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10
    • 目录
      第46卷第10期目次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0-0. 
      摘要 ( 109 )   PDF (347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创刊90周年
      《中国防痨杂志》里的防痨史印记
      王黎霞, 姜世闻, 刘宇红, 朱晓丽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23-114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80
      摘要 ( 144 )   HTML ( 24 )   PDF (1586KB) ( 3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防痨杂志》创刊90周年历程回顾及展望
      郭萌, 李敬文, 范永德, 孟莉, 王然, 杨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41-1153.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59
      摘要 ( 158 )   HTML ( 25 )   PDF (9276KB) ( 3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年,《中国防痨杂志》迎来了创刊90周年,在杂志发展的历程中,忠实地记录了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初创、发展和兴旺。作者回顾了《中国防痨杂志》9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未来的发展,相信杂志能够继续为我国“终结结核病策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4—2023年《中国防痨杂志》发文及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郭萌, 李敬文, 范永德, 孟莉, 王然, 杨颖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54-116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55
      摘要 ( 169 )   HTML ( 18 )   PDF (2433KB) ( 21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2014—2023年《中国防痨杂志》发文及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2014—2023年《中国防痨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统计2014—2023年各年论文作者数量、发文机构数量、引用情况,以及核心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统计2014—2023年《中国防痨杂志》高被引文献及高发文机构。结果:2014—2023年,《中国防痨杂志》共计发文2310篇,篇均作者数为5.40名,篇均被引频次为7.78次。对本刊核心作者进行统计,成君、邓国防、姜世闻、刘二勇和陈卉为综合学术水平值(第一作者)排名前五位的作者,综合学术水平值分别为535.56、500.89、487.85、455.92和430.65;肖和平、赵雁林、吴雪琼、秦世炳和张慧为综合学术水平值(通信作者)排名前五位的作者,综合学术水平值分别为843.28、702.64、534.17、491.83和430.7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是《中国防痨杂志》该时间段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分别为350篇、155篇、101篇。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篇均被引用次数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加强与高发文机构的合作,发展更多的核心作者,与本领域专家、学者、读者和作者建立广泛的联系,是期刊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利福平耐药结核病防治的历史沿革及展望
      阮云洲, 苏伟, 张慧,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66-1170.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36
      摘要 ( 196 )   HTML ( 32 )   PDF (1358KB) ( 2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 RR-TB)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防治耐药结核病,降低其对社会和民众的危害,笔者从探索研究、规划实施和全面推广3个阶段出发,全面回顾了我国耐药结核病防治的历史沿革,从一无所有的探索,到创新性地建立耐药结核病防治新模式,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复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高、治疗成功率不理想等挑战,作者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应对建议和展望,以供读者参考。

      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与突破
      李军丽, 郭晓楠, 梁艳, 何朴, 李效池, 赵爱华, 都伟欣, 吴雪琼, 祝秉东, 徐苗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71-1184.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96
      摘要 ( 221 )   HTML ( 25 )   PDF (1885KB) ( 277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系目前唯一可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种,其对预防婴幼儿结核病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远期保护力不足,且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群不能发挥预防作用,对预防全社会MTB传播效果有限。因此,全球科学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积极研究不同技术路径的结核病新疫苗。作者从经典疫苗BCG出发,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结核病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抗原筛选研究、创新疫苗技术平台及精准免疫思路等方面阐述了结核病疫苗研究的新突破,以期为后续开展结核病相关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专题笔谈
      中国可以终止结核病
      钱秉中, 郑志杰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85-118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10
      摘要 ( 244 )   HTML ( 24 )   PDF (1244KB) ( 1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尽管中国每年发现并成功治疗70%以上的结核病病例,但按照目前结核病疫情下降的速度,中国无法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结核病相关目标。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和证据,如果结核病控制方法从单纯的“被动发现”转变为包括大规模的“主动筛查”,就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来扩大“主动筛查”,因为主动筛查的诊断技术和基础设施日臻成熟,包括基于舌拭子标本的分子检测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的数字X线摄影和CT影像检查。抓住这一契机,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首个将结核病发病率降低80%并消除结核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PAN-TB治疗策略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控的意义及挑战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88-119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16
      摘要 ( 146 )   HTML ( 15 )   PDF (1314KB) ( 14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耐药结核病的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PAN-TB方案是适用于所有结核病的一线方案,即确诊活动性结核病后即启动该方案,而不需要获得患者的耐药情况。推行PAN-TB方案的目的是旨在尽快启动有效治疗,降低传播,并可以大幅度减轻结核病规划管理的复杂性。它不仅是临床治疗方法,更是公共卫生手段。本文就PAN-TB策略的定义、方案的要求、全球的研究进展,以及对于结核病防控的意义和目前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浙江省湖州市“无结核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
      郑平明, 金玫华, 丁忠明, 闻栋, 任飞林, 刘小琦, 吕鑫, 陈海燕, 李治国, 邵斌,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93-119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42
      摘要 ( 231 )   HTML ( 21 )   PDF (1297KB) ( 3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被列为中国重大传染病之一。一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政府非常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并不断探索防控示范性工作,推动全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持续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2023年,在“无结核社区”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湖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无结核城市”建设,探索实施结核病防治新策略和措施,加速疫情下降,努力为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提供实践样板。作者论述了湖州市“无结核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思考,为结核病低流行区域终止结核病策略工作提供参考。

      论著
      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宋媛媛, 李涛, 夏辉, 张丽杰, 张慧, 赵雁林, 王黎霞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198-120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382
      摘要 ( 613 )   HTML ( 73 )   PDF (4332KB) ( 7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全国及各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变化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分布特征,以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结果:1997—2023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190.66万例,由1997年的41.82万例逐年上升至2005年最高的125.93万例,随后下降至2023年的61.31万例。2005—202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4.78%,95%CI:-5.44%~-4.13%,P<0.001),西部地区下降较慢(AAPC=-4.42%,95%CI:-5.77%~-2.89%,P<0.001);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2.22∶1,<15岁儿童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AAPC=-5.74%,95%CI:-6.01%~-5.50%,P<0.001),≥65岁老年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AAPC=3.80%,95%CI:3.61%~3.99%,P<0.001);报告发病数排在前5位的职业依次是农牧渔民(61.50%,13421197/21822416)、家务及待业(9.32%,2033078/21822416)、工人(5.89%,1285335/21822416)、学生(5.44%,1186104/21822416)、离退休人员(4.69%,1022406/21822416);2023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为67.08%(392569/585187)。结论:1997年以来,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各个时期卓有成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的成果。今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特点分类施策,推动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实施,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

      文献计量视角下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逸轩, 辛继宾, 阮巧玲, 应峻, 张文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09-121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35
      摘要 ( 217 )   HTML ( 9 )   PDF (4323KB) ( 2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研究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检索字段设定在主题,使用的关键词主要包括:“Latent Tuberculosis”或“Latent TB”或“LTBI”等。检索时间为2024年5月13日,文献的最终出版时间限定为2014—2023年,文献类型限定为原始研究性论文、综述,语言限定为英语,共获得相关文献4210篇。借助VOSviewer软件将结果可视化,从发文趋势、期刊分析、高被引论文分析、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及关键词聚类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结果:自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提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干预策略以来,话题持续获得全球学术界的关注,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发表相关文献4210篇,总被引次数74324次,篇均被引次数17.65次;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1314篇,31.21%),其次是中国(587篇,13.94%)。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领域研究形成了以美国、中国、英国、印度和意大利等为主体的国家间紧密合作;关键词聚类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领域当前主要研究热点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免疫机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综合管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风湿性疾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筛查等。结论:本文揭示和讨论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可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2008—2022年福建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杜永成, 林淑芳, 戴志松, 林建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19-1226.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68
      摘要 ( 146 )   HTML ( 22 )   PDF (960KB) ( 15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8—2022年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儿童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2年福建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采用回顾性描述和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病原学检查等情况。结果:2008—2022年福建省共报告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1430例,占全人群肺结核患者比例年均为0.46%(1430/307833),15年间儿童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4/10万(1430/99435600),总体趋于稳定[全局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5.69%,t=-1.618,P=0.106]。10~14岁儿童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0/10万(929/29051400),高于0~4岁和5~9岁儿童(χ2=887.195,P<0.001);0~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AAPC=-8.55%,t=-2.438,P=0.015),5~9岁和10~14岁儿童呈阶段性变化,分别在2010—2022年[分段年度变化百分比(APC)=3.28%,t=2.416,P=0.036]和2010—2019年(APC=7.57%,t=2.787,P=0.027)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无周期性变化。儿童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均占35.24%(504/1430),每年病原学阳性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chi_{\text{趋势}}^2$=55.195,P<0.001)。儿童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为宁德市和龙岩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88,P<0.001);除莆田市(AAPC=-6.77%,t=-2.957,P=0.011)和南平市(AAPC=-5.67%,t=-2.195,P=0.047)的儿童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余地市变化趋势稳定。结论:2008—2022年福建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趋势较为稳定,5~9岁和10~14岁儿童出现波段上升,宁德市发病率较高且下降趋势不明显,需重点关注。

      2022—2023年贵州省学校肺结核流行及接触者筛查结果的时空关联性分析
      廖龙, 陈慧娟, 李进岚, 王芸, 何昱颖, 黄爱菊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27-123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14
      摘要 ( 173 )   HTML ( 22 )   PDF (3470KB) ( 21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学校肺结核登记病例及接触者筛查结果的时空分布差异及流行趋势,识别贵州省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时间和地区,为制定和优化贵州省学校肺结核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2—2023年贵州省学校肺结核患者报告数据,采用“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云平台——学校结核病管理系统”收集2022—2023年学校肺结核接触者筛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学校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接触者检出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肺结核患者月平均登记发病率(接触者筛查患者检出率)的变化趋势,采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22—2023年贵州省共计报告6310例学校肺结核患者,年平均登记发病率为29.82/10万(6310/21161926),病原学阳性率为44.83%(2829/6130);筛查学校肺结核接触者255801名,检出肺结核接触者病例288例,接触者病例检出率为0.11%。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登记病例的月平均登记发病率总体上升(AAPC=0.60%,95%CI:-8.50%~10.60%,P=0.906),肺结核接触者中检出病例的月平均检出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17.45%,95%CI:-31.43%~-0.62%,P=0.04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肺结核登记病例中共有8个县(区)处于“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毕节市的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赫章县、织金县、纳雍县,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水城区。接触者检出病例中共有2个县(区)处于“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毕节市的七星关区、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肺结核登记病例以大方县为中心,共涉及4个县(区)(RR=1.63,LLR=62.76,P<0.001);接触者检出病例以西秀区为中心,共涉及16个县(区)(RR=6.65,LLR=9.74,P<0.001)。结论:贵州省学校肺结核登记发病率较高,学校肺结核疫情“高-高”聚集地区主要位于毕节市,年初肺结核接触者筛查检出的肺结核患者较多。

      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李文婷, 王丽, 方勇, 顾瑾,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36-124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63
      摘要 ( 193 )   HTML ( 13 )   PDF (2282KB) ( 29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基于胸部CT影像,采用多种深度学习网络构建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二分类模型,并评估这些模型在两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确诊为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胸部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被分为肺结核组(197例)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组(212例)。将数据集的80%分配至训练集,20%分配至测试集。采用深度学习网络(ResNeXt、ResNet、Transformer、SENet、ShuffleNet、Swin-transformer和DenseNet算法)构建二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测试集中,将最优人工智能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呼吸科(结核亚专业)医生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ResNeXt模型、ResNet模型、Transformer模型、SENet模型、ShuffleNet模型、Swin-transformer模型、DenseNet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94、0.839、0.864、0.816、0.841、0.831、0.829;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26、0.816、0.817、0.811、0.784、0.771、0.735。在测试集中,最优模型ResNeXt的诊断性能(AUC值为0.826)高于中年资医生(AUC值为0.679)和低年资医生(AUC值为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35和2.242,P值均<0.05)。结论: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是一种快捷简便的无创诊断工具,在鉴别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面展现出了理想的诊断性能。

      基于BACTEC MGIT 960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
      陈振华, 郭婧玮, 王珏, 胡培磊, 易松林, 刘怡, 谭云洪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43-1249.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28
      摘要 ( 157 )   HTML ( 11 )   PDF (856KB) ( 1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混合感染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治混合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3种NTM和MTBC标准菌株(H37Rv)各制备3种不同初始浓度(10-2 mg/ml、10-4 mg/ml和10-6 mg/ml)的菌液,将每个浓度的NTM与MTBC采用9种不同比例(NTM标准菌株与H37Rv按照1∶99、5∶95、10∶90、20∶80、50∶50、80∶20、90∶10、95∶5和99∶1)混合制成81种混合感染标本。3种感染模型分别为脓肿分枝杆菌和H37Rv、鸟分枝杆菌和H37Rv、胞内分枝杆菌和H37Rv。经BACTEC MGIT 960培养,采用MPB64抗原检测、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试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和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4种方法对培养液进行检测。结果:3种混合感染模型的81份标本均在34d内报告阳性。其中,MPB64抗原检测阳性3份(3.7%,3/81);PNB生长试验阳性78份(96.3%,78/81);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仅检出相应的NTM 64份(79.0%,64/81),仅检出MTBC 3份(3.7%,3/81),同时检出相应的NTM和MTBC 14份(17.3%,14/81);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检出MTBC 67份(82.7%,67/81)。结论:临床标本经BACTEC MGIT 960培养,仪器报告阳性后,用MPB64抗原检测和PNB生长试验初判,若有NTM生长,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NTM,同时用单一检测MTBC核酸的方法对培养液进行检测,以免MTBC 漏检。

      PCR荧光探针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性能的评价
      李静, 姜琦, 江渊,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50-1258.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66
      摘要 ( 206 )   HTML ( 12 )   PDF (906KB) ( 23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痰液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和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检测试剂盒”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可行性研究数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上海市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科门诊就诊的205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3份痰液样本(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分别进行痰涂片、BACTEC MGIT 960(MGIT 960)、GeneXpert MTB/RIF(Xpert)和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评价PCR荧光探针法对痰液样本中MTBC及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能。另对随机选取同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菌株库中保存的96株MTBC临床菌株(包括利福平表型耐药菌株47株和利福平表型敏感菌株49株)分别进行PCR荧光探针法和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性,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检出情况。结果:20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PCR荧光探针法对MTBC的检出率为22.44%(46/205),与MGIT 960[21.95%(45/205)]、Xpert [20.98%(43/205)]和痰涂片[16.10%(33/2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4;χ2=0.129,P=0.719;χ2=2.650,P=0.104)。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荧光探针法、Xpert、MGIT 960和痰涂片检测MTBC的敏感度(95%CI)分别为48.10%(36.93%~59.56%)、48.10%(36.93%~59.56%)、50.63%(39.23%~61.97%)和40.51%(29.79%~52.15%),特异度(95%CI)分别为93.65%(87.47%~97.12%)、96.03%(90.52%~98.53%)、96.03%(90.52%~98.53%)和99.21%(95.01%~99.96%),一致率分别为76.10%(156/205)、77.56%(159/205)、78.54%(161/205)和76.59%(157/205),Kappa值分别为0.453、0.482、0.507和0.446。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液样本中MTBC的涂阴和极低级别阳性样本的检出率[10.73%(19/177)]与Xpert检测结果[8.47%(15/17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3,P=0.373)。PCR荧光探针法在检出MTBC的46份样本中同时检出6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04%(6/46);而Xpert在检出MTBC的43份样本中仅同时检出1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33%(1/43)。在96株临床菌株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均检测到56株菌株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除2株探针突变类型不一致外,其他探针突变类型均一致,且多发生在probe E(529~533)和FAM通道(531/533突变)。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荧光探针法检测MTBC的效能与MGIT 960、Xpert和痰涂片基本相当,且与Xpert检测MTBC临床菌株的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一致,认为PCR荧光探针法不仅是一种等同于Xpert检测功能的新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于Xpert、真正实现一体化和全封闭等优势。建议在临床推广过程中进一步优化PCR荧光探针法以提高MTBC检出率,并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研究。

      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李翠萍, 陈品儒, 薛丽京, 郑圣坤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59-1265.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177
      摘要 ( 105 )   HTML ( 5 )   PDF (2671KB) ( 21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诊断的3例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3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9篇,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parotid gland”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检索到相关文献5篇;分别以“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淋巴结炎”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腮腺”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阅读文献入选50例及本研究病例,共53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2.71±1.52)岁。以反复颈面部肿物为主要表现,常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程1个月至1年,多数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彩色超声、CT及核磁检查提示腮腺脓肿,25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0例脓液及病灶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病理均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阳性,抗酸杆菌染色阴性,脓液及病灶组织GeneXpert MTB/RIF阴性,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经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结论:当婴幼儿反复出现单侧无痛性腮腺或耳前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至紫罗兰色,不伴发热、咳嗽、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血IGRA阴性,无活动性肺结核病史,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确诊后需及时手术切除联合抗感染治疗。

      老年结核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张梦迪, 王鑫, 郑文静, 王琦琦, 李涛, 王倪, 刘剑君, 黄飞, 么鸿雁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66-127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55
      摘要 ( 194 )   HTML ( 20 )   PDF (944KB) ( 1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年人群自身的特点,如免疫机能减退、营养不良、共患疾病和卫生服务可及性差等因素,老年结核病逐渐成为中国结核病防治的关键。分析老年结核病流行情况,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实现病因预防、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进而降低老年人群结核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中国老年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重点梳理了中国老年结核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文献,为今后老年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闫红璇, 袁金锋, 王艺霖, 逄宇,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73-128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07
      摘要 ( 144 )   HTML ( 9 )   PDF (1794KB) ( 4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 HDT)是一种新的结核病辅助治疗方法,它针对宿主细胞而非病原体,利用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反应来对抗感染。当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有助于增强化学药物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免疫病理损伤和减少耐药性产生等。笔者综述了结核病HDT候选药物的常见作用机制,并列举了目前正在研究的HDT候选药物,为寻找新型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刘珂君, 张海鹏, 王鹏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0):  1283-1292.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217
      摘要 ( 181 )   HTML ( 10 )   PDF (1709KB) ( 16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枝杆菌感染给全球带来了很大的健康负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对公共卫生和卫生安全的威胁,寻找一种有效对抗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枝杆菌噬菌体是特异性感染分枝杆菌的病毒,可以通过裂解宿主菌导致其死亡。目前,大量的分枝杆菌噬菌体已被分离和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结构,并推动其应用和发展。因此,本文综述了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的一般特征及基因功能与表达,以提供分枝杆菌噬菌体治疗新思路。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