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防痨杂志,今天是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订阅本刊
结核病英文文章摘要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1-12-10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关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治的困惑与思考
闫世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77-779.
摘要
(
1492
)
PDF
(989KB) (
9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研究
闫世明 秦桂香 赵云虹 韩利军 王莉 崔文玉 梁洪梅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80-784.
摘要
(
1677
)
PDF
(2171KB) (
7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对766例结核性脑膜炎、103例化脓性脑膜炎、10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别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CSF细胞、采用迈-格-姬(May-Gruwald-Giemsa,MGG)染色法、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对CSF细胞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
7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700例CSF细胞学显示为混合细胞型,占91.38%(700/766),66例显示为淋巴样细胞型,占8.62%(66/766)。10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以中性粒细胞型为主,10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以淋巴细胞型为主。大淋巴样细胞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出现率为97.52%(747/766),而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则偶见,分别为9.71%(10/103)和14.02%(15/107);结核性脑膜炎随着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大淋巴样细胞逐渐减少。化脓性脑膜炎随着抗炎治疗,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病毒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一般在24 h内消失。
结论
CSF细胞学的类型及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鉴别3种脑膜炎的依据之一,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评估有参考作用。
82例脑实质结核和肺癌脑转移瘤的MRI鉴别
过丽芳 周新华 谢汝明 吕岩 贺伟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85-789.
摘要
(
2216
)
PDF
(1630KB) (
6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RI,尤其是增强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脑实质结核及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
对42例脑实质结核和4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行MRI平扫、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和DWI扫描。分析2者MRI表现特点,测量病灶各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ADC值的比值(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值),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
t
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42例脑实质结核均为多发性结节,82.56%(374/453)病灶直径<1.0 cm;T
1
WI增强图像上33.77%(153/453)的病灶呈均匀结节状强化、66.23%(300/453)呈环形强化,环壁厚薄较均匀、内外壁较光滑,约36.42%(165/453)的病灶周围存在不同程度水肿,以轻、中度为主。而32.50%(13/40)的肺癌脑转移瘤呈单发结节,41.01%(57/139)病灶直径<1.0 cm,T
1
WI增强图像上4.32%(6/139)病灶呈均匀结节状强化、9.35%(13/139)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86.33%(120/139)病灶呈环形强化,仅19.17%(23/120)的瘤壁厚薄较均匀,余表现为壁毛糙或伴壁结节,75.54%(105/139)的病灶周围存在水肿,且以中、重度水肿为主。脑实质结核实性部分、壁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15)×10
-3
mm
2
/s和(1.07±0.20)×10
-3
mm
2
/s],均低于肺癌脑转移瘤的实性部分、壁ADC值[分别为(1.10±0.25)×10
-3
mm
2
/s和(1.28±0.32)×10
-3
mm
2
/s],相应
t
值分别为3.648、5.051,
P
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增强MRI可显示脑实质结核及肺癌脑转移瘤病灶的不同形态特点,DWI和ADC值能反应2种疾病组织微观结构变化,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不同护理方式对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探讨
张新伟 孙力 张新岩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90-793.
摘要
(
1613
)
PDF
(780KB) (
5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
方法
将6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23例和对照组257例。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出院后指导等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和结核性脑膜炎专科护理。以出院后定期复查率、放弃或中断治疗率,以及治愈率、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为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定期复查率85.1%(360/423),对照组76.3%(196/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38,
P
<0.05);实验组治愈率87.7%(371/423),对照组77.8%(200/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1.61,
P
<0.05);实验组放弃或中断治疗率、后遗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2.8%(12/423)、6.1%(26/423)、3.1%(13/423),对照组分别为14.0%(36/257)、15.2%(39/257)、7.4%(19/257),两组比较
χ
2
值分别为30.41、15.07、6.65,
P
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出院后指导的综合护理,能督促患者坚持定期复查、完善疗程,并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毛晓辉 王勃 吴璇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94-797.
摘要
(
1753
)
PDF
(1091KB) (
7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结核内科住院的8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A组为存活组58例,B组为死亡组26例)的临床资料(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的病期、影像学改变、是否正规治疗、有无昏迷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变量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就诊时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分别为10(10/58)例和19(19/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0.760,
P
<0.01),风险比(RR值)为2.658;有脑积液者分别为38(38/58)例和18(18/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0.666,
P
<0.01),RR值为4.338;在院外接受过不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分别为8(8/58)例和20(20/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2.196,
P
<0.01),RR值为3.551;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者分别为6(6/58)例和15(15/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1.464,
P
<0.01),RR值为2.046。上述4项因素均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风险增高。
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就诊时有昏迷,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脑积液,在院外接受不正规抗结核治疗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中国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和培养结果多中心比对分析研究
欧喜超 李强 夏辉 王胜芬 周杨 逄宇 赵冰 宋媛媛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798-802.
摘要
(
1582
)
PDF
(793KB) (
6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国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就诊患者痰涂片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全国耐药性基线调查期间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的18个区县级结防机构,自2007年4—12月连续纳入的1230例初治和复治涂阳患者痰标本,共计3550份,采取“三涂两培”的方法(即3份痰标本均为阳性,选取阳性级别高的2份痰标本进行培养;3份痰标本2份阳性,选取2份阳性痰标本进行培养;3份痰标本1份阳性,选取阳性标本和1份质量好的阴性标本进行培养),完成涂片和培养试验,计算患者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不同痰标本的涂片阳性率和培养阳性率,分析涂片和培养结果的相关关系。
结果
结核病患者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涂片阳性率分别为78.8%(917/1164)、87.0%(1070/1230)和90.0%(1040/1156),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9%(504/520)、97.1%(881/907)和97.8%(709/725),对2147份痰标本涂片结果阳性级别和培养结果阳性级别进行趋势
χ
2
检验,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关系 (
χ
2
=206.2,
P
<0.01)。
结论
涂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培养结果提供依据,涂片阳性级别越高,培养阳性级别也越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肺结核就诊及确诊延迟调查分析
杨太华 瓦哈甫·沙力 扬津民 邰新蓉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03-805.
摘要
(
1985
)
PDF
(773KB) (
5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疆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与确诊延迟的原因,为提高就诊和确诊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喀什地区除塔什库尔干县(高海拔偏远小县)外其他所有11个县(市)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登记的所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3 832例(其中有7622例因出现症状至初次就诊日期填写不详而无法评价,占17.39%)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进行统计,结合每个县面对面问卷调查不少于20例2010年结束疗程的肺结核患者对防治结核病知识的认知、就医行为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被调查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结果
患者出现症状到第一次就诊平均间隔106.5 d,91.98%(33 305/36 210)就诊延迟;就诊前了解相关信息者延迟率为51.43%(18/35),而不了解者为98.11%(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8.24,
P
<0.01);患者初诊至确诊平均间隔80.1 d,33.25%(12 102/36 393)确诊延迟;乡医院痰菌检出率为13.15%(43/327)、诊断符合率93.58%(306/327);X线胸片合格率72.64%(146/201)、诊断符合率76.03%(111/146);村医无诊断结核病的能力。
结论
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现象在喀什地区农村中普遍存在。强化少数民族人口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宣传,提高乡村级诊断能力和转送意识,是当前喀什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痰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FQ-PCR检测对涂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比较
张宏英 陈力舟 林敏 吕骁 杨国育 毛雅云 李天林 王岗玲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06-809.
摘要
(
1933
)
PDF
(787KB) (
7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Mtb-DNA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福州肺科医院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胸部影像学疑为肺结核但至少3份痰涂片镜检Mtb阴性,或胸部影像学无法排除肺结核需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共51例,所有入选患者初诊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结果分为疑似结核组(24例)和待排结核组(27例)。均行抗结核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及PPD试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性及定量检测两组患者痰和BALF中的Mtb-DNA。
结果
疑似结核组和待排结核组各有22例和2例确诊肺结核,确诊的24例中痰FQ-PCR敏感度为45.8%(11/24),特异度为96.3%(26/27),Youden指数42.1%;BALF FQ-PCR的敏感度为75.0%(18/24),特异度96.3%(26/27),Youden指数71.3%。
结论
FQ-PCR检测BALF Mtb较痰更为敏感,对影像学疑诊但痰涂片阴性的结核患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适用于无痰的患者。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会民 张联英 吕广波 王永会 朱颜辉 徐华 林森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10-814.
摘要
(
2023
)
PDF
(798KB) (
7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程度及相关因素。
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河北省20个县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确认的1岁及1岁以上的7884例密切接触者在线索患者确诊后1个月内进行PPD试验,3个月后对第1次试验阴性者再次进行PPD试验。
结果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15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9.03%(153/392),15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60.65%(4014/6618)。PPD试验强阳性率<15岁的无卡痕儿童高达28.06%(110/392),是有卡痕儿童(16.82%,147/874)的1.67倍,15岁及以上年龄组13.55%(897/6618)最低。随着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的增多,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增高,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不同的线索患者的接触者感染率及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8.42,
P
<0.01;
χ
2
=235.11,
P
<0.01)。与线索患者为夫妻、父母、同学和同事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高,为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低,不同关系接触者的感染率和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27.14,
P
<0.05;
χ
2
=18.97,
P
<0.05)。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年感染危险率为3.53%(ARI=10÷1133÷3×12×100%)。
结论
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危险与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接触者与线索患者关系以及接触者的年龄有关。
IL-18启动子区-137G/C和-607C/A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Meta分析
张喆 马红霞 于学文 王秋萍 杨健 郭佑民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15-819.
摘要
(
1845
)
PDF
(1129KB) (
4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IL-18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位基因位点-137和 -607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收集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SNP位点-137和 -607的研究,在严格的质量评价基础上,通过统计学方法应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了Meta分析。入选文献标准:(1)关于IL-18启动子区SNP -137 G/C和(或)-607 C/A与结核易感性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2)对照组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H-W)遗传平衡定律;(3)原始资料完整;(4)文献中提供基因型频率或等位基因频率;(5)纳入文献语言为中文或英文;(6)多态性检测方法通过PCR-SSP及测序技术或SNaPshot SNP分型方法。文献排除标准:(1)重复报告的研究;(2)数据不清或等位基因不清的文献;(3)基于家系的研究;(4)对照组基因分布没有进行H-W遗传平衡检验的研究。
结果
IL-18启动子区SNP -607 C/A位点研究6项,患者695例,正常对照879例;SNP -137 G/C位点研究5项,患者594例,正常对照781例。结核病组IL-18启动子区等位基因-137 G和 -607 C与对照组相比,等位基因-137 C和 -607 A的合并OR值分别为1.41(95%
CI
为1.15~1.74,
P
=0.001)和0.93(95%
CI
为0.81~1.08,
P
=0.36)。
结论
IL-18启动子区SNP位点-137 G/C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联,提示IL-18启动子SNP(-137)是结核病的易感位点之一; SNP位点-607 C/A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专论
菌阴肺结核病诊断思考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20-821.
摘要
(
1483
)
PDF
(748KB) (
13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的防控形势严峻。而结核病的防控效果与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合理规范治疗和管理密切相关。尽管结核病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结核病防控的工作需要、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依然存在极大的差距,特别是菌阴肺结核诊断仍然是临床医生感到困难且易引发医疗纠纷的问题。
综述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
朱长太 胡忠义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22-824.
摘要
(
1460
)
PDF
(771KB) (
6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较为常见的疾病,约占结核病的0.5%~1.0%。全世界结核性脑膜炎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稳步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广泛传播及艾滋病的流行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得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亦随之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是死亡率最高的肺外结核病,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重要。但在临床工作中,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多不典型,易与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相混淆。因此,采取有效的实验室技术方法对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展评述如下。
结核性脑膜炎的化学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赵云虹 闫世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25-827.
摘要
(
1876
)
PDF
(782KB) (
7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链霉素(streptomycin,S)、异烟肼(isoniazid, H)、利福平(rifampicin,R)的相继问世,结核病的化学疗法由18~24个月的标准化疗进入6个月的短程化疗时代。目前,肺结核已具有规范的短程化疗方案和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而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一种重症肺外结核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尚存在疗程长、方案各异、无统一的疗效考核标准等问题。此外,有大样本对照研究证实,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结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结核治疗组。这一观点也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但对适应证的选择、应用的剂型、剂量、给药方法、疗程及如何减量尚无统一意见。笔者经查阅文献并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体会,对结脑的化学治疗及激素的应用综述如下。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陶波山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27-830.
摘要
(
1779
)
PDF
(801KB) (
5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结核病已是传染病的头号杀手。全世界近1/3的人感染Mtb,而且每年约有900万新发临床结核病患者及200~300万死亡患者。随着多耐药Mtb和HIV与Mtb双重感染的发生率增加,迫切需要研制新的疫苗和抗结核药物,以及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Mtb早期分泌抗原靶6(6 kDa 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 protein, ESAT-6)是结核病疫苗和结核病诊断试剂的候选蛋白质之一。现对ESAT-6的基础研究概况及应用综述如下。
国际结核病控制动态
德国结核病控制简况
高飞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31-833.
摘要
(
1182
)
PDF
(766KB) (
9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不同剂型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毕秀丽 耿红 刘志敏 郑建礼 陶武威 李永文 丁燕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34-836.
摘要
(
1388
)
PDF
(762KB) (
7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剂量复合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具有可以简化处方、减少不合理用药、方便服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药物供应系统及降低结核病耐药发生率的优点,其在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近几年,我国在FDC的推广应用方面也做过很多研究,发现FDC是一种疗效高、安全、服药方便、能减少耐药发生的抗结核制剂,值得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结核患者强化期可以选择使用三联或四联的FDC,本研究选择在以县为基础的DOTS策略下,通过对三联和四联抗结核FDC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对照研究,以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制定山东省药品供应政策及药品选择提供技术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菌阳情况分析
陈子芳 李光忠 陈琦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36-837.
摘要
(
1441
)
PDF
(749KB) (
39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现涂阳患者、治愈菌阳患者,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传染源,与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有高度被传染的危险,据报道在密切接触者中至少可检出1%~5%的新发活动性结核患者。本研究对山东省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菌阳检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本地区制定肺结核患者发现、疫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青藏山南地区2005—2009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分析
坚增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38-839.
摘要
(
1261
)
PDF
(742KB) (
3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北接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地区为邻,东与林芝地区相连,所辖12个县,83个乡镇、全地区共有各级医疗机构117个,其中地直医疗单位5个,县级医院11个,县级疾控中心12个,乡镇卫生院108所。自2006年全地区全面落实DOTS策略以来,我地区制定和严格实施涂阳患者治疗管理措施,对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全程督导管理,使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南京市江宁区2007—2010年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
王淑芹 陈红芳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40-841.
摘要
(
1285
)
PDF
(749KB) (
5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江宁区是南京市区级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2005年实施世界卫生组织DOTS策略以来,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增长势头得到遏制。为全面了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效果,现将江宁区2007—2010年结核病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病例(理)讨论
大量胸腔积液误诊结核性胸膜炎一例
刘琳 王巍 王仲元 张韬 张凯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42-843.
摘要
(
1287
)
PDF
(1026KB) (
8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65年疣状皮肤结核病一例
董高宏 张衍国 魏凯军 王欢
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12): 844-844.
摘要
(
1168
)
PDF
(1503KB) (
6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
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
zgflzz@163.com
主编:
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
李敬文
出版: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3721
订购:
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
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