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04-10
    • 专家座谈会讲话
      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在2001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07-207. 
      摘要 ( 1019 )   PDF (746KB) ( 2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国内防痨界专家和新闻界朋友聚集一堂,分析结核病疫情,研讨我国的结核病控制问题,进一步研究落实岚清同志在去年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引起群众对结核病危害的关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志海在2001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08-208. 
      摘要 ( 1148 )   PDF (644KB) ( 2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尊敬的殷大奎副部长、尊敬的Janos Annus主任、各位专家、同志们:非常感谢中国防痨协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我认为中国防痨协会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举办这次专家座谈会是很有意义的。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协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以及工作在全国防痨战线上的专家学者和全体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世界卫生组织驻京代表Janos Annus博士在2001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09-209. 
      摘要 ( 1001 )   PDF (613KB) ( 2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殷大奎副部长、中国防痨协会戴志澄理事长、中国科协常志海书记、尊敬的领导及专家们、女士们、先生们:我要感谢中国防痨协会邀请我参加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庆祝活动。你们是结核病领域的专家,正如刚才你们精彩的发言所显示的那样,你们对全球及中国结核病形势了如指掌。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张立兴,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0-210. 
      摘要 ( 974 )   PDF (704KB) ( 3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进入新千年之际,中国防痨协会在卫生部及中国科协领导下,组织召开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专家座谈会”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去年岁末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李岚清副总理亲莅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和重要的机遇下召开的。
      积极发现和治愈结核病传染源
      端木宏谨,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1-211. 
      摘要 ( 1238 )   PDF (643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性杀手。每年全世界约有1000万新发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它是单因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结核病主要影响世界上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结核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致死性结合,加快了全球范围结核病的流行进程。当前,结核病控制规划的目的是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患病率和发病率,抑制和逐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HO制定一系列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措施,强调在全世界范围推行DOTS,实行全面的结核病控制。
      适应新形势 力争新成绩
      屠德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2-212. 
      摘要 ( 974 )   PDF (629KB) ( 3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世纪第一个“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中国防痨协会在这里召开“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座谈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十痨九死”曾给人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随着结核菌的发现,抗结核药物的问世和应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使结核病能够控制,“痨病”给人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很多人记忆中已逐渐淡化,社会对结核病的关注也日渐减少。
      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王撷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3-213. 
      摘要 ( 1215 )   PDF (768KB) ( 3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从1882年Robert Koch在柏林向全世界宣布发现了结核菌这一伟大的突破,到20世纪50年代有效抗结核病药物的发现,人们一直期望结核病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彻底消除,然而100多年来,结核病至少夺去了2亿人的生命。1999年全球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比历史任何时期死于结核病的人都要多,而且几乎所有的结核病死亡都是可以防止的。结核病已成为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死于结核病的成人超过艾滋病、疟疾、腹泻、热带病死亡的总和。每年近17万儿童死于结核病,因结核病死亡的妇女超过100万。结核病是单一病菌致死最多的传染病。
      加强重点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曹继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4-214. 
      摘要 ( 1211 )   PDF (569KB) ( 3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正如各位领导和专家所说,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北省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和管理的结核病人仅2000人左右。从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现在每年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达到2万多人,治愈率也从过去的不足50%达到现在的90%以上,项目实施以来,使全省13万多个家庭摆脱了结核病的困扰,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论著
      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规范管理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实施性研究
      王雪静,张联英,戴元生,曹继平,许海军,刘键强,路丽,施鸿生,赵福增,任合彦,董军,刘维仁,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5-218. 
      摘要 ( 1381 )   PDF (2382KB) ( 3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适合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有效的病人管理方式。方法 在河北省20个县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以病人所在乡为单位随机分入两组,即规范管理组和全程督导组。两组病人均应用初治涂阳短程化疗方案 (2H3R3Z3E3(S3)/4H3R3)进行治疗。观察两种管理方式下病人的疗效及中断治疗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时,规范管理组与全程督导组病人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1%和98.5%,断药率分别为0.2%和0.12%,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规范管理可获得与全程督导同样的效果。
      病例报告
      吡嗪酰胺致荨麻疹1例
      孙建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8-218. 
      摘要 ( 1289 )   PDF (599KB) ( 3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60岁,退休教师。因咳嗽、胸痛一年伴发热,盗汗2个月于2000年8月3日就诊于解放军第十五医院,胸片发现双肺密度不均阴影,转县防疫站结防科门诊。经查痰菌阳性,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按项目规定的初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 (B1组合药,批号:991001沈阳红旗制药厂生产)。患者因体重过轻 (42kg)PZA减一片,并实施全程督导化疗,双日用药。
      论著
      福建省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一年效果分析
      赵瑞英,陈求扬,林淑芳,曹光农,徐有铭,江秀文,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19-221. 
      摘要 ( 1282 )   PDF (1894KB) ( 3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在福建省4个县实施一年来的初步成效。方法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与技术规范,执行WHO提出的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 (DOTS)策略。结果 4个项目县覆盖人口160.4万,每县年投入专项经费7.5万元,项目实施第一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新登记率达20.45/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达97.2%。结论 项目实施一年来,DOTS五项策略要点得到很好贯彻、实施,达到新发涂阳新登记率20/10万以上高发现率和初治涂阳病人90%以上高治愈率的预期目标。
      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布状况研究
      张旭霞,王苏民,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22-224. 
      摘要 ( 1532 )   PDF (1744KB) ( 4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抑菌浓度,分析三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布。方法 采用试管等倍稀释法测药物MIC。结果 未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核菌株21株中20株 (95.2%)的MIC分布与H37Rv的MIC值相近。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于4周的结核菌株15株中13株 (86.7%)MIC分布与未用药组MIC分布相同,用喹诺酮类药物4周以上的结核菌株16株中15株 (93.7%)的MIC的分布与未用药组的MIC分布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 长时间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引起MIC的增高而影响临床疗效。
      新发涂阳肺结核病诊断延迟分析
      侯双翼,肖爱清,李国明,刘勋,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25-227. 
      摘要 ( 1383 )   PDF (1584KB) ( 5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诊断延迟的原因。方法 查阅6县 (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病历,分析其延迟诊断的原因。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诊断延迟病人108例,就诊、确诊、发现延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6周、6.4周、8.7周。延迟病人首次就诊以咳嗽、咳痰、乏力为主,分别为88.9%、78.7%、37.0%。在就诊延迟者中对初始症状不重视和经济困难导致就诊延迟的分别为58.7%和34.8%。在确诊方式上,仅有10.2%的病人有痰涂片检查结果,其他均仅为X线为确诊依据。结论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较淡薄是造成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而病人首次就诊症状不典型,医生重X线轻痰检的诊断方式是导致确诊延迟的主要原因。
      病例报告
      胸膜间皮细胞瘤误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例
      陈丽莉,舒圣杰,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27-227. 
      摘要 ( 1380 )   PDF (511KB) ( 3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62岁,因间断发热,乏力,胸痛1月余,加重伴气短10天,于1999年7月19日入院。1月前因受凉开始发热,体温38℃,伴胸痛、乏力,有时轻咳,无痰。曾自服螺旋霉素,APC及复方甘草片,发热,咳嗽症状不缓解。10天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痛、气短等症状。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论著
      124例尘肺结核化疗疗效观察
      余中英,刘耀松,王文炳,朱长鸣,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28-230. 
      摘要 ( 1207 )   PDF (1855KB) ( 38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尘肺结核菌阳患者使用不同疗程化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观察10年间的菌阳尘肺结核124例化疗效果。按不同疗程分为12月组 (3HRZS/9HRE)、18月组 (3HRZS/6HRZ/9HRE)、24月组 (3HRZS/9HRZ/12HRE)方案,全程督导治疗结束随访5年。考核标准以痰菌为主。结果 12月组、18月组、24月组方案化疗结束痰菌阴转率达到99.2%,随访期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17.4%、3.8%、1.4%。结论 对18月组、24月组方案的远期疗效满意。18月组方案适用于Ⅰ~Ⅱ期尘肺结核,24月组方案适用于Ⅲ期尘肺结核。
      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短化疗效与耐药性分析
      韩永兴,姚强,俞汀,李群,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31-232. 
      摘要 ( 1392 )   PDF (1128KB) ( 4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其耐药性与短化疗效的关系。方法 病人治疗采用全程隔日间歇短化方案,(2R3H3E3Z3/4R3H3)。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33例初治耐药肺结核病例,经6个月正规短程化疗失败率高达12.1%。 (1)对耐R类药物者化疗失败率为40%(2/5),敏感组化疗失败率为2.6% (5/1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2)对其他类 (不含耐R类)化疗失败率为7.1%,与敏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二年随访耐药组细菌复发率为3.5%,敏感组细菌复发率为1.1%。结论 药物敏感病例和耐1种或2种药的病例 (不含耐R类)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38例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
      王家利,韩典慧,王晓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33-234. 
      摘要 ( 1348 )   PDF (1198KB) ( 2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82~1998年应用胸膜全肺切除术治疗38例单侧毁损肺。结果 手术失血800~7200ml,1000ml以上27例 (71.0%),其中,3000ml以上13例 (34.2%)。治愈37例 (97.4%),死亡1例 (2.6%),术后并发症者3例 (7.9%)。结论 毁损肺手术难度大,游离肺和处理肺门困难,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作好术中循环监护,积极预防残腔感染。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田敬伦,张福云,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35-237. 
      摘要 ( 1207 )   PDF (1777KB) ( 4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TBNA)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TBNA检查,同时与刷检、活检的病理学及细菌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TBNA的确诊率为83.3% (30/36),刷检为44.4% (16/36),活检为55.6% (10/18)。TBNA与刷检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05)。其中21例早期支气管结核病人的TBNA确诊率为90.5%(19/21),刷检为28.6% (6/21),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特别是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病例报告
      结核菌感染致心律失常1例
      饶平安,丁荣,甘先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37-237. 
      摘要 ( 1182 )   PDF (521KB) ( 2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46岁,医生。1994年3月突感心悸,心电图示心室性过早搏动、心室性阵发性心动达速,用利多卡因、美西律、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病情迁延不愈。1994年7月出现咳嗽,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X线胸片示无异常,按“气管炎”治疗2个月无效,咳嗽、心悸加重,心电图复查报告与前相同,拟诊心律失常、肺结核?于1994年10月11日入院。既往健康。
      论著
      利用发光自显影技术快速筛选结核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
      符志军,吕斌,徐顺清,李开赏,陈志飞,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38-240. 
      摘要 ( 1286 )   PDF (1928KB) ( 4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发光自显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筛选方法。方法 利用重组的分支杆菌噬菌体可在活菌内增殖的原理,来检测结核杆菌在含利福平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采用发光自显影方法检测发光强度并确定活菌数,对43份结核杆菌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并与L-J培养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发光自显影方法与L-J培养法相比,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为95.7%、90%,最佳检测的细菌浓度为107~108CFU/ml,最佳药敏试验的利福平浓度为1mg/ml,利福平与结核分支杆菌孵育48小时后即可进行发光自显影分析。结论 生物发光方法可用于快速筛选结核分支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实用的利福平药敏筛选方法。
      平菇双相培养基用于结核杆菌培养的研究
      申建维,袁玮,李娉,刘承丽,兰艳,梅国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41-244. 
      摘要 ( 1346 )   PDF (2372KB) ( 5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平菇浸出液为基础成分,研制培养结核分支杆菌的一种新型双相培养基。方法 经用H37Rv基础试验及对351份临床标本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对照。结果 两种培养基总阳性数为172份(49%),其中平菇双相培养基166份(+),阳性检出率为47.3%。酸性罗氏培养基144份(+),阳性检出率为41.03%。分别占总阳性数的96.51%和83.72%,并且大多数结核杆菌在平菇双相培养基上的初生长时间明显快于酸性罗氏培养基时间。结论 结果表明平菇双相培养基成分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作方便,操作简单,适合于我国广大基层医院和结核院所使用。
      病例报告
      鼻窦结核1例报告
      张雁,侯烨,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44-244. 
      摘要 ( 1135 )   PDF (433KB) ( 2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65岁,患慢性鼻窦炎 (以右侧上颌窦炎为主)50余年,每逢感冒时病情加重,鼻塞、流脓涕,每次抗炎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均能明显缓解。患者自1998年8月份起常感冒,鼻塞、流脓涕,伴午后发热 (体温高时达39℃),盗汗,全身乏力,多次在综合医院静点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症状均无好转,1998年11月10日在河北省医院行上颌窦穿刺术,抽出干酪样坏死物,11月15日右上颌窦X线摄片示局部呈模糊阴影。行内窥镜开窗清创术,发现大量干酪样物质。疑为鼻窦结核。于1998年11月20日转入我科。
      论著
      Amplisensor-聚合酶反应定量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支杆菌DNA的研究
      廖锦良,谭耀驹,陈志成,陈洪光,邝小佳,陈永浩,邹永红,赵毅敏,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45-247. 
      摘要 ( 1457 )   PDF (1812KB) ( 6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Amplisensor-聚合酶反应 (Amplisensor-PCR)定量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支杆菌DNA(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Amplisensor-PCR对11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36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与PCR(凝胶电泳后,经溴化乙锭染色)、涂片、培养法比较。结果 Amplisensor-PCR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涂片及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7.13%、1.7%、6.7% (P<0.001)。结论 Amplisensor-PCR可以通过标准曲线划定检出下限,并可换算出标本中原始的靶DNA值,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病例报告
      封闭疗法在皮肤结核中的应用
      赵军,陈维毅,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47-247. 
      摘要 ( 1161 )   PDF (611KB) ( 3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肤结核,尤其是局限性皮肤结核采用全身抗痨治疗,往往疗效较慢,疗程较长,且易复发。近年来我们临床上遇有皮肤结核数例,均采用局部封闭法+全身用药取得了见效快、疗效短的效果,而且经2年复诊均未复发。
      论著
      实验性大鼠结核病模型的特点
      陈虹,罗永艾,向理科,刘精华,黄习臣,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48-249. 
      摘要 ( 1366 )   PDF (1257KB) ( 4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感染了结核菌的Wistar大鼠的实验特点。方法 用标准人型结核菌株H37Rv 0.01mg经尾静脉注入Wistar大鼠,6周后剖杀大鼠,观察肺、肝、脾组织大体病变及镜下特点,肺组织匀浆培养有无结核菌落生长。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明显的结核病变,感染成功率100%,肝、脾组织无结核病变。结论 Wistar大鼠对结核菌敏感,可作为结核病实验的动物模型。
      综述
      全血IFN-γ应答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中的应用
      邢青,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50-252. 
      摘要 ( 1011 )   PDF (2008KB) ( 4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相应技术应用于结核病传染、免疫和发病的研究,M.TB感染机体和发病的机理逐渐被揭示。本文对IFN-γ应答在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中的作用,作用原理,全血IFN-γ检测的方法、特点和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讲座
      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53-255. 
      摘要 ( 1075 )   PDF (1736KB) ( 14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1846年Hutchinson提出用水封式肺量计测定肺活量以来,肺功能测定的仪器不断改善,肺功能测定的方法和指标逐渐增多,已成为临床呼吸生理检测的重要方法。
      短篇论著
      农村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探讨
      黄连章,计华,孙开友,朱成仁,洪从玉,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56-257. 
      摘要 ( 1122 )   PDF (1137KB) ( 3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卫生厅于1992年初选择我市建湖县进行农村肺结核病归口管理试点,现将资料作一分析,以评价不同归口管理模式对肺结核病例发现工作的影响。
      病例报告
      利福喷丁致过敏性结肠炎1例
      李月兰,郭仕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57-257. 
      摘要 ( 1414 )   PDF (577KB) ( 3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32岁,胸透时发现右肺中叶有一1.5cm×1.8cm的类圆形病灶,怀疑结核球。病人既往无呼吸道自觉症状,也无肠道病变及药物过敏史。查体正常,血沉4mm/h,PPD试验强阳性,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于1998年2月16日以结核球收住院,准备手术治疗。治疗方案:链霉素0.75im qd,异烟肼0.4每日一次顿服,利福喷丁0.6,每周两次,晨空腹顿服,两周后大便末时有少许黏液,无里急后重感。查大便常规:红细胞 (+),脓细胞少许。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
      短篇论著
      琼山市肺结核病控制七年效果分析
      吕伟平,陈马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58-259. 
      摘要 ( 971 )   PDF (1084KB) ( 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准确掌握本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正确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治对策,本所于1992~1998年通过项目工作,对本市肺结核控制7年效果进行分析。
      云南省肺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吕宗荣,王玉昆,沈秀兰,殷昆付,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0-260. 
      摘要 ( 1071 )   PDF (460KB) ( 3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痰菌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工作质量。本文就1998年云南省肺结核病痰涂片检验质量控制 (简称质控)结果进行分析。
      老年肺结核患者对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赵玉玲,张莉,李永喜,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1-262. 
      摘要 ( 1061 )   PDF (1068KB) ( 3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老年肺结核的耐药特点,现将本院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选择我院1996~1999年的60~82岁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出125株结核菌。
      病例报告
      结核病变态反应综合征1例
      邢芹,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2-262. 
      摘要 ( 1120 )   PDF (572KB) ( 3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15岁,学生。一年前于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以上,在村卫生所按感冒治疗无明显好转,继之双下肢疼痛,呈阵发性剧痛,并双下肢远端出现多发性结节性红斑,严重时双下肢浮肿,活动受限,测体温最高可达41℃。曾在多家医院经拍胸片、心电图及化验等检查诊为风湿肌炎,风湿病,并住院20天 (抗风湿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好转出院后症状时有反复,仍按风湿病间断治疗1年余。入院前20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咯痰血两口,测体温达39℃,在村卫生所按肺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症状缓解后到本所就诊。
      短篇论著
      结核变异菌临床实验学特征的初步探讨
      李洪敏,王巍,张俊山,张玉芝,李净,丹子军,钱素君,杜彩云,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3-264. 
      摘要 ( 1145 )   PDF (955KB) ( 3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实验中,经常遇见部分细菌物理和化学反应不典型,很难区分它们属于哪一类菌属。结核菌易受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而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为摸索其变化的规律,应用标准株和临床株25例,在人工物理变异后,进行生化、PCR-SSCP分型鉴定、药敏试验。初步分析出结核变异菌多种变化特征。
      在BACTEC TB 460测定仪上对有关药物药敏试验浓度的初步探索
      张莹蓉,桂晓虹,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5-265. 
      摘要 ( 1108 )   PDF (528KB) ( 2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ctec 460法能快速报告分支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通常报告时间为5.2~7.1天,平均为5.7天,比传统的分支杆菌药敏试验方法缩短了22.3天,可以尽快地为临床提供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时正确地为病人治疗。但目前实验室在:Bactec TB 460测定仪上能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只限于常用的4种抗结核药物,即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此,本实验室在Bactec TB 460测定仪上对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丁氨卡那霉素药敏试验浓度进行探索。
      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孙凤春,王元文,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6-266. 
      摘要 ( 1096 )   PDF (498KB) ( 3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及时治疗常易并发胸膜肥厚、粘连等并发症。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耐多药结核病发生情况分析
      胡达敏,贾宇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7-267. 
      摘要 ( 1021 )   PDF (490KB) ( 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本院肺结核病人耐多药发生情况,现将我院1993~1998年耐多药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我院1993年3月至1998年12月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为调查对象,分别作初、复治病例的耐各药与耐多药 (至少耐H和R)率的分析。均采用Bactec 460 TB进行痰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按标准判断结果。
      雾化吸入在喉结核中的应用
      林莺,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8-268. 
      摘要 ( 1202 )   PDF (498KB) ( 3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中心结核病防治科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对26例喉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喉结核引起的咽喉水肿、糜烂等一系列炎症症状,有明显疗效。
      健康教育
      一个结核病防治知识网站的现况调查
      蒋建国,张艳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69-270. 
      摘要 ( 1049 )   PDF (1339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传播媒介”的国际互联网以其快捷、经济、不受时空限制及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它在健康教育领域的运用日趋重要。我们以《结核病防治信息港》网站制作者的身份,对前来游览该网站的访问者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该网站为例,分析当前健康教育类网站的现况,以便将来为访问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信息服务。
      病例报告
      口服异烟肼引起高热一例
      王立新,
      中国防痨杂志. 2001, 23(4):  270-270. 
      摘要 ( 1436 )   PDF (682KB) ( 3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22岁,浙江苍南人,2000年12月初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cm×2cm大小,质软、活动、并逐渐增大,于2000年12月25日来我院就诊,胸片示右侧肋隔角纯。TTD试验强阳性,结核抗体(+),肝功能正常,淋巴结活检示结核,初诊颈淋巴结结核,给予治疗方案2HRZE/4HR猫抓草治疗,异烟肼针剂1支给予淋巴结封闭,当晚回家后,发热39℃,持续3日,第4日赴当地医院就诊,医院给抗炎退热3天,用药后好转,停药后又持续高热,于2001年元月5日赴省肿瘤医院行右侧颈淋巴结手术切除。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