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子生物学诊断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会

Expert consensus on molecular biology diagnosis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diseases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Diseases Branch of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表2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常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比较
技术名称 优势 缺陷
实时荧光PCR 可直接检测临床样本,应用广泛,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适用于初筛,部分技术不能进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属鉴定
荧光PCR熔解曲线 可直接检测临床样本,方便快捷,准确率高,经济成本低 仅能鉴定试剂盒内特定的临床常见菌种
一代测序 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是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金标准” 耗时,操作复杂伴一定的检测污染风险
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靶向测序可检测到预设的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宏基因组测序可同时检测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对混合感染有优势;全基因组测序可获得全部基因信息,有助于发现新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 经济成本高,对样本、设备和结果解读的要求高;全基因组测序不能直接检测临床样本,耗时长,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核酸飞行时间质谱 高通量,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以检测分枝杆菌的混合感染和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 经济成本较高,操作较为复杂
线性探针 价格低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需要专门仪器,操作繁琐
PCR反向斑点杂交 可直接检测临床样本,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自动化程度偏低
基因芯片 通量较高,简单快速,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需PCR后处理,容易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