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10
    • 目录
      第46卷第3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0-0. 
      摘要 ( 50 )   PDF (5526KB) ( 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结核影像领域的发展和运用
      李多,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53-25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13
      摘要 ( 126 )   HTML ( 26 )   PDF (1127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第2版)》解读
      裴少君, 欧喜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60-26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50
      摘要 ( 200 )   HTML ( 34 )   PDF (1050KB) ( 20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药结核病是2035年实现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的巨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倡导采用快速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进行耐药结核病早期诊断,而覆盖全面可靠的耐药检测靶标是提高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可靠性的关键。WHO于2023年11月发布《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第2版)》,目的是基于更广泛的全球数据汇总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为开发与完善基于测序或其他方法的新型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支持。本文对第2版目录相较于第1版目录在分析流程与耐药突变等内容的更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未来目录完善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专题笔谈
      关于完善我国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筛查政策的思考
      竺丽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67-27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36
      摘要 ( 122 )   HTML ( 22 )   PDF (1015KB) ( 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不仅增加结核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结核病患者治疗的失败、复发和死亡风险。基于现有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大规模开展结核病筛查总体收益不高,在高负担地区或存在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筛查或许是一个更佳的选择,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本文中,笔者指出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结核病筛查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论著
      基于CT图像的肺结核病灶治愈状态判定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
      秦李祎, 吕平欣, 郭琳, 钱令军, 肖谦, 杨阳, 尚园园, 贾俊楠, 初乃惠, 刘远明, 李卫民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72-27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57
      摘要 ( 107 )   HTML ( 13 )   PDF (1313KB) ( 7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一家医院前瞻性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在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纳入CT资料作为独立验证集。通过迁移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采用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架构实现病灶自动分割及活动性判定。基于三维病灶标签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计算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与独立验证集比较,评估模型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判定效能。结果: 回顾性队列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共收集到770份CT影像资料;332个病灶为活动性,464个病灶为非活动性。前瞻性队列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共收集到540份CT影像资料。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测试集的AUC为87.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独立验证集的AUC为79.9%,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75.0%。结论: 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在小样本量肺结核病灶活动性预测中展现出一定潜力,可以为快速、自动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构建及验证
      刘雪艳, 王芳, 李春华, 唐光孝, 郑娇凤, 王惠秋, 李玉蕊, 王佳男, 舒伟强, 吕圣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79-28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56
      摘要 ( 98 )   HTML ( 13 )   PDF (5074KB) ( 5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继发性肺结核组(934例)。按照随机分组(通过R语言的sample函数实现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完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402例,70.0%)和测试集(602例,30.0%)。所有图像采用肺野自动分割算法,获得肺野区域。进一步采用BasicNet和DenseNet算法进行三组间的分类研究。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后,在测试数据中,将最优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2例独立测试集中,DenseNet模型的性能优于BasicNet模型,两种模型的平均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1%和89.4%、79.7%和74.0%、89.4%和86.6%、86.2%和83.3%。其中,DenseNet模型的诊断性能优于低年资医生(准确率分别为90.7%和89.1%,Kappa=0.677),与中年资和高年资医生的诊断水平(准确率分别为90.7%、92.2%和95.3%,Kappa值分别为0.746和0.819)保持高度一致性。结论: DenseNet 模型能较准确地识别继发性肺结核,与放射科中年资医师的诊断水准相当,可以作为继发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工具。

      基于多期相CT图像的深度学习ResNet18和ResNet50模型诊断肾结核的效能比较
      易婉晴, 郑雪怡, 张状, 孙维荣, 袁小东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88-29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75
      摘要 ( 99 )   HTML ( 14 )   PDF (1130KB) ( 59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对肾结核进行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并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确诊的肾结核、肾肿瘤、肾盂肾炎、正常肾脏、肾囊肿、肾积水患者。共纳入200例患者共400个肾脏的CT图像数据。将400个肾脏CT图像分为结核组(114个)和非结核组(286个),并且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肾结核:85个;非肾结核:235个)和测试集(肾结核:29个;非肾结核:51个)。基于训练集通过ResNet18和ResNet50网络分别构建肾脏平扫期、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测试集评估所构建模型对肾结核的诊断效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F1分数。结果: 训练集中,结核组平均年龄为(41.27±11.75)岁,明显低于非结核组[(54.05±13.97)岁];测试集中,结核组平均年龄为(44.06±11.95)岁,明显低于非结核组[(56.12±10.73)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53、3.444,P值均<0.05)。训练集中,结核组男性占66.7%(40/60),女性占33.3%(20/60);非结核组男性占60.9%(78/128),女性占39.1%(50/1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924)。测试集中,结核组男性占64.3%(18/28),女性占35.7%(10/28);非结核组男性占58.7%(27/46),女性占41.3%(19/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894)。ResNet18模型肾脏各期相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F1分数均高于ResNet50模型。ResNet18模型中以皮髓质期为最佳,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0.925、93.1%、86.3%、88.7%和0.857;ResNet50模型皮髓质期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0.858、72.4%、84.3%、80.0%和0.724。结论: 基于多期相CT图像的ResNet18模型诊断肾结核的效能优于ResNet50模型,ResNet18模型中以皮髓质期诊断效能最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预测活动性耐药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潘犇, 梁长华, 韩东明, 崔俊伟, 姚阳阳,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杨鑫淼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294-30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278
      摘要 ( 92 )   HTML ( 11 )   PDF (4574KB) ( 3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模型预测肺结核耐药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耐药组88例和药物敏感组146例,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 VOI)勾画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 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利用logistics回归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随后将经过筛选的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和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CT特征相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 耐药组初治患者48例(54.55%)、复治患者40例(45.45%),树芽征检出率为69.32%(61/88)。药物敏感组初治患者131例(89.73%)、复治患者15例(10.27%),树芽征检出率为81.51%(119/146)。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史(χ2=37.796,P<0.001)和树芽征(χ2=4.595,P=0.032)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T征象分析中,2名医师对结节及卫星灶、钙化结节、实变、纤维条索、支气管扩张、树芽征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57、0.784、0.818、0.777、0.863、0.781)。应用MRMR和LASSO方法共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作为预测指标构建预测模型。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760(95%CI:0.687~0.834)和0.820(95%CI:0.704~0.93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22(95%CI:0.758~0.885)和0.845(95%CI:0.744~0.947),联合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为0.878(95%CI:0.823~0.932)和0.888(95%CI:0.788~0.987)。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性能高于临床模型,联合模型的诊断性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表现最佳。

      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研究
      姚阳阳, 梁长华, 韩东明, 崔俊伟, 潘犇, 王慧慧,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02-31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37
      摘要 ( 83 )   HTML ( 16 )   PDF (4563KB) ( 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NTM-PD)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NTM-PD患者和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TB组(75例)和NTM-PD组(5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用于构建临床模型。以CT图像中空洞性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个病灶被纳入研究,然后将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TB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5(26,66)岁,与NTM-PD组年龄[63(54,7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01);PTB组BMI (19.95±2.83)与NTM-PD组BMI (18.78±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9,P=0.015);PTB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阳性患者55例(73.33 %),NTM-PD组IGRA阳性患者16例(27.59 %),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969,P=0.004)与IGRA(OR=6.026,P<0.001)均是鉴别PTB与NTM-PD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32(95%CI:0.765~0.899)和0.800(95%CI:0.689~0.911);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74(95%CI:0.952~0.996)和0.939(95%CI:0.877~1.00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93(95%CI:0.986~1.000)和0.995(95%CI:0.985~1.000)。结论: 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是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鉴别PTB与NTM-PD。

      脑脊液特征指标辅助结核性脑膜炎快速筛查的效果评估
      汪晨媛, 王珊珊, 王赛楠, 邵戈, 曹佳颐, 熊海燕, 胡屹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11-31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19
      摘要 ( 99 )   HTML ( 10 )   PDF (2414KB) ( 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利用若干脑脊液特征指标辅助提高敏感度,实现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快速筛查和早期治疗控制。方法: 2011—2019年期间,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自贡市和贵州省贵阳市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383例疑似TBM患者中,随机筛选100例临床诊断TBM患者,并按年龄、性别1∶1配对抽取100例非TBM患者,收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乳酸盐、蛋白总量、腺苷脱氨酶、葡萄糖等生化指标,并采用超高通量液相色谱法分离患者脑脊液代谢物,通过偏正交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OPLS-DA)筛选在不同类型患者中分布具有差异的生化和代谢物指标,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决策树模型(boosted-CART),评估特征指标对于快速筛查各类型TBM患者的效果。结果:P<0.05、OPLS-DA模型变量权重值>1和代谢物组间表达量差异倍数>1为标准,利用boosted-CART模型筛选脑脊液L-谷氨酰胺和葡萄糖水平作为特征指标,其cut-off值分别为607.06mmol/L(L-谷氨酰胺)和60.03mg/dl(葡萄糖)。上述两项指标联用,可将检出很可能和可能TBM患者的敏感度从66.7%(95%CI:24.1%~94.0%)提升至83.3%(95%CI:36.5%~99.1%),AUC值从0.667(95%CI:0.444~0.889)提升至0.708(95%CI:0.494~0.923),但效果不明显(Z=0.261,P>0.05)。结论: 脑脊液L-谷氨酰胺和葡萄糖指标可提高TBM快速筛查的敏感度,利于TBM早诊早治和控制结核病传播。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结核病流行及控制现状分析
      舒薇, 郭宇荪, 李姗姗, 逄宇, 刘宇红, 梅扬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18-32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05
      摘要 ( 113 )   HTML ( 10 )   PDF (1090KB) ( 6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021年结核病(TB)的流行现状、患者发现及治疗转归等控制相关情况。方法: 选择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数据资料来源于2022年全球结核病年报。分析151个国家2021年发病和死亡负担,以及患者发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2021年151个国家总人口为36.91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6.84%。结核病发病患者为645.70万例,占全球总发病患者数的60.92%,发病率为174.94/1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阴性死亡患者数为81.62万例,占全球结核病总死亡患者的59.14%;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发病患者为26.37万例,占全球患者总例数的58.59%。TB/HIV患者为61.17万例,占全球87.01%;死亡患者为16.51万例,占全球88.32%。结核病发病和死亡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国家,且有8个国家为结核病、MDR/RR-TB、TB/HIV三项高负担国家。15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结核病患者发现率仅为56.00%,明显低于我国75.04%的发现率水平,也低于全球60.70%的平均水平。报告的肺结核患者经实验室诊断的比例为63.00%,与全球平均水平(63.47%)接近。151个国家中,仅有68个国家新发和复发患者治疗成功率≥85%;仅有19个国家复治结核病治疗成功率≥85%。结论: 依托“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建立不同疫情国家结核病防控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强化国家间传染病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现代化国境检验检疫机制,不断降低各国结核病的流行。

      我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基线调查分析
      王云霞, 孟庆琳, 刘二勇, 周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25-33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59
      摘要 ( 91 )   HTML ( 16 )   PDF (812KB) ( 8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实施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基本情况,为后续实施效果的评估及相关措施的推广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23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的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发放统一的半结构化电子版调查问卷,了解并分析项目开始前一年(即2022年)试点县(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结核病患者人文关怀和重点人群筛查等措施的开展情况。结果: 40个试点县(区)定点医疗机构以综合医院为主[23家(57.50%)],其次是专科医院[8家(20.00%]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家(15.00%)]。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1017名,每家配备专业人员范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64名[19.5(12.5,34.0)名],以门诊和住院医生、护理人员为主[分别为326名(32.05%)和225名(22.12%)],其次为影像科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分别为187名(18.39%)和134名(13.18%)]。共报告结核病患者10123例,包括9980例(98.59%)肺结核[包括病原学阳性患者6326例(63.39%)]和143例(1.41%)肺外结核,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总符合率为85.69%(629/734),但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符合率仅有17.86%(5/28)。40个试点县(区)均开展了抗酸杆菌涂片显微镜检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开展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和抗结核药物耐药筛查的县(区)分别有39个(97.50%)、37个(92.50%)和32个(80.00%),但开展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仅分别有16个(40.00%)和19个(47.50%);开展X线摄影检查、CT检查、人工智能诊断阅片和远程会诊等技术的分别有39个(97.50%)、31个(77.50%)、14个(35.00%)和23个(57.50%)。17个(42.50%)县(区)应用了信息化手段管理患者,15个(37.50%)县(区)提供了交通或营养补助,但开展营养评估和支持治疗、心理支持的均不足30%;36个(90.00%)县(区)将结核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分别有26个(65.00%)县(区)将耐药结核病纳入大病保障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纳入报销范围。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胸部影像学总体筛查率均较高[分别为96.06%(17105/17807)和92.81%(46884/50515)],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筛查率均较低[分别为13.48%(377436/2800877)和12.27%(93808/764416)]。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开展率不高[60.00%(24/40)~80.00%(32/40)],托养机构和福利机构开展率偏低[分别为20.69%(6/29)和25.00%(8/32)]。结论: 各试点县(区)试点前均已具备结核病诊断所需的基本硬件条件,但尚需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规范诊断、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患者人文关怀措施和医疗保障政策的落实,以及重点人群的筛查方面进一步提升。

      2011—2020年四川省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李婷, 刘双, 王丹霞, 逯嘉, 程钎钎, 陈闯, 何金戈, 张灵麟, 夏勇, 李京, 张书, 高文凤, 夏岚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33-33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97
      摘要 ( 86 )   HTML ( 9 )   PDF (784KB) ( 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2011—2020年四川省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为制定新时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四川省2011—2020年(“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和肺结核患者劳动人口比例,结合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规划自评调查表等获取经费资料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采用卫生经济学中常用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等3种分析方法估算10年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用和社会效益,并对比分析“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估算结果。结果: 2011—2020年,四川省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76032.60万元,成功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160167例,避免了696899名健康人受到传染,挽救了1155277个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社会节约医疗费用6.05亿元,挽回社会经济损失约370.32亿元。每投入1091.01元即可避免1名健康人被传染,每投入658.13元即可挽回1个DALY,每投入1元即可产生49.50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带来的总社会效益(209.22亿元)较“十二五”期间(167.14亿元)增长了25.18%[(209.22-167.14)/167.14],但政府每投入1元的结核病防治经费产生的社会效益(47.56元)较“十二五”期间(52.17元)减少了4.61元。结论: 2011—2020年间各级政府和国际项目对四川省结核病防控工作投入的经费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效用和效益。建议在保持目前经费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尤其对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力度,以期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

      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利福平耐药特征分析
      李江红, 雷彩英, 颜淑萍, 刘晓岚, 杨琪, 王热勤, 刘芳, 杨枢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40-34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66
      摘要 ( 97 )   HTML ( 12 )   PDF (1864KB) ( 6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甘肃省天水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利福平耐药特征,为优化耐药结核病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耐药筛查和耐药结核病诊断信息等资料,分析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耐药诊断时间等。结果: 2015—2022年,天水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458例,除外结核性胸膜炎的肺结核患者为7895例,病原学阳性率为28.32%(2236/7895),且从2015年的11.33%(177/1562)上升至2022年的61.30%(236/385),呈明显上升趋势(χ 2=1014.480,P=0.000);天水市应耐药筛查肺结核患者2360例,实际耐药筛查率为85.00%(2006/2360),从2015年的54.80%(97/177)上升至2022年的93.39%(240/257),呈明显上升趋势(χ 2=397.292,P=0.000);天水市耐药检出率为98.90%(1984/2006),利福平耐药检出率为15.73%(312/1984),从2015年的10.42%(10/96)上升至2017年的28.57%(62/217),再下降至2022年的11.34%(27/238),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χ 2=27.248,P=0.000)。312例利福平耐药患者中,男性[198例(63.46%)]多于女性[114例(36.54%)];年龄相对集中在20~29岁[85例(27.24%)]和40~49岁[66例(21.15%)],且老年患者(60~83岁)比例从2016年的9.52%(2/21)上升至2022年的25.93%(7/27),呈明显上升趋势(χ 2=4.801,P=0.028);职业以农民为主[213例(68.27%)];痰涂片结果以涂阳患者居多[215例(68.91%)],但痰涂片阳性率从2015年的100.00%(10/10)下降至2022年的59.26%(16/27),呈下降趋势(χ 2=17.664,P=0.000)。耐药谱前3位依次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26.92%(84/312)]、利福平[26.28%(82/312)]和利福平+异烟肼[23.40%(73/312)]。耐药患者诊断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从2016年的145(91,196)d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21(12,39)d。结论: 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和耐药筛查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福平耐药检出率波动较大,耐药诊断时间明显缩短,建议加大老年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筛查力度,以减少耐药肺结核的传播。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尤恩情, 李娟, 陈丽丽, 刘溦, 吴金菊, 曹红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49-35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08
      摘要 ( 76 )   HTML ( 6 )   PDF (3343KB) ( 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 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 线 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 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周雪, 何芳, 狄奕成, 张铮, 刘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57-361.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47
      摘要 ( 89 )   HTML ( 9 )   PDF (769KB) ( 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并发呼吸衰竭,作为观察组;110例未并发呼吸衰竭,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既往肺部疾病史、肺结核治疗分类、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复治患者比例为47.0%(4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32/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07);白细胞计数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1.50±2.63)×109/L和(0.71±0.25)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2±2.41)×109/L和(0.29±0.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782和14.347,P值均<0.001)。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1.37±7.56)g/L,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4.61±6.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肺结核[OR(95%CI)=1.262(1.151~1.968)]、血清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OR(95%CI)=2.268(1.278~3.343)]、降钙素原水平升高[OR(95%CI)=1.751(1.408~3.513)]、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OR(95%CI)=0.893(0.762~0.969)]均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复治肺结核、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均是老年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诊疗时,应针对上述因素予以警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呼吸衰竭。

      综述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珊, 聂文娟, 侯代伦,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3):  362-36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404
      摘要 ( 79 )   HTML ( 14 )   PDF (768KB) ( 4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因此影像学成为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飞速发展,基于影像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向有了新的研究尝试。因此,笔者整理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影像学诊断、预后和治疗评价中的应用,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为疾病诊断、治疗评估方式提供新思路。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