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痨杂志 ›› 2024, Vol. 46 ›› Issue (2): 183-189.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303
陈健1,2, 石林2, 雷蓉蓉2, 余雅2(), 汪清雅2, 吴成果2, 刘小秋3()
Chen Jian1,2, Shi Lin2, Lei Rongrong2, Yu Ya2(), Wang Qingya2, Wu Chengguo2, Liu Xiaoqiu3()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患者来源、疾病诊断、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共获得174067例患者信息。2015—2021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率的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1(10,73)d,年均发现延误率为53.25%(92695/174067);由2015年的58.20%(15093/25935),下降至2021年的50.18%(11026/21974)。2015—2021年发现延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2.5%,t=-2.095, P=0.036),2015—2019年发现延误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4.1%,t=-4.313, P=0.049),2019—2021年发现延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0.8%,t=0.248, P=0.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36,95%CI:1.015~1.059)、45~64岁年龄组(OR=1.095,95%CI:1.065~1.125)、无业(离退)人群(OR=1.233,95%CI:1.177~1.294)、农(牧、渔)民(工)(OR=1.624,95%CI:1.546~1.710)、学龄前儿童(OR=3.581,95%CI:2.271~5.761)、工人(OR=1.134,95%CI:1.062~1.213)、渝东北地区(OR=1.270,95%CI:1.244~1.312)、重庆市外(OR=1.136,95%CI:1.087~1.187)、病原学阳性(OR=1.033,95%CI:1.013~1.055)是肺结核患者出现发现延误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误现象较为严重,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发现延误情况,并采取综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