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Email Alert | RSS    帮助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10
    • 指南·规范·共识
      氯法齐明治疗结核病的临床应用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09-417.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1
      摘要 ( 1323 )   HTML ( 73 )   PDF (1338KB) ( 71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氯法齐明作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核心药物之一,由于缺乏规范性指导意见,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分会与《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介绍了氯法齐明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耐药机制、不同类型人群的临床应用、适应证与禁忌证、剂量用法、化疗方案的制订,以及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对临床规范使用氯法齐明起到指导性作用。

      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 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 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18-424.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2
      摘要 ( 721 )   HTML ( 22 )   PDF (1205KB) ( 4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为规范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的诊疗流程,使更多同行了解此类疾病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可靠依据,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

      述评
      提高防痨人对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的认识
      范俊,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25-427.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3
      摘要 ( 272 )   HTML ( 9 )   PDF (1135KB) ( 1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概述
      蒲育, 环明苍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28-435.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4
      摘要 ( 515 )   HTML ( 6 )   PDF (1217KB) ( 3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逐年增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缺乏统一认识,对该疾病最新诊治手段也缺乏了解。作者就该疾病诊断的新技术、新的抗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手术方式进展,以及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手术时的术中防护、最新研究方向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专家笔谈
      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和预警的现状与进展
      成君, 刘剑君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36-441.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5
      摘要 ( 741 )   HTML ( 57 )   PDF (1647KB) ( 5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校结核病防控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主动监测和及时预警可为及时采取疫情处置措施争取时机。作者描述了近10多年来我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及特点,系统梳理了结核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工作要求,分析了《学校肺结核单病例预警系统》上线后的实施状况和效果,并对数据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思路。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现状与展望
      李自慧,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42-44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6
      摘要 ( 676 )   HTML ( 10 )   PDF (1223KB) ( 4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最严重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快速确诊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目前仍非常困难。作者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的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论述和讨论,呼吁进一步通过合作加强结核性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论著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分析
      李邦银, 蒲育, 何敏,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林, 蒋曦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49-453.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7
      摘要 ( 642 )   HTML ( 6 )   PDF (824KB) ( 18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 x ˉ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IV阳性组PPD试验阳性率[21.7%(5/2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47.8%(11/2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13.0%(3/23)]、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4.3%(1/23)]、并发肺结核发生率[21.7%(5/23)]、典型脊柱结核影像学特征发现率[43.5%(10/23)]、结核中毒症状发生率[13.0%(3/23)]均低于对照组[81.0%(256/316)、84.8%(268/316)、28.2%(89/316)、21.2%(67/316)、60.8%(192/316)、82.0%(259/316)、58.9%(186/316)]。除结核抗体阳性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2.42、21.75,P值分别为0.115、0.05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204.99、232.23、142.52、220.68、132.16,P值均为0.000)。HIV阳性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的检出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20.6%(6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17,P=0.000)。HIV阳性组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CD4 +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定量,血红蛋白量分别为(285.17±23.04)个/μl、(40.44±0.37)g/L、(129.30±1.72)g/L,较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219.83±26.56)个/μl、(29.51±0.94)g/L、(97.48±3.16)g/L]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4、-10.977、-8.318,P值均为0.000);体质量指数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后分别为20.84±0.29、20.8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1,P=0.594)。HIV阳性组术后标本培养耐药率、肝功能损伤率、结核未愈率、远期死亡率分别为30.4%(7/23)、65.2%(15/23)、8.7%(2/23)、8.7%(2/23),均高于对照组[13.0%(41/316)、34.5%(109/316)、0.9%(3/316)、0.6%(2/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0.11、37.71、15.04、17.39,P值分别为0.020、0.006、0.003、0.001)。结论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与单纯脊柱结核患者比较,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大多降低;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免疫学与营养学指标有所改善。

      23例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
      何敏, 蒲育, 蔡玉郭, 李邦银, 何磊, 环明苍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54-45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8
      摘要 ( 431 )   HTML ( 16 )   PDF (1524KB) ( 23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并发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D4 +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情况等,分析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68.4±11.3)min,平均出血量为(490.6±101.5)ml,无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0±0.7)分,明显低于术前的(8.2±0.6)分,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01)。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的ESR和CRP分别为(9.3±2.6)mm/1h和(4.8±1.2)mg/L,较术前的(79.4±4.6)mm/1h和(57.5±5.9)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6,P=0.000;t=47.73,P=0.000);经围手术期管理及后续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67.5±38.5)个/μl,较术前的(233.3±41.1)个/μl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P=0.001)。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符合Bridwell Ⅰ~Ⅱ级标准,植骨融合中位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器断裂。2例患者术后1d出现癫痫,5例术后肺不张、高热,11例术后出现腹胀,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脊柱结核并发AIDS的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脊柱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CT表现特征分析
      梁瑞云, 李城城, 罗杰棋, 方伟军, 任会丽, 黎惠如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59-464.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09
      摘要 ( 765 )   HTML ( 14 )   PDF (1703KB) ( 35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脊柱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脊柱NTM病)的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对脊柱NTM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21例脊柱NTM病患者(研究组:广州市胸科医院11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0例),同时收集同期经实验室菌种鉴定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脊柱结核患者289例,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患者53例(对照组:广州市胸科医院39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4例)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CT扫描征象的对比,分析脊柱NTM病的CT表现特征。结果 研究组病灶累及椎体≥3节、呈多节(≥2节)椎体多形态破坏并存且不累及椎间盘、成骨性骨质破坏的发生率分别为76.19%(16/21)、52.38%(11/21)、57.14%(12/21),对照组分别为43.40%(23/53)、7.55%(4/53)、9.43%(5/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489、16.035、16.744,P值分别为0.011、<0.001、<0.001)。研究组骨质破坏区内死骨、椎体塌陷后突、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硬膜和脊髓受压或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2.86%(9/21)、9.52%(2/21)、38.10%(8/21)、33.33%(7/21)、33.33%(7/21),对照组分别为77.36%(41/53)、49.06%(26/53)、79.25%(42/53)、81.13%(43/53)、75.47%(40/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8.170、9.994、11.622、15.681、11.524,P值分别为0.004、0.002、0.001、<0.001、0.001)。结论 脊柱NTM病患者CT扫描更易看到病灶累及椎体≥3节、成骨性骨质破坏、多节椎体多形态骨质破坏并存且不累及椎间盘;与脊柱结核患者CT扫描不同,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含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赵本南, 刘大凤, 刘亚玲, 杨铭, 兰丽娟, 杜清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65-471.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0
      摘要 ( 829 )   HTML ( 8 )   PDF (856KB) ( 29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Pto)和(或)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科入院及门诊就诊的MDR-TB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使用含Pto 和(或)PAS抗结核方案治疗者336例。依据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分为两组,其中仅含Pto治疗方案的患者91例(简称“Pto组”),含Pto和PAS治疗方案的患者245例(简称“Pto+PAS组”)。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及第1、3、6、9、12、18、24个月分别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出现时机,以及采用优甲乐治疗的时机、治疗率及治疗剂量、疗效情况。结果 336例MDR-TB患者中,药物性甲减症的发生率为28.87%(97/336),其中4例出现黏液性水肿、2例出现乏力伴脱发经检查甲状腺功能后确诊,其余91例患者均无明显自觉症状,均在复诊检测甲状腺功能时发现。 Pto+PAS组甲减症的发生率[32.24%(79/245)]明显高于Pto组[19.78%(18/91)](χ2=5.020,P=0.025),男性甲减症的发生率[24.07%(52/216)]明显低于女性[37.50%(45/120)](χ2=6.772,P=0.009)。发生药物性甲减症的比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用药后1.5个月内、3个月内、3~6个月内、6个月后的占比分别为40.20%(39/97)、24.74%(24/97)、17.53%(17/97)、17.53%(17/97);Pto+PAS组在1.5个月内甲减症的发生率 [46.83%(37/79)]明显高于Pto组[11.11%(2/18)](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78例甲减症患者需要采用优甲乐治疗,Pto+PAS组需要采用优甲乐治疗的比率 [84.81%(67/79)]明显高于Pto组[61.11%(11/18)](χ2=5.227,P=0.022)。优甲乐最终使用剂量分别为49例(62.82%)≤50μg/d、20例(25.64%)51~75μg/d、9例(11.54%)>75μg/d;其中4例Pto+PAS组患者使用优甲乐剂量超过125μg/d后甲减症仍控制不佳而停用Pto及PAS,其余74例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结论 MDR-TB患者采用含Pto联合PAS方案较单含Pto方案治疗更易出现甲减症,抗结核药物治疗前3个月甲减症发生率高,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采用优甲乐治疗的药物性甲减症患者,如果在不同剂量治疗后效果较好而不必停用Pto及PAS。

      改良单叠氮丙啶-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及其检测抗结核药物活性的价值
      张静, 陈曦, 王彬, 付雷, 陆宇,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72-480.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1
      摘要 ( 648 )   HTML ( 11 )   PDF (1690KB) ( 29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改良单叠氮丙啶(propidium monoazide xx, PMAxx)-荧光定量PCR(qPCR)鉴定MTB活菌和热灭活菌的方法,并探讨PMAxx-qPCR进行抗结核药物体外活性检测的价值。方法 通过活菌和热灭活菌优化 PMAxx针对MTB菌株H37Rv的预处理条件,包括曝光时间、暗孵育时间、PMAxx浓度,以及靶标DNA片段长度等。通过绘制量效曲线和建立循环阈值(Cq)与菌负荷的标准曲线,应用PMAxx-qPCR法计算测定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的体外抗菌活性,评价检测敏感度,并分别与微孔板Alamar Blue(MABA)法和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进行比较,菌落计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当细菌负荷设定为10 7CFU/ml时,在PMAxx浓度为10μmol/L、暗孵育10min后曝光15min可有效鉴别活菌、死菌(ΔCq死-活=6.772±0.453),且使用>200bp靶标片段可更有效地反映活菌、死菌的差异。PMAxx-qPCR方法在药物作用后3d可获得与MABA法一致性良好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INH:0.049~0.076μg/ml与0.032~0.064μg/ml,t=0.782,P=0.491;RFP:0.102~0.145μg/ml与0.051~0.079μg/ml,t=2.828,P=0.066)。定量标准曲线Cq与菌计数(lgCFU/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863),最低检测限为10 2CFU/ml,且PMAxx-qPCR方法和CFU计数方法测算16×MIC、8×MIC、4×MIC、2×MIC和1×MIC浓度的INH的抗菌计数分别为(4.376±0.344)和(4.325±0.318)、(4.232±0.106)和(3.936±0.194)、(4.122±0.277)和(3.874±0.105)、(3.950±0.113)和(3.675±0.250)、(3.770±0.228)和(3.618±0.257)CFU/ml,两种方法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65、1.894、1.186、1.419和0.626,P值分别为0.880、0.199、0.357、0.292和0.595),而16×MIC、8×MIC、4×MIC、2×MIC和1×MIC浓度的RFP的抗菌计数分别为(4.577±0.216)和(4.675±0.250)、(4.445±0.054)和(4.374±0.675)、(3.627±0.173)和(3.154±0.076)、(1.946±0.359)和(2.159±0.083)、(1.552±0.423)和(0.960±0.202)CFU/ml,两种方法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69、0.199、3.535、0.784、1.777,P值分别为0.671、0.855、 0.071、0.490、0.174)。结论 建立的PMAxx-qPCR方法稳定,可应用于一线抗结核药物INH和RFP的活性检测,敏感度高且快速准确。

      探针导向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MTB rpoB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
      李鑫娜, 申辛欣, 王瑞白, 段素霞, 张瑞卿, 王瑞欢, 白雪丁, 凡国豪, 王金荣, 高源, 陈子巍, 马学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81-48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2
      摘要 ( 500 )   HTML ( 8 )   PDF (8015KB) ( 23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可快速检测MTB rpoB基因516位点突变的探针导向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probe-directed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PDRA)。方法 设计4条探针[1条野生型探针(P-W)及3条突变型探针(P-GGC、P-GTC、P-TAC)]和1条共同的下游引物,分别构建TB-516-W、TB-516-GGC、TB-516-GTC和TB-516-TAC 4种检测体系,在39℃条件下恒温扩增40min。通过阳性阈值时间判定MTB rpoB基因516位点是否发生突变及其突变类型;通过同一探针检测对应的重组质粒确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通过不同探针检测某一种重组质粒,根据阳性阈值时间确定该检测体系的特异度。应用建立的PDRA方法检测6株利福平耐药MTB菌株和35份MTB培养阳性的痰标本,并与一代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种检测体系检测对应重组质粒的敏感度为1000拷贝/μl。4种检测体系的特异度良好,探针与靶序列完全匹配时,阳性阈值时间早;探针与靶序列不完全匹配时,阳性阈值时间晚,具有稳定的阳性阈值时间差值,体系TB-516-W,TB-516-GGC,TB-516-GTC和TB-516-TAC的阳性阈值时间差值分别为7.0、5.8、10.0、7.0min。PDRA检测6株MTB利福平耐药菌株和35份MTB培养阳性痰标本的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MTB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516位点突变检测的PDRA方法,该方法检测敏感度高,特异度好,具有一定的实验室应用价值。

      脂氧素A4在结核性胸膜纤维化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机制初探
      朱建坤, 孟倩,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89-49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3
      摘要 ( 525 )   HTML ( 9 )   PDF (922KB) ( 2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脂氧素A4(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机制。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15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胸膜纤维化分为结核纤维化组(27例)、结核无纤维化组(34例)和癌性无纤维化组(15例),检测各组胸腔积液中LXA4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LXA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结核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7.74(4.69,10.55)ng/L,明显低于结核纤维化组[12.50(11.60,14.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30,P<0.001)。癌性无纤维化组LXA4浓度为7.88(5.91,15.02)ng/L,与结核无纤维化组[7.74(4.69,10.5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6,P=0.558)。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LXA4浓度[10.23(5.14,13.15)ng/L]与TGF-β浓度[46.30(41.04,60.85)ng/L]呈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rs=-0.519,P<0.001)。 结论 LXA4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纤维化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与TGF-β呈明显负相关性,可能为通过抑制TGF-β而发挥抗胸膜纤维化的作用。

      服用利福平后两个时间点监测血药浓度的研究
      张培泽, 郑俊峰, 曹炜鹏, 王玉香, 陈涛, 付亮, 邓国防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93-497.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4
      摘要 ( 961 )   HTML ( 7 )   PDF (825KB) ( 2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以服用利福平后2h和6h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C2h和C6h)作为最大血药峰浓度(Cmax)指导临床用药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病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48例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患者服用利福平1周后的C2h和C6h血药浓度水平资料,以国际通用利福平的血药Cmax(8~24μg/ml)为标准,采用SPSS 19.0软件比较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水平及吸收不良和吸收延迟情况,并初步分析低血药浓度组(未达标者)与正常血药浓度组在性别、年龄、BMI、利福平使用量、并发糖尿病、并发乙型肝炎、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中计量资料以“ x ˉ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3%(36/148)的患者利福平C2h血药浓度未达标,但其中有13例(36.1%,13/36)服药后C6h血药浓度达标,共计125例(84.5%,125/148)在服药后6h达标,利福平延迟吸收率为10.4%(13/125)。低血药浓度组与正常血药浓度组在男性[60.9%(14/23)和68.8%(86/125)]、年龄[(36.9±4.2)岁和(38.2±3.5)岁]、BMI[ (21.5±4.0)和(22.9±3.7)]、利福平450mg/d使用量[60.9%(14/23)和43.2%(54/125)]、并发糖尿病[8.7%(2/23)和22.4%(28/125)]、并发乙型肝炎[4.3%(1/23)和9.6%(12/125)]、血清白蛋白水平[(42.3±4.4)g/L和(40.9±3.2)g/L]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0.558,P=0.455; t=-1.585,P=0.115;t=-1.647,P=0.102;χ 2=2.442,P=0.118;χ 2=2.257,P=0.166;χ 2=0.669,P=0.694;t=1.457,P=0.157)。结论 服药后两个时间点监测利福平血药浓度水平能更准确反映利福平在体内的吸收情况,但未发现相关影响因素,今后将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
      肖筱, 陈静, 李向群, 夏珍, 栾瑞融, 饶立歆,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498-50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5
      摘要 ( 561 )   HTML ( 31 )   PDF (982KB) ( 37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9—2017年上海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7年上海市登记为“学生”的肺结核发病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同时从《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获取2009—2017年在校学生人口数资料。通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例数人群顺位、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疫情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维持在15/10万~20/10万,由2009年的19.70/10万(386/1959700)下降至2017年的15.31/10万(301/1966300),总体呈下降趋势(Y=58.562-0.030X,APC=-2.96;t=-5.158,P=0.001)。并发现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峰值为19~岁组(大学)的61.94%(1963/3169);且男性[63.27%(2005/3169)]明显多于女性[36.73%(1164/3169)](χ 2=18.226,P=0.020)。2009—2017年学生报告发病患者中,本地学生患者比例由2009年的64.77%(250/386)下降至2017年的45.85%(138/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83.109-0.042X,APC=-4.11;t=-7.897,P<0.001);而外地学生患者构成比由2009年的35.23%(136/386)上升至2017年的44.15%(163/301),呈明显上升趋势(Y=-108.161+0.053X,APC=5.44;t=7.653,P<0.001)。总的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7.35%(170/359)下降至2017年的3.65%(11/301),呈明显下降趋势(Y=339.673-0.170X,APC=-15.63;t=-2.243,P=0.060),且外地学生中重症患者比率由峰值2011年的48.34%(73/151)下降到2017年的6.13%(10/163),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Y=293.665-0.147X,APC=-13.67;t=-2.616,P=0.035)。结论 2009—2017年上海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外地学生患者逐年增加,但重症患者比例明显降低。

      结核潜伏感染者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接受意愿研究
      任哲雯, 张国龙, 龚德华, 雷蓉蓉, 祖筱雯, 徐彩红, 夏愔愔, 张灿有, 陈卉, 成君, 张慧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03-509.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6
      摘要 ( 607 )   HTML ( 36 )   PDF (892KB) ( 54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确定为结核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在我国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逐步推广预防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5日“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潜伏感染干预技术研究)中纳入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1087例,对上述患者密切接触者中5~65周岁确定为潜伏感染者1033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核病接触史、其指示病例的结核病症状,以及是否愿意进行预防性服药等。一共发放1033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3份,有效率100%。对1033例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接受意愿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1033例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788例(76.28%)愿意接受预防性服药。不愿意接受服药的因素是家庭人均年收入≥16000元(OR=0.42;95%CI:0.27~0.67),愿意接受服药的因素是与指示病例不共同居住(OR=1.89;95%CI:1.32~2.67)。结论 潜伏感染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接受意愿较高,其接受意愿受家庭经济水平和与指示病例接触程度影响。

      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沈鸿程, 杜雨华, 张广川, 吴桂锋, 刘健雄, 李铁钢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10-517.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7
      摘要 ( 465 )   HTML ( 34 )   PDF (850KB) ( 38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8年广州市登记治疗的125201例结核病患者的信息,包括户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患者来源、患者分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就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3(2,38)d,就诊延迟率为49.25%(61656/1252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5岁、少数民族、职业为儿童、患者来源为追踪、患者分类为肺外结核、存在并发症者的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9.98%(19951/39919)、53.60%(8323/15528)、52.05%(1128/2167)、64.66%(161/249)、53.06%(5347/10078)、56.27%(3465/6158)、63.80%(1202/1884),明显高于男性(48.90%,41705/85282)、年龄<25岁(43.99%,11493/26129)、汉族(49.20%,60528/123034)、教师/医务人员/干部(46.49%,1848/3975)、患者来源为健康检查(23.94%,643/2686)、患者分类为肺结核(48.88%,58191/119043)、无并发症者(49.02%,60454/123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0、664.34、6.96、878.51、940.21、127.79、162.12,P值分别为<0.001、<0.001、0.008、<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特征的结核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就诊延迟:女性[以男性为参照,OR(95%CI)=1.11(1.08~1.13)],年龄组为25~、45~、≥65岁[以<25岁年龄组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1.13(1.09~1.16)、1.37(1.32~1.42)、1.40(1.33~1.47)],少数民族[以汉族为参照,OR(95%CI)=1.22(1.12~1.33)];职业为儿童、工人/民工、农民、其他[以教师/医务人员/干部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2.38(1.80~3.15)、1.17(1.10~1.26)、1.38(1.28~1.48)、1.17(1.10~1.25)],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追踪[以健康检查来源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3.06(2.79~3.35)、3.27(2.83~3.77)、2.78(2.54~3.05)、3.35(3.04~3.70)],肺外结核[以肺结核为参照,OR(95%CI)=1.41(1.33~1.49)],有并发症[以无并发症为参照,OR(95%CI)=1.62(1.47~1.78)]。 结论 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对上述各类就诊延迟的高危因素,需要重点加强关注。

      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初步研究
      林建, 林淑芳, 戴志松, 赵永, 魏淑贞, 周银发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18-52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8
      摘要 ( 544 )   HTML ( 11 )   PDF (814KB) ( 36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福建省制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8年福建省11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90例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菌株标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菌种鉴定。应用Excel 2016与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采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感染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特征,应用卡方检验比较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间特征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16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其中除8例未鉴定出具体感染的菌种外,153例由8种菌种感染。主要以胞内分枝杆菌(60.9%,98/161)和脓肿分枝杆菌(19.9%,32/161)为主。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平均年龄(57.3±13.0)岁,以男性(70.2%,113/161)、本地户籍(87.0%,140/161)、农民工(72.7%,117/161)、汉族(97.5%,157/161),以及沿海城市(77.6%,125/161)为主。感染胞内分枝杆菌和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占比最高的均是45~60岁年龄组[分别为63.3%(62/98)和57.2%(36/63)];性别均以男性居多[分别为71.4%(70/98)和68.3%(43/63)];职业均以农民工居多[分别为76.5%(75/98)和66.7%(42/63)];户籍均以本地居多[分别为88.8%(87/98)和84.1%(53/63)];现住址均以沿海居多[分别为74.5%(73/98)和82.5%(52/63)];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202、0.185、1,879、0.731、1.431,P值均>0.05)。感染胞内分枝杆菌患者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中汉族所占比率分别为100.0%(98/98)和93.7%(5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029,P<0.05)。结论 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主要以汉族、本地户籍、男性、中老年人、农民工居多;菌种分布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除民族外,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短篇论著
      11例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诊断与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宾松涛, 王继, 谭力, 吴澄清, 王艳春, 李明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23-526.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19
      摘要 ( 585 )   HTML ( 14 )   PDF (2605KB) ( 2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观察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与介入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效果,笔者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并进行支气管镜诊断和介入治疗的11例TBT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先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液、胃液查结核分枝杆菌及培养;可疑者再经过支气管镜镜下观察其特异性改变并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最终确诊。研究对象在非紧急情况下先行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后再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其中,1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行钳夹术、冷冻治疗术治疗,1例经球囊扩张术及钬激光、冷冻治疗。研究对象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肉芽增生性改变3例;干酪样坏死物破溃性改变8例,其中1例并发瘢痕性狭窄。11例患儿经支气管镜治疗2~6次/例,阻塞、狭窄的管腔恢复通畅。经追踪复查,全部患儿均介入治疗有效,均无发生气道痉挛、大出血、气胸、肺部继发感染、结核扩散等并发症。结果表明,TBTB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有效清除干酪样坏死物、减少肉芽增生,解除呼吸道梗阻,促进病灶吸收,从而有利于肺不张恢复,且安全可靠。

      结核性肛周脓肿延误诊断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刘昕, 王志超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27-528.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20
      摘要 ( 869 )   HTML ( 6 )   PDF (1132KB) ( 2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航空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0例肛周脓肿患者中5例患者术后30d内切口未愈合,最终诊断为结核性肛周脓肿;其中3例并发肺结核,给予2R-H-E-Z/4R-H-E抗结核药物化疗方案治疗后,切口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5.5±3.6)d,无复发。分析延误诊断原因主要为:结核性肛周脓肿临床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医务人员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未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分析,未进行脓液抗酸杆菌检查及肛周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肛周脓肿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常规进行脓液分泌物抗酸杆菌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肛周脓肿后应给予规范抗结核药物化疗方案治疗6个月至1年。

      病例报告
      耐多药结核病患儿临床诊疗特点(附一例报告)
      喻明丽, 陈洁, 李翔, 罗季, 彭江丽, 陈永刚, 张开义, 王璐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5):  529-532.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0.05.021
      摘要 ( 454 )   HTML ( 19 )   PDF (1869KB) ( 20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34年创刊 月刊
ISSN 1000-6621
CN 11-2761/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00035,北京市西城区东光胡
    同5号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zgflzz@163.com
    主编:王黎霞
    编辑部主任:李敬文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19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M3721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88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