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10
    • 回顾与展望
      《中国防痨杂志》80年光荣历程与展望
      郭萌,张晓进,范永德,杨颖,王然,薛爱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17-629.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1
      摘要 ( 1333 )   PDF (17959KB) ( 3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光荏苒,《中国防痨杂志》自1934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80年的峥嵘岁月。8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防痨杂志》却忠实记录了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刊出的篇篇论文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为事业“韦编三绝、刻苦钻研、学以致用、成果累累”的科研结晶。在这80年中,《中国防痨杂志》与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荣辱与共、并肩前行,从一棵幼小的树苗,成长为今天根基深厚、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其间经历了多少磨难与挫折,攻克了多少难题与堡垒,才取得了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专家论坛
      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发展与展望
      王黎霞,姜世闻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30-633.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2
      摘要 ( 1293 )   PDF (1418KB) ( 6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发展过程及最新的策略框架;介绍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效;阐述了目前在控制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未来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发展的方向。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肖和平,方勇,范琳,刘一典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34-637.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3
      摘要 ( 1632 )   PDF (1485KB) ( 3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是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在结核病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武器,但面对耐多药结核病尤其是广泛耐药结核病明显力不从心,结核病有可能因此而再度成为“不治之症”。研制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设计具有抗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化解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困境,迫在眉睫。作者通过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阐述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的若干问题,期待有助于读者对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共同探索化学治疗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的可行性。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从形态分析到分子影像诊断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38-64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4
      摘要 ( 2337 )   PDF (1498KB) ( 7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影像学已成为肺结核及肺部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病灶形态分析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CT增强扫描是病灶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MRI既是形态学诊断也是分子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是重要的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在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和结核病灶活动性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不同影像学技术,以及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目的与意义,重视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和菌阴肺结核的影像诊断与鉴别,推进影像学形态分析和细菌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学科联合诊断等,将是现在及未来的主要努力方向。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结核感染控制的现状及建议
      何广学,宋渝丹,杨曦,王吉春,赵飞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43-645.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5
      摘要 ( 1423 )   PDF (1407KB) ( 5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结核感染控制的信息和有关资料比较少。近年来,我国在结核感染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编写了《中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规范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医疗机构缺乏专职或兼职的结核感染控制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经费不足,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建筑设计和功能分区不符合结核感染控制要求,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并且使用不正确。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患病率较高,主要与职业暴露有关,而且,医务人员对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水平一般。鉴于医疗卫生机构和结核防治工作者结核感染控制现状,我国应加强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制定结核感染控制政策,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的经费投入,建立系统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控制和患病筛查制度,并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80周年感言
      保持特色 不断创新
      张立兴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46-646.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6
      摘要 ( 902 )   PDF (973KB) ( 2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值此《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华诞之际,我仅向战斗在全国结核病防治第一线的工作者和勤奋工作的各位专家、编委及编辑部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由于大家不断努力和创新,使《中国防痨杂志》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结核病防治专业的高级学术期刊,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纳入“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同时被许多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八十春秋 祎祎在目——《中国防痨杂志》创刊八十周年有感
      端木宏谨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47-64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7
      摘要 ( 970 )   PDF (1369KB) ( 2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防痨杂志》走过了八十载春秋岁月,编辑部约我撰写一篇关于我与《中国防痨杂志》情结的文章,以纪念创刊80周年。
      服务防痨八十载 风光无限又一峰
      屠德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49-650.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8
      摘要 ( 901 )   PDF (996KB) ( 2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岁月流金,时光易过,《中国防痨杂志》已走过80个春秋。在忆往昔发展之艰辛,庆现今成功之喜悦,展未来宏伟之蓝图的同时,使我始终不能忘怀我的老师和前辈们为杂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我的同道们为不断提高办刊水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寸草延莽原 滴雨汇江河 八十载春秋 百舸尽风流
      肖和平,何娅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51-65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09
      摘要 ( 936 )   PDF (992KB) ( 2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粒春的种子播下,我看到万顷草原绵延起伏;一滴春的雨点落下,我听到百川汇成江河澎湃汹涌。马蹄声声,我们走进20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也迎来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华诞。
      述评
      重视肺外结核病并规范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治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55-65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1
      摘要 ( 1488 )   PDF (1405KB) ( 5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骨关节结核是一种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肺外继发性结核病。北京胸科医院统计:骨与关节结核占肺外结核病的1%~3%,好发部位是脊柱,占骨与关节结核的70%。尤其是难治、复发复治、耐药性骨关节结核患者近年来的增加,使骨关节结核病的治疗难度加大;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治不当将导致骨关节结核的原发耐药,是骨关节结核复治、复发的主要原因。本期刊出的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方向研究和阐述了骨关节结核患者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和良好护理方式的探讨,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国内学者近期也做了大量的相关报道,对提高骨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及为达成该领域的专家共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骨关节结核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是细菌性和免疫反应性疾病,非结核病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尚有待提高,加之该类医院缺乏诊断结核病的一些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仪器与装备,因此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治不足,甚至导致治疗失败、骨关节结核复发、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产生。目前,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工作者对结核病的认识,重视肺外结核病和规范骨关节结核的诊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著
      一期后路Wiltse间隙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
      王传庆,李敬朝,侯代伦,张强,王勍,赵耀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59-665.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2
      摘要 ( 1637 )   PDF (2176KB) ( 3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脊柱结核科共有1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接受了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男73例,女55例,结核病变位于T5-11者35例、T12~L2者45例、L3-5者48例。术前抗结核治疗4周,治疗方案为3HRZE/9~15HRE。监测围手术期体温并术后第1、3、7天及第2、4周行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查,术后第2、4周及出院后每隔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9)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植骨融合情况、脊柱畸形程度及神经功能状态等。 结果 术后无死亡,无严重脊髓神经、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出现并发症11例(8.6%)。总手术平均持续时间(270±110)min,其中后路(70±25)min;出血(360±210)ml,其中后路(100±65)ml。术后1~3 d内体温较高、疼痛较重,白细胞、ESR、CRP明显增高。后凸畸形平均即时矫正18.6°,末次随访平均丢失1.9°,内固定取出后平均丢失1.1°。植骨融合优良率(Ⅰ级+Ⅱ级)为89.8%(115/128),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3%(102/107),总治愈率为97.7%(125/128)。 结论 一期后路经Wiltse间隙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椎体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范俊,秦世炳,董伟杰,兰汀隆,徐双铮,唐恺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66-670.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3
      摘要 ( 1324 )   PDF (1308KB) ( 3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椎体结核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个及2个以上椎体骨质破坏并完成随访的全部32例患者,均行手术并术后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前神经功能分级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其中A级2例、B级1例、C级7例、D级14例、E级8例。行经病椎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8个月的Cobb角的变化;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手术的优良率;观察其术前及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对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8个月Cobb角及JOA评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年期随访,2年随访期内结核均无复发,无脓液及窦道形成,无螺钉置入病椎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Cobb角明显变小,由术前的(19.8±6.1)°降至术后的(7.8±3.1)°(t=9.9,P=0.00);18个月时随访无明显丢失,Cobb角由术后2周的(7.8±3.1)°变为末次随访的(8.8±4.3)°(t=1.2,P=0.09)。JOA评分由术前的(8.7±6.3)分增加至18个月随访的(25.2±2.8)分,获得明显改善(t=13.6,P=0.00),末次JOA总优良率为75.0%(24/32)。术后ASIA分级D级7例,E级25例。结论 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固定不仅能够对治疗多椎体脊椎结核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能减少患者术后Cobb角丢失,提高舒适度,值得推广。
      选择性肺隔离技术在右开胸非高段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王春,刘伟,耿万明,高广阔,翟文婷,史志国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71-674.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4
      摘要 ( 1416 )   PDF (1049KB) ( 30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肺隔离技术在右开胸非高段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因胸椎6以下结核择期行胸椎结核后路内固定+右开胸前路病灶清除术或右开胸前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术的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侧肺通气组(OLV组)和选择性肺叶隔离组(SLB组)各19例。OLV组患者采用35号(女)或39号(男)左双腔气管导管,SLB组患者采用ID 7.5(女)、ID 8.0(男)加强单腔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器行选择性右中下肺叶隔离。分别于左侧卧双肺通气10 min(T1)、单侧肺通气或肺叶隔离3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3)记录各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顺应性(Comp),收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术者评价术野暴露情况。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各时点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T2时点,SLB组的PaO2高于OLV组[分别为(189.4±58.2)mm Hg(1 mm Hg=0.133 kPa)、(145.6±50.4)mm Hg;t=4.28, P=0.00];SLB组的SaO2高于OLV组[分别为(99.6±0.3)%、(97.5±1.0)%;t=8.21, P=0.00]。T2时点,SLB组的Ppeak低于OLV组[分别为(18.1±3.2)cm H2O(1 cm H2O=0.098 kPa)、 (20.5±4.1)cm H2O;t=2.15,P=0.04];SLB组的Pplat低于OLV组[分别为(16.3±3.2)cm H2O、(20.2±2.4)cm H2O;t=3.94, P=0.00],SLB组的Comp高于OLV组[分别为(34.8±14.5)ml/cm H2O、(26.4±15.2)ml/cm H2O; t=6.07, P=0.00]。术野暴露情况,OLV组18例优,1例良;SLB组17例优,2例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 P=0.55)。 结论 选择性右中下肺叶隔离技术可明显改善右开胸非高段胸椎结核前路手术患者氧合和呼吸力学指标,并不影响胸椎手术的术野暴露和手术操作。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
      唐恺,董伟杰,兰汀隆,范俊,徐双铮,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75-67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5
      摘要 ( 1331 )   PDF (1413KB) ( 2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上胸椎结核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67岁,中位年龄49岁;累及椎体38个,平均2.2个;术前选择异烟肼(H)、利福平(R)或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Lfx)组成四联或五联抗结核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时间2~96周,平均10.3周;术后继续行HR(Rft)EZ或HR(Rft)EZLfx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时间12~18个月。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165~300 min,平均(224.11±41.35)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752.94±435.70)ml。术后并发症:切口积液4例,褥疮1例。Cobb角术前(23.96±6.67)°,术后(19.21±5.97)°。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胸椎结核均获得治愈,植骨融合100.00%。结核无复发。10例截瘫患者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均达D级以上。 结论 上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手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会军,鲁增辉,朱昌生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79-683.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6
      摘要 ( 1354 )   PDF (1520KB) ( 3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74例短节段脊柱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前给予异烟肼(0.40 g静脉滴注,1次/d)、利福平(0.45 g/0.60 g口服,1次/d)、阿米卡星(0.40 g静脉滴注,1次/d)、吡嗪酰胺(0.50 g口服,3次/d)或乙胺丁醇(0.75 g口服,1次/d)治疗,至少2~4周以上,同时口服保肝药物治疗(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口服,3次/d)。行经胸同侧胸膜纤维板剥脱、脓胸病灶清除术,然后再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手术均一期完成。 结果 74例患者病灶均临床治愈,未复发,6例患者术后形成皮肤窦道,经过异烟肼纱条多次换药,后均愈合。74例患者术后1~6周胸背部疼痛基本消失。 结论 对于短节段脊柱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的患者,抗结核治疗至少2~4周后,尽早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大部分可以临床治愈。
      保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和疗效分析
      薛海滨,张聪,顾苏熙,谢明玖,田斌,简伟,李大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84-690.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7
      摘要 ( 1419 )   PDF (3288KB) ( 5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保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初步探讨保守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 方法 总结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资料完整的经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或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开始治疗时选择保守方法治疗的5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54例患者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方式,需要在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抗结核治疗时间9~18个月,服药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影像学检查判断病灶愈合、脊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根据疗效情况调整治疗疗程。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3.0±0.8)年。 结果 54例患者中49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病灶愈合,其中45例局部疼痛消失,4例轻微背痛,不需服用止痛药物;49例患者中的32例X线或CT片显示椎间骨性融合,17例显示纤维愈合;49例脊柱局部后凸角度平均增加(5.5±0.8)°;47例ESR、CRP下降至正常范围(正常标准:男性ESR<15 mm/1 h,女性<20 mm/1 h;CRP<5 μg/L);18例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减量或停用抗结核药物等治疗恢复正常。54例患者中5例分别因为治疗期间疼痛加重、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或后凸畸形明显加重而选择手术治疗。 结论 对于局部疼痛不严重、不伴畸形或神经损害、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脊柱结核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良好效果。
      骨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分析
      马皎洁,贺红,李宝月,雷国华,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91-695.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8
      摘要 ( 1462 )   PDF (1064KB) ( 3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骨结核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并明确营养风险发生率在性别及年龄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汇总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的所有骨结核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总数为64例,其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范围19~87岁,19~岁年龄组20例,41~岁年龄组27例,61~87岁年龄组17例。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总分最高为7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对营养风险评分和某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相关性。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营养风险评分与年龄[得分1~5分的年龄范围为(43.3±16.9)~(81.7±5.0)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得分1~5分的CRP值的范围为(16.0±16.2)~(21.1±18.2)mg/L]、住院天数[得分1~5分的住院天数范围为(17.7±7.4)~(21.3±12.1)d]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304、0.352、0.370,P值均<0.05或<0.01);营养风险评分与体质量[得分1~5分的体质量值的范围为(66.3±11.9)~(49.0±9.6)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得分1~5分的BMI值的范围为(23.5±3.8)~(18.6±1.5)kg/m2]、血红蛋白(hemoglubin, Hb)水平[得分1~5分的Hb值的范围为(134.3±18.5)~(106.3±24.8)g/L]、淋巴细胞比率(lymphocyte %, L%)[得分1~5分的L%值的范围为(26.5±7.3)%~(17.3±4.0)%]、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得分1~5分的Alb值的范围为(41.5±3.3)~(31.4±4.7)g/L]、钠离子(Na+)水平[得分1~5分的Na+值的范围为(138.7±2.6)~(139.7±1.1)mmol/L]、钾离子(K+)水平[得分1~5分的K+值的范围为(4.5±0.4)~(4.1±0.5)mmol/L]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19、-0.469、-0.418、-0.279、-0.556、-0.255、-0.433,P值均<0.05或<0.01)。我院骨结核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5%(24/64),其中,男性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0%(9/31),女性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5.5%(15/33),两组之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5)。19~岁年龄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0%(5/20),41~岁年龄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6%(8/27),61~87岁年龄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4.7%(11/17),各年龄组比较,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6,P<0.05)。结论 我院骨结核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积极进行营养干预。
      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两种排便护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雷国华,王倩,陈向军,吴增蕊,王洪莲,段振兰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696-699.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19
      摘要 ( 1546 )   PDF (1042KB) ( 3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塑料袋和普通便器在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排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为腰椎结核并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160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塑料袋组和普通便器组。80例塑料袋组患者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80例普通便器组患者使用普通便器进行排便护理,对两组排便舒适、排便自理、会阴暴露、被服污染及便器处理方便的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排便腰痛程度应用数字疼痛评估表NPRS(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 NPRS)评分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皮肤受损程度评价分为正常、压红及破溃。排便腰痛程度及皮肤受损程度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塑料袋组的排便舒适率(72.50%,174/240)、排便自理率(44.17%,106/240)、便器处理方便率(95.00%,228/240)均优于普通便器组[14.47% (33/228)、18.42% (42/228)和8.33% (19/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9.60、35.84、352.38,P值均<0.001)。塑料袋组的会阴暴露率(29.58%,71/240)、被服污染率(12.08%, 29/240)低于普通便器组[81.14% (185/228)和26.32% (60/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43、15.38,P值均<0.001)。塑料袋组患者在排便腰痛程度、皮肤受损程度方面优于普通便器组,塑料袋组排便138例次无痛,明显高于普通便器组33例次无痛(Z=-9.16,P<0.001); 塑料袋组排便后局部皮肤正常227例次,明显高于普通便器组156例次(Z=-8.10,P<0.001)。 结论 应用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可减轻围手术期腰椎结核患者的腰痛及臀部皮肤损伤,提高排便舒适度,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维护患者自尊,提高患者排便自理能力。采用塑料袋进行排便护理对于腰椎结核手术患者非常适用。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比较
      贺伟,宁锋钢,李成海,李芳,周震,吕岩,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700-705.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20
      摘要 ( 1853 )   PDF (1653KB) ( 4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χ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与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比较
      戴洁,史景云,梁莉,唐神结,姚岚,周亮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706-709.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21
      摘要 ( 3499 )   PDF (1411KB) ( 6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并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行薄层CT检查并明确诊断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患者共计41例,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组(NTM组);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从同期1026例住院的经菌种鉴定确诊为菌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1例,作为继发性肺结核组;对两组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部病变的CT表现包括小叶中心性结节、大结节、空洞、实变、支气管扩张、病变分布等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于单因素分析:支气管扩张常见于NTM组[95.1%(39/41)vs 12.2%(5/41),χ2=53.408,P<0.001];实变[7.3%(3/41)vs 31.7%(13/41),χ2=6.290,P=0.012]则多见于继发性肺结核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是NTM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区分的重要征象(β=5.613, Waldχ2=22.717, P<0.001, OR=273.843, 95%CI=27.237~2753.221)。 结论 NTM薄层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细菌学明确诊断前,NTM薄层CT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治。
      北京市某医院结核科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
      高淑红,史文文,赵艳丽,段振兰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710-713.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22
      摘要 ( 3737 )   PDF (1043KB) ( 4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88名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核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3.04±9.07)岁,工作年限(12.70±9.04)年,每月夜班数(4.25±2.25)个。本研究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分为8个维度,共有61个条目,采用分量法计分。其中,没有压力1分,压力程度一般为2分,压力程度较高为3分,压力程度非常高为4分,可能的得分范围为61~244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方法,取得知情同意。由研究者亲自发放调查问卷,30 min后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8份,有效88份,有效回收率97.8%。 结果 (1)结核科护士压力源总体得分为(154.81±36.03)分。(2)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结核护理专业特殊性的问题(3.07±0.81)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88±0.81)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 (2.67±0.78)分;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2.63±0.78)分;护理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2.55±0.74)分;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52±0.68)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45±0.7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1.89±0.64)分。(3)得分排在前10位的压力源条目分别是:长期接触排菌、耐药肺结核患者(3.55±0.78)分;担心自己患上结核病(3.47±0.88)分;同伴被确诊患上结核病(3.36±0.89);担心消毒防护设施的效果(3.28±0.94)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21±0.95)分;工作环境差(3.18±0.92)分;病区拥挤(3.02±1.07)分;收入差距大(2.98±0.94)分;工作量太大(2.97±0.94)分;经常倒班(2.94±1.03)分。 结论 结核科护士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护士积极应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年度报告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3年) (第一部分 结核病临床诊断)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8):  714-740.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14.08.023
      摘要 ( 1807 )   PDF (1868KB) ( 6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一年来,结核病的诊断方面继续深入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步。在细菌学诊断方面,使用新技术如新型移动数字化荧光显微镜痰检涂片技术可清晰显示并保存图像,发光二极管(LED)性能的荧光显微镜(FM)检查能够明显缩短常规涂片的染色时间,明显提高检出率。影像学诊断在结核病诊断的难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期、耐多药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鉴别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具有很大优势,今年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再评价。分子生物学诊断发展迅速,继续对Xpert Mtb/RIF诊断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超支化滚环扩增(hyperbranch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HRCA)技术简单、经济、省时,在贫困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入诊断方面,将气管镜、腔镜技术与分子生物学、超声引导技术、细菌学、病理学检测技术相结合,使得结核病的诊断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如气管镜下支气管冲洗液进行Xpert Mtb/RIF的检测等。病理学诊断方面以分子病理技术的发展较引人注目,使用活检标本行基因检测提高了结核病的检出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