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Alert | RSS    帮助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CODEN XNKIAC
创刊于 1958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 委 会
    » 数据库收录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编辑办公登录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1年 33卷 1期
刊出日期 2011-01-20

病例报告
论著
综述
短篇论著
简报
论著
7 李雪 张岚 李卫彬 谢海波 张慧 姜世闻
甘肃省外出肺结核患者完成疗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甘肃省外出肺结核患者完成疗程的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抽取结核病患病率高、外出肺结核患者较多的22个县进行调查。由专门的调查员负责询问,并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进行填写。 结果 外出时带有药品者完成疗程率显著高于外出时未带药者(OR=13.281,95%CI:5.557~31.739);事先将外出信息告知督导治疗医生的患者完成疗程率显著高于未告知者(OR=5.025,95%CI:2.520~10.020);异地为继续治疗结核病花费≥500元者完成疗程率要高于<500元者(OR=2.554,95%CI:1.087~5.999);患病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者完成疗程率高于未接受者(OR=2.200,95%CI:1.112~4.352)。 结论 针对可能的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注重加强医患关系沟通,及早发现有意外出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尽量让患者留在本地安心完成疗程;对于多次劝阻仍坚持外出的患者,为患者带有一定量药品,确保患者在转入地的继续治疗管理工作衔接。
2011 Vol. 33 (1): 7-10 [摘要] ( 1443 ) [HTML 1KB] [ PDF 876KB] ( 732 )
病例报告
11 阮仕萍 高玉芬 何正荣,
吡嗪酰胺致面部色素沉着3例
吡嗪酰胺(PZA)属抗结核药物,对细胞内缓慢生长的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该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胃肠反应、痛风样关节病变等。近几年来,我科联合化疗使用吡嗪酰胺治疗结核病患者226例,3例肺结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后出现面部色素沉着现象,占结核病例的1.3%,现报告如下。
2011 Vol. 33 (1): 11-11 [摘要] ( 1664 ) [HTML 1KB] [ PDF 46KB] ( 553 )
论著
12 谢海波 张慧 李雪 王黎霞 姜世闻
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9—10月国家结控中心将设计的调查表下发至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填写,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逐级汇总并上报,最后由国家结控中心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 结果 全国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26 064人,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2 591人,人员数量和质量均比2005 年有一定的提高。结论 虽然人员的绝对数量有一定提高,但是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较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部分机构人员梯队建设还有待提高,并需要一定数量的熟悉临床的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2011 Vol. 33 (1): 12-15 [摘要] ( 1834 ) [HTML 1KB] [ PDF 874KB] ( 34156 )
简报
15 蒋建国 赵东阳 张艳秋
一个结核病防治论坛互动情况分析
为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河南省结核病防治所于2001年在《结核病防治信息港》(www.anti-tb.org)网站中设立了结核病防治医患交流中心论坛,该论坛的主要作用是河南省结核病防治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回答网友提出的有关结核病防治方面的咨询,体现互联网的互动作用。
2011 Vol. 33 (1): 15-16 [摘要] ( 1405 ) [HTML 1KB] [ PDF 674KB] ( 424 )
论著
17 郭肖岩 李芳 张修磊 王宇 金瑾
山东省社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完善和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实施的效果,为山东省结防工作进社区探索经验。 方法 收集项目年度山东省4个项目县(区)的项目季报表,及项目实施前项目地区收集的基线调查数据和社区肺结核病人的调查问卷,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项目实施期间,4个项目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肺结核患者及疑似患者报告率达78.9%;转诊率为67.7%;转诊到位率为84.1%,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为92.7%。同时,对辖区内肺结核患者均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了督导和管理。 结论 项目促进了项目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结核病工作进社区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1 Vol. 33 (1): 17-20 [摘要] ( 1623 ) [HTML 1KB] [ PDF 872KB] ( 592 )
21 张修磊 朱丽 张洪梅 郭肖岩 孙晓英
山东省4地市城区登记肺结核患者诊断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区登记的结核病人就诊情况和确诊情况,为提高城区的结核病服务质量提出建议。方法 对山东省泰山区等4个地级市的城区结防机构登记的246例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病人自发病至初次就诊平均间隔12 d,病人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对病情不在乎;67.5%的病人存在确诊延误,不同婚姻状况和选择不同首诊机构的患者,确诊延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需要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知晓率,使病人出现结核病疑似症状后及时就诊;应鼓励结核可疑者在发病后首选结防机构、区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就诊。
2011 Vol. 33 (1): 21-24 [摘要] ( 1576 ) [HTML 1KB] [ PDF 870KB] ( 606 )
25 戚广浩 马谢民 周长山 李长江 刘菲
北京市通州区大学新生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通州区大学新生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实施现状,发现预防性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方法 对通州区全部8所大学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所有结核菌素试验硬结最大横径≥15 mm或有水泡、丘疹、双圈、淋巴管炎、坏死等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并进行健康教育,在自愿条件下进行预防性治疗。统计并分析预防性治疗参与情况、服药的规律性等。 结果结核菌素筛查试验完成率76.9%,预防性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为79.0%,同意参与预防性治疗率15.5%。参加者全程肝功能检查合格率为95.9%,总体规律治疗率为97.6%。 结论 通州区大学新生结核菌素筛查试验完成率不高,预防性治疗参与情况不佳,全程肝功能检查及规律治疗情况较好。在进行预防性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文教卫生系统领导的开发;提高防病意识;提高防病策略实施力度;并加强对防病工作的监督管理。
2011 Vol. 33 (1): 25-27 [摘要] ( 1836 ) [HTML 1KB] [ PDF 865KB] ( 881 )
28 薛峰 李月华 依帕尔·艾海提
2005—2008年新疆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2005—2008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情况,探讨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措施。 方法 收集2005—2008年新疆“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08年新疆各级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和54.1%,总体到位率为63.4%。追踪到位的疑似病人中69.2%被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网络直报病人中菌阳、菌阴和未查痰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41.9%、26.0%和34.3%;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的疑似病人中菌阳、菌阴和未查痰病人的肺结核确诊率分别为 96.0%、80.8%和53.8%。 结论 非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中起重要作用,建立规范化的结核病登记、报告及转诊工作制度,提高网络直报病人的查痰率,将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2011 Vol. 33 (1): 28-31 [摘要] ( 1693 ) [HTML 1KB] [ PDF 872KB] ( 521 )
短篇论著
31 罗成宜 张新华 黄卫东 杨晓峰 钱华 习晓桦 周佳俐
应用新农合干预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
夷陵区从2007年元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门诊医疗费实行家庭账户管理,每人每年可报销15.00元,住院医疗费分段按比例报销,最高报销比例区级定点医院为70%,乡级定点医院达88%。因此区综合医院新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多以住院治疗为主,不需住院者均直接转疾控中心门诊免费治疗。
2011 Vol. 33 (1): 31-32 [摘要] ( 1782 ) [HTML 1KB] [ PDF 672KB] ( 655 )
论著
33 钟达 张玉华 傅衍勇 陈盛玉 秦莉 张志 杨旭
全球基金项目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中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全球基金项目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中作用,为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比较分析项目实施前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情况。 结果 实施全球基金项目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由63.6%提高到84.7%,初阳患者治愈率由64.0%提高到89.4%,复阳患者治愈率由56.3%提高到78.9%,涂阴患者完成治疗率由64.6%提高到82.9%,除复阳治愈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全球基金项目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发挥积极作用,为制定科学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策略打下坚实基础。
2011 Vol. 33 (1): 33-35 [摘要] ( 1561 ) [HTML 1KB] [ PDF 865KB] ( 831 )
36 张忠顺 楼海 肖和平
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
目的 利用γ-干扰素释放反应检测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 方法 研究对象共分3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128例(其中医生60例,护士68例)、病人家属密切接触组60例、非密切接触组40例,应用T-SPOT.TB(Oxford Immunotec,Abingdon,UK)试剂盒检测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对于2种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 结果 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为14.8%(19/128 ),家属密切接触组为23.3%(14/60),非密切接触组为5.0%(2/40)。家属密切接触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为高(χ2=6.002,P=0.023);结核病专业人员组与非密切接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工作年限≥3年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27.1%(16/59)较非密切接触组5.0%(2/40)明显为高(χ2=7.840,P=0.007),其RR值为5.42(95%CI=1.32~22.31)。 结论 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高,且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2011 Vol. 33 (1): 36-40 [摘要] ( 1819 ) [HTML 1KB] [ PDF 1026KB] ( 1011 )
短篇论著
40 王巨存 赵凤仪 李国利 王海英 景辉 王学谦 白人骁 陆芸 赵文君
基于分枝菌酸分析法鉴定分枝杆菌临床株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具有与结核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在无菌种鉴定的情况下,与结核病难以区别。NTM与TB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大不相同,不同的NTM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根据不同菌种化疗方案应有所不同。
2011 Vol. 33 (1): 40-42 [摘要] ( 1907 ) [HTML 1KB] [ PDF 1563KB] ( 793 )
论著
43 王庆 徐东芳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快速检测氧氟沙星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可能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haB测定205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比较,对两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比例法测定。 结果 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OFX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PPV、NPV)及准确度分别为95.4%、93.2%、91.2%、96.5% 和94.1%,共有12株菌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不符,其中9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比例法相符合。 结论 PhaB检测氧氟沙星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有较高的一致率,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2011 Vol. 33 (1): 43-46 [摘要] ( 1821 ) [HTML 1KB] [ PDF 1202KB] ( 996 )
47 戴广明 曹以诚 杜正平 陈洵 黄曙海 逄宇 周杨 黄海荣 赵雁林
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价
目的 对国内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DNA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方法 实验菌株来源于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以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 条LAMP 引物特异地识别结核分枝杆菌中 gyr B 基因的6个特殊区域。所有的菌株样本提取DNA作为模板,加入LAMP反应管后,65 ℃恒温反应60 min即可。其结果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结果 实验共验证了79株临床和标准菌株。对于菌株的培养物,LAMP实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可靠的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方法。
2011 Vol. 33 (1): 47-51 [摘要] ( 1852 ) [HTML 1KB] [ PDF 1712KB] ( 696 )
短篇论著
51 韦堆库 王芳兰
57例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分析
肺结核目前在全球仍是最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典型性肺结核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部影像表现及痰涂片和痰培养阳性易于诊断。由于不典型肺结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被其他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加之胸部影像学缺乏特征, 痰检阴性等原因而造成误诊。
2011 Vol. 33 (1): 51-52 [摘要] ( 1552 ) [HTML 1KB] [ PDF 685KB] ( 556 )
论著
53 吴龙章 罗春明 吴幸怡 潘美玉 许蕴怡
广州市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的初步调研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州市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为临床第一线治疗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3 911株经实验室鉴定确证为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罗氏药敏方法对临床常用的11种药物(包括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环丙沙星C、左氧氟沙星Lfx、硫酸阿米卡星Am、丙硫异烟胺Pto、莫西沙星Mfx、克拉霉素Clr、力克菲蒺D)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依赖性测定。 结果 3 91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59例患者共分离出192株对上述11种药物中的其中10种有程度不同的药物依赖性,依赖药物分离率为4.9%(192/3 911);其中依赖R分离率为 2.7%(104/3 911)、其次H 2.4%(92/3 911)、S 1.0%(38/3 911)、C 0.4%(16/3 911)、Lfx 0.3%(12/3 911)、Am 0.3%(10/3 911)、E 0.2%(8/3 911)和Pto 0.1%(5/3 911)以及Mfx、Clr各0.1%(3/3 911);暂未见力克菲蒺有结核分枝杆菌依赖现象;在159例患者中,有25例为广泛耐多药结核(XDR-TB)患者,110例为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二者占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84.9%(135/159)。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的依赖性,以R、H为主,对Mfx、Clr的依赖率最低;而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绝大部分均为MDR-TB和XDR-TB患者,这是值得临床第一线关注的严重问题。
2011 Vol. 33 (1): 53-56 [摘要] ( 1668 ) [HTML 1KB] [ PDF 877KB] ( 641 )
57 李红 唐神结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IFNγ、IL6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214例初治肺结核的血清中sIL-2R、TNF-α、IL-6、IFN-γ的水平。 结果 肺结核病人血清sIL-2R的检测结果各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随着病灶范围增加sIL-2R的水平也增加;3~4肺野组与5~6肺野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1~2肺野组(P<0.01);痰菌阳性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肺结核病人血清TNF-α的检测结果显示1~2肺野组与3~4肺野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随着病灶范围增加TNF-α的水平减少,5~6肺野组在正常范围,1~2肺野组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5~6肺野组(P<0.01);无空洞组TNF-α平均值高于有空洞组(P<0.05)。肺结核病人的血清INF-γ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其中5~6个肺野组比3~4肺野组高(P<0.05);痰菌阳性组比阴性组IFN-γ水平高(P<0.05)。 结论 不同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sIL-2R、TNF-α、IFN-γ、IL-6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2011 Vol. 33 (1): 57-60 [摘要] ( 2831 ) [HTML 1KB] [ PDF 881KB] ( 905 )
61 吕康言 刘浩山 刘桑 磨月容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误诊为肺结核11例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11例误诊为肺结核的DPB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及气促,均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胸部影像表现主要为两肺弥漫性散在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或粟粒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结果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低氧血症,3例血清冷凝集试验(CHA)效价增高(1:64以上),11例均被误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明显。结论 误诊原因主要是对DPB缺乏认识,以及DPB与肺结核在临床表现与胸部X线影像表现相似。对诊断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且痰抗酸杆菌阴性时,结合临床表现应考虑到DPB。
2011 Vol. 33 (1): 61-65 [摘要] ( 3654 ) [HTML 1KB] [ PDF 2457KB] ( 1075 )
综述
66 刘云霞 刘言训 薛付忠
结核病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目前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流行已严重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TB的发生流行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体水平的因素,也有群体水平的因素。
2011 Vol. 33 (1): 66-70 [摘要] ( 1947 ) [HTML 1KB] [ PDF 738KB] ( 875 )
短篇论著
71 安玉强 许延海 李红
小导管引流配合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分析
我单位自2005年至2008年共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202例,我们对部分病例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配合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果发现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11 Vol. 33 (1): 71-72 [摘要] ( 1655 ) [HTML 1KB] [ PDF 73KB] ( 776 )
73 金红弟 胡烛燃 郑兰 沈桂华 张静
奉贤区肺结核定点医院门诊诊治状况分析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对人类最具有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肺结核诊治水平,加强肺结核病的管理,自2005年1月开始,我区改变传统模式,取消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结核门诊,统一至区古华医院,实行门诊病房一体化诊治管理,医院建立专科病历,负责全区结核病的诊治,同时配合区疾控中心,及时反馈转诊到位情况,确诊及排除情况,随诊情况,以便疾控中心督促病人就诊,按时完成治疗。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2011 Vol. 33 (1): 73-74 [摘要] ( 2013 ) [HTML 1KB] [ PDF 675KB] ( 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