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Alert | RSS    帮助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与氯法齐明耐药的研究现状
    尚园园, 聂文娟, 黄海荣, 初乃惠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116-122.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292
    摘要717)   HTML21)    PDF(pc) (815KB)(161)    收藏

    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R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的出现对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控制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MDR-TB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9%,XDR-TB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不足50%。近年来,新型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老药新用药物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在MDR/RR-TB和XDR-TB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两种药物均通过损害分枝杆菌能量代谢来发挥作用,尽管存在交叉耐药,但在临床治疗中仍然被临床医生联合使用。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外,也应关注Bdq和Cfz的耐药情况。笔者旨在总结Bdq和Cfz耐药相关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中Bdq和Cfz耐药性的出现情况,讨论如何延缓Bdq和Cfz获得性耐药的增加和传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周伟东, 张正冬, 林梅, 李同霞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420-425.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020
    摘要694)   HTML107)    PDF(pc) (779KB)(174)    收藏

    近年来,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多有报道,治疗效果较差。笔者综述了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易感因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展进行回顾,并分析误诊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理解,促进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肺病6个月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鲍生娟, 邵玲玲, 王敬, 韩喜琴, 黄海荣, 段鸿飞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349-35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22
    摘要643)   HTML25)    PDF(pc) (774KB)(142)    收藏

    目的: 评价应用不同药物联合治疗6个月对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肺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66例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症状、既往史、抗结核治疗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药物治疗方案等。比较不同药物联合治疗6个月研究对象痰培养阴转情况,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经6个月治疗,66例研究对象中,有32例(48.5%)痰菌阴转,34例(51.5%)未阴转。单药治疗效果分析发现,使用阿奇霉素者6个月痰菌阴转率(57.4%,27/47)高于使用克拉霉素者(26.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22)。24例(36.4%,24/66)使用了亚胺培南,其中17例(70.8%,17/24)实现了6个月痰菌阴转,明显高于未使用者的痰菌阴转率(35.7%,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2,P=0.006)。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分析发现,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利奈唑胺、氯法齐明联合治疗者,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达到68.4%(13/19)。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亚胺培南治疗的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肺病患者更容易实现治疗6个月内的痰培养阴转[OR(95%CI)=0.229(0.077~0.676)]。结论: 初始治疗阶段使用至少4周注射剂(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继续治疗阶段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氯法齐明、利奈唑胺的联合治疗方案对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肺病有良好疗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耐药结核病治疗2022年更新版》解读
    付亮, 任坦坦, 张培泽, 卢水华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336-348.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23
    摘要618)   HTML55)    PDF(pc) (1104KB)(467)    收藏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耐药结核病治疗2022年更新版》。笔者介绍了更新版指南内容的要点,包括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重点是一个新的短程方案)、管理、患者关怀,以及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推荐意见,并就该指南在中国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精进臻善 惟实励新: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解读
    舒薇, 刘宇红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5): 454-45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102
    摘要595)   HTML66)    PDF(pc) (1025KB)(384)    收藏

    结核病防控工作亟待创新性的研究与发展,以加快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2022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对全球结核病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进展进行更新。笔者就报告中结核病研究领域新诊断技术、新药与新方案,以及新疫苗等研究及创新要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同行掌握结核病研究动态,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科研和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结核病疫苗研发现状及展望
    张梦娴, 王倪, 黄飞, 周丽平, 赵雁林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25-129.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267
    摘要571)   HTML59)    PDF(pc) (1115KB)(343)    收藏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在市场上使用的结核病疫苗,主要可以减少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但是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保护效果有限。为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研发和推广针对全年龄段、有效的新型结核病疫苗至关重要。鼓励研发新型结核病疫苗、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有助于激发内部活力、缩短结核病疫苗研发周期、加快疫苗上市和推广速度。作者梳理了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结核病疫苗现状、相关支持性政策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等,并对未来结核病疫苗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皮肤试验操作规范》解读
    郭同磊, 曹雪芳, 高磊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30-13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07
    摘要555)   HTML37)    PDF(pc) (1020KB)(255)    收藏

    中国防痨协会于2022年2月24日发布了《T/CHATA 020—2022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皮肤试验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并于当日起实施。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皮肤试验的适用范围和禁忌证、操作流程、常见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置原则和质量保证等内容。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充分地理解本标准的内容及更规范地应用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皮肤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笔者就该标准的起草过程和内容要点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夏辉, 王瑞白, 赵雁林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53-259.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91
    摘要502)   HTML45)    PDF(pc) (1132KB)(325)    收藏

    中国是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管理和预后完全不同,现有潜伏感染诊断技术并不能有效预测和鉴别活动性结核病的进展和发生。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农村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正念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戴振威, 张浩然, 荆舒, 肖伟军, 王浩, 黄依漫, 陈旭, 付佳琪, 吴奕锦, 高磊, 苏小游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88-19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41
    摘要422)   HTML13)    PDF(pc) (903KB)(96)    收藏

    目的: 调查农村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现况,探索T2DM合并LTBI者正念水平对抑郁的影响及焦虑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1月2—12日,选取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的469例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LTBI检测。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五条目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进行LTBI检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正念水平对抑郁的影响及焦虑的中介效应。结果: 469例研究对象中IGRA阳性者共74例,占15.78%。74例T2DM合并LTBI者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得分为5.00 (5.00,10.00),其中,女性的患者健康问卷得分[0.00(0.00,2.00)]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得分[0.50(0.00,3.00)]高于男性[分别为0.00(0.00,0.00)和0.00(0.00,0.75)];家庭年收入≤20000元者患者健康问卷得分[0.00(0.00,2.25)]高于家庭年收入>20000元者[0.00(0.00,0.00)];近12个月未饮酒者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得分[0.00(0.00,3.00)]高于近12个月饮酒者[0.00(0.00,0.00)];无高血压者患者健康问卷得分[1.00(0.00,4.00)]高于有高血压者[0.00(0.00,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789、2.509、2.572、2.133、2.018,P值均<0.10)。6例T2DM合并LTBI者中存在焦虑症状(8.10%,6/74),4例存在抑郁症状(5.40%,4/74),3例(4.10%,3/74)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以正念为自变量,抑郁为因变量,焦虑为中介变量,性别、年收入、近12个月是否饮酒、是否高血压为协变量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模型中正念对焦虑的影响[β=-0.394(95%CI:-0.778~-0.115),P=0.036)、焦虑对抑郁的影响[β=0.878(95%CI:0.446~0.97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念对抑郁的中介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346(95%CI:-0.628~-0.103),P=0.011]。结论: 农村地区中老年糖尿病合并LTBI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应引起重视,建议开展结核病预防性干预及心理正念干预等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5: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管理》解读
    樊丽超, 焦伟伟, 吴浩宇, 申阿东, 陈禹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6-12.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03
    摘要407)   HTML38)    PDF(pc) (1099KB)(367)    收藏

    2022年3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or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WHO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uberculosis. Module 5: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简称《2022年版指南》),并通过发布的实施手册为指南建议的实施提供引导。《2022年版指南》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管理加以规范,并重点更新了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启用Xpert Ultra作为初始诊断以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工具,启用整合的治疗决策路径,非重症患儿启用疗程4个月的治疗方案,在6周岁以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儿中可启用含贝达喹啉的治疗方案,在3周岁以下MDR/RR-TB患儿中可启用含德拉马尼的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可启用疗程6个月的强化治疗备选方案,启用向基层下沉的非中心化的结核病关怀模式和家庭为核心的整合的结核病关怀模式等内容。笔者现对《2022年版指南》进行介绍,并对其更新要点加以解读,旨在基于循证依据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诊疗领域同道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发新进展
    李姗姗, 王玉峰, 舒薇, 逄宇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5): 446-45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35
    摘要398)   HTML58)    PDF(pc) (1721KB)(390)    收藏

    结核病的精准防控需要快速、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自1882年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结核病诊断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病原学诊断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巨大飞跃,然而这种诊断技术的发展仍然与实现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宏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作者在梳理既往结核病诊断技术研发进展的基础上,围绕结核病防控的核心诊断需求,探究未来实验室诊断的重要发展管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四种方法联合检测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田丽丽, 陈双双, 樊瑞芳, 张洁, 王嫩寒, 陈昊, 代小伟, 任怡宣, 赵琰枫, 李传友, 丁北川, 李波, 于兰, 易俊莉, 王佩, 杨新宇, 宋卫萍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44-150.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43
    摘要395)   HTML36)    PDF(pc) (1180KB)(210)    收藏

    目的: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antibody,TB-Ab)、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初治且病原学检查阴性的肺结核患者216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组),以及同期收治的病原学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47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组)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455例(其他肺部疾病组)。均行T-SPOT.TB、TB-Ab、ESR、CRP检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四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T-SPOT.TB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组中检测阳性率为82.4%(178/216),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组阳性率[87.8%(129/14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7,P=0.166),与其他肺部疾病组阳性率28.6%(130/45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46,P=0.000)。T-SPOT.TB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4%(178/216)、71.4%(325/455)、57.8%(178/308)、89.5%(325/363)、75.0%(503/671);四种方法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1.7%(198/216)、53.4%(243/455)、48.3%(198/410)、93.1%(243/261)、65.7%(441/671)。T-SPOT.TB、TB-Ab、ESR、hs-CRP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600、0.529、0.515,联合检测的AUC为0.804。结论: T-SPOT.TB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较好,四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AUC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3:诊断——结核感染检测》解读
    辛赫男, 高磊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7): 639-64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128
    摘要389)   HTML55)    PDF(pc) (954KB)(466)    收藏

    2022年9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WHO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uberculosis: Module 3: diagnosis: tests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该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技术的综合表现进行了系统评估,并首次增加了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皮肤试验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推荐意见。笔者对该指南的编制过程及其形成的3个核心推荐意见加以解读,希望能够为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和控制工作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粪便GeneXpert MTB/RIF检测在肠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荣梅, 吕子征, 马丽萍, 李强, 宋艳华, 陈红梅, 孔忠顺, 高孟秋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39-14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81
    摘要372)   HTML32)    PDF(pc) (948KB)(161)    收藏

    目的: 评价对粪便标本进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肠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538例临床疑似肠结核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荧光涂片显微镜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同时行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肠镜及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粪便标本通过GeneXpert MTB/RIF方法诊断肠结核的效能。结果: 538例疑似肠结核患者经临床诊断标准诊断,其中189例诊断为肠结核,349例诊断为非肠结核(包括溃疡型结肠炎、肠道感染、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克罗恩病等)。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粪便标本GeneXpert MTB/RIF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95%CI:70.5%~82.9%)和51.0%(95%CI:45.6%~56.3%),粪便荧光涂片显微镜镜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3.3%(95%CI:17.6%~30.1%)和92.8%(95%CI:89.5%~95.2%);粪便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9.1%(95%CI:22.9%~36.2%)和83.7%(95%CI:79.3%~87.3%)。结论: 对粪便标本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肠结核的敏感度较高,可用于细菌学诊断证据缺乏的临床诊断患者,以提高肠结核的诊断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2021年北京市高中及以下学段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结果分析
    陶荔莹, 徐征, 赵鑫, 李艳圆, 李亚敏, 许琰, 张亚楠, 高志东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111-115.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08
    摘要371)   HTML20)    PDF(pc) (822KB)(170)    收藏

    目的: 分析2021年北京市高中及以下学段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结果,为科学规范开展新生结核病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中2021年3804所学校高中及以下学段筛查信息记录完整的467088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肺结核可疑症状及密切接触史、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以及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检查结果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467088名调查对象中,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占0.17‰(80/467088),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占0.40‰(187/467088)。69519名调查对象进行了TST,阳性率为13.45%(9353/69519)。寄宿制学校初中学段调查对象TST阳性率为11.07%(960/8673),明显低于高中学段调查对象的13.77%(8369/60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27,P<0.00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密切接触史者TST中度及以上阳性率为12.64%(23/182),明显高于无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密切接触史者的4.77%(3305/6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1,P<0.001)。9514名调查对象完成胸片检查,共有7名调查对象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有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或TST中度阳性及以上者胸片异常率为5.32%(183/3443),明显高于直接行胸片检查者的4.05%(246/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0,P=0.004)。结论: 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密切接触史者的比例均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高。筛查发现的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为高中学生,符合16~22岁为学生肺结核发病高峰的发病特征,和历年的筛查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新生结核病筛查应重点关注高中学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靶向高通量测序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的应用价值
    陈华, 陈品儒, 李艳阳, 邓政先, 许柳清, 梁锋, 胡锦兴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362-36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30
    摘要349)   HTML26)    PDF(pc) (763KB)(287)    收藏

    目的: 探讨靶向高通量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的428份标本进行研究,其中,痰标本312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16份。对上述标本进行tNGS分枝杆菌鉴定(简称“tNGS法”)和微生物培养(BACTEC MGIT 960)+DNA微阵列芯片法(简称“培养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并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tNGS法和培养法分别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102份和56份,非结核分枝杆菌150份和182份。(2)tNGS法的分枝杆菌检出率为58.88% (252/428),与培养法阳性率55.61% (238/4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6,P=0.333)。(3)以培养法为参照标准,tNGS法检测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分别为80.65%(200/248)、92.22% (166/180)、22.43%(48/214)、6.54% (14/214)、93.46% (200/214)、77.57%(166/214)和0.710。结论: tNGS法与培养法一致性良好,具备很好的时效性、敏感度、特异度,利于早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检测准广泛耐药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朱玉梅, 夏子涵, 李金莉, 何慧珊, 王峰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406-411.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18
    摘要337)   HTML16)    PDF(pc) (719KB)(157)    收藏

    目的: 评价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在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extensive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pre-XDR-PTB)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深圳市各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的培养阳性且初次被鉴定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RR-PTB)的129例患者的129份痰标本。对标本进行3种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药物[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MMCA检测,并使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参照,分析MMCA检测MDR/RR-PTB患者对FQs耐药性的效能。结果: 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参照,MMCA检测MDR/RR-PTB患者标本对Ofx耐药的敏感度为87.0%(40/46),特异度为94.0%(78/83),Kappa值为0.813;检测MDR/RR-PTB患者标本对Lfx耐药的敏感度为97.3%(36/37),特异度为90.2%(83/92),Kappa值为0.822;检测MDR/RR-PTB患者标本对Mfx耐药的敏感度为92.3%(24/26),特异度为79.6%(82/103),Kappa值为0.565。将3种FQs的表型药敏试验结果合并,任意一种耐药即判定为FQs耐药,则MMCA检测MDR/RR-PTB患者标本对FQs耐药的敏感度为85.1%(40/47),特异度为93.9%(77/82),Kappa值为0.797。对疑似耐药的52份标本进行Sanger测序,其中96.2%(50/52)的标本的测序结果与MMCA一致,3.8%(2/52)的标本在MMCA的非检测区域存在突变。结论: MMCA与FQs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可以用于检测pre-XDR-PTB。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标准解读
    王泽明, 申阿东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13-1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26
    摘要336)   HTML42)    PDF(pc) (1075KB)(231)    收藏

    2021年7月9日中国防痨协会发布《T/CHATA 015-2021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标准。笔者现就该标准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人群、筛查方法、诊断标准及抗结核预防性治疗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及结核病诊疗人员对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认识,规范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曲芸墨, 丁鑫园, 闫玫漪, 郭晓鹏, 孙义成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208-21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81
    摘要333)   HTML16)    PDF(pc) (1389KB)(173)    收藏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威胁。为了应对此挑战,开发新型抗结核疫苗和药物刻不容缓,因此,需要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功能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然而直到近年来才在结核分枝杆菌中得到发展和应用。笔者综述了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重点总结了CRISPR全基因组敲除和抑制文库筛选在结核分枝杆菌遗传及化学-遗传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加深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编辑的认识并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基础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分析
    滕人聪, 李涛, 李玉红, 杨晨露, 张灿有, 赵雁林, 张慧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367-371.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94
    摘要331)   HTML29)    PDF(pc) (708KB)(164)    收藏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登记情况,为加强老年人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日期为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年龄≥65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人群分类、现住址地区、发现方式、病原学诊断情况等。2015—202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对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登记情况和人群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全国共登记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1220494例,登记率从2015年的117.8/10万(171033/14524万)下降到2021年的81.1/10万(162565/20056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1268.25,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占所有肺结核患者比例由2015年的21.3%(171033/804164)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27.4%(162565/593743),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9195.04,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比例由2015年的33.0%(56426/171033)逐年上升至2021年的64.1%(104182/162565),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67776.63,P<0.001)。122049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女比例2.37∶1(858031/362463),少数民族占15.7%(191525例),农牧渔民占76.8%(936988例),东中西部分别占28.0%(341971例)、36.7%(448430例)、35.3%(430093例);96.9%(1182243例)属于被动发现。结论: 2015—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登记率呈下降趋势,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因此,仍需给予老年人群更多关注,尤其对男性、少数民族及中西部地区人群;同时,科学有序地开展老年人肺结核主动发现值得进一步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免疫功能状态评估部分解读
    薛勇, 吴雪琼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34-138.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21
    摘要323)   HTML34)    PDF(pc) (1049KB)(250)    收藏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结核病不只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许多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对其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十分必要,可为临床免疫干预提供依据。发表于《中国防痨杂志》2022年第1期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为结核病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辅助治疗提供了建议,并形成共识。笔者针对共识中免疫功能状态评估部分进行解读,为读者介绍在共识之外更多的免疫评价新进展,以丰富读者对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评估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1: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解读
    郭同磊, 辛赫男, 高磊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8): 723-72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199
    摘要323)   HTML58)    PDF(pc) (1382KB)(278)    收藏

    2020年2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WHO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uberculosis: module 1: prevention: tuberculosis preventive treatment(简称《2020版指南》),并发布实施手册,其中包含《2020版指南》实施的具体细节,为指南意见的实施提供指导。《2020版指南》整合了自2018年WHO发布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updated and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for programmatic management以来的最新研究证据,更新了部分推荐意见。笔者现对《2020版指南》进行介绍,对其形成的重点推荐意见加以解读,希望为我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0~10岁人群肺结核发病趋势
    刘思敏, 李巧梅, 唐佳宜, 李婷婷, 丁国武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81-18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76
    摘要319)   HTML76)    PDF(pc) (2262KB)(115)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0~10岁人群肺结核在年龄、时期和队列上的发病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搜集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4—2018年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分析年龄、时期和队列对我国0~10岁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影响。结果: 2004—2018年我国全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0~10岁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4年的74.64/10万和8.14/10万下降至2018年的59.27/10万和1.22/10万(χ趋势2=211.469,P=0.001; χ趋势2=210.018,P=0.001)。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0~10岁人群发病具有明显影响,横向年龄别肺结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由 6.12/10万降低至 1.06/10万(χ趋势2=89.765,P=0.013);发病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降低,RR值由0.97降低至0.14;出生队列越晚发病的风险越小,RR值由6.38降低至0.15。结论: 随着横向年龄、时期和队列的不断推进,0~10岁人群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不断降低,可见,肺结核疫苗的接种和预防控制工作效果显著,但仍然需要加强肺结核知识的宣传和监测力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耐药结核病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对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的影响
    王红红, 郭少晨, 周文强, 刘忠泉, 朱慧, 陆宇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65-171.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01
    摘要316)   HTML19)    PDF(pc) (1061KB)(126)    收藏

    目的: 分析应用利奈唑胺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血药浓度对发生血液系统毒性的影响,并探索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应用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1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服药后2h的血液标本。应用高效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血药浓度(峰浓度)对血液系统毒性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诊断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发生血液系统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19例研究对象中有92例(42.0%)发生了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15.5%(34/219)]、贫血[21.5%(47/219)]、血小板减少症[27.4%(60/219)]等,127例(58.0%)未发生任何相关毒性反应。发生血液系统毒性者利奈唑胺血药峰浓度为17.1(11.8,22.8)μg/ml,明显高于未发生者[14.7(10.4,18.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6,P=0.001)。未发生血液系统毒性者中的血清白蛋白<40g/L者的比例为29.1%(37/127),明显低于血清白蛋白≥40g/L者的比例[70.9%(9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8,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利奈唑胺血药峰浓度对血液系统毒性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27),血药峰浓度为20.7μg/ml时是最佳诊断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40g/L者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的风险是血清白蛋白≥40g/L者的2.622倍(OR=2.622,95%CI:1.344~5.117);利奈唑胺血药峰浓度>20.7μg/ml者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的风险是血药峰浓度≤20.7μg/ml者的6.419倍(OR=6.419,95%CI:2.874~14.337)。结论: 利奈唑胺引起的血液系统毒性发生比例高,尤其对于血清白蛋白<40g/L和利奈唑胺血药峰浓度>20.7μg/ml的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时,应警惕血液系统毒性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世界卫生组织《应对结核病及其共病合作行动框架》解读
    韩婷婷, 刘桂珍, 陈秋奇, 邓国防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25-30.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64
    摘要305)   HTML21)    PDF(pc) (1083KB)(179)    收藏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仍然是由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结核病共病和与结核病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酗酒、营养不良、吸烟、糖尿病、精神失常、矽肺和病毒性肝炎。应对结核病患者共病和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对于终止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诊疗、护理和关怀的重点应该放在患者上,而不是具体的疾病上,全球应致力于合作应对结核病及其共病问题。为此,202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应对结核病及其共病合作行动框架》,框架分为5个部分,每部分均列出了有助于推广合作防控结核病及其共病问题的主要行动。笔者就该文件制定的行动框架概要、主要共病和行动原则等进行解读,以供相关专业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基于LASSO回归的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蔡玉郭, 郑永利, 何敏, 蒲育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97-30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70
    摘要303)   HTML14)    PDF(pc) (1673KB)(80)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LASSO回归的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36例膝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36例非结核性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建模;再选择2022年2—10月就诊的72例疑似膝关节结核患者作为验证组,其中13例经病理学确诊为膝关节结核。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膝关节结核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1个潜在诊断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γ-干扰素(IFN-γ)释放水平、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体、GeneXpert MTB/RIF、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周围组织肿胀、骨质破坏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77,95%CI:0.955~0.999)、IFN-γ释放水平(OR=1.005,95%CI:1.001~1.009)、LAM抗体(OR=15.348,95%CI:6.344~37.130)、GeneXpert MTB/RIF(OR=21.073,95%CI:8.281~53.628)、骨髓水肿(OR=2.996,95%CI:1.165~7.702)、半月板损伤(OR=5.007,95%CI:1.868~13.425)、软骨损伤(OR=4.117,95%CI:1.649~10.274)、周围组织肿胀(OR=5.389,95%CI:2.059~14.102)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OR=7.570,95%CI:1.876~30.546)是膝关节结核的独立诊断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根据验证组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的AUC为0.927(95%CI:0.898~0.957);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15~0.90时,患者的净收益率大于0。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膝关节结核的风险降低;IFN-γ释放水平增加、LAM抗体阳性、GeneXpert MTB/RIF阳性,以及发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周围组织肿胀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发生膝关节结核的风险增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贵阳市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分析
    叶子, 杨娟, 郭鹏, 骆洁雅, 冯永红, 康颖倩, 黄劲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65-270.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29
    摘要302)   HTML15)    PDF(pc) (821KB)(148)    收藏

    目的: 了解贵阳市在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创新方式开展及时有效的结核病健康宣教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2年3月7日至4月7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和贵阳学院在校大学生2894名开展结核病防治相关问卷调查,实际调查2801名,获得有效问卷共2608份。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运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阳市在校大学生总知晓率为69.14%(27048/39120),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9.00%(10301/13040),延伸知识知晓率为64.21%(16747/26080)。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级和专业是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χ2分别为12.376、77.729、38.480,P值均<0.001)及延伸知识(χ2值分别为27.993、21.616、40.999,P值均<0.001)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OR=1.462,95%CI:1.242~1.721)、大学三年级(OR=1.291,95%CI:1.039~1.604)、毕业班(OR=2.697,95%CI:2.118~3.435)和医学专业(OR=1.880,95%CI:1.594~2.216)学生的知识总知晓率分别高于男性、大学一年级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在对待结核病态度和行为上,96.13%(2507/2608)的学生愿意参与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性高。结论: 贵阳市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较为积极的防治态度与行为,但仍存在不足,应针对男性、低年级、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更精准的健康教育。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周奉, 李同心, 杨松, 唐神结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311-31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47
    摘要296)   HTML29)    PDF(pc) (805KB)(172)    收藏

    疗程是结核病患者治愈的一个关键因素,药物敏感肺结核长疗程与非依从性、随访丢失有关,耐多药结核病与治疗成功率低有关。标准6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肺结核虽然高效,但也存在诸多挑战,如耐药性的增加、治疗依从性差、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或药代动力学差异等导致不理想的治疗结局。研发安全而有效的、缩短痰培养阴转时间、提高治愈率和治疗完成率、降低发病率、病亡率和复发率的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有效的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均可获益,能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等。作者对敏感肺结核的缩短疗程方案,如2H-R-Z(E)/2H-R(异烟肼,isoniazid,H;利福平,rifampin,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乙胺丁醇,ethambutol,E)和2R7-H7-Z7-E7-Mfx7/2R7-H7-Mfx7(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4个月方案、使用的4个月方案标准剂量Mfx替代6个月标准方案中的H或E、2H-Rft-Mfx-Z/2H-Rft-Mfx(利福喷丁,rifapentine,Rft)方案,以及将耐药结核病治疗缩短至6个月疗程的方案,如新一代抗结核药物氟喹诺酮类加入标准方案中、新型抗结核药物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或普托马尼等新药组成的新方案、高剂量老药新用、全口服替代注射剂等缩短疗程方案,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福建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后学生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杜永成, 林淑芳, 戴志松, 陈代权, 陈江芬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60-26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61
    摘要284)   HTML20)    PDF(pc) (755KB)(201)    收藏

    目的: 了解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学生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省级设置的每季度《学校肺结核患者接触者筛查季报表》,收集2021年福建省辖区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362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常规开展结核病筛查的31589名学生接触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寄宿与否、LTBI发生情况、接触患者的病原学结果和接触患者的职业等。分析学生接触者的LTBI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发生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1589名学生接触者中,LTBI者3785名,LTBI发生率为1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寄宿生和接触病原学阳性患者的学生发生LTBI的风险均较高[OR(95%CI)分别为1.139(1.063~1.221)、1.325(1.181~1.486)和1.093(1.017~1.172)];同时,相对于<5岁年龄组,其他年龄组的学生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20~24岁组为最高[4.633(2.557~8.395)]。结论: 福建省学生接触学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后LTBI的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女性、寄宿生、接触病原学阳性患者及年龄的升高均是发生学生LTBI的高危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重视儿童结核病防治 关爱儿童健康
    王前, 王嘉, 李玉红, 刘二勇, 周林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1-5.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62
    摘要283)   HTML29)    PDF(pc) (1147KB)(186)    收藏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4岁及以下儿童占全球结核病负担的11%,但却占结核病死亡例数的14%。成人继发性结核病多源于儿童时期的结核感染,提高对儿童结核病的认识,增加对儿童结核病预防、诊治的投入,是有效控制发病和死亡的关键环节,对控制儿童和成人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耐多药肺结核家庭内传播情况分析
    周燕, 周萌, 彭军, 段琼红, 陈军, 周美兰, 张云侠, 梁军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95-199.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55
    摘要273)   HTML22)    PDF(pc) (961KB)(129)    收藏

    目的: 探索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DR-PTB)家庭内传播特征。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武汉市肺科医院登记的全部166例MDR-PTB患者(一代病例)的282名家庭密切接触者(在其中发现的MDR-PTB患者为二代病例)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胸部X线检查、分枝杆菌培养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DTM-PCR和24位点MIRU-VNTR分型方法对一、二代病例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和MDR-PTB发病例数,比较一、二代病例的耐药表型,绘制分离菌株MIRU最小生成树。结果: 282名家庭密切接触者中,TST检测阴性率、一般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53.90%(152名)、8.51%(24名)、10.64%(30名)和26.95%(76名),结核感染率为37.59%(106例)。282名密切接触者中有疑似症状者9例(3.19%);274名行胸部X线检查者中异常者8例(2.92%);106例行痰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检查者中病原学阳性者4例(3.77%),且全部为二代MDR-PTB,发病率为1.42%。二代病例中有3例表型耐药谱与一代病例相同,1例不同;对来自3个家庭的6株菌株进行24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发现其中2个家庭的MIRU基因分型24位点完全相同,1个家庭仅1个位点有差异;DTM-PCR分型显示6株菌株均为北京株。结论: MDR-PTB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存在较高结核感染传播风险,家庭二代MDR-PTB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应对家庭密切接触者做好宣传教育、筛查及随访,减少MDR-PTB的家庭内传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290例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情况及治疗结果分析
    徐静, 姜爽爽, 郑海伦, 罗萍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323-32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85
    摘要267)   HTML36)    PDF(pc) (753KB)(134)    收藏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及“门诊病案系统”,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的290例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的信息资料,包括9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情况,分析高危人群的耐药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显示,9种抗结核药物单耐药顺位依次为异烟肼(35.93%,60/167)>链霉素(35.22%,56/159)>利福平(24.04%,50/208)>乙胺丁醇(15.09%,24/159)>左氧氟沙星(13.04%,18/138)>卷曲霉素(7.25%,10/138)>对氨基水杨酸(5.07%,7/138)>丙硫异烟胺(4.35%,6/138)>阿米卡星(3.62%,5/138)。耐多药肺结核检出率为26.95%(45/167)。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筛查率为90.00%(45/50),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8.89%(13/45)。290例患者中,转入利福平耐药治疗50例,诊断变更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1例;其余219例按照利福平敏感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治愈+完成治疗194例,占88.58%。研究认为,应加大高危人群的耐药筛查力度,特别是治疗失败患者,尽量做到应检尽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高剂量莫西沙星短程方案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疗效及适用性研究
    任斐, 马进宝, 李荣, 杨翰, 杨虹, 武延琴, 杨新军, 党丽云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52-59.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297
    摘要266)   HTML14)    PDF(pc) (797KB)(99)    收藏

    目的: 分析高剂量莫西沙星短程方案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RR-PTB)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制约其临床应用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获得治疗结局的272例R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使用高剂量莫西沙星短程方案治疗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长疗程治疗方案的1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分析245例患者未使用短程方案治疗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治愈15例、治疗完成6例,治疗成功率为77.8%(21/27),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1.7%(91/12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1,P=0.51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8.9%(24/27)]和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40.7%(11/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4%(64/127)和21.3%(27/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3,P<0.001;χ2=4.546,P=0.033)。245例患者未使用高剂量莫西沙星短程方案治疗的前4位原因依次为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87例(35.5%)]、因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超过1个月[52例(21.2%)]、合并气管结核[40例(16.3%)]和糖尿病控制不良[20例(8.1%)]。结论: 高剂量莫西沙星短程方案治疗RR-PTB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可适用患者比例低。应关注不良事件并开展基于我国患者实际情况的RR-PTB短程方案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6): 531-542.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120
    摘要266)   HTML50)    PDF(pc) (1407KB)(321)    收藏

    浅表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与非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等疾病鉴别困难。目前,浅表淋巴结结核治疗方式较多,主要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而局部治疗又包括抗结核药物的局部注射,超声药物透入及病灶清除、切除等。因治疗方案各有优缺点,针对特定类型选用相应的治疗手段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如何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我国尚缺乏相关指导性文件。为规范我国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治水平,使患者早日治愈,减少复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结合我国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拟定《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了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征和主要的临床表现,介绍了浅表淋巴结结核的常见检查方法,提出了诊断标准和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及预后,并根据疾病的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提出了治疗建议,以供临床医师对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合理治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髋/膝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
    姚黎明, 姚晓伟, 董昭良, 刘丰胜, 王连波, 贾晨光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92-29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51
    摘要265)   HTML8)    PDF(pc) (765KB)(97)    收藏

    目的: 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对髋/膝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例髋/膝关节感染患者资料,按照病原菌种类分为关节结核组(16例)和非结核感染性疾病组(18例),分别对所有患者感染病灶组织样本进行常规细菌学培养和分枝杆菌培养(MGIT 960培养)、结核分枝杆菌(MTB)-DNA扩增检测及mNGS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枝杆菌培养、MTB-DNA扩增和mNGS检测对髋/膝关节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mNGS对非结核感染性疾病组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为100.0%(18/18);对髋/膝关节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93.8%(15/16),明显高于MTB-DNA扩增检测[50.0%(8/16)]和MGIT 960培养[25.0%(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15;χ2=15.676,P=0.000)。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mNGS诊断髋/膝关节结核的敏感度[93.8%(15/16)]、阴性预测值[94.7%(18/19)]和Kappa值(0.942)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分别为25.0%(4/16)、60.0%(18/30)和0.260]和MTB-DNA扩增检测[分别为50.0%(8/16)、69.2%(18/26)和0.515],但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结论: mNGS技术可有效检出髋/膝关节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在关节结核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提供重要临床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检测肺泡灌洗液诊断肺结核的价值
    邹远妩, 李静, 王彪, 王卓, 屈少毅, 袁志敏, 仵倩红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434-43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006
    摘要263)   HTML14)    PDF(pc) (687KB)(151)    收藏

    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疑似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及菌种鉴定、Gene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AT-TB),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培养法(菌种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参考标准,SA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为80.61%(399/495),特异度为87.74%(1259/1435),阳性预测值为69.39%(399/575),阴性预测值为92.92%(1259/1355),约登指数为0.68。SAT-TB技术具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特点,对临床快速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实时荧光RNA恒温检测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徐银娟, 赵国连, 崔晓利, 党丽云, 康磊, 周永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79-8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37
    摘要262)   HTML23)    PDF(pc) (919KB)(114)    收藏

    目的: 分析实时荧光RNA恒温检测技术(SAT-T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qRT-PCR)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早期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作用。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完成治疗的168例初治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分析其中每2周做1次气管镜的94例病原学阳性患者的初入院(基线)及治疗2、4、6、8、10和12周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分枝杆菌MGIT 960培养、SAT-TB和qRT-PCR的检测结果;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SAT-TB和qRT-PCR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检测效能。最后对168例患者培养阴转时间与首次SAT-TB法测定的探测时间(dt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每2周做1次气管镜检查的94例患者检测结果显示,MGIT 960培养在基线至治疗12周检测的阳性率从87.23%(82/94)下降至1.06%(1/94),下降幅度为98.78%(81/82);qRT-PCR从92.55%(87/94)下降至29.79%(28/94),下降幅度为67.81%(59/87);SAT-TB法从93.62%(88/94)下降至15.96%(15/95),下降幅度为82.95%(73/88)。qRT-PCR和SAT-TB下降幅度均低于MGIT 960培养(χ2 值分别为28.472和12.469,P值均<0.001)。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qRT-PCR法在各检测点的Kappa值介于0.044~0.416、ROC曲线下面积(AUC)介于0.553~0.715,均明显低于SAT-TB法(Kappa值介于0.107~0.620,AUC值介于0.642~0.814)。168例患者阴转时间在1~4周时首次SAT-TB法检测的dt值[7.264(4.891,10.990)]明显长于5~8周[5.113(3.520,6.390)]和9周及以上[5.222(4.068,6.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18,P<0.001;Z=-2.017,P=0.044)。结论: SAT-TB法用于病原学阳性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早期疗效监测时效果优于qRT-PCR。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9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分析
    韩喜琴, 王敬, 谭秋清, 李晓华, 张立群, 邵玲玲, 段鸿飞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4): 355-361.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19
    摘要260)   HTML17)    PDF(pc) (745KB)(144)    收藏

    目的: 分析9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特征,为临床诊治NTM肺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93例NTM肺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93例NTM肺病患者中胞内分枝杆菌感染49例,脓肿分枝杆菌感染28例,鸟分枝杆菌感染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4例,蟾蜍分枝杆菌感染3例,胞内分枝杆菌与脓肿分枝杆菌混合感染2例,戈登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施氏分枝杆菌感染各1例。确诊NTM肺病前曾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61例(65.59%)。90例(96.77%)患者有合并症,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52例(57.78%),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13.33%)。83例(89.25%)在确诊后接受抗NTM治疗,47例(56.63%)完成疗程。完成疗程的患者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成功率为51.85%(14/27)。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为76.92%(10/13)。48例(57.83%)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15例(18.07%)。16例(19.28%)患者失访。结论: NTM肺病患者以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多见,多合并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病,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治愈率低,治疗中断率及失访率较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方法的探讨
    李桂莲, 方敏, 姜靖伟, 王瑞欢, 钱程宇, 于晋杰, 曹滨, 许达, 赵秀芹, 李马超, 刘海灿, 孙琳, 朱渝, 万康林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31-3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19
    摘要259)   HTML16)    PDF(pc) (973KB)(138)    收藏

    目的: 建立提高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率的方法,同时,探讨培养液的pH值对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正确判读结果的影响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对结核样本前处理液pH值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70份疑似肺结核患儿胃液样本同时用两步培养法、传统培养法和Xpert Ultra进行检测。两步培养法为先将胃液样本直接接种到罗氏培养基上,约20~30d后收集可疑MTB菌落再行常规的碱处理-中和离心法处理进行分离培养(传统培养法)。比较传统培养法和两步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以样本的Xpert Ultra检测结果作为菌载量标准,分析两步法在不同菌载量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同时,配制系列pH值梯度的溶液,确定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获得最佳显示结果的最适pH值范围;用系列体积的PBS缓冲液(pH=6.8)中和3%或4%NaOH与等体积样本的混合液,确定pH值至7~9时所需的体积稀释倍数。结果: 传统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26.5%(18/68),两步法阳性检出率为23.1%(15/65),未发现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两步法在传统培养法的基础上将阳性检出率从26.5%(18/68)提高到32.4%(22/68)。两步法在菌载量低级及以上分级样本中的阳性检出比例(44.0%,11/25)明显高于菌载量极低级及以下标本的阳性检出比例(11.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05)。本研究所选用的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最适pH值范围为6~9。胃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0或14倍,而痰液模拟样本经3%或4%的NaOH处理后,调节pH值至7~9时需用PBS缓冲液(pH=6.8)稀释至少12或16倍。结论: 分离培养两步法的阳性检出率未优于传统培养法,可作为传统培养法的补充,推荐对难以确诊的高度可疑肺结核患儿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此外,本研究确定了MTB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使用的最适pH值范围及用PBS缓冲液(pH=6.8)调节NaOH-样本混合液pH值需要的稀释比例,可为规范MTB的分离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6): 543-558.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113
    摘要256)   HTML37)    PDF(pc) (3420KB)(231)    收藏

    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在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病原学和耐药性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耐药鉴定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依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医生对标本的选择、留取、送检时机及注意事项、报告结果的解读等的理解和掌握参差不齐,尚需规范化。本共识总结了核酸MALDI-TOF MS检测技术应用于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的临床适应证和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介绍了如何正确解读核酸MALDI-TOF MS技术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和耐药性的报告结果,以进一步规范核酸MALDI-TOF MS技术在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指导临床开展早期精准有效的治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 2017—2019年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型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魏淑贞, 赵永, 林建, 林淑芳, 戴志松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73-78.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31
    摘要255)   HTML19)    PDF(pc) (1060KB)(130)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同时分析MTB基因型与其耐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2019年福建省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的477株MTB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生长实验法进行菌种初步鉴定,并采用传统固体比例法对9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n,RFP)、链霉素(streptomycin,Sm)、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卡那霉素(kanamycin,Km)、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卷曲霉素(capreomycin,Cm)、丙硫异烟胺(prothionamide,Pto)、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应用熔解曲线法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McSpoligotyping)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77株MTB菌株中北京基因型有245株,占51.4%;T家族有44株(含2株T,28株T1,7株T2,T3和T4各3株,1株T5),占9.2%;H家族有35株(含13株H,1株H1,21株H3),占7.3%;EAI家族有11株(含10株EAI2-Manila,1株EAI5),占2.3%;LAM3、Manu2和X1家族各有1株,分别占0.2%;所属家族未定义或不明确的有139株,占29.1%。聚类分析显示,各基因型家族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的SIT1(44.9%,214/477)、T家族的SIT53(2.5%,12/477)、H家族的SIT742(1.9%,9/477)、EAI家族的SIT19(1.5%,7/477)。各家族MTB菌株与INH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P=0.036),其中,EAI+LAM+Manu+X家族菌株对INH的耐药率最高[28.6%(4/14)];对RFP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6,P=0.006),其中,EAI+LAM+Manu+X家族菌株对RFP的耐药率最高[21.4%(3/14)];对Ofx的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43,P=0.000),其中,H家族菌株对Ofx的耐药率最高[17.1%(6/35)];对PAS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0,P=0.049),其中,未定义家族菌株对PAS的耐药率最高[4.3%(6/139)]。结论: 福建省MTB流行基因型以北京基因型为主,同时应重视未定义家族菌株的流行并加强对T家族、H家族和EAI等家族菌株的监测。菌株对INH、RFP、Ofx和PAS的耐药性与各基因家族相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2. 福建省青少年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就诊延迟风险的影响
    陈堃, 林淑芳, 戴志松, 陈代权, 陈江芬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200-207.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305
    摘要251)   HTML12)    PDF(pc) (807KB)(116)    收藏

    目的: 了解福建省青少年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并探索其对发生就诊延迟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选取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8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38所学校的86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2021版)》及专家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和就诊延迟风险。共发放问卷8624份,回收有效问卷8557份,问卷有效率为99.22%。统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知晓得分和就诊延迟风险存在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就诊延迟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8557名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7.94%(46684/59899),其中,“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的知晓率最高,为89.55%(7663/8557),“有肺结核疑似症状或确诊肺结核应主动报告,不带病上课”的知晓率最低,为65.57%(5611/8557)。题目“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夜间盗汗、发烧、体质量减轻,多久后会去医疗机构就诊”答案选择“14天以上”者有533名(6.23%),即存在就诊延迟风险。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得分[M(Q1,Q3)]为6(5,6)分,存在就诊延迟风险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得分[M(Q1,Q3)]为6(4,6)分,明显低于无就诊延迟风险者[6(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学生可能发生就诊延迟的风险是初中学生的1.663倍(OR=1.663,95%CI:1.039~2.704);不了解肺结核、不知道怀疑结核病应去定点医院就诊、不知道肺结核大多能治愈的学生可能发生就诊延迟的风险分别是了解者的1.702倍(OR=1.702,95%CI:1.328~2.161)、1.514倍(OR=1.514,95%CI:1.251~1.827)、1.405倍(OR=1.405,95%CI:1.167~1.688)。结论: 福建省青少年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就诊延迟风险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加强对青少年群体尤其是高中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提升青少年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引导疑似症状者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可对降低就诊延迟风险起到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3. 体外诱导对氨基水杨酸高浓度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突变位点研究
    余美玲, 张晨晨, 魏文静, 赵雨川, 卓文基, 郑磊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60-6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57
    摘要250)   HTML6)    PDF(pc) (967KB)(129)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诱导产生的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 PAS)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临床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探索PAS的潜在作用机制和耐药性。方法: 通过体外药物浓度梯度诱导法,将MTB标准菌株H37Rv诱导成标准耐PAS菌株及高水平耐药菌株,收集并保存每一代诱导菌株。用液体微孔板法检测上述诱导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交叉耐药情况,筛选耐药水平相似的临床分离株。通过对PAS耐药的实验室突变株和临床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基因水平上探索MTB对PAS的耐药机制。结果: 本研究在体外建立了耐PAS的MTB耐药动态变化模型。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PAS耐药可能与3个位点突变直接相关,分别是plcC (Q462R)、folC (S150R)和1个thyA上游位点(3074495G→A)。MTB对高水平的PAS耐药的产生除了基因突变因素以外,尚存在其他的调控机制。对PAS敏感和耐药的MTB临床分离株测序发现某些folCthyAthyX突变并非由PAS引起。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PAS耐药MTB菌株模型,为PAS耐药结核病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模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在DNA水平上阐明了MTB对PAS的耐药机制,尚存在其他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所得的与PAS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也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4.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外科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骨结核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25-23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93
    摘要246)   HTML27)    PDF(pc) (1233KB)(214)    收藏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结核,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模式可以缩短脊柱结核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目前,ERAS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脊柱结核外科医师所接受,但还未形成统一的专家共识,严重限制了其在脊柱结核外科中的应用。因此,中国防痨协会骨结核专业分会联合《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在脊柱结核疾病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既往ERAS模式在脊柱结核诊疗应用中的研究成果,组织专家撰写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外科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及指导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外科中的应用,推动脊柱结核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基层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建设的探索与展望
    王大宽, 张彬, 刘自森, 段伟焘, 高磊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5): 442-445.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083
    摘要246)   HTML32)    PDF(pc) (1009KB)(183)    收藏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要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全球战略目标,需要有效利用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这一手段。针对HIV感染者、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临床高危个体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检测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是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为积极探索适应基层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危人群的管理和干预模式,促进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策略的落地和优化,不断将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转变,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3年2月成立了独立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并将在试运营期间及时针对门诊运行成效开展综合评价。本文中,笔者将基于基层建立独立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这一探索性工作的开展,细致地分析与总结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建设的工作基础、主要内容,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6. 我国结核病防治地方立法现状分析
    张可, 曹艳林, 姜世闻, 陈明亭, 贾菲, 易敏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40-24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539
    摘要245)   HTML26)    PDF(pc) (1078KB)(123)    收藏

    控制结核病流行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权益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不少地方制定了结核病防治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对结核病防治的政府责任、结核病防控措施、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但是我国仍面临着结核病防治立法的挑战,一些结核病高发省份仍没有结核病防治的地方立法,现有的一些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亟需修订等。本文基于对现有的地方结核病防治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分析,提出应对前述挑战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7.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诊断》团体标准解读
    王泽明, 申阿东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1): 18-2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25
    摘要242)   HTML15)    PDF(pc) (2208KB)(167)    收藏

    2022年9月,中国防痨协会发布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诊断》团体标准。本文就该标准核心要点进行解读,皆在进一步帮助临床儿科医师及结核病诊疗人员早期识别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加强本病诊断的规范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江西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用提升肺结核发现水平的研究
    刘月园, 苏伟, 郑建刚, 王萌, 曾忠, 黄钦, 谢添, 李仁忠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3): 279-284.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436
    摘要242)   HTML12)    PDF(pc) (769KB)(78)    收藏

    目的: 探讨通过发挥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的作用,以提高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方法: 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赣州五院”)收集“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前(2017—2018年)和实施后(2019—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含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就诊的本市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含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结核病诊断和耐药检测信息,分析并比较地市级定点医院在项目实施前后肺结核患者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差异。结果: 赣州五院2017—2020年共发现927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最终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619例,其中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3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GeneXpert MTB/RIF检测率和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从项目实施前的7.71%(361/4682)和36.39%(1383/3801)提高到实施后的66.70%(3066/4597)和52.46%(2003/3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4.784,P<0.001;χ2=199.388,P<0.001)。项目实施后,赣州五院发现的病原学阳性患者和利福平耐药患者占全市的比例分别达到33.97%(2003/5897)和81.31%(248/305),此两类患者中34.55%(692/2003)和28.63%(71/248)为涂阴患者经GeneXpert MTB/RIF检测后被发现。 结论: 地市级定点医院如能采用适宜的结核病诊断技术和患者发现策略,对所有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分区域进行免费筛查,并实现患者诊断信息与县区级定点医院的互联互通,可以提高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发现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9.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实验室加强实用手册(2022更新)》解读及对加强我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的启示
    夏辉, 赵雁林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5): 458-46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032
    摘要241)   HTML17)    PDF(pc) (1046KB)(176)    收藏

    2023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结核病实验室加强实用手册(2022更新)》。本手册系统更新并描述了实验室网络加强的相关内容,为了便于相关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本手册的内容,笔者就该手册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和解读,并提出加强我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0. 1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杨虹, 马进宝, 任斐, 李荣, 武延琴, 张耀辉
    1 中国防痨杂志    2023, 45 (2): 172-180.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20274
    摘要239)   HTML15)    PDF(pc) (814KB)(130)    收藏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接触者中检出为肺结核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接触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650例患者的家庭接触者,1100名家庭接触者中最终被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简称“罹患病例”)共计15例,对其人口学特点、与指示病例接触情况、发病时间、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特点及治疗结局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罹患病例中,女性11例(73.3%),男性4例(26.7%);年龄3~56岁,平均年龄(36.1±13.0)岁。15例罹患病例中,5例为共同流行病例,10例为继发病例。罹患病例中,指示病例的妻子及子女患病例数较多,占80.0%(12/15),其他包括婆媳、翁婿、兄妹关系各有1例,均占6.7%(1/15)。家庭接触者在接触指示病例6个月以内发病者8例(53.3%,8/15),在6~12个月内发病者6例(40.0%,6/15),1例(6.7%,1/15)为接触指示病例后1年发病。罹患病例中,8例通过主动筛查发现,7例通过因症就诊发现;12例为初次筛查发现,3例在筛查多次后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9例病原学为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指示病例一致,6例病原学为阴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未知。所有罹患病例病灶肺野数均≤3个,合并空洞者4例(26.7%,4/15)。15例罹患病例均进行了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11例治愈,4例经过治疗后达到细菌学阴转。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时大多也为耐药患者,主动筛查在肺结核早期发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接触者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后病情相对较轻,经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