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旭平, 吴艳娟, 张雷.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肺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对比.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6):1059-1060.
|
[2] |
张莹. 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郑州: 河南大学, 2021.
|
[3] |
Laguna J C, Cooksley T, Ahn S, et al.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 (CRT)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a narrative review and clinical guidance for daily care.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022, 30(10):8577-8588.
|
[4] |
李乾, 赵欣, 张晓维, 等. 国内成人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3):348-355.
|
[5] |
张慧英. 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上海护理, 2022, 22(11):50-55.
|
[6] |
陈彦亮. 恶性肿瘤患者中PICC相关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扬州: 扬州大学, 2020.
|
[7] |
许汇娟, 刘颖, 姚嘉丽, 等. 3种量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症状性PICC相关血栓形成风险效果的比较. 护理学报, 2023, 30(11):59-64.
|
[8] |
黄彪进, 应燕, 卢婷, 等. 上肢抗阻运动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 护士进修杂志, 2022, 37(2):137-140.
|
[9] |
周欣宇. 不同术后功能锻炼模式对PICC置管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9.
|
[10] |
张薇, 金颖, 徐萍, 等. 多理论模型在健康管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15):1893-1898.
|
[11] |
林珊, 王萌, 张国莉. 上肢运动方案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20, 35(15):43-45,79.
|
[12] |
钟燕慧, 许丽贞, 陈燕丽, 等. 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11):177-180.
|
[13] |
Knittle K P, De Gucht V, Hurkmans E J, et al.Effect of self‐efficacy and physical activity goal achievement on arthritis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1, 63(11):1613-1619.
|
[14] |
黄家莲, 应燕萍, 凌瑛, 等. 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握拳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医学, 2018, 39(18):2813-2815.
|
[15] |
潘桂华, 唐娟妮, 李晓玲, 等. 照护者参与模式提高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居家期间握拳运动依从性的效果. 护士进修杂志, 2021, 36(20):1914-1916.
|
[16] |
檀亚玲, 郑晓真.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医院统计, 2023, 30(6):426-430.
|
[17] |
王爱梅.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安徽省常模的构建及在围术期肺癌患者中初步应用[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23.
|
[18] |
朱金凤, 狄恒丹, 季翠玲, 等.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锻炼计划与运动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22, 37(23):36-39.
|
[19] |
林晓非, 田圆, 林圆圆, 等. 上肢锻炼联合FMEA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医院获得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华全科医学, 2024, 22(04):700-703.
|
[20] |
庞志明, 何少丽, 邓伟英, 等. 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 现代临床护理, 2021, 20(8):3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