)和49.75%(3425/6885)。结论: 我国现阶段TB-HCWs开展TPT工作的意愿较高,但不同学历、不同医疗机构等级和性质人员的开展意愿仍存在差距,且参与过TPT工作的人员比例也有待提高。未来应针对性地对TB-HCWs开展培训,加快推动我国TPT工作的进程,助力结核病疫情快速下降。

      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玉红, 梅金周, 苏伟, 阮云洲, 刘玉舒, 赵雁林,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08-41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56
      摘要 ( 781 )   HTML ( 35 )   PDF (780KB) ( 2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RR-PTB)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的“耐药病案管理”中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治疗的全国年龄≥65岁的RR-PTB患者病案资料。描述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诊疗信息及治疗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结果: 2015—2021年,全国共登记≥65岁RR-PTB患者13806例,登记率为1.16/10万(13806/119133万),从2015年的0.50/10万(726/14524万)上升至2021年的1.37/10万(2743/20056万);老年RR-PTB患者占全部RR-PTB患者的比例为16.15%(13806/85494),从2015年的13.24%(726/5484)上升至2021年的19.12%(2743/14348);登记患者治疗率为80.18%(11070/13806),从2015年的58.13%(422/726)上升至2021年的90.01%(2469/2743);成功治疗率为46.37%(5133/11070),从2015年的37.20%(157/422)上升至2021年的48.85%(1206/2469),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_{趋势}$值分别为96.329、272.135、919.021、30.029,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65~69岁年龄组、女性、家务及待业、居住在东部地区、初治和利福平单耐药患者相比,70~74岁年龄组、75~79岁年龄组、≥80岁年龄组、男性、从事农/林/牧/渔、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复治、耐多药和准广泛/广泛耐药患者未成功治疗的风险均更高(OR=1.156,95%CI:1.055~1.268;OR=1.415,95%CI:1.269~1.578;OR=1.887,95%CI:1.655~2.154;OR=1.202,95%CI:1.101~1.312;OR=1.152,95%CI:1.037~1.279;OR=1.655,95%CI:1.503~1.823;OR=1.657,95%CI:1.494~1.837;OR=1.109,95%CI:1.028~1.197;OR=1.243,95%CI:1.147~1.346;OR=1.331,95%CI:1.015~1.752)。结论: 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RR-PTB患者登记率、在人群中的占比均呈上升趋势,登记患者治疗率较高,但成功治疗率较低。需要重点关注男性、年龄≥70岁、职业为农/林/牧/渔、居住在中西部地区、复治,以及分类为耐多药、准广泛/广泛耐药的患者。

      2020—2023年吉林省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雪, 白云龙, 马建军, 安源, 杨帆, 赵庆龙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16-42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30
      摘要 ( 137 )   HTML ( 14 )   PDF (929KB) ( 17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20—2023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吉林省制定利福平耐药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吉林省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登记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延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采用$χ^{2}_{趋势}$检验,发生诊治延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931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确诊延迟率和治疗延迟率分别为50.7%(979/1931)、12.7%(245/1931)和25.4%(491/1931)。2020—2023年耐药患者确诊延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_{趋势}$=12.353,P<0.001),治疗延迟率呈波动下降趋势($χ^{2}_{趋势}$=33.459,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现途径为推介(OR=0.443, 95%CI: 0.241~0.817)和复治患者(OR=0.818, 95%CI: 0.680~0.984)是发生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有并发症(OR=1.312, 95%CI: 1.080~1.721)和耐多药患者(OR=1.252, 95%CI: 1.035~1.515)是发生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现途径为转诊(OR=2.184, 95%CI: 1.568~3.042)和追踪(OR=1.946, 95%CI: 1.390~2.724)是发生确诊延迟的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检测(OR=0.140, 95%CI: 0.072~0.273)和省市级机构(OR=0.072, 95%CI: 0.049~0.107)是发生确诊延迟的保护因素。分子生物学检测(OR=0.420, 95%CI: 0.136~0.501)是发生治疗延迟的保护因素;复治患者(OR=1.259,95%CI: 1.019~1.555)和流动人口(OR=1.907, 95%CI: 1.275~2.852)是发生治疗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吉林省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延迟水平较高,为了进一步减少延迟现象,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019—2023年河南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吴璇, 张艳秋, 徐吉英, 孟丹, 孙定勇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25-43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60
      摘要 ( 166 )   HTML ( 8 )   PDF (765KB) ( 15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河南省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登记时间收集河南省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登记确诊的PTB-DM患者的病案信息,排除耐药结核病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患者,最终纳入73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累积成功治疗率;利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识别可能影响患者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7354例研究对象中抗结核成功治疗者占86.1%(6329/7354),发生不良治疗结局者占13.9%(1025/7354);采用Kaplan-Meier函数估计累计成功治疗率为80.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治疗2个月末痰检阴性(HR=0.388,95%CI:0.281~0.535)及痰检无结果(HR=0.251,95%CI:0.165~0.380)和采用6个月治疗方案(HR=0.129,95%CI:0.094~0.176)是PTB-DM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保护因素;而≥65岁(HR=1.137,95%CI:1.002~1.290)、河南省本地户籍(HR=1.517,95%CI:1.072~2.148)、病原学阳性(HR=1.277,95%CI:1.105~1.476)和就诊延迟(HR=1.137,95%CI:1.005~1.287)是PTB-DM患者发生抗结核治疗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PTB-DM患者优化早期痰菌监测、规范应用6个月短程抗结核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不良治疗结局发生风险;同时,应警惕≥65岁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患者、就诊延迟患者及河南省本地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

      2018—2022年吉林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安源, 白云龙, 赵庆龙, 马建军, 姜雪, 潘艳, 高迎, 高智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32-43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29
      摘要 ( 127 )   HTML ( 11 )   PDF (761KB) ( 15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吉林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22年吉林省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吉林省共登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640例,占全人群肺结核患者的5.67%(2640/46594),从2018年的3.45%(468/13569)上升至2022年的9.10%(573/629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302.583,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男性(79.02%,2086/2640)、45~64岁患者(61.36%,1620/2640)、病原学阳性(77.61%,2049/2640)为主。全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成功治疗率为89.37%(2119/2371),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63%(252/23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年龄组(OR=1.573,95%CI:1.009~2.452),病原学阳性(OR=1.471,95%CI:1.029~2.104),复治(OR=2.311,95%CI:1.565~3.412),流动人口(OR=4.745,95%CI:3.359~6.704)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吉林省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总体欠佳,应重点关注≥65岁老年人、病原学阳性、复治、流动人口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

      2018—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到位前漏报情况分析
      冯畏, 郑海伦, 孟炜丽, 罗萍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39-44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91
      摘要 ( 123 )   HTML ( 8 )   PDF (746KB) ( 15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到位前网络传染病报告(简称“网报”)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西城结防机构门诊2018—2023年病案信息。1233例到位前需网报患者按就诊来源分为因症就诊693例和健康体检540例。对因症就诊和健康体检患者进行到位前漏报分析,并对患者到位时影像学表现和病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33例患者中887例到位前有网报,346例无网报。因症就诊患者漏报135例,漏报率为19.48%(135/693);健康体检患者漏报211例,漏报率为39.07%(211/540)。因症就诊患者漏报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19,P<0.001)。对比因症就诊和健康体检到位时患者不同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病灶累及1~3个部位76.91%(533/693)和90.37%(488/540),空洞38.67%(268/693)和22.22%(120/540),咳嗽咳痰72.15%(500/693)和18.15%(98/540),咯血12.84%(89/693)和0.93%(5/540),其他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和盗汗等)51.08%(354/693)和9.26%(50/5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1、38.084、354.351、61.201、240.982,P值均<0.001)。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结防机构中健康体检发现患者的到位前漏报率明显高于因症就诊患者,因症就诊患者比健康体检患者的病情严重,提示需进一步完善结防机构现有督导检查方法,并增设独立体检机构的肺结核网报机制,以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

      Mce4C蛋白参与结核分枝杆菌摄取利用胆固醇的实验研究
      胡一凡, 杜博平, 吴亚东, 朱传智, 张蓝月, 贾红彦, 孙琦, 潘丽萍, 张宗德, 李自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44-45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79
      摘要 ( 81 )   HTML ( 9 )   PDF (1349KB) ( 13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ce4C蛋白是否参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摄取利用胆固醇。方法: 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胆固醇(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对MTB mce4C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菌液A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解MTB H37Rv野生株(WT)、mce4C基因敲除株(Δmce4C)和敲除回补株(Δmce4C+mce4C)的生长速率和形态差异。通过试剂盒定量测定或NBD-胆固醇荧光值测定菌体本身、培养基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变化,明确Mce4C蛋白是否参与MTB摄取利用胆固醇。通过MTB不同组分分离结合免疫印迹实验明确Mce4C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 mce4C基因表达量随苏通培养基中胆固醇浓度的升高(无胆固醇组、0.01%胆固醇组和0.1%胆固醇组)而升高,培养1周时mce4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88、1.390±0.162和3.622±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00,P=0.001)。随着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时间(20、40、60、70、80d)的延长,Δmce4C A600值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逐渐明显,至第80天时,Δmce4CA600值(0.913±0.017)明显低于WT(1.245±0.011)和Δmce4C+mce4C(1.246±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82,P<0.001;t=17.140,P<0.001)。用胆固醇苏通培养基培养3种菌株时,Δmce4C 菌体胆固醇含量相比WT和Δmce4C+mce4C降低,而其培养上清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至21d时,Δmce4C 菌体总胆固醇含量[(1.058±0.012)μg/ml]明显低于 WT [(1.347±0.087)μg/ml]和 Δmce4C+mce4C [(1.505±0.021)μg/ml],而培养上清中Δmce4C胆固醇含量[(16.371±0.753)μg/ml]明显高于WT [(7.740±0.422)μg/ml]和 Δmce4C+mce4C [(7.274±0.13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1,P=0.044;t=25.679,P=0.002;t=-14.135,P=0.005;t=-16.827,P=0.004)。在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点(4、24、48、72h),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WT和Δmce4C+mce4C,即使在感染4h最低点时,Δmce4C感染细胞裂解液中胆固醇含量[(7.749±0.017)μg/ml]也高于WT [(7.180±0.173)μg/ml]和Δmce4C+mce4C [(6.725±0.28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1;t=-7.106,P<0.001)。结论: mce4C基因的表达随培养基胆固醇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ce4C基因敲除降低了MTB在含胆固醇苏通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及MTB菌体胆固醇含量,增加了培养基中及感染细胞裂解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表明Mce4C蛋白参与了MTB从外环境中摄取利用胆固醇,其编码基因缺失可使MTB在以胆固醇作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存在明显缺陷,这可能是MTB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可能致病的重要因素。

      白细胞介素22和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结核骨质破坏的作用机制研究
      盛杰, 洪凯峰, 米尔扎提·艾沙, 唐伟, 地里下提·阿不力孜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54-45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68
      摘要 ( 102 )   HTML ( 4 )   PDF (768KB) ( 1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影响骨关节结核骨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选取2021年1—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共58例;选取相同时间段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2水平;收集骨组织样本,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38、p-p38、CatK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2)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诱导为破骨细胞模型,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破骨细胞组、破骨细胞+H37Rv组、破骨细胞+H37Rv+阴性对照组、破骨细胞+H37Rv+IL-22-shRNA组、破骨细胞+H37Rv+p38抑制剂组、破骨细胞+H37Rv+p38抑制剂+IL-22-shRNA组。通过TRAP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的活性,使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38、CatK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清中IL-22的表达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4.61(28.29,76.92)pg/ml,明显低于病例组[102.74(56.12, 132.7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40,P=0.001)。病例组p38、p-p38、CatK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49±0.043、0.856±0.062、0.506±0.0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46±0.078、0.708±0.094、0.366±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68、-3.203、-4.025,P值均<0.05)。(2)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破骨细胞+H37Rv组每光镜视野(×100)TRAP染色阳性细胞个数为51.333±12.858,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70,P<0.001);破骨细胞+H37Rv组p-p38、CatK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之相比,在IL-22-shRNA和p38抑制剂干预后明显下调。结论: 敲减IL-22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可减轻骨关节结核的骨质破坏。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环状RNA表达谱分析及诊断标识的鉴定
      王颖超, 刘唯夷, 姬秀秀, 尚雪恬, 贾红彦, 张蓝月, 孙琦, 杜博平, 朱传智, 潘丽萍,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60-47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43
      摘要 ( 152 )   HTML ( 10 )   PDF (3600KB) ( 36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揭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内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表达谱,并验证获得具有结核病诊断价值的潜在circRNAs,评估其诊断性能。方法: 通过微阵列芯片检测,获得结核病患者及健康人PBMCs内circRNAs表达谱。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筛选出结核病相关的关键模块。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及免疫浸润分析,探索关键模块中基因的功能。再通过验证集对关键模块中的部分circ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验证芯片结果,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估候选circRNAs的诊断效能,同时对候选circRNAs与临床特征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WGCNA分析,共确定16个模块,其中棕色模块是结核病最强相关模块。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棕色模块中基因主要富集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动物细胞线粒体自噬、铁死亡、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功能途径。基于棕色模块基因的免疫浸润分析提示,CD8+ T细胞(P<0.001)、静息记忆CD4+ T细胞(P<0.0001)、单核细胞(P<0.001)等细胞比例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棕色模块中,以P<0.05,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4或<0.25,同时至少一组平均表达量均值>10为标准,筛选组间差异基因,共得到9个结核病特异性circRNAs,其中hsa_circ_0052124在结核病患者样本中明显低表达(Z=―6.328,P<0.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95%CI:0.940~1.000,P<0.0001),敏感度为90.0%(95%CI:73.5%~97.9%),特异度为100.0%(95%CI:88.4%~100.0%),可以有效区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载脂蛋白B(r=0.715)、脂蛋白(a)(r=0.598)、血糖(r=0.575)水平与hsa_circ_0052124水平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通过对结核病患者circRNAs表达谱进行解析,确定了一个与结核病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模块,并鉴定出在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circRNA——hsa_circ_0052124。

      尿液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
      朱明智, 邵燕琴, 范大鹏, 刘立宾, 梅宾, 戴玲珊, 蔡龙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71-47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83
      摘要 ( 135 )   HTML ( 7 )   PDF (936KB) ( 18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尿液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 LAM)抗原检测对肺外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23年4月至2024年6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2例疑似肺外结核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LAM抗原检测,且对相应病灶部位样本进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外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尿液LAM抗原和Xpert检测肺外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49.3%(95%CI:36.8%~61.8%)、92.0%(95%CI:74.0%~99.0%)、0.706(95%CI:0.602~0.797)和49.3%(95%CI:36.8%~61.8%)、100.0%(95%CI:86.3%~100.0%)、0.746(95%CI:0.645~0.831)。尿液LAM抗原联合Xpert检测肺外结核的敏感度为73.1%(95%CI:60.9%~83.2%),高于尿液LAM抗原检测和Xper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72,P<0.001;χ2=17.576,P<0.001);AUC为0.826(95%CI:0.733~0.897),高于尿液LAM抗原检测和Xper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02,P<0.001;Z=4.175,P=0.037)。结论: 尿液LAM抗原检测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联合Xpert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提升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性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郝明晓, 米洁, 许宗仪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77-48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77
      摘要 ( 99 )   HTML ( 4 )   PDF (750KB) ( 1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TBM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0例TBM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协同延续性护理路径干预。分别进行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指标对比,以及干预前和干预后1、3、6、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1、3、6、12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值分别为75.24±4.02、80.36±4.45、86.74±5.62、90.61±6.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值分别为67.00±4.58、73.99±4.70、78.10±5.50、80.55±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06,P=0.000;t=5.391,P=0.000;t=6.018,P=0.000;t=6.494,P=0.000)。观察组干预后1、3、6、1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值分别为24.82±3.98、26.56±4.02、29.44±3.45、33.21±3.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02±3.32、22.01±3.69、25.17±3.51、26.38±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9,P=0.004;t=4.567,P=0.000;t=4.752,P=0.000;t=7.311,P=0.000)。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15/30);而死亡率和复发率[分别为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4/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15;χ2=4.286,P=0.038;χ2=5.455,P=0.020)。结论: 常规护理协同延续性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B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其自我效能,改善预后,避免残疾及复发情况发生。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结核病中医药基础研究全球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尚希钰, 张慧芳, 曹玉清, 熊一白, 纪鑫毓, 田雅欣, 李佳佳, 王倪, 马艳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82-49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67
      摘要 ( 184 )   HTML ( 9 )   PDF (14135KB) ( 37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核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全球研究现状与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4个数据库收录的与中医药防治结核病基础研究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及机构分布、关键词、中药使用频率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40篇,涉及190家机构的546位作者,其中中文文献102篇(72.86%),英文文献38篇(27.14%)。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61年,自1993年起,论文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在文献期刊分布方面,发表中文文献最多的期刊为《中国防痨杂志》(6.86%,7/102),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0.53%,4/38)。作者合作网络方面,中文文献形成了以“王莉新、王易”和以“潘建华、石国民、向延根、喻容”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英文文献形成了以“Jiang Xin、Sun Jinxia、Zheng Yuejuan”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机构合作网络形成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长治医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合作机构。中英文关键词聚类共形成了16个聚类,提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抗菌作用、免疫调节等。夏枯草、猫爪草、百部、大黄、大蒜是关注度最高的单味中药,黄芩苷、猫爪草提取物、大蒜素、姜黄素是关注度最高的中药成分或中药提取物,白及-百部是中药复方中关联最强的药对。结论: 结核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近年来引起国内外较多关注,中医药抗菌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未来应深入开展多部门跨领域之间的合作,为阐明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作用机制与诊疗规律提供依据。

      综述
      结核后肺曲霉病的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秦丽莉, 杨澄清, 麦洪珍, 徐齐峰, 薛新颖, 路希维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498-50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27
      摘要 ( 126 )   HTML ( 5 )   PDF (785KB) ( 4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仍是全球最大的传染病杀手,与此同时,结核后肺疾病(post-tuberculosis lung disease,PTLD)对患者躯体、心理、经济等各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得到重视。结核后慢性肺曲霉病(PTLD-CPA)是指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或停止治疗后继发的慢性肺曲霉感染。由于CPA与肺结核在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可见,开展曲霉菌感染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具有必要性。本文对PTLD-CPA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及筛查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旨在探讨PTLD-CPA的防控要点,尝试建立结核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支气管镜下诊疗进展
      罗莉, 罗林紫, 尹曲华, 周磊, 卢志斌, 丁衍, 肖阳宝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505-51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38
      摘要 ( 101 )   HTML ( 2 )   PDF (3061KB) ( 22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 TBTB)缺乏临床特异表现,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才能确诊,容易误诊和漏诊。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和支气管介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淋巴结瘘型TBTB的检出率、治愈率明显提高。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支气管镜下局部药物灌注、冷冻、热消融、球囊扩张等治疗技术日渐丰富,针对淋巴结瘘型TBTB不同支气管镜下表现选择适当的综合介入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TBTB的有效辅助手段。笔者通过总结淋巴结瘘型TBTB支气管镜下表现的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以及近年来支气管镜下疗法的研究进展,对淋巴结瘘型TBTB的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淋巴结瘘型TBTB的镜下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的个体化方案。

      钙结合蛋白S100A12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在重症肺结核患者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宋云林, 布祖克拉·阿布都艾尼, 王桂荣, 张继园, 鲁晓擘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513-51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45
      摘要 ( 116 )   HTML ( 5 )   PDF (788KB) ( 1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由于重症肺结核在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面临巨大挑战。此外,重症肺结核的治疗也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因素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重症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宿主与结核分枝杆菌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报道,钙结合蛋白S100A12(简称“S100A12”)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重症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S100A12驱动NETs形成,是NETs生理病理效应相关的关键蛋白。S100A12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及其相互作用,参与重症肺结核患者肺功能损伤机制,然而,当前针对S100A12与NETs在重症肺结核调控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鉴于此,笔者旨在综述S100A12与NETs在重症肺结核患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重症肺结核治疗策略的探索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创新性思路。

      肺结核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治疗策略
      李敏, 姚宇珊, 乔海霞, 雷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520-52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47
      摘要 ( 118 )   HTML ( 5 )   PDF (779KB) ( 3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结核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肺轴的联系介导肺结核的免疫进程,而肺结核的感染也会引起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衡。笔者总结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联、肠道菌群在肺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疗法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肺结核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病例报告
      康替唑胺替代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一例
      黄伟强, 袁楚楚, 陈星星, 商会会, 徐雅, 胡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527-53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85
      摘要 ( 131 )   HTML ( 16 )   PDF (2393KB) ( 1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患者护理一例
      邱伟霞, 陈丽莉, 徐约丹, 潘宁, 邱霞霞, 郑泓, 金沈洁, 李会娟, 蒋贤高
      中国防痨杂志. 2025, 47(4):  531-53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533
      摘要 ( 67 )   HTML ( 13 )   PDF (2150KB) ( 15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