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痨杂志 ›› 2025, Vol. 47 ›› Issue (6): 760-768.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62
李玉红1,2, 梅金周3, 李雪1,2, 张慧1,2, 刘小秋1,2(), 赵雁林1,2(
)
Li Yuhong1,2, Mei Jinzhou3, Li Xue1,2, Zhang Hui1,2, Liu Xiaoqiu1,2(), Zhao Yanlin1,2(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肺结核患者转出(入)记录及病案信息,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转出患者流向和治疗管理等特征。结果: 2018—2022年全国共登记7547例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占登记肺结核患者的0.23%(7547/3261391),男女性别比为2.12∶1(5130∶2417)。25~59岁年龄组(63.91%,4823/7547)、职业为农牧渔民(36.28%,2738/7547)、东部地区(49.83%,3761/7547)患者占比较高。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四川和湖南6个省(自治区)跨省转出的患者占61.47%(4639/7547)。东部省份中,广东(1844例)和浙江(930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湖南(20.66%,381/1844)和贵州(36.34%,338/930);中部省份中,湖南(377例)转出的患者主要流入广东(54.91%,207/377),西部省(自治区)中,广西(501例)、四川(418例)和贵州(569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广东(49.50%,248/501)、广东(35.17%,147/418)和浙江(43.41%,247/569)。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到位率为84.17%(6352/7547)。复治患者的未到位率(22.02%,72/327)高于初治患者(15.55%,1123/7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9,P=0.002);转出前接受治疗时间<30d的患者未到位率(17.23%,454/2635)高于≥30d的患者(15.09%,741/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26.78%(1701/6352)的患者转出至到位的时长超过14d。结论: 我国肺结核患者跨省流动主要发生在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自治区),应加强对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动筛查工作,并建立高流动省份患者管理协同机制,为跨省流动患者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