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记时间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即“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期间广州市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病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耐药类型、治疗分类等相关信息),筛选出利福平耐药患者病案,分析患者登记、人群特征、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2011—2020年,RR-PTB患者年均登记率为0.71/10万(1152/16286.08万),从2011年的0.31/10万(42/1346.32万)上升至2015年的0.38/10万(60/1594.95万)和2020年的0.97/10万(182/1874.03万),呈逐年上升趋势($\chi_{\text {趋势}}^{2}$=256.395,P<0.001)。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0.34/10万(250/7358.06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4.674,P=0.322);“十三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1.01/10万(902/8928.02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38.439,P<0.001)。1152例患者中,以男性(851例,73.87%)、25~34岁青壮年(257例,22.31%)和家政家务及待业(364例,31.60%)为主;流动人口、初治、RR-PTB(除异烟肼耐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80%(22/250)、11.20%(28/250)、0.00%(0/250)和0.00%(0/250)上升到“十三五”的54.43%(491/902)、37.14%(335/902)、19.84%(179/902)和0.78%(7/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370、298.740、97.915、34.096,P值均<0.001)。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由2017年的60.91%(148/243)上升至2020年的98.95%(568/574),新发/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耐药应筛查率由2018年的83.93%(1410/1680)提高到2020年的94.99%(3222/3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_{\text {趋势}}^{2}$=425.043、269.670,P值均<0.001)。纳入治疗、完成治疗和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1.20%(203/250)、2.46%(5/203)和45.81%(93/203)提高到“十三五”的91.02%(821/902)、33.62%(276/821)和67.48%(554/821),治疗失败患者比例从17.73%(36/203)降低至2.68%(22/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86.809、46.636、58.572,P值均<0.001)。结论: 在“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期间,广州市RR-PTB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加强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杜雨华, 冯亚娟, 雷宇, 赖铿, 何蔚云. 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6): 678-68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24
Du Yuhua, Feng Yajuan, Lei Yu, Lai Keng, He Weiyun.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and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s[J]. 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 2024, 46(6): 678-686.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