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痨杂志 ›› 2025, Vol. 47 ›› Issue (6): 701-707.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05
赵琰枫1, 屠霞2, 王嫩寒1, 陈双双1, 田丽丽1, 樊瑞芳1, 于兰1, 李洁1, 李传友1(), 代小伟1(
)
Zhao Yanfeng1, Tu Xia2, Wang Nenhan1, Chen Shuangshuang1, Tian Lili1, Fan Ruifang1, Yu Lan1, Li Jie1, Li Chuanyou1(), Dai Xiaowei1(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三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贡献率及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病原学阳性率,优化结核病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登记管理的1043例初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数据,结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检测信息,收集痰涂片抗酸染色(简称“痰涂片”)、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固体酸性罗氏培养法或BACTECTMMGIT 960液体培养法,简称“痰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计算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率、阳性率,分析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贡献率,计算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在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贡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2023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登记管理患者共1043例,痰涂片、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覆盖率为99.1%(1034/1043),2019—2023年患者总体病原学阳性率为56.0%(579/1034);痰涂片、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9.3%(302/1032)、41.9%(402/959)、43.5%(428/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8,P<0.001);其中,2019—2022年痰涂片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